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家的音樂教養心法:《成為孩子的頭號粉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你喜歡學音樂嗎?你會讓孩子學音樂嗎?在陪伴孩子學音樂的過程中,你們的感受是開心、愉快的?還是痛苦的、受挫的?


許多家長在初衷上,都希望透過音樂學習,讓孩子培養氣質、增加專注力與毅力,甚至為未來加分。但現實往往不如想像中美好——孩子抗拒練琴、家長焦慮催練,結果親子衝突不斷,甚至破壞了原本的感情。


這一切,正是鋼琴家 Veronica Yen 在成為孩子的頭號粉絲這本書中,想幫助家長解決的痛點。


Veronica Yen 是一位 國際知名鋼琴家,同時也是音樂教育專家。她以獨奏特優成績,畢業於 英國皇家音樂學院 RAM 鋼琴演奏碩士;曾獲得 荷蘭國際學生鋼琴大賽第一名塞爾維亞國際女性作曲比賽專業組第一名; 也是 國內首位登上國際奢華郵輪,擔任 Headliner 的鋼琴家,巡演足跡遍布世界五十餘國。(這工作也太夢幻了吧!)


不僅才華洋溢,她的外表也十分出眾,給人一種 優雅而帶著仙氣的氣質。在她眼中,學音樂的好處多多,包括了可以學習獨立自主、自動自發、有責任感、有創造性、與音樂建立「心的連結」、成為壓力下的調劑等...。


許多人或許會想:「這麼熱愛音樂的媽媽,肯定會親自教孩子彈琴吧?」然而,令人驚訝的是,Veronica 並不親自教孩子鋼琴,而是請其他老師來教。


為什麼呢?


❤️陪伴,不等於「陪練」


多年來,Veronica 在教學現場看過太多家庭,因為「陪練」而陷入無止盡的衝突。


長久下來,孩子對音樂的熱情消失殆盡,甚至一聽到鋼琴聲就感到焦慮、抗拒。因此,她在書中提出一個核心理念:家長的角色,是「陪伴」,但絕不是「陪練」。


「陪伴」指的是在心理上給予愛與鼓勵,像頭號粉絲一樣支持孩子。而「陪練」指的是在實質練習中,不斷的干涉、指責、糾錯。


Veronica 認為,陪練只會帶來四大副作用:


1.孩子失去獨立學習能力

2.練琴時備受干擾,無法進入「心流」

3.情緒變得低落,甚至厭惡音樂

4.把「練琴」當成家長的責任,而非自己的選擇


她提醒家長:學音樂雖好,但千萬不要揠苗助長。最重要的不是技巧進步多快,而是在學習的過程中,孩子是否保持熱情、享受其中。父母要做的,是有原則的要求 ,而非強勢干涉、過度逼迫。


這讓我想到阿德勒在《被討厭的勇氣》中提出的「課題分離」。書中有個經典的比喻:「你可以牽馬到河邊,但不能逼馬喝水。」


同樣的,孩子學琴,是他自己的課題;如果家長過度介入,反而會剝奪孩子成長與選擇的權利。畢竟,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不只學琴,任何學習都適用


這個理念,其實適用於孩子學習任何才藝或科目。


以我家為例,暑假時,我每天要求孩子花固定時間閱讀,但因為成了「例行公事」,她們反而越來越排斥,甚至抗拒閱讀。所以在開學後,我決定放寬規定。


結果,小嫻上國中後,教育局送給每位新生一本書,她竟 自發性地快速讀完,還迫不及待地和我分享內容,甚至和同學交換書本,讀得津津有味。甜甜也受到影響,從學校圖書館借了兩本書,回家後一讀再讀,樂此不疲。


我好奇地問小嫻原因,她笑著說:「因為不是被規定的啊!妳不要求我讀,我反而讀得更多!」


我想這就跟學琴一樣,當孩子不是被強迫,能夠樂在其中,甚至進入心流時,自然就能做得很好。也難怪Veronica 認為,家長的心態,決定了孩子學音樂的壽命!


❤️父母,請做園丁,不做木匠


在書中,Veronica 給所有父母一段溫柔又深刻的提醒:「讓學習成為親子關係的加分題,而不是衝突的開端。」


她引用了美國心理學家高普尼克的比喻:

  • 木匠型父母:依照自己的藍圖,努力把孩子「打造成」理想中的樣子。
  • 園丁型父母:提供適合的環境與養分,讓孩子自然生長成自己的樣子。


在教養的過程中,你是園丁還是木匠?


