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步驟!釐清「自身價值」與「團隊分工」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最近有個問題一直困擾我,像跳蚤一樣,小小的、看似無害,卻不停在心裡癢著:我在團隊裡的價值到底在哪裡?

我們的團隊很棒,有專業知識豐富的專家,也有行動力超高、效率滿分的執行者。大家相處融洽,但我總是感覺自己像個局外人——雖然我在努力學習商業知識並應用在項目上,但我才剛入門,還不夠專業,也不算資深商業人士。我心裡隱約有種焦慮:我應該扮演什麼角色?如何對得起這個團隊?

我知道,每個人都有術業有專攻,教課不需要每個人都去教,每個人時間有限。但這種理智的理解,仍無法完全安撫我心裡的空洞感。深夜時,我常想,自己是不是不夠好,還是一直在錯位中?

有時候我會想,如果我不夠快、不夠懂細節,是不是就拖累了大家?夜深人靜時,這種感覺更強烈,像一陣小小的潮水,悄悄把我淹沒。

不過我知道,真正的價值不是立刻顯現的,而是需要時間、經驗和學習去灌溉。我告訴自己,不必一次掌握全部,只要在自己能貢獻的地方做到最好。焦慮還在,但它被一點行動的方向感稀釋了。

我的天分在於:善於整合外部資源、人脈,能看見長遠目標道路,推動跨領域合作。但細節敏感度還不足,這讓我偶爾感到挫折。現在,我的工作範圍包括商業結合、專案管理、洞悉市場做大規劃。這份責任很重,壓力像空氣一樣,無形卻存在,提醒我必須持續成長。

談到分工,我們常因初期創業而難以明確職務,每個人都做很多事。想到一個方法:用「專案」來分工,每個專案找一個負責人統籌與分派任務,其他人協助。每個專案都能發現自己的長處,慢慢摸索出適合自己的位置。只是,這個方法需要頻繁討論,需要每個負責人高度負責,而我們每個人雖然都很優秀,但難免太忙。新創事業的細節像是人的身體,某個環節出了問題,當下未必察覺,但風險會日積月累,直到某天爆發才驚覺來不及。

面對這份心情,我試著放慢呼吸,承認焦慮,也接納自己的不完美。我告訴自己:先學習、先觀察、先理解團隊運作,慢慢找到自己的節奏和角色。專注於自己能貢獻的地方,把每個專案做好,也是一種價值。這樣的自我提醒,讓我在迷茫中找到一絲安穩。

我也擬定一些步驟,希望透過一些小策略,學會在迷茫中找到方向,也更懂得欣賞自己所能提供的價值。每一次摸索,都是我理解自己的過程,也是逐步建立信心的旅程。

  1. 用專案分工:每個專案找一個負責人統籌、分派任務,其他人協助,避免權責不明。
  2. 摸索個人定位:在每個專案裡,觀察自己在哪些環節能發揮價值,慢慢找到適合的位置。
  3. 強化細節敏感度:對於自己的天分(跨領域整合、外部資源、人脈)以外的部分,有意識地練習細節掌控與商業知識應用。
  4. 心態調整:接受不完美,將焦慮轉化為學習動力,專注於自己可控制的範圍。
  5. 定期反思與回顧:每週或每個專案結束後,檢視自己學到什麼、發現什麼不足,為下一次專案做準備。

