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助教的視角看大學生涯|教室應該拿來交流,順便留心你身邊的「怪物」同學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美國創國奠基者之一富蘭克林。來源:維基百科

美國創國奠基者之一富蘭克林。來源:維基百科

在這個資訊爆炸、AI 技術日新月異的時代,傳統的大學教育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當學生可以在家透過網路學習任何知識,當 ChatGPT 可以瞬間翻譯《資本論》,當開放式課程遍布各大平台時,我們不禁要問:

大學課堂還有存在的必要嗎?

我作為一名剛接任大一社會學助教的研究生,在開學的第一週就深刻感受到了這個問題的迫切性。面對一群對社會學理論感到困惑的新鮮人,他們尖銳的提問 「學這個到底有什麼用?」 促使我重新設計教室的本質和意義。



來交流,不上課

當代的學生,確實不需要在每週四早上八點半忍受士林塞車之苦,舟車勞頓來到外雙溪,只為了聽助教解釋馬克思的異化理論或涂爾幹的自殺研究。

這些內容在網路上都能找到更生動、更系統、更有趣的教學資源。甚至語言障礙也不再是問題,AI 翻譯技術讓德文版的《資本論》瞬間變成可理解的中文。

我因此決定不把自己當作傳統意義上的「老師」或「助教」,而是將課堂重新定義為一個「交流空間」。在這個空間裡,沒有絕對的權威,每個人都是平等的交流個體。

我透過自己的詮釋和隱喻來介紹社會學概念,同時期待學生也能用他們的理解和觀點來回應,形成真正的思想對話。

我因此決定不把自己當作傳統意義上的「老師」或「助教」,而是將課堂重新定義為一個「交流空間」。Photo by Edwin Andrade on Unsplash

我因此決定不把自己當作傳統意義上的「老師」或「助教」,而是將課堂重新定義為一個「交流空間」。Photo by Edwin Andrade on Unsplash

為了實現這種互動式交流,我運用了 Slido 等線上互動平台(沒有業配)。這個工具讓課堂上的每個學生都能匿名參與討論,克服了大班制教學中學生不敢發言的困境。

當三四十個甚至五十多個學生同時在課堂上時,要讓每個人都有機會表達想法確實困難,但透過匿名的線上平台,學生可以自由地提出質疑、分享觀點,形成真正的思想碰撞(當然也會有笑聲)。

這種教學模式的靈感來自哈佛大學哲學教授 Michael Sandel。在 Sandel 著名的《正義:一場思辨之旅》課程中,他總是提出倫理難題,徵求正反方意見,讓學生在辯論中深化思考。

我希望在社會學理論的課堂上複製這種效果,讓意見相左的學生能夠理性辯論而非爭吵,在思想交流中發現新的觀點和可能性。

Michael Sandel 在哈佛授課的側影。來源:Jeffrey Donenfeld

Michael Sandel 在哈佛授課的側影。來源:Jeffrey Donenfeld

別相信經濟大預測

許多大一新生都會問同一個問題:

學社會學到底可以幹什麼?

這個問題背後反映的是對未來就業前景的焦慮,以及對人文學科「變現能力」的擔憂。然而,在快速變化的時代裡,我認為這種線性的思維模式已經不再適用。

自 2022 年 ChatGPT 推出以來,職場生態每兩三個月(慢一點可能半年)就會被重新顛覆一次。對於現在的大一學生而言,等他們畢業時已是三四年後的事,如果要繼續攻讀碩士,那更是五六年後的未來。

在這種情況下,任何對未來就業市場的預測都可能是不準確的。

因此,與其焦慮於具體的職業出路,不如專注於培養核心能力。在我的助教課程中,我會在每堂課的前十分鐘教學生如何更有效地使用 AI 和 ChatGPT 等大型語言模型,讓他們學會如何與這些工具協作,而不是被待宰的羔羊。



留意「怪物」同學

在大學階段,真正能夠啟發學習動力的往往不是老師或助教,而是身邊的同儕。每個班級裡都會有那麼幾個學生,他們對待每一份作業的態度都超出常人的想像

當其他人認為 60 分就夠了時,他們卻堅持要做到 120 分的標準,而且不是只有期中期末才這樣,而是每次作業都如此用心。

我稱這樣的人為「學習永動機」。他們無論走到哪裡,都能找到自己可以發揮的領域,能夠有效整合知識儲備,持續學習和輸出。觀察這樣的同儕,比聽任何老師的說教都更有啟發性。

以社會學常見的申論題為例,一般學生可能只會提出自己的觀點並提供基本的論證,但優秀的學生會各種引經據典,加入個人經驗。

當分析零工經濟時,他們不僅能看出外送員看似自由接單,實則缺乏生活保障的處境,還能連結到馬克思的異化理論,分析從工廠工人到現代外送員的勞動異化延續,甚至進一步思考未來異化的發展方向。

分析零工經濟時,他們不僅能看出外送員看似自由接單,實則缺乏生活保障的處境,還能連結到馬克思的異化理論。Photo by Mufid Majnun on Unsplash

分析零工經濟時,他們不僅能看出外送員看似自由接單,實則缺乏生活保障的處境,還能連結到馬克思的異化理論。Photo by Mufid Majnun on Unsplash

身邊那些「怪物同學」的價值在於,他們能夠打破我們對作業、對知識、對學習的既定想像。他們展現的不僅是更高的標準,更是一種對學習的熱情和投入。這種熱情往往來自於他們找到了自己真正熱愛和能夠發揮的領域

