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覺得習慣養成很難嗎?但親愛的,其實只要學會成功替自己洗腦,習慣自然就能改變了!
《最強習慣養成》的作者吉井雅之認為,只要讓大腦有「良好的錯覺」,就能改變習慣,甚至改變人生!
吉井雅之生於神戶市,是日本No.1 習慣形成顧問,著有多本習慣相關書籍。年輕時,因為厭倦了持續負面思考的自己,所以當他看到「習慣決定一切」這句話時,決定重新開始,積極參與學習自我成長的各種技能!
在那之後,他創立了顧問公司,還在15年內,進行了五萬人的實踐訓練。致力於幫助每個人,創造人生成果。自從他改變自己的習慣之後,人生也隨之改變了!
因此,吉井雅之認為,
「人與人之間,沒有能力的差別,只有習慣的差別!」
既然習慣那麼重要,那麼到底該如何「成功地」養成習慣呢?
《最強習慣養成》書中提到,人們因為烙印在大腦的話形成習慣,於是,對很多事情,都有下意識的反應。那麼,與其被別人洗腦,不如自己替自己洗腦!
以下是我在書中擷取出的三個重點:
作者認為,改變行動習慣前,必須要先改變另外三個習慣,分別是:接收習慣(如何輸入)、語言習慣(如何變成語言)、 思考習慣(如何思考)。
所謂的「接收習慣」,就是我們如何輸入來自五感的訊息。所謂的「語言習慣」,是我們如何將輸入的畫面,轉化成語言?「思考習慣」則是基於語言思考。而在「思考習慣」中,則包含了「確信習慣」以及「錯覺習慣」兩種。
由於大腦只對感覺愉快的事情,容易持續下去。因此,我們要透過「錯覺習慣」(覺得事情很簡單),養成「確信習慣」(覺得自己做得到),進而打造「行動習慣」,將想法付諸行動。這樣養成的習慣,才能持久!
❤️增加「積極輸出」,正面強化大腦
「比起輸入,大腦更相信輸出。」
作者認為,我們可以透過改變「輸出」,反過來改變自己的想法。輸出可以是用說的、用寫的,也可以是行動。實際做法比如:改變用語、動作和表情。
即使口是心非,也要告訴自己:「我做得到!」、「好,我做做看」、「真幸運」、「機會來了!」等。行動可以是「擠出笑容」、比出「勝利姿勢」來欺騙大腦。寫的方面,就是每天寫下感受到的喜悅、歡樂和幸福感,將「理所當然」變成「令人感謝」。
讀到這,我才明白,原來,撰寫3分鐘未來日記、感恩日記等,在處理的,就是「積極輸出」中,關於「寫」的這一個部分啊!
我們能透過積極的輸出,讓每一天都充滿希望與感恩,就能將「負面的錯覺習慣」,轉變成「正面的錯覺習慣」。如此一來,不僅能主動掌控情緒,更能將負面習慣轉變為正面的力量。
❤️製作藉口清單
「將所有藉口寫在紙上,有意識地減少。」
大家應該很常聽到這句話~「成功者找方法,失敗者找藉口」。為什麼我們那麼愛找藉口呢?因為有了藉口,就不需要為自己的失敗負責,也就不需要努力了!
然而,這些藉口是真的嗎?作者認為,我們不是不能找藉口,而是必須有意識地減少這些藉口。實際執行的方法,就是製作「藉口清單」。
首先,拿出一張紙,將自己常常脫口而出、自己講過的藉口,全都寫上去。接著,將清單貼非常醒目,一天會看到好幾次的地方。
這麼做,會讓說出藉口的我們,意識到,自己又在找藉口了!在如此反覆的過程中,藉口就會逐漸減少。
當我們覺察到,自己再也不會說出這種話時,就可以將藉口刪除。一旦藉口減少,將「我沒辦法」改成「我試試看」的信念,習慣養成的機率,自然就會提高!
❤️寫在最後
改變習慣並非易事,但正如吉井雅之所說,關鍵在於如何洗腦自己,建立良好的思維模式。
我們可以透過調整接收、語言、思考等三種習慣,並增加積極輸出、製作藉口清單,以提升自信。過程中也要特別注意,透過五感輸入大腦的訊息。因為,反覆輸入的資訊,久而久之,會烙印在潛意識,進而形成習慣。
總之,習慣的力量無所不在,只要我們設法讓大腦有「良好的錯覺」,進而扭轉負面思維,相信日後,必能培養出積極的行為模式,踏上全新的人生旅程!
#塔妮雅閱讀
#2025年第77本
#星出版
本文第一次刊登於eadmoo閱讀最前線
《最強習慣養成》博客來購書連結:https://ibestfun.net/3OFG5
塔妮雅的閱讀沙龍:https://vocus.cc/salon/tanja_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