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時公開

關係覺察 EP17|在情緒高峰衝浪,在低谷休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以前伴侶曾提醒我:

我總是給人陽光、正向的形象;而只有他,看得見我黑暗、負面的一面。

那時候我才發現,自己對情緒一直有一種隱性的期待——希望能持續維持在平穩、正向的狀態。


但現實是,情緒就像潮汐,有漲潮,也有退潮。


情緒高峰:學會「衝浪」

當處在情緒高漲的時候,心裡常常充滿能量與激情。這時候,與其壓抑或懷疑,不如允許自己「乘浪而行」。


就像衝浪一樣,你不用去對抗浪,而是找到平衡,借力使力。把這股能量放進行動、創造或表達裡,你會發現自己可以走得更快、更遠。


我特別喜歡這樣的狀態。心情好的時候,工作的專注與生產力特別高,甚至會想把效率逼到極致,享受努力之後帶來的成就感。那種「全力以赴」的自己,會讓我感到很踏實。


情緒低谷:允許「休息」

然而,浪總會退去,低谷也會到來。

比如一次爭吵或誤會,常常能讓我瞬間跌到谷底。那時候,我明明打開電腦,手卻停在鍵盤上,一個字都敲不出來。心情的低落不只影響工作,也會延伸到人際互動。


在這樣的狀態裡,我常會焦慮、苛責自己:為什麼提不起勁?為什麼不像之前那麼有力量?於是做很多事情,只希望能快點「好起來」。


但後來我才意識到:低谷不是失敗,而是身心提醒我們要慢下來。它是修復與療癒的契機。

就像種子埋在土裡,看似沉寂,卻在默默吸收養分,為下一次的萌芽做準備。


心理學研究裡有個概念叫「情緒韌性(Emotional Resilience)」,指的就是一個人能否在起伏中恢復並調整的能力。

換句話說,關鍵不是沒有低谷,而是我們能不能在其中找到休息、並在合適的時候回到生命的流動。


找到自己的節奏

伴侶的提醒,讓我慢慢理解:

生命不是一條永遠往上攀升的曲線,而是一種動態平衡。

我們可以在高峰時盡情衝浪,也能在低谷時允許自己休息。

當情緒不再被視為負擔,而是一種引導,我們就能更自在地與它共處。


情緒邀請我們,去感知、去體驗內在世界;

也邀請我們,去探索、去連結外在世界。


✦ 覺察小練習

下次當情緒起伏時,你能不能給自己多一點允許與關懷?



