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能量(四):聽自己的聲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焦慮的低語:寫下心裡的答案

焦慮,不像悲傷那樣沉重,也不像憤怒那樣劇烈。它是一種模糊的緊繃,一種無形的壓力,就像懸在心頭的一根弦,隨時會斷,卻又始終斷不了。

對馨俐而言,焦慮是她曾經最熟悉的感覺。

她會在早晨醒來時突然心跳加快,彷彿有什麼遺漏未完成的事;

會在與人交談後反覆回想對話的每一句,擔心自己說錯了話;

會在夜裡翻來覆去,思緒像蜘蛛網一樣越理越亂,無法安眠。

她曾一度以為,焦慮是她無法創作的原因。但後來,她發現,焦慮不是阻礙,而是一種訊號。它在說:

「停下來,聽聽我在說什麼。」

raw-image


✍️ 書寫,是焦慮的出口

有一天,她拿起筆,打開一本空白手帳,寫下第一句話:

「我現在很焦慮,因為我不知道自己為什麼一直覺得不夠好。」

她沒有停下來思考句子該怎麼寫得更好,而是任由內心的聲音如實地流出。一句、兩句、三頁……她不再是那個「想寫卻寫不出來」的人,而是一個正與焦慮對話的人。

她發現,當她越誠實地面對那些模糊的情緒,它們就越願意顯形、越能被理解。原來,焦慮就像一個在黑暗中等待被照亮的孩子,一旦你點了燈,它就不再那麼可怕。

📓 焦慮,是未被回應的內在提問

焦慮其實是一種訊息,它往往潛藏著我們還沒說出口的疑問:

我是不是做得還不夠好?

別人會不會覺得我太慢、太差?

我的人生是不是停滯了?

我能不能,允許自己休息?

在手作坊裡,有一位年輕設計師來參加拓印課,馨俐發現她動作緊繃,語速很快,手上的紙總是不滿意,換了一張又一張。

馨俐溫柔地說:「不如你先不要拓印,先寫下你現在的心跳。」

她愣了一下,然後坐在角落的木椅上,安靜了半小時。離開前,她留下那張紙條,上面只有一行字:

「我好怕,我再努力也追不上世界的速度。」

那天,馨俐幫她把紙條拓印進一片銀杏葉上,送給她。

那位設計師輕聲說:「原來我可以停下來,不再只往前衝。」

💡 將焦慮,寫成光的地圖

在創作中,焦慮不該被壓制,它是引導你前往真正問題的指南針。

你可以寫下問號,也可以寫下答案。

你可以記錄呼吸急促的片刻,也可以描繪一段未來的願景。

你甚至可以只寫下:「我現在不知道要寫什麼。」那也很好。

寫,不是為了表現自己,而是為了理解自己。

當你把心裡的雜音寫出來,它就會變成節奏,變成詩。

馨俐說:

「焦慮不會一下子離開,

但當你願意把它寫在紙上,

它就不再盤踞在你心上,

而成了一條回家的路。」

小語:

「如果你正焦慮著,請寫下它,像畫出一張地圖。

每一個你不知道的地方,

終將因你的筆觸而明朗。

你會發現,最深的混亂裡,也藏著最清晰的自己。」——馨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星心的生命之光
78會員
395內容數
我是心靈花園的播種者,靜靜灑下文字的種子,讓故事在閱讀者心中悄悄發芽。 我的創作源自靈魂的低語,流動於雙生火焰的牽引、內在愛的覺醒,以及關係中的創傷與修復。 每一篇書寫,都是一次與內在對話的旅程;每一段故事,都像是一朵等待綻放的心靈之花。 若你渴望一處寧靜之地,願這座文字編織的心靈花園,能為你帶來片刻安歇與溫柔陪伴。
星心的生命之光的其他內容
2025/07/27
有一種情緒,比悲傷更難被接納,那就是——憤怒。 憤怒常常被視為不夠成熟、不夠溫柔、不夠理智的象徵。但對馨俐而言,真正讓她壓抑許久的,不是怒火本身,而是她多年來學會把怒氣嚥下去的習慣。 她曾是個「乖孩子」,習慣微笑,習慣忍耐。每當她憤怒,心裡會響起一句熟悉的聲音:「別這麼沒禮貌」「忍一下就過去了」「不
Thumbnail
2025/07/27
有一種情緒,比悲傷更難被接納,那就是——憤怒。 憤怒常常被視為不夠成熟、不夠溫柔、不夠理智的象徵。但對馨俐而言,真正讓她壓抑許久的,不是怒火本身,而是她多年來學會把怒氣嚥下去的習慣。 她曾是個「乖孩子」,習慣微笑,習慣忍耐。每當她憤怒,心裡會響起一句熟悉的聲音:「別這麼沒禮貌」「忍一下就過去了」「不
Thumbnail
2025/07/26
有些創作,是從破碎中開始的。 不是光明的靈感閃現,而是一場無聲的崩塌。 對馨俐而言,悲傷曾是她最抗拒的情緒——那種沉重、毫無邏輯的無助感,如陰天壓在胸口,讓人無法呼吸。她曾經習慣壓抑,把悲傷藏進日常裡的微笑與工作中,表面無波,內裡卻在潰堤。 直到那天,她的朋友意外離世,連一聲道別都來不及說。她什麼也
Thumbnail
2025/07/26
有些創作,是從破碎中開始的。 不是光明的靈感閃現,而是一場無聲的崩塌。 對馨俐而言,悲傷曾是她最抗拒的情緒——那種沉重、毫無邏輯的無助感,如陰天壓在胸口,讓人無法呼吸。她曾經習慣壓抑,把悲傷藏進日常裡的微笑與工作中,表面無波,內裡卻在潰堤。 直到那天,她的朋友意外離世,連一聲道別都來不及說。她什麼也
Thumbnail
2025/07/25
當我們能夠強烈感受情緒的能量,並且掌握它的力度,我們就能把這股情緒的能量,轉化為創作的養分。 當我們還困在情緒裡,是無法創作的,只有深入情緒的能量裡,捕捉到情緒高低起伏的過程,並且不受其影響,而能享受其中的轉折,便能獲得深刻的智慧,提升自己的心靈境界,成為創作的來源。 寫一篇文章來說明,可引經據典,
Thumbnail
2025/07/25
當我們能夠強烈感受情緒的能量,並且掌握它的力度,我們就能把這股情緒的能量,轉化為創作的養分。 當我們還困在情緒裡,是無法創作的,只有深入情緒的能量裡,捕捉到情緒高低起伏的過程,並且不受其影響,而能享受其中的轉折,便能獲得深刻的智慧,提升自己的心靈境界,成為創作的來源。 寫一篇文章來說明,可引經據典,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本文探討一位母親在面對孩子生病時的焦慮與無助感,透過敘事增能的對話方式,理解情緒背後的渴望與需求。隨著內心的安靜,她開始重視家庭間的愛與連結,意識到即使身處困境,仍然能創造幸福與選擇。這個過程不僅是情緒的釋放,更是一種對自我的重新認識與相信,從而改變自己的視角與心態。
Thumbnail
本文探討一位母親在面對孩子生病時的焦慮與無助感,透過敘事增能的對話方式,理解情緒背後的渴望與需求。隨著內心的安靜,她開始重視家庭間的愛與連結,意識到即使身處困境,仍然能創造幸福與選擇。這個過程不僅是情緒的釋放,更是一種對自我的重新認識與相信,從而改變自己的視角與心態。
Thumbnail
當情緒低落或煩躁時,我們可以透過深呼吸和冥想來平靜自己。釐清導致不安的想法,重新調整步調和計劃,並行動,形成良好的循環。生活中起起伏伏是正常的,讓自己多休息,接受情緒的起伏。
Thumbnail
當情緒低落或煩躁時,我們可以透過深呼吸和冥想來平靜自己。釐清導致不安的想法,重新調整步調和計劃,並行動,形成良好的循環。生活中起起伏伏是正常的,讓自己多休息,接受情緒的起伏。
Thumbnail
當焦慮席捲,眼前的事物變得模糊,心中變得只有心臟蹦蹦跳的焦燥感 情緒,我們生活中的幕後角色 青春拉緊報,只有自身聽不清的渾沌。 過度反應,對情緒的指揮才開始演奏, 當下的自己,一種無論是現在的你或我都無法準確說出來的狀態。 對自己喜歡的、厭煩的一切都展現很激烈的情緒。 遠離青春期的過
Thumbnail
當焦慮席捲,眼前的事物變得模糊,心中變得只有心臟蹦蹦跳的焦燥感 情緒,我們生活中的幕後角色 青春拉緊報,只有自身聽不清的渾沌。 過度反應,對情緒的指揮才開始演奏, 當下的自己,一種無論是現在的你或我都無法準確說出來的狀態。 對自己喜歡的、厭煩的一切都展現很激烈的情緒。 遠離青春期的過
Thumbnail
在夜深人靜時,總會有那麼幾天心情會特別不好、緊張的日子,別緊張!那只是你的焦慮跑出來透透氣,同時向你傳達一個消息—「你要好好照顧自己,傾聽一下內心的聲音。
Thumbnail
在夜深人靜時,總會有那麼幾天心情會特別不好、緊張的日子,別緊張!那只是你的焦慮跑出來透透氣,同時向你傳達一個消息—「你要好好照顧自己,傾聽一下內心的聲音。
Thumbnail
在日常生活中,焦慮情緒常常出現在我們面對壓力、未知、無法預期、無法掌控的情境時。這些感受雖然是正常的情緒反應機制,但在頻率與強度超出常態時,可能影響我們的生活品質,甚至危害身心平衡。下一篇文章將整理焦慮時的生理、心理和行為變化。
Thumbnail
在日常生活中,焦慮情緒常常出現在我們面對壓力、未知、無法預期、無法掌控的情境時。這些感受雖然是正常的情緒反應機制,但在頻率與強度超出常態時,可能影響我們的生活品質,甚至危害身心平衡。下一篇文章將整理焦慮時的生理、心理和行為變化。
Thumbnail
此文章在描述作者面對自己的脆弱,常常感到無助和害怕。有時她會害怕失控,幸好她懂得尋求外部的支持與資源。 作者表達,如果有人願意聆聽、接納她的脆弱,她一定會願意告訴這個世界。
Thumbnail
此文章在描述作者面對自己的脆弱,常常感到無助和害怕。有時她會害怕失控,幸好她懂得尋求外部的支持與資源。 作者表達,如果有人願意聆聽、接納她的脆弱,她一定會願意告訴這個世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