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養成系列18】食的習慣,不只是三餐,更是你與日常的對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甲霸vae?來灣叨甲啦!」(吃飽沒?來我家吃飯啦!)

這是我在屏東老家經常聽到的問候語, 也是我小時候對「食」的第一印象:

一種情感與日常

在上一篇我們談了「行」的習慣,這一篇,換我們來聊聊每一天的「吃」。

到處都有吃的台灣,連問候語也跟吃有關

到處都有吃的台灣,連問候語也跟吃有關

🧠 決定太多,交由習慣決定

你知道嗎?根據研究,我們每天平均要做超過 200個與飲食有關的決定

聽起來很誇張,但仔細想想,從「幾點吃午餐」「晚餐吃什麼」到「冰箱裡的牛奶剩多少」,每一個都是。

特別是在週末的時候,我經常體驗到這種選擇疲勞:

午餐要吃什麼/是自己煮還是外食/水果要補哪一種/冰箱裡還有牛奶嗎
這些小決定幾乎沒停過。但平日卻截然不同。因為進公司上班、下班後去健身,行程固定,飲食也跟著有了慣性,煩惱自然變少。

結論就是,當生活的節奏穩定時,飲食也更容易進入習慣模式

我們並不總是思考後決定吃什麼,而是讓大腦順著熟悉的流程,自動按下播放鍵。

🍿 爆米花與內省錯覺:其實你沒那麼懂自己

這裡有個經典的實驗:

  1. 給觀眾放了好幾天、不好吃的爆米花,觀眾依然吃個不停。
  2. 給正常爆米花,但份量加倍,結果這些人比平常多吃了50%,但只有6%的人自認吃多了。
  3. 同樣給放好幾天、不好吃的爆米花,改成用非慣用手吃,結果大家開始「吃得比較少」,甚至放下了手中的爆米花。

這說明了什麼? 我們經常不是「想吃」而吃,而是「看到就吃」「習慣就吃」。 而我們卻以為自己有意識地做了選擇,這就是「內省錯覺(introspection illusion)」。

也就是說,從吃飯地點、誰陪你吃、用什麼盤子裝,把零食放在哪一層櫃子, 這些看似無關緊要的環境因素,其實都在不知不覺中,給了我們暗示。

看到這裡,聰明的你會不會想到,那我是不是可以透過這些環境的提示來讓我吃得更健康或者讓我家挑食的小孩吃健康的食物呢? 當然可以!

🥪 三明治法與美國人開始吃內臟的故事

你可能沒聽過,「三明治法」是一種降低抗拒、引導新行為的方法: 把新的行為或食物,夾在原本熟悉的行為之間。

二戰時期的美國人不吃動物內臟,但因為糧食短缺,政府希望大家把內臟也端上餐桌。他們並不是直接宣傳「吃內臟比較好」,而是把內臟「夾」在原本的飲食習慣中: 用人們熟悉的燉肉、餡餅、香腸等做法,把內臟與原本的肉類混在一起,讓它看起來跟平常的餐點沒有差別。 結果,人們幾乎沒有意識到自己在改變飲食,就默默地接受了它。

這也是為什麼,與其硬撐著說「我不要吃垃圾食物」,不如把健康食物放進你已經習慣的流程裡,換個容器、換個位置、換到平常就會吃的那一餐, 讓新習慣在舊習慣的外衣下,自然地被接受。

💡 替你的行為寫好劇本:正向執行意圖

書中推薦幾個做法,我自己也親身實驗過,成效不錯:

  1. 換環境的暗示:
    • 把水果放在顯眼處,把餅乾藏起來
      (我都跟我朋友說水果是拿來吃的不是拿來冰的)。
    • 用小包裝替代大包裝。
    • 嘗試用非慣用手吃點心,會更有意識地吃。
      (讓你想狼吞虎嚥也沒辦法,因為菜夾不太起來)
  2. 寫下正向劇本(正向執行意圖):
    • 不要說「我不要吃巧克力」,而是說「我餓的時候,我會吃一顆蘋果」。
    • 舉一反三:列出你常陷入吃垃圾食物的情境(A),再寫下「如果A,則我會B」。

這樣的「情境+行為配對」,比單純的自我壓抑更有用,也更能持久。

🍽️ 食的習慣,是可以被設計的日常

回頭想想,我們其實並不缺飲食知識, 而是活在太多習慣性選擇裡,不曾意識到自己「早就決定好了」。

減重成功的人,關鍵從來不是激烈的飲食法, 而是建立規律而無痛的飲食模式:每天吃早餐、週末和平日吃一樣的東西、固定時間、固定地點。

因為,只要不需要「每天重新決定」,我們就更容易持續下去。


💬 你最近有注意到自己在吃什麼嗎? 你會怎麼設計自己的「健康暗示」? 或是,你有沒有像我一樣,曾被別人的問候語「甲霸vae」感動過?