如果你對〈關係覺察〉系列有共鳴,歡迎解鎖「緣心.漣漪」專欄,

用行動支持我繼續創作,讓我陪伴你練習在愛裡成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un☀晴感談心室
60會員
72內容數
自我成長|生活覺察|伴侶關係
Sun☀晴感談心室的其他內容
2025/09/06
電影《駭客任務》中,主角尼歐被告知必須在兩顆藥丸之間做選擇—— ▸ 藍藥丸:繼續留在幻象世界,享受安全與熟悉,卻永遠不知道真相。 ▸ 紅藥丸:離開幻象,看見殘酷的真實,並從此沒有回頭路。 在關係中,紅藥丸代表著愛的有限:時間有限、耐心有限、彼此滿足對方需求的能力有限。 看見之後,你會選擇什麼?
Thumbnail
2025/09/06
電影《駭客任務》中,主角尼歐被告知必須在兩顆藥丸之間做選擇—— ▸ 藍藥丸:繼續留在幻象世界,享受安全與熟悉,卻永遠不知道真相。 ▸ 紅藥丸:離開幻象,看見殘酷的真實,並從此沒有回頭路。 在關係中,紅藥丸代表著愛的有限:時間有限、耐心有限、彼此滿足對方需求的能力有限。 看見之後,你會選擇什麼?
Thumbnail
2025/08/30
關係的難,不是遇見誰,而是看見對方的真實後,還願意留下來。 我們都渴望一段深刻的親密關係,卻常抱持不切實際的幻想:認為另一半會接納自己的一切。 但事實是——我們的害怕、不安、情緒化、甚至那些自己都還沒學會接納的赤裸,會被彼此慢慢照見。
Thumbnail
2025/08/30
關係的難,不是遇見誰,而是看見對方的真實後,還願意留下來。 我們都渴望一段深刻的親密關係,卻常抱持不切實際的幻想:認為另一半會接納自己的一切。 但事實是——我們的害怕、不安、情緒化、甚至那些自己都還沒學會接納的赤裸,會被彼此慢慢照見。
Thumbnail
2025/08/23
為什麼有些關係,一開始讓人感到充滿能量與幸福,後來卻慢慢變成了消耗與疲憊? 我從與伴侶約定閱讀的書:當我們不再期待對方填補,才能真正相愛
Thumbnail
2025/08/23
為什麼有些關係,一開始讓人感到充滿能量與幸福,後來卻慢慢變成了消耗與疲憊? 我從與伴侶約定閱讀的書:當我們不再期待對方填補,才能真正相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情緒可以是一種恐懼症;但也是可以一種動力、一種把事情做好的助力。要如何面對自身的情緒、處理跟他人之間的情緒,在這本書裡可以看到作者分享許多研究跟具體內容,希望能讓每個人都去認識情緒為何?並且不再飽受情緒困擾。
Thumbnail
情緒可以是一種恐懼症;但也是可以一種動力、一種把事情做好的助力。要如何面對自身的情緒、處理跟他人之間的情緒,在這本書裡可以看到作者分享許多研究跟具體內容,希望能讓每個人都去認識情緒為何?並且不再飽受情緒困擾。
Thumbnail
人生一定多少都會有起伏, 而"情緒"就是讓自己"能擁有"選擇的機會, 因為它是要來"輔助自己"看見問題, 用更劇烈的震盪去提醒自己, 好好的正視它,甚至去欣賞它, 去同理情緒背後的意義,找到自己心中的平衡點。
Thumbnail
人生一定多少都會有起伏, 而"情緒"就是讓自己"能擁有"選擇的機會, 因為它是要來"輔助自己"看見問題, 用更劇烈的震盪去提醒自己, 好好的正視它,甚至去欣賞它, 去同理情緒背後的意義,找到自己心中的平衡點。
Thumbnail
文章強調情緒的存在並非問題,重要的是應對和表達方式。作者提到壓抑情緒可能導致惡性循環,最終失控。情緒穩定的人會接納和承認情緒,但不做出任何錯誤反應,只是單純地經歷情緒。最後,作者鼓勵讀者一起努力學習承認和接納情緒。
Thumbnail
文章強調情緒的存在並非問題,重要的是應對和表達方式。作者提到壓抑情緒可能導致惡性循環,最終失控。情緒穩定的人會接納和承認情緒,但不做出任何錯誤反應,只是單純地經歷情緒。最後,作者鼓勵讀者一起努力學習承認和接納情緒。
Thumbnail
瞭解情緒能量管理的核心,接受自己的情緒、理解情緒的根源、表達情緒的健康方式,為您的內心花園在情緒的陽光下綻放出更多美麗的色彩,活出更精彩的人生!
Thumbnail
瞭解情緒能量管理的核心,接受自己的情緒、理解情緒的根源、表達情緒的健康方式,為您的內心花園在情緒的陽光下綻放出更多美麗的色彩,活出更精彩的人生!
Thumbnail
對於不愉快的經驗,我們很自然地會想要擺脫、去除或希望它趕快過去甚至消失,然而,當你願意真實地面對自己的處境和需求時,加上適當的情感釋放,你會得到最大的療癒,因為這種行動會在情感、心理和心靈層面上帶來深刻的轉變和助益 人們經常會遇到各種情緒和處境,有些可能是挑戰性的,有些可能是令人困擾的,當我們
Thumbnail
對於不愉快的經驗,我們很自然地會想要擺脫、去除或希望它趕快過去甚至消失,然而,當你願意真實地面對自己的處境和需求時,加上適當的情感釋放,你會得到最大的療癒,因為這種行動會在情感、心理和心靈層面上帶來深刻的轉變和助益 人們經常會遇到各種情緒和處境,有些可能是挑戰性的,有些可能是令人困擾的,當我們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我近9個月來對自我情緒覺察的感受與成效,並提出了對情緒的新看法,認為情緒本身沒有好壞之分,而消極的情緒發洩只是一種必要但偏向消極的解決方式。通過覺察練習和情緒的安撫與過渡,作者認為人們可以更好地與情緒共處,進入一個平衡的情緒狀態。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我近9個月來對自我情緒覺察的感受與成效,並提出了對情緒的新看法,認為情緒本身沒有好壞之分,而消極的情緒發洩只是一種必要但偏向消極的解決方式。通過覺察練習和情緒的安撫與過渡,作者認為人們可以更好地與情緒共處,進入一個平衡的情緒狀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