潮心之路(二):討好之路──為愛而迷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新書上架:療癒筆記書系列第一冊《潮心之路:關於女性成長、自我修復與深層覺醒的溫柔之語》

請點下列連結瀏覽上架頁面:

https://shopee.tw/product/84325322/42007943871/


與母親、伴侶的關係衝突 晏慈分享:「你為何總是害怕被討厭?」 榮格視角:陰影的投射與早年依附模式 佛法思維:執著的愛與苦的根源 詩句: 「你追逐的愛,是誰遺落的溫柔?」 練習題: 當你說「好」的時候,你內心是否有過「不想」的聲音?那個聲音現在想對你說什麼?

故事:夢中落葉,現世回聲

深夜,浪聲低喃。葉香在夢中看見自己穿著兒時的紅雨靴,獨自站在一片枯葉滿地的老街上。風一吹,落葉旋起,化作一張張熟悉的臉,有母親的、有老師的、有曾經愛過的人。他們的眼神,都帶著某種「期待」——一種她熟悉到幾乎無法分辨自己與他人之間界線的東西。 她在夢裡想喊:「我不是你們要的那個樣子!」但聲音被風捲走,只剩一個空蕩蕩的身影站在原地。 她驚醒,心跳如鼓。 隔天早晨,她將這個夢告訴晏慈。 「我以前不會記夢,最近怎麼老是夢見小時候的事?」葉香問。 晏慈一邊撿著院子裡掉落的香椿葉,一邊回答:「記得夢,是內在開始說話了。夢不會騙人,它常常先於我們的意識知道什麼正在發生。」 「我感覺自己被拉回很久以前……就像我還是那個想讓媽媽開心的小女孩,功課好、很乖,連生氣都藏著。」 葉香頓了頓,看著晏慈手中那片葉子,「只是現在我不想再藏了。」 晏慈把葉子輕輕放進掌心:「那就從承認開始。承認自己會生氣,會委屈,會害怕。這些不是錯,是妳的真。」 葉香紅了眼眶,低聲說:「但我怕……如果我不再努力做那個讓大家滿意的人,我會不會就沒有人愛我了?」 晏慈抬頭,語氣平靜卻深刻:「真正的愛,不是因為妳做得夠好,而是因為妳就是妳。」

理論解析一:人格面具(Persona)與真我

榮格心理學中的 Persona(面具) 是我們在社會中為了適應環境、獲得認可而建立的外在角色。 葉香童年所形成的「乖巧、敏感、貼心」正是她的面具——為了避免衝突與被遺棄,她犧牲了表達自我情緒的能力。這使她在親密關係中不斷重演討好與失落的劇本。 晏慈沒有用「面具」這詞,而是柔和地說:「那個努力討好的人,是妳保護自己的方式。但現在妳長大了,可以選擇別的方式活。」 這是將榮格的心理學化為生活語言的例子。透過晏慈的話語,我們看到理論不只是書本上的知識,而是存在於日常的自我覺察與選擇中。

理論解析二:佛法中的「無我」與「愛」

葉香問:「如果我改變了,大家還會愛我嗎?」這是她對「自我價值」的深層焦慮。 而佛法中的「無我」並非否定自我,而是看見那個「被期待支配的我」不是實體、不是永恆,也不是唯一可能存在的自我。 晏慈說:「愛,不是建立在妳有多會迎合上。真正的愛,是看見妳的真,仍然願意停留。」 這句話呼應佛法中的慈悲——慈,是願你快樂;悲,是願你離苦。而這份愛,不需交換。 黃昏時分,葉香將一封從未寄出的信重新拿出來,那是十年前寫給一個讓她深愛卻受傷的男人的信。 她曾無數次寫寫停停,從指責、痛苦,到後來無聲地壓抑,最終鎖在抽屜裡。 這天,她靜靜讀完那封信。沒有流淚,也沒有激動,只是深深地嘆了口氣。 「我不怪你了。也不再怪我自己。」 她起身,將信放進火盆,看著紙灰飛起,像落葉,像夢裡消散的面孔。她終於明白,不是要放下對方,而是放下那個用愛來換認同的自己。

預告下一章

第三章將轉向葉香與家人的對話——童年中母親角色的影響、代際情緒的傳遞,以及她如何在一次返鄉中,重新梳理那段被遺忘但始終牽動著她的親子關係。晏慈將陪她一段旅程,這一次,輪到她自己走進過去、擁抱過去的小女孩。

《潮心之路》書籍簡介:

在繁忙紛擾的現實中,我們總想尋一條回家的路——不是通往住所,而是通往內在的安穩與清明。 《潮心之路:關於女性成長、自我修復與深層覺醒的溫柔之語》是一本獻給每一位在生命旅途中曾感受過迷惘、疲憊與渴望療癒的女性的筆記書。書中以詩意語言書寫靈魂轉化的歷程,交織故事、哲思、花草意象與飲食記憶,溫柔而深刻地陪伴讀者回望自己、擁抱自己、重新成為自己。

