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黑菓子店》:在可愛外表下,反思現實的人際互動〉2025-08-26
在我剛接觸桌遊的時候,我幾乎都只專注於遊戲機制,認為好的美術固然會讓人玩得更開心,但總覺得不是重點。但隨著接觸更多桌遊,並認識不同類型、不同年齡層的玩家後,我愈來愈意識到遊戲美術的重要性。
尤其,在每個人的時間與注意力都有限的現在,一款遊戲的美術和主題經常直接決定了我們是否遊玩。一款機制滿分但美術不吸引人的遊戲,很可能根本沒機會被人發現,就這麼埋藏在桌遊店的最深處。相反地,一個機制簡單的遊戲,只要美術優秀,或者擊中喜好,就更有可能讓人看見、喜歡上,甚至有時因此開啟一個桌遊新手的桌遊之路。

用可愛成功吸引目光的腹黑小動物
這陣子有比較多機會帶小孩玩桌遊,在琳朗滿目的桌遊裡面,其中好幾次小孩第一眼都就說想玩《腹黑菓子店》。原因也很單純,因為這款遊戲的外盒是由甜點與可愛動物所組成,恰好是她們特別喜歡的主題。
這款由台灣知名的桌遊設計師Jesse Li設計的桌遊,是一款規則簡單,讓玩家一邊合作製作甜點一邊競爭高分的遊戲。玩家會扮演可愛的動物甜點師,一邊蒐集水果、巧克力等食材,一邊製作各式各樣的甜點。所以在遊戲的過程中,玩家依然能保持那種「小動物做甜點」的夢幻感。
當你想要製作一種甜點但手中食材不夠時,可以向其他人尋求支援。而這裡,遊戲「腹黑」的地方出現了,當其他玩家向你尋求幫助時,無論你有或沒有,你都可以拒絕幫忙。而且,遊戲中使用的問答詞彙是「你有沒有XX(食材名稱)」,而如果你不幫忙,你需要回答「沒有」。
所以,很自然會出現的情節是:由於別人前一回合才看到你拿了草莓而且還沒用掉,你不應該「沒有草莓」,這種「你明明有卻故意騙人」的氣氛就被遊戲創造了出來,讓它變得比「幫不幫忙」更具戲劇效果。

合作是在照顧自己的同時,也幫助到其他有需要的人
然而,這款遊戲並不會因此變得必須充滿勾心鬥角,要在遊戲中取勝,玩家依然需要彼此合作。雖然我們需要適時地保留食材,或選擇求助與幫助的對象,但如果表現得過分自私,反而會孤立無援,無法和他人共同得分。
除了「必須合作」這個基本想法之外,擁有多年設計經驗的Jesse Li透過遊戲機制,在設計中埋藏了一種令人深思的「社會人際策略」。為了贏得遊戲,玩家們會自動地展開與落後玩家(而非領先玩家)的合作,以此來讓自己更有機會追上領先的玩家。
也就是說,雖然結盟是重要的,但我們不是要「服從」或「依賴」強者,而是找到一種共贏模式,在一邊追求自己的利益的同時,不知不覺協助到落後的人。這個邏輯一方面讓遊戲中的領先狀態會在過程中自行動態平衡,另一方面,也能讓人對真實社會的互助關係有全新的反思。
當然,在遊戲的過程中,我們也會遇到那種為了留著食材自己做蛋糕,所以不支援不久前夥伴的狀況。不過,就像設計師Jesse Li所說:「相較其它桌遊常用一些攻擊對手、設陷阱的機制來描述『心機』或『腹黑』。《腹黑菓子店》的「心機」和「腹黑」只是婉拒別人的小謊話。」
或許,這種「先照顧好自己,然後才能照顧別人」的優先順序與表達,也是我們能在這款比外表看起來更有深度的遊戲中,不知不覺練習到的事情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