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什麼有些人收到 Offer 就秒答 YES,而有些人卻默默消失?」
其實,報到這件事,不是單純「公司選人」而已,更多時候是「雙向篩選」!
就像相親一樣,公司挑員工,員工也在默默觀察這公司到底值不值得「交往」。那麼,決定報到的關鍵到底是什麼?
▶️
一、公司在意的因素
1. 招聘成本:花少少錢,找到對的人,老闆最愛。
2. 招聘來源品質:履歷來自哪裡,決定「貨源」是否穩定。
3. 候選人數量與品質:既要人多,也要人優秀,才有 選擇權。
4. 招聘時間:確定任用流程拖太久,候選人早就「被別人娶走」。
5. Offer接受率 & 首年離職率:反映公司到底有多吸引人,還是像快閃約會?
6. 雇主品牌形象:公司在職場上的「口碑」比廣告更有力。
▶️
二、求職者在意的因素
1. 薪資福利:這不用多說,錢包才是最真誠的信仰。
2. 工作內容與發展:能不能發揮專長,還有升遷的電梯。
3. 加班情況:下班能不能準時,得有精彩的下班人生。
4. 工作環境 & 團隊氛圍:同事像夥伴還是像對手?
5. 交通距離:通勤時間 = 生命長度。
6. 學習成長:能不能變強,還是原地踏步。
7. 面試體驗:面試官的態度,決定了報到意願的一半。
▶️
三、雙向考量的核心
1. 公司是否符合期望:薪資、內容、文化、未來發展。
2. 自身是否被重視:面試過程的誠意、專業、氛圍,能否讓人覺得「我在這裡有價值」。
⏹️
🌳 Mio人資長提醒
面試就像第一次約會,公司要大方透明、展現誠意;求職者要清楚自己想要什麼,別為了短暫的甜頭就草率點頭。
畢竟,一份工作,不是短跑,是長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