留言跟我分享你的「食的記憶」吧👇

五彩繽紛的水果與堅果,提醒自己:只要換個環境和擺盤,健康的選擇也能自然融入日常

五彩繽紛的水果與堅果,提醒自己:只要換個環境和擺盤,健康的選擇也能自然融入日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祥的誰來晚餐
74會員
64內容數
歡迎來到「阿祥的誰來晚餐」,這裡可以閱讀到我對世界的觀察和體驗,無論是從書籍中獲得的讀書心得、旅途中遇到的小店、最近看過的影片,還是社會時事等。每一個觀察與體驗,都是我對世界的反思,也希望能引發你的共鳴或討論,彼此激發更多的靈感與智慧。
阿祥的誰來晚餐的其他內容
2025/08/04
當你每天出門上班時,會特別想今天要怎麼去嗎?還是早就啟動了「自動導航模式」? 其實,我們的交通選擇——走路、騎車、搭車,往往是最早形成卻最少被注意的習慣。 它們不只反映了生活方式,更是一段段被默默踏出的……
Thumbnail
2025/08/04
當你每天出門上班時,會特別想今天要怎麼去嗎?還是早就啟動了「自動導航模式」? 其實,我們的交通選擇——走路、騎車、搭車,往往是最早形成卻最少被注意的習慣。 它們不只反映了生活方式,更是一段段被默默踏出的……
Thumbnail
2025/07/28
當我們談習慣,想到的常是早起、喝水、運動⋯⋯但其實,你最容易養成習慣的地方,可能是辦公室。 從進門打卡到開第一封信,這些「不需思考的動作」其實 ⋯⋯ 正在悄悄影響你的效率、人際互動,甚至——整個組織能不能順利運作。
Thumbnail
2025/07/28
當我們談習慣,想到的常是早起、喝水、運動⋯⋯但其實,你最容易養成習慣的地方,可能是辦公室。 從進門打卡到開第一封信,這些「不需思考的動作」其實 ⋯⋯ 正在悄悄影響你的效率、人際互動,甚至——整個組織能不能順利運作。
Thumbnail
2025/07/21
你開始迷你習慣了嗎? 跨出了第一步,卻總在下一步卡關? 不是你懶,也不是你沒意志力——真正讓人卡住的,是這些「你沒察覺到的心理阻力」。 想做卻抗拒、做多了反而累、甚至……連成功也讓你害怕? 這篇文章要帶你認清迷你習慣實行過程中最常見的5種阻礙,幫你一步步拆解,讓你能「小步不停,大步靠近」。
Thumbnail
2025/07/21
你開始迷你習慣了嗎? 跨出了第一步,卻總在下一步卡關? 不是你懶,也不是你沒意志力——真正讓人卡住的,是這些「你沒察覺到的心理阻力」。 想做卻抗拒、做多了反而累、甚至……連成功也讓你害怕? 這篇文章要帶你認清迷你習慣實行過程中最常見的5種阻礙,幫你一步步拆解,讓你能「小步不停,大步靠近」。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你不需要的信念,對你沒有幫助的信念,到底是怎麼產生的,而你又為什麼要緊抓不放呢?
Thumbnail
你不需要的信念,對你沒有幫助的信念,到底是怎麼產生的,而你又為什麼要緊抓不放呢?
Thumbnail
我把吃飯分成兩種,「生存」與「生活」。聊聊我最近迷上的「東港飯湯」,還有我對平民美食的熱愛。
Thumbnail
我把吃飯分成兩種,「生存」與「生活」。聊聊我最近迷上的「東港飯湯」,還有我對平民美食的熱愛。
Thumbnail
這近兩年來 食物霸佔了我生活中很大的思想區塊 到底為什麼吃 為什麼特別想吃某種食物 某種料理 某種味道 某種口感 諸如此類的問題 不斷地在我腦內飛蕩 流竄 吃回憶 已經很早就發現了 食物類的頻道 開箱新品 找新鮮 探詢老店 找記憶 說的是回憶中的美食清單 但
Thumbnail
這近兩年來 食物霸佔了我生活中很大的思想區塊 到底為什麼吃 為什麼特別想吃某種食物 某種料理 某種味道 某種口感 諸如此類的問題 不斷地在我腦內飛蕩 流竄 吃回憶 已經很早就發現了 食物類的頻道 開箱新品 找新鮮 探詢老店 找記憶 說的是回憶中的美食清單 但
Thumbnail
高中,每天中午的午餐時間, 從早期寫入校規的『所有同學皆須參加學校營養午餐』,並要求導師在場執行午餐教育,到現今只是一個中午吃飯的時間,外賣、外送、泡麵的吸引力,減重、愛美的抵抗力等各式因素參雜和之下,能相安無事吃個飯就好,遑論什麼午餐教育?! 但長期默默陪吃的觀察之下, 還是可發現一些有趣的
Thumbnail
高中,每天中午的午餐時間, 從早期寫入校規的『所有同學皆須參加學校營養午餐』,並要求導師在場執行午餐教育,到現今只是一個中午吃飯的時間,外賣、外送、泡麵的吸引力,減重、愛美的抵抗力等各式因素參雜和之下,能相安無事吃個飯就好,遑論什麼午餐教育?! 但長期默默陪吃的觀察之下, 還是可發現一些有趣的
Thumbnail
我們都渴望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卻也同時擔心及恐懼無法養活自己,我想你和我一樣多次問過自己「喜歡的事情到底能不能當飯吃?」以及「當飯吃之後我依舊會喜歡這件事情嗎?」這個問題在今晚我有了新的想法!
Thumbnail
我們都渴望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卻也同時擔心及恐懼無法養活自己,我想你和我一樣多次問過自己「喜歡的事情到底能不能當飯吃?」以及「當飯吃之後我依舊會喜歡這件事情嗎?」這個問題在今晚我有了新的想法!
Thumbnail
三餐的重要性,各有表述;三餐如何規劃,各有需求與方便性。
Thumbnail
三餐的重要性,各有表述;三餐如何規劃,各有需求與方便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