全書共分四篇:

自在之路,關於放下控制、學會安住,讓內在重獲寧靜的自由; 自在之路(放下與安住) 做不了主的時候,放下。 不抗拒,不逃避,與生活溫柔共處。 以哲思、詩與故事,引導放下掌控,學會自在而深刻地活著。 潮心之路,走過自我犧牲與情緒波動,在陰影裡覺醒與成長; 潮心之路(成長與覺醒) 在日常中,學會辨識情緒、擁抱陰影、放下自我犧牲的執念。 回到自己、與心潮共舞的靜謐之路。 關於女性成長、自我修復與深層覺醒的溫柔之語。 日常修行,從日常食物與細微情境中,看見靈魂光亮的所在; 日常修行(靈性與實踐) 靈性不是遠離塵世,而是深入塵世。 在日常中活出靈魂的光亮,種植一方心靈花園。 以故事、隨筆與靈性片段,描繪內在與世界的交融。 夢見靈魂,進入深層意識與靈性連結,傾聽夢中與前世今生的回聲。 夢見靈魂(自由與共振) 有些相遇,不在現實裡,而在夢中完成。 那些溫柔凝視、無聲擁抱、跨越前世今生的召喚, 都不是幻覺,而是靈魂真正的語言。 這不是一本急著要給你答案的書,而是一本願意陪你緩緩走過的書。 願每一位閱讀它的你,都能在文字的波光中,看見自己的影子,感受到溫柔的召喚。 讓我們一起,走在潮心的路上,不再遺失自己。