如果父母像木匠,只想塑造一個「完美孩子」,那麼過程中必然會充滿壓力與衝突;但若像園丁般耐心灌溉、適時修剪,孩子就能健康茁壯。


這讓我想起最近讀的《好的愛有邊界》。書中提到:「愛,一定是有界線的。沒有界線的愛,是溺愛,也是不健康的愛。」


成為孩子的頭號粉絲,並不代表盲目稱讚、事事包辦,而是適時給予鼓勵,同時保有適度的界線。只有在愛與界線並存的環境中,孩子才能真正熱愛學習,也真正愛自己。


💕寫在最後


成為孩子的頭號粉絲》不只是一本音樂教養書,更是一面鏡子,讓父母看見,自己在孩子學習過程中扮演的角色。


學音樂的價值,不該只停留在考試、比賽、獎盃或檢定證書,而是讓孩子在探索的過程中,培養熱情、專注與自信。如果父母能成為孩子最堅定的支持者,那麼音樂學習,將不再是親子衝突的來源,而會成為一段共享美好時光的旅程


願每個孩子,都能在自由的旋律中,找到屬於自己的聲音,願每個父母,都能在陪伴中,成為孩子最熱情的「頭號粉絲」。

(本文有 贈書活動 ,詳見 塔妮雅的異想世界 粉絲頁


#塔妮雅閱讀

#2025年第75本 

@聯經


《成為孩子的頭號粉絲》博客來購書連結:https://whitehippo.net/3O6yL


塔妮雅的閱讀沙龍:https://vocus.cc/salon/tanja_read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塔妮雅的沙龍
176會員
288內容數
政大研究所畢業 育有四女的全職媽媽 老二為重度腦麻的孩子 無法遊歷四方 那就在書海裡傲遊吧! ​ 2023年分享60本讀書心得 2024年分享100本成人書籍+44本童書 2025年將持續閱讀分享更多成人及親子共讀的好書 ​ 合作邀約:ktokuleo@gmail.com
塔妮雅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9/02
你覺得自己過勞了嗎?有沒有刻意留下《留白時間》,讓自己好好的休息呢? 曾幾何時,休息成了一種浪費?一種罪惡?讓我們變得像滾輪上的倉鼠一樣,不敢輕易的停下腳步。 但親愛的,建立休息和工作態度,兩者是同等重要的。健全的休息,能為我們帶來靈感、新點子、復原能力
Thumbnail
2025/09/02
你覺得自己過勞了嗎?有沒有刻意留下《留白時間》,讓自己好好的休息呢? 曾幾何時,休息成了一種浪費?一種罪惡?讓我們變得像滾輪上的倉鼠一樣,不敢輕易的停下腳步。 但親愛的,建立休息和工作態度,兩者是同等重要的。健全的休息,能為我們帶來靈感、新點子、復原能力
Thumbnail
2025/09/01
一年讀700本書,還要寫下書評!你覺得,這有可能嗎?但印南敦史卻做到了! 印南敦史,是日本知名作家,也是一年讀700本書的專業書評家。一年700本,平均下來一天要讀兩本!而《快速抓重點,過目不忘的閱讀術》這本書,就是讓他從「5分鐘讀一頁」,變身成「年讀700本」閱讀高手的秘笈! 其實我的
Thumbnail
2025/09/01
一年讀700本書,還要寫下書評!你覺得,這有可能嗎?但印南敦史卻做到了! 印南敦史,是日本知名作家,也是一年讀700本書的專業書評家。一年700本,平均下來一天要讀兩本!而《快速抓重點,過目不忘的閱讀術》這本書,就是讓他從「5分鐘讀一頁」,變身成「年讀700本」閱讀高手的秘笈! 其實我的
Thumbnail
2025/08/29
一直覺得,自己不是個擅長說話的人,因此,特別希望孩子們,能在這方面表現得比我好。 於是,每次在她們閱讀後,我都會要求她們,把內容大意說給我聽。每天放學後,也會問問她們,當天發生了什麼事?這麼做的目的,其實,就是想幫助她們練習口語表達。
Thumbnail
2025/08/29