我學著和焦慮共處,承認自己現在的不完美,也承認自己還在摸索中。我開始記錄每次專案中的小發現,反思自己做得好的地方,也整理可以改進的細節。每一次小小的成功,都是對自己的肯定,也是對團隊的一份責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YOLO的沙龍
1會員
22內容數
Exploration begins where courage meets curiosity.
YOLO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9/10
放下敵人思維:把羨慕變養分,把嫉妒轉成學習的動力,專注在自己能掌握的事,跌倒就再站起來,慢慢就會發現,原來世界比想像中簡單,也比想像中友善。 你越把別人當敵人,他們就越感覺到你的距離感,而你自己也活在負面情緒裡。
Thumbnail
2025/09/10
放下敵人思維:把羨慕變養分,把嫉妒轉成學習的動力,專注在自己能掌握的事,跌倒就再站起來,慢慢就會發現,原來世界比想像中簡單,也比想像中友善。 你越把別人當敵人,他們就越感覺到你的距離感,而你自己也活在負面情緒裡。
Thumbnail
2025/09/10
一位創業老鳥:「你好像想抓住很多目標,但其實需要做取捨。一個一個來,不然會多頭空。」 少即是多,一次做好一件事。無論是與家人互動,還是創業開發產品,專注、定義清楚,先把一件事情做到位,其他再慢慢擴展,才是最穩、最有效的策略。
2025/09/10
一位創業老鳥:「你好像想抓住很多目標,但其實需要做取捨。一個一個來,不然會多頭空。」 少即是多,一次做好一件事。無論是與家人互動,還是創業開發產品,專注、定義清楚,先把一件事情做到位,其他再慢慢擴展,才是最穩、最有效的策略。
2025/09/10
挫折是下一次成功的跳板 你有沒有面對挫折還能超相信自己? 前幾天和一位年輕的創業家朋友聊天,聊到創業路上的挫折。他的一句話:「要勇於收集失敗、被拒絕的次數。」給了我很大的鼓舞與勇氣。 失敗不是需要逃避的東西,而是要去刻意累積的經驗值。
Thumbnail
2025/09/10
挫折是下一次成功的跳板 你有沒有面對挫折還能超相信自己? 前幾天和一位年輕的創業家朋友聊天,聊到創業路上的挫折。他的一句話:「要勇於收集失敗、被拒絕的次數。」給了我很大的鼓舞與勇氣。 失敗不是需要逃避的東西,而是要去刻意累積的經驗值。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業務轉型過程中,面對團隊的挑戰是成功的關鍵。從適應新市場需求到改變供應鏈,團隊的支持至關重要。本文探討瞭如何在面對團隊成員利益驅動下,運用外部資源和內部創業,推動企業的ESG+AI轉型。透過勇敢投資未來業務,您將能夠提升個人與團隊的價值。
Thumbnail
在業務轉型過程中,面對團隊的挑戰是成功的關鍵。從適應新市場需求到改變供應鏈,團隊的支持至關重要。本文探討瞭如何在面對團隊成員利益驅動下,運用外部資源和內部創業,推動企業的ESG+AI轉型。透過勇敢投資未來業務,您將能夠提升個人與團隊的價值。
Thumbnail
在工作中,如何在被交派任務時提升自身的價值和可見度,是每位職場人士需要思考的問題。文中分享了一段關於會議紀錄的經歷,反思了為何同事能在會議中更有效地展示價值,並提供了幾個提升工作表現的實用建議。透過主動深度了解他人需求、精簡工作流程以及提高能見度,可以讓自己在職場中獲得更多機會與成就。
Thumbnail
在工作中,如何在被交派任務時提升自身的價值和可見度,是每位職場人士需要思考的問題。文中分享了一段關於會議紀錄的經歷,反思了為何同事能在會議中更有效地展示價值,並提供了幾個提升工作表現的實用建議。透過主動深度了解他人需求、精簡工作流程以及提高能見度,可以讓自己在職場中獲得更多機會與成就。
Thumbnail
是誰在焦慮?是誰在渴望求助? 今天又是三人團督扮演個案的日子了, 其實我一早起來就翻來覆去,今天我有主題,我想討論。 過往滿容易卡在:我覺得我掌控我自己做的挺好的,所以滿不確定要討論甚麼,總覺得尋求專業討論只是為了幫助深度的覺察,而不是為了求助,即便現在想要討論,我也不認為我在依賴任何人幫助我