raw-image

潮心之路:關於女性成長、自我修復與深層覺醒的溫柔之語 目錄 自序 1 第一篇 自在之路 10 前言 11 第一章 雲歸何處 14 第二章 願無所求 21 第三章 風不問去處 27 第四章 山中有光 37 第五章 一念之舟 47 第六章 歲月不語 58 第七章 靜水流深 65 心田慢耕 76 紫蘇花穗:優雅的謝幕 77 第二篇 潮心之路 80 前言 81 第一章:海濱之初──敏感的心,無聲的傷 87 第二章:討好之路──為愛而迷失 92 第三章:受傷的善良──界線與犧牲的課題 97 第四章:海浪教我放手──情緒的浮與沉 103 第五章:自我重構──不再取悅,學會誠實 109 第六章:穩定的心──走過風雨,自成一格 114 第七章:自在的葉香──與世界共處不違和 120 第八章:自由之岸──成為自己,也為他人點燈 125 心田慢耕 130 玫瑰花:在風雨之後仍盛放 131 第三篇日常修行 134 前言 135 第一章 九層塔炒蛋,讓我記起母親的光 137 第二章 香菇滷豆干:在慢火中學會等待 139 第三章 南瓜米粉湯:從委屈到溫柔 142 第四章 紅豆湯圓:甜,是等出來的 145 第五章 青花菜豆腐羹:柔軟,不是退讓 149 第六章 三杯杏鮑菇:在起鍋的那一刻學會果斷 152 第七章 薑母湯:在滾燙之中學會溫柔 155 心田慢耕 158 迷迭香:記憶的森林,香氣的歸途 159 第四篇 夢見靈魂 162 前言 163 第一章 夢中光裡的擁抱 165 第二章 穿越迷霧的凝視 171 第三章 無聲之處的呼喚 174 第四章 靜水湖畔的相認 178 第五章 時光之間的手勢 182 第六章 在夢裡學會相信 185 第七章 心靈深處的歸途 189 夢見靈魂完結篇:你是否也在想我 193 心田慢耕 198 洛神花的酸與香:日常裡的療癒滋味 199 📌 核心關鍵詞(主題與內容核心) 女性成長 自我療癒 內在覺醒 情緒修復 靈性散文 溫柔的力量 身心靈整合 自在生活 陰影整合 靜心練習 🌿 延伸關鍵詞(風格與特色描述) 療癒筆記書 詩意文字 心靈散文 花草療癒 情緒覺察 夢境與靈魂 女性書寫 日常修行 靈魂旅程 花草心語 💫 目標讀者關鍵詞(搜尋導向) 高敏感者 自我探索者 想放下的人 心累的女性 尋找內在平靜的人 身心疲憊者 喜歡靜心與自然的人 正在經歷轉變者 情緒療癒書推薦 適合慢生活閱讀的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星心的生命之光
68會員
352內容數
我是心靈花園的播種者,靜靜灑下文字的種子,讓故事在閱讀者心中悄悄發芽。 我的創作源自靈魂的低語,流動於雙生火焰的牽引、內在愛的覺醒,以及關係中的創傷與修復。 每一篇書寫,都是一次與內在對話的旅程;每一段故事,都像是一朵等待綻放的心靈之花。 若你渴望一處寧靜之地,願這座文字編織的心靈花園,能為你帶來片刻安歇與溫柔陪伴。
星心的生命之光的其他內容
2025/07/09
這是一個「夢想花園」的設計,結合療癒、創作與靈性冥想的元素,適合用來放鬆身心、種下夢想: 🌸夢想花園設計: 1. 命名角落:夢之小徑 用木牌或石頭寫下你的夢想,例如「寫一本書」、「去旅行」、「活出自己」。 每一塊牌子都象徵你正在照顧與滋養的願望種子。 2. 植物配置:選擇有意象的花草 薰
Thumbnail
2025/07/09
這是一個「夢想花園」的設計,結合療癒、創作與靈性冥想的元素,適合用來放鬆身心、種下夢想: 🌸夢想花園設計: 1. 命名角落:夢之小徑 用木牌或石頭寫下你的夢想,例如「寫一本書」、「去旅行」、「活出自己」。 每一塊牌子都象徵你正在照顧與滋養的願望種子。 2. 植物配置:選擇有意象的花草 薰
Thumbnail
2025/07/07
「共情,不是成為海綿,而是做一面鏡子」,若以榮格心理學與佛教的智慧來解讀,可以引發深刻的反思與洞見。我們可以從「自性觀照」、「投射理論」與「空性智慧」這幾個面向展開探討: 一、榮格:從「投射」到「個體化」 榮格認為,我們對他人的感受與情緒,往往是自己內在影子的投射。當我們過度共情,像海綿一樣吸收對
Thumbnail
2025/07/07
「共情,不是成為海綿,而是做一面鏡子」,若以榮格心理學與佛教的智慧來解讀,可以引發深刻的反思與洞見。我們可以從「自性觀照」、「投射理論」與「空性智慧」這幾個面向展開探討: 一、榮格:從「投射」到「個體化」 榮格認為,我們對他人的感受與情緒,往往是自己內在影子的投射。當我們過度共情,像海綿一樣吸收對
Thumbnail
2025/07/07
🌿迷迭香的花語|記憶 × 守護 × 忠誠 × 清明心志 記憶:迷迭香自古即象徵「不被遺忘」,在古希臘與莎士比亞戲劇中,都曾用於紀念逝者與深刻的愛。它代表一種深刻的情感記憶,也提醒我們「不要遺忘自己的初衷」。 守護:在民間傳統中,迷迭香常被放置於家門、枕邊或衣櫃中,作為保護的香草。它象徵的是一種
Thumbnail
2025/07/07
🌿迷迭香的花語|記憶 × 守護 × 忠誠 × 清明心志 記憶:迷迭香自古即象徵「不被遺忘」,在古希臘與莎士比亞戲劇中,都曾用於紀念逝者與深刻的愛。它代表一種深刻的情感記憶,也提醒我們「不要遺忘自己的初衷」。 守護:在民間傳統中,迷迭香常被放置於家門、枕邊或衣櫃中,作為保護的香草。它象徵的是一種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雖然我們在意識裡害怕的是不被人愛,但我們真正的恐懼是(通常是無意識的)是去愛,去愛意味得不到擔保的委身,是把自己完全地給出去,希望我們的愛在被愛者身上喚起愛,愛是一種信仰行為,信心少的人愛也少。」
