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的專注力與領導力趨勢
很多爸爸媽媽常常問:「孩子玩模擬機,真的能學到什麼/看出什麼嗎?」
我的答案當然不只是玩。模擬機是一個小小的「真實壓力場」,孩子的一舉一動,會在不知不覺間,展現出他們未來的專注力、抗壓性與領導力。 在我帶過的學生中,我看到過無數次讓人印象深刻的瞬間,有時甚至比課業成績更明顯。以下,整理出最常出現的 5 個瞬間。

1. 起飛前的準備:耐心與專注力
有些孩子一坐下來,就急著推油門起飛;也有孩子會仔細聆聽和確認流程。這個差別,不只是「個性不同」,而是 能不能耐住性子,專注在細節上。未來能專注準備的人,通常在學業與職涯上也比較穩定。
2. 遇到颱風:抗壓性
模擬機可以設定颱風。這時候,有的孩子或臉色緊張或拒絕挑戰;但也有人深呼吸一下,冷靜調整姿態。這像是典型的抗壓力測試。 心理學研究也指出,人在壓力下的第一反應,往往是習慣與心理素質的真實呈現。
3. 聽不懂指令:學習態度
當我下達英文或技術指令時,有些孩子會立刻發問,或者表現疑惑:「教官,我聽不懂,可以再說一次嗎?」但也有人選擇裝懂,後來做錯。 這裡面藏著一個差別: 勇於承認自己不懂、敢於發問的人,通常學得更快、更紮實。這也是飛行員最重要的特質之一。
4. 和副駕的互動:合作與領導力
模擬機常常是雙人組合。有孩子對於指令的理解和配合度非常高,也有人只想自己操作,完全不理教官、父母,無法溝通和合作最遺憾的地方就是無法真正體驗到操縱、駕駛、控制和判斷等專業。 在這些互動裡,我看到孩子 是否有理解能力、合作精神,甚至初步的 領導力。這些,往往比學校裡的分組作業更真實。
5. 落地後的反應:成長型 vs. 固定型思維
飛機落地後,有些孩子會立刻轉頭問我:「剛剛哪裡可以更好?」而另一些孩子只在意:「我有成功嗎?這樣很厲害嗎?」 這兩種態度,正好對應心理學裡的 成長型思維(Growth Mindset) 與 固定型思維(Fixed Mindset)。前者更願意自我挑戰、持續進步,後者則容易被表現綁住。
結語
家長常常忽略的一點是:孩子在模擬機裡的反應,不只是一場遊戲,而是他們真實人格、專注力、抗壓性與領導力的投射。 這些特質,會在未來的學習、職涯、甚至人際關係中,不斷重現。下次,當孩子坐進模擬機時,不妨多觀察一下。有時候,一場模擬飛行,比一張成績單更誠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