Thumbnail
是誰在焦慮?是誰在渴望求助? 今天又是三人團督扮演個案的日子了, 其實我一早起來就翻來覆去,今天我有主題,我想討論。 過往滿容易卡在:我覺得我掌控我自己做的挺好的,所以滿不確定要討論甚麼,總覺得尋求專業討論只是為了幫助深度的覺察,而不是為了求助,即便現在想要討論,我也不認為我在依賴任何人幫助我
Thumbnail
最近在倒數新的工作即將開始,有點緊張,怕被期望太高?怕被排擠?天性不喜歡在工作場所當風雲人物,希望躲在角落,但不小心露出鋒芒就會被眼紅。 近期接案終於軟硬兼施拿到一點點費用了,感覺自己好像有點廉價感?在業主最大的世界(還沒達到專業的水準,感覺很難被好好對待,特別對於那種
Thumbnail
最近在倒數新的工作即將開始,有點緊張,怕被期望太高?怕被排擠?天性不喜歡在工作場所當風雲人物,希望躲在角落,但不小心露出鋒芒就會被眼紅。 近期接案終於軟硬兼施拿到一點點費用了,感覺自己好像有點廉價感?在業主最大的世界(還沒達到專業的水準,感覺很難被好好對待,特別對於那種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本文章主要討論如何建立一支高效率的團隊,並深入剖析2012年的湖人隊所面臨的角色衝突及解決之道。同時參照貝爾賓博士的理論,提出團隊成員的類型及角色,並探討團隊應該如何適度結合各類型的成員。最後,從主管及下屬的角度提出建議,以改善團隊綜效,化解衝突。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本文章主要討論如何建立一支高效率的團隊,並深入剖析2012年的湖人隊所面臨的角色衝突及解決之道。同時參照貝爾賓博士的理論,提出團隊成員的類型及角色,並探討團隊應該如何適度結合各類型的成員。最後,從主管及下屬的角度提出建議,以改善團隊綜效,化解衝突。
Thumbnail
資深員工在一個團隊中的角色常常備受爭議。他們擁有豐富的經驗和專業知識,但有時也會因為堅持舊有的工作方式或態度而影響團隊的氣氛和進度。今天,我們要分享一個關於資深員工的小故事,希望能讓大家對這個話題有更深入的理解。
Thumbnail
資深員工在一個團隊中的角色常常備受爭議。他們擁有豐富的經驗和專業知識,但有時也會因為堅持舊有的工作方式或態度而影響團隊的氣氛和進度。今天,我們要分享一個關於資深員工的小故事,希望能讓大家對這個話題有更深入的理解。
Thumbnail
上午整理資料時,發現許久之前寫下的十七條工作思維,這些思維是在創業初期,領導團隊時總結出的觀點。 當時,我與一些同事在工作上的觀點並不一致,因此寫下需要溝通的工作思維,並與團隊建立了共識。 透過這些思維,我們的合作變得更加緊密和高效。 最後,我還分享了一句話: 「成長來自於工作上的痛苦,
Thumbnail
上午整理資料時,發現許久之前寫下的十七條工作思維,這些思維是在創業初期,領導團隊時總結出的觀點。 當時,我與一些同事在工作上的觀點並不一致,因此寫下需要溝通的工作思維,並與團隊建立了共識。 透過這些思維,我們的合作變得更加緊密和高效。 最後,我還分享了一句話: 「成長來自於工作上的痛苦,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建立高效的工作團隊所需的要素,從激勵和溝通到目標設定和團隊文化。團隊中最有影響力的人通常是真誠且善於聆聽的人,而不一定是經理或領導者。透過激勵、測試、測試再測試和克服人為障礙的過程,可以建立一支高效的團隊文化,這對團隊的成功至關重要。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建立高效的工作團隊所需的要素,從激勵和溝通到目標設定和團隊文化。團隊中最有影響力的人通常是真誠且善於聆聽的人,而不一定是經理或領導者。透過激勵、測試、測試再測試和克服人為障礙的過程,可以建立一支高效的團隊文化,這對團隊的成功至關重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