Thumbnail
「雖然我們在意識裡害怕的是不被人愛,但我們真正的恐懼是(通常是無意識的)是去愛,去愛意味得不到擔保的委身,是把自己完全地給出去,希望我們的愛在被愛者身上喚起愛,愛是一種信仰行為,信心少的人愛也少。」
Thumbnail
我同意,「逃離」是沒錯,不過不一定是厭惡自己,可以逃避許多本來自己該做的事情。有了愛情,等於同時有一個伴侶,對方可以幫自己完成,或是對方做到了,等於自己也完成了;也可以2個人一起做,不至於只有自己一個人時的孤單。   而且注意力放在對方身上,可以不用注意自己的種種,如:對自己喜歡或不喜歡,滿意或
Thumbnail
我同意,「逃離」是沒錯,不過不一定是厭惡自己,可以逃避許多本來自己該做的事情。有了愛情,等於同時有一個伴侶,對方可以幫自己完成,或是對方做到了,等於自己也完成了;也可以2個人一起做,不至於只有自己一個人時的孤單。   而且注意力放在對方身上,可以不用注意自己的種種,如:對自己喜歡或不喜歡,滿意或
Thumbnail
愛情帶來的痛苦和不確定性常常讓人感到困惑。走過這些痛苦的經歷,我們才能更加珍惜幸福。
Thumbnail
愛情帶來的痛苦和不確定性常常讓人感到困惑。走過這些痛苦的經歷,我們才能更加珍惜幸福。
Thumbnail
討好別人,只會讓自己越來越委屈 關係中的愛恨衝突,總讓我們在成長過程中,傷痕累累,未化解的童年創傷,直到我們步入社會,進入婚姻殿堂,仍舊持續影響著我們。 戰、逃或僵住是重大壓力之下,常見的創傷反應,但其實「討好」他人,將別人的要求擺在第一順位,也是一種創傷,一種來自「內心的警訊」。
Thumbnail
討好別人,只會讓自己越來越委屈 關係中的愛恨衝突,總讓我們在成長過程中,傷痕累累,未化解的童年創傷,直到我們步入社會,進入婚姻殿堂,仍舊持續影響著我們。 戰、逃或僵住是重大壓力之下,常見的創傷反應,但其實「討好」他人,將別人的要求擺在第一順位,也是一種創傷,一種來自「內心的警訊」。
Thumbnail
當人生中遭遇傷心時,怎樣處理愛?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面對傷感與悲劇時的感悟。無論是感性的情緒還是理性的考量,如何選擇和接納愛的包容。這是一個關於成長和改變的故事。
Thumbnail
當人生中遭遇傷心時,怎樣處理愛?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面對傷感與悲劇時的感悟。無論是感性的情緒還是理性的考量,如何選擇和接納愛的包容。這是一個關於成長和改變的故事。
Thumbnail
或許你也有過類似經驗,在一段關係中,無法認同對方的說法或做法,可是害怕傷害到對方,不敢說出口;對於對方無理的要求,雖然內心深處知道自己並不願意,可是害怕拒絕會使關係生變,因此假裝欣然接受。「沒有界限的善良,成了討好,以卑微隱忍和順應,來迴避不想面對的衝突,讓人總是失去自我、在關係裡受傷受苦。」
Thumbnail
或許你也有過類似經驗,在一段關係中,無法認同對方的說法或做法,可是害怕傷害到對方,不敢說出口;對於對方無理的要求,雖然內心深處知道自己並不願意,可是害怕拒絕會使關係生變,因此假裝欣然接受。「沒有界限的善良,成了討好,以卑微隱忍和順應,來迴避不想面對的衝突,讓人總是失去自我、在關係裡受傷受苦。」
Thumbnail
★糾纏的親子關係,如何解脫? 正視問題,是修復的開始。
Thumbnail
★糾纏的親子關係,如何解脫? 正視問題,是修復的開始。
Thumbnail
你有沒有覺得人際關係很麻煩呢? 不管是人生、工作、學業、生活,似乎種種的困擾都與人有關,於是回家之後只想躲在房間裡,避開人群,窩在自己的小圈圈裡,想著明天又要面對現實了,好煩喔。如果你有人際關係的問題,非常推薦你來看看這本《被討厭的勇氣》
Thumbnail
你有沒有覺得人際關係很麻煩呢? 不管是人生、工作、學業、生活,似乎種種的困擾都與人有關,於是回家之後只想躲在房間裡,避開人群,窩在自己的小圈圈裡,想著明天又要面對現實了,好煩喔。如果你有人際關係的問題,非常推薦你來看看這本《被討厭的勇氣》
Thumbnail
堅信要找自己所愛,才有幸福的可能,卻一再失敗,每回戀情都很痛,卻不明白慣性的情感模式,是一段段不適合奢求的愛! 云霜16歲意外失去父親的愛,她的戀愛似乎都在找心裡的缺口,以為這就是她的所愛。 她的第一段戀情,遇上了大她16歲公司的老闆,她不在乎她已婚,因為他對她的呵護,似乎找到她心裡渴求
Thumbnail
堅信要找自己所愛,才有幸福的可能,卻一再失敗,每回戀情都很痛,卻不明白慣性的情感模式,是一段段不適合奢求的愛! 云霜16歲意外失去父親的愛,她的戀愛似乎都在找心裡的缺口,以為這就是她的所愛。 她的第一段戀情,遇上了大她16歲公司的老闆,她不在乎她已婚,因為他對她的呵護,似乎找到她心裡渴求
Thumbnail
儘管每個人都想要愛,很多人卻無法體驗到愛。那些來自過去、充滿罪惡感的恐懼,阻礙了我們在當下給予並接受愛。我們不可能同時感受到恐懼與愛。
Thumbnail
儘管每個人都想要愛,很多人卻無法體驗到愛。那些來自過去、充滿罪惡感的恐懼,阻礙了我們在當下給予並接受愛。我們不可能同時感受到恐懼與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