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之前的心得提到對於長壽健康而言,重訓的目標是爆發力>肌力>肌肉量。
所以我的目標愈來愈明確了,不是求健美那種大塊肌肉,而是要有爆發力。我把youtube有關重訓的訂閱都從健美練肌肥大的,改成練爆發力的,特別是身材是那種精實的小鋼砲,找那種爆發力的訓練影片。(其實我也認為這種身材比較好看,肌肉太厚其實在很多人的審美觀有反效果)
很推薦跳箱這個動作,不過訓練時有很多眉角,才不會受傷,很推薦士倫這支影片:
另外很推這個IG帳號,有很多運動員的爆發力訓練影片,我發現爆發力訓練很像是足球員的訓練:
2.
非常實用,新研究指出,膝蓋退化反而要跑步才會改善,跑步會幫助軟骨新陳代謝。久坐不動的人比跑者更容易膝蓋退化。
但如果跑步會膝蓋痛,代表發炎,要馬是關節液分布不均,要馬是肌肉力量不平衡,影片後半段有教很多復健動作。
3.
不久前剛完成裝修,分享一下所學。
目前全屋翻新,台北的行情約在每坪12~20萬(室內實坪),從疫情之後就漲蠻多的。若室內實坪40坪,那總費用就約500-800萬。
和一位資深房產投資客朋友請教,他笑說你們這些菜鳥都太盤了,並講了一個很驚人的數字:每坪只需3-5萬。
3萬是不自住,之後做投資轉賣,料都用最便宜堪用的。若要自住,料就根據各項需求選比較好的。
不過過程全部都要自己來,不再給設計師、統包工程賺一手。
這邊就帶到第一個重要觀念:設計師和統包商其實利益上跟客戶是有些許衝突的。
你一開始談好一個總預算,這對他們來說就是總營收。總營收固定了,他們要提高獲利的方法,就只剩下壓低成本(除非你願意再加價)。所以在裝修過程中,他們是不會沒事去增加成本的,若想法改變,他們會較不願意把工程變得更搞剛,或料用的更好。
因此,第一個要省的錢,就是要摒除總預算機制,自己去了解整個裝修過程,把它們逐項拆解。例如拆除、衛浴、廚房、地板、泥作、水電、油漆…然後各自上網找報價。
現在pro360這種網站有一大堆大大小小的工作室,競爭都很激烈,從幾個評價優的,選擇聊起來比較合的。
當你把工程拆開後,決策就能變得很有彈性,哪些便宜就好,哪些想用精緻一點,你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調整,而不用被牽著鼻子走。
如果你覺得各自找工程,還要自己監工太麻煩,那可以退而求其次,找多功能的工程所,例如衛浴跟廚房只找一家,這就可以把對接的窗口降至3個以下。
第二個重要的觀念,就是料自己買,然後只付加工費(pro360上面啥工都有)。
若你表現的什麼都不懂,報價很容易被加的很誇張。都是中國做的,也都是從淘寶或蝦皮買,但設計師可以加好幾倍賣,因為你對行情不了解。
從窗簾、燈具、門、地板、到油漆,你買好再付加工費,跟你給別人都包好工程,那費用會差一倍不止。
第三個重要的觀念,就是後續好維護與保持彈性,比一開始多漂亮重要。因此硬裝簡單就好,要美感要靠軟裝。
這部份設計師跟客戶的利益也算衝突,設計師在意的是作品剛完成時多漂亮,能讓他收錄在作品集,但較不在乎多年後好不好維護,那也不關他的事。
硬裝例如木工,是請工人來家裡雕刻,要刻出一些弧型就很費工,較奢侈且不可逆,不小心撞壞了也沒得救。
但如果要做出同樣的效果,可以靠軟裝,買一些類似形狀和色系的傢俱、收納櫃、沙發座椅、地毯、甚至植栽,就能營造一樣的感覺,不僅便宜超多,幾年後還可以隨時替換。(昨天才逛到一個現成品的中島,價格是你請師傅來做的十分之一)
硬裝就是請師傅來你家客製化雕刻,軟裝就是從標準品裡面找適合的裝飾,成本自然是天差地遠。
而且家庭的品味和風格是會隨時間變的,小孩是幼兒還是青少年,適合的氣氛就會不一樣。
硬裝通常是一開始做完很美,但幾年後覺得膩或不耐看的機率頗高,如果想換就換不了,只有軟裝才能汰換。

總結一下:
放棄總預算概念,不再被層層加價,自己掌握各個工程的流程,回歸第一性原理,要住的安全、舒適、且有質感,哪些是省不了的(水電等基礎工程),哪些是用便宜的就好,哪些是一分錢一分貨,最好用好一點(隔音、油漆),這些都會在你做功課的過程中愈來愈理解。
當然全部自己來也是有缺點,對工程不熟悉,在工程之間交接時可能出一些錯,也不是每個人都有時間監工。但就看自己想省多少,再決定自己來的程度要多少。
我自己由於有認識多年可靠的設計師,所以我最後還是請設計師,但我光是不做天花板,只做間接照明的木工,還有各房間內都不做系統櫃,只買現成傢俱,就讓每坪成本少了3萬左右。(近期問了幾位也剛完成老屋翻新的朋友,我的每坪成本約是平均的5~6成,在很多用料不差的情況下,都很花在刀口上了)
最後補充,我也沒有要否定設計師的存在,如果很需要有人做整體美感的規劃與把關,可以談客製化的顧問合約,設計師可以在過程中提供輔助的顧問服務,你只為美感設計付錢,但你自己要擔起採買和統籌的角色,不然會被加很多錢。
每個人一生中沒裝修幾次,很容易覺得不熟悉所以都交給別人,但實際上這些過程認真做一下功課就會發現也沒那麼複雜,自己擔起責任忙幾個月,或許可以省下你不只一年的薪水,自己也會在過程中獲得不少DIY的樂趣與成就感。
——
想要每週定期看,可到我的首頁按"加入沙龍",之後原則上每週六早上有新文章(如果我沒太忙),自動寄到你email,覺得內容不錯,歡迎推薦給朋友,免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