一直覺得,自己不是個擅長說話的人,因此,特別希望孩子們,能在這方面表現得比我好。 於是,每次在她們閱讀後,我都會要求她們,把內容大意說給我聽。每天放學後,也會問問她們,當天發生了什麼事?這麼做的目的,其實,就是想幫助她們練習口語表達。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情緒價值的概念,並強調表達情感的重要性。從歌手大穎的音樂,到孩童時期的教育方式,作者提及了各種帶來正面和負面情緒價值的例子。文章認為,應該自發地表達對周遭人和事物的正面情感,並樂見他人獲得支援和滿足感。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情緒價值的概念,並強調表達情感的重要性。從歌手大穎的音樂,到孩童時期的教育方式,作者提及了各種帶來正面和負面情緒價值的例子。文章認為,應該自發地表達對周遭人和事物的正面情感,並樂見他人獲得支援和滿足感。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重新學習畫畫的過程,有對不同媒材的使用和練習,以及學習畫畫的喜悅和療癒效果。文章充滿了對藝術的熱愛和對創作的堅持。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重新學習畫畫的過程,有對不同媒材的使用和練習,以及學習畫畫的喜悅和療癒效果。文章充滿了對藝術的熱愛和對創作的堅持。
Thumbnail
今天做了同理心的練習、體驗了不被同理的感覺,某些內容讓大家發笑,笑得心酸。最後想要藉寶寶老師在閱讀課後播的那首歌,在孩子們去日本前給他們一個祝福。
Thumbnail
今天做了同理心的練習、體驗了不被同理的感覺,某些內容讓大家發笑,笑得心酸。最後想要藉寶寶老師在閱讀課後播的那首歌,在孩子們去日本前給他們一個祝福。
Thumbnail
每個情緒的出現,都是我們理解與靠近自己的時候。藉由最近很紅的藝人讓孩子學才藝事件,來跟自己的情緒對話,透過理解而活出自己喜歡的樣子。
Thumbnail
每個情緒的出現,都是我們理解與靠近自己的時候。藉由最近很紅的藝人讓孩子學才藝事件,來跟自己的情緒對話,透過理解而活出自己喜歡的樣子。
Thumbnail
讓孩子學才藝,不是為了表演,也不是為了誰,是為了讓孩子有更多抒發心情的管道、有更多看世界的方式。學習才藝的過程應該是快樂的,家長應該給予孩子獨立選擇的權利,陪伴和鼓勵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成長。
Thumbnail
讓孩子學才藝,不是為了表演,也不是為了誰,是為了讓孩子有更多抒發心情的管道、有更多看世界的方式。學習才藝的過程應該是快樂的,家長應該給予孩子獨立選擇的權利,陪伴和鼓勵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成長。
Thumbnail
現在有越來越多的父母表示期望孩子能過得快樂幸福,但不可否認地,卻鮮少有父母可以完全不在意孩子在學習上的態度與進度,即便不要求孩子的成績名列前茅,卻也時常因為孩子對讀書提不起勁而感到憂心不已。 我偶爾會與其他家長們聊起教育的話題,我的觀察是幾乎所有的父母都很願意花費高昂的學費把孩子送進補習班
Thumbnail
現在有越來越多的父母表示期望孩子能過得快樂幸福,但不可否認地,卻鮮少有父母可以完全不在意孩子在學習上的態度與進度,即便不要求孩子的成績名列前茅,卻也時常因為孩子對讀書提不起勁而感到憂心不已。 我偶爾會與其他家長們聊起教育的話題,我的觀察是幾乎所有的父母都很願意花費高昂的學費把孩子送進補習班
Thumbnail
每每我聽到家長跟老師溝通,都好辛苦,講得「落落長」又不能打斷。現在的家長都很有自己的想法,對小孩也很多規劃,所以一講起來就是沒完沒了。 每次在音樂教室聽到小調都很哀傷,如果小孩彈得又不怎麼樣更想哭,孩子都很聰明,知道我在外面聽,他就會有壓力,所以常叫我去逛一逛,等他下課再來接他就好。我其實最大的盼
Thumbnail
每每我聽到家長跟老師溝通,都好辛苦,講得「落落長」又不能打斷。現在的家長都很有自己的想法,對小孩也很多規劃,所以一講起來就是沒完沒了。 每次在音樂教室聽到小調都很哀傷,如果小孩彈得又不怎麼樣更想哭,孩子都很聰明,知道我在外面聽,他就會有壓力,所以常叫我去逛一逛,等他下課再來接他就好。我其實最大的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