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路克日誌 (路克日誌)先進的文章「職場如戰場!老鳥的終極求生秘技大公開!」中看到以下描述,竟和我去年進入現職後的遭遇相似到不可思議,雖然心中明白這些分析只是統計學的歸納結果,但準確度著實驚人,更精確來說,許多在同一職位久居不升的老鳥,心態幾乎如出一轍——極度缺乏安全感,深怕被新人取代,於是死守經驗與資源,絕不給新人機會!

以下,就是我進入這份工作後「親身見識」到的老鳥行徑爆料,慎入!
老鳥的「辛苦與不可替代」清單
為了讓主管與同事覺得自己重要,老鳥常透過以下方式強化存在感:放大工作量與難度
• 常常說自己平日熬夜、週末加班趕工,營造「最投入」的印象。
• 在主管面前營造「救火」形象,讓人覺得他是關鍵人物。
• 常常強調任務複雜、眉角很多,讓人覺得沒有他就難以推動。
去年初我進到這個幕僚單位,部門只有大小主管加上員工五人。結果發現——這些狀況全都應驗!部門的 L 大姐幾乎天天加班,補休時數與加班費早已爆表,卻沒人知道她在加什麼班。辦公室裡敲鍵盤看似很認真,但成果如何?誰知道?主管們一走進來,她更是立刻展現「忙到不可開交」的氛圍。相較之下,我和另一位同事則能輕鬆處理日常工作,還能正常聊上兩句。我的信念很簡單,「能不加班就不加班,下班後的人生才是真正的美好」!
記得有一次我假日申請了加班,雖然工作已經提前完成,假日無須再進辦公室,但因為冷氣節電管制,假日加班必須申請才能使用空調,結果隔週 L 大姐竟在電話裡對著那頭說:「昨天真幸運,我沒申請加班來趕東西,居然有冷氣耶…」對不起,那是我申請的好嗎?而且妳沒申請跑來幹嘛?更別說今年三到六月,我因教育訓練假日班的籌備與監課,幾乎週週加班,從行政到執行全包辦,論加班時數一點也不輸她。
壟斷知識與流程
• 不做完整交接,只有自己懂,替代成本看似極高。
• 把簡單的事說得很技術性,降低他人理解門檻。
• 緊握關鍵人脈,如客戶或內部權限,營造不可缺席的地位。
剛報到時,我就被交派獎項申請的專案。翻了官網,發現過去我們都有參加,但當我向 L 大姐要歷史資料時,她只冷冷回「沒有!」,丟了一堆零散小檔案給我,要我自己想辦法。於是我靠著過往撰寫文化部、教育部、勞動部計畫的經驗,硬是寫出近兩萬字的申請書,讓單位首次入選該獎項。接著又改寫成 5000 字報告申請另一個獎項,結果不僅入選,還拿下十大典範中的第五名,突破多年瓶頸。這完全推翻了「沒有交接就做不來」的神話。後來,在單位的雲端備份資料中看到這些歷史資料...
今年初臨時接下其他單位移交過來的教育訓練課程,三月要開班,我也沒經驗,只能靠詢問主管機關與其他承辦人摸索,結果不僅自己能處理開班事務,甚至有其他單位打電話來請教執行流程!當時同時跑六個專案,又接下政府教育訓練課程標案,四月簽約、六月開課、八月結案,雖然累到爆,但也證明了,工作其實沒有想像的那麼「不可替代」。所以,既然沒有人有義務教我,那我學會的東西,也沒有義務回頭教妳喔,別來問我!
情緒與心理操作
• 經常口頭強調「最近太忙了」「事情好多沒人幫」。
• 扮演犧牲者,暗示為公司放棄休假與家庭。
• 在適當場合抱怨工作量,讓主管知道他承受壓力。
這點 L 大姐更是活教材,整天喊忙,甚至在會議上以離職要脅主管。問題是,她大部分的雜事都已經推給我,小至採買用品,大至專案執行,甚至還和小主管一起把更多工作堆到我頭上。說穿了,她只剩兩份年度報告要管,還外聘工讀生協助校對,卻能喊得比誰都忙。我真的很想提議,把我們的工作互換看看,保證她會哭。
利用新人的對比
• 把困難任務交給新人,待新人出錯後再出手收尾,凸顯自己專業。
• 刻意拖慢培訓,讓新人長期依賴自己。
• 向主管強調「新人還不行」,製造差距。
最受不了L大姐的地方就是,常常在我和大主管報告事情或閒聊時,就錯誤的地方或語病直接挑出來大聲指正,沒差,頂多不跟大主管聊天就是了,這點也體現在工作上,我做了半天的事情寄給主管們修正,他收到了之後就直接按他的意思修改,然後再發一封信,直接搶功了,Whatever,你喜歡就揀去配好了,常常這樣聯手小主管就把東西丟出去了,意思好像是我不做事,不處理後續一樣,還好,大主管一切都看在眼裡。
這些操作讓主管覺得老鳥「不可或缺」,但在明眼同事眼中,這不過是一場專業的「向上管理表演」。
只能說,L大姐向上管理超厲害,但不要覺得人家上面的人通通都不懂,小主管把我頭上的工作堆到一個程度之後,自己也覺得太過份了,加上同時跑的專案都還有些成績,還執行標案,現在不太會管我了,只能說要借刀殺人,我離開之後這些工作也只會回到你頭上,但我有信心到哪裡去都能活得下去,L大姐你可就難說囉~
延伸閱讀
《後宮甄嬛傳》現代啟示錄之1
《後宮甄嬛傳》現代啟示錄之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