與其仰望碩博士生或老師,不如關注同年級的優秀同儕。因為只有同儕才具有相似的環境、資源和知識背景,他們的成就更容易成為我們可以效仿的目標。

就像國高中時期,往往是班上英文好的同學一句話,就能讓我們理解老師講不清楚的文法,數學好的同學能輕鬆解開老師都教不會的難題。

在教室這個實體空間中,我們能夠觀察到這些優秀同學的成長過程。如果只是線上學習,我們往往只能看到結果:某個人突然變得很厲害,但看不到他是如何從零開始,一步步成長到優秀的過程

但在課堂環境中,我們可以見證一個人從 0 發展到 0.2、0.25、0.4、0.5,逐週累積到 1 的完整過程。這種漸進式的成長觀察,比任何勵志故事都更具說服力和啟發。



教育的陪伴者

作為助教,我認為自己最重要的角色不是知識的傳授者,而是學習過程的陪伴者。特別是對於剛進入大學、還在尋找方向的大一學生而言,陪伴比指導更重要。在學業、生活、技術和知識的培養方面,往往是同儕最有能力也最有資格提供幫助。

助教或老師的作用更多是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而不是直接給出答案。透過設計互動式的課程內容,透過提出引發思考的問題,透過鼓勵不同觀點的碰撞,我們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思辨能力。

作為助教,我認為自己最重要的角色不是知識的傳授者,而是學習過程的陪伴者。Photo by Rémi Walle on Unsplash

作為助教,我認為自己最重要的角色不是知識的傳授者,而是學習過程的陪伴者。Photo by Rémi Walle on Unsplash

雖然有著美好的願景,但在實際教學中仍然面臨諸多挑戰。大班制的教學環境、學生參與度的不均、課程進度的壓力、評量方式的限制等,都是需要解決的現實問題。

此外,也不是所有學生都願意或能夠參與這種互動式學習。有些學生習慣於被動接收,對於主動思考和表達觀點感到不適應。如何循序漸進地引導這些學生參與討論,也是我教學實踐中需要不斷摸索的課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社會人的哲學沉思
134會員
289內容數
從物理到電機工程再轉到資訊傳播,最後落腳在社會學。衣櫃拿來當書櫃擺的人。我常在媒介生態學、傳播理論、社會學、心理學、哲學游移;期盼有天無產階級可以推倒資本主義的高牆的兼職家教。
2025/09/19
非洲大陸上估計超過 2000 種語言中的大多數面臨著一個轉化的障礙:這些語言主要以口語形式存在,缺乏足夠的書面文本來訓練 AI 系統。
Thumbnail
2025/09/19
非洲大陸上估計超過 2000 種語言中的大多數面臨著一個轉化的障礙:這些語言主要以口語形式存在,缺乏足夠的書面文本來訓練 AI 系統。
Thumbnail
2025/09/16
我試著借鑑西方的論述傳統,從美國 SAT 和法國 BAC 的考試重新設計這次的作文題目。
Thumbnail
2025/09/16
我試著借鑑西方的論述傳統,從美國 SAT 和法國 BAC 的考試重新設計這次的作文題目。
Thumbnail
2025/09/12
Raman 指出,過去那種可預測的道路:獲得這個學位,然後得到那份工作。已經不再適用。
Thumbnail
2025/09/12
Raman 指出,過去那種可預測的道路:獲得這個學位,然後得到那份工作。已經不再適用。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造局者》的教學運用 在學校裡,我們經常參加各種研習活動。常常會聽到有人說,某個團隊成員非常努力,事情交給他就可以放心了,他能把事情做好。旁聽的人在聽到這些話時,可能會有種置身事外的感覺,好像他只是在觀察一切。這時候,我會思考,我和他之間的關係框架是什麼。如果這只是一堂課,我通常不會做出任何行動,
Thumbnail
《造局者》的教學運用 在學校裡,我們經常參加各種研習活動。常常會聽到有人說,某個團隊成員非常努力,事情交給他就可以放心了,他能把事情做好。旁聽的人在聽到這些話時,可能會有種置身事外的感覺,好像他只是在觀察一切。這時候,我會思考,我和他之間的關係框架是什麼。如果這只是一堂課,我通常不會做出任何行動,
Thumbnail
在這社會框架底下,我們到底活成了什麼模樣? 這場對話中與其說我在開導學生,倒不如說學生反應的問題其實幫助了我重新看見自。
Thumbnail
在這社會框架底下,我們到底活成了什麼模樣? 這場對話中與其說我在開導學生,倒不如說學生反應的問題其實幫助了我重新看見自。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跟隨老師轉變職場的心情抒發,分享了作者在調整課程和工作安排中的困難與感受。本文充滿個人情感,並表達了對未來教育事業的美好期許。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跟隨老師轉變職場的心情抒發,分享了作者在調整課程和工作安排中的困難與感受。本文充滿個人情感,並表達了對未來教育事業的美好期許。
Thumbnail
熟悉教學助理的工作後,在新學期開始時,我總會預設自己可以更輕鬆的應對。然而,這都是我在腦中的理想值,因為在現實中,老師總是會給我不一樣的挑戰。 過去跟課較為單純,通常只要帶小組討論與偶爾講解一點文章,我已相當熟練。不過,這學期不僅因換課程且老師想要改變課程規劃,外加老師希望我也能幫忙教新助教與
Thumbnail
熟悉教學助理的工作後,在新學期開始時,我總會預設自己可以更輕鬆的應對。然而,這都是我在腦中的理想值,因為在現實中,老師總是會給我不一樣的挑戰。 過去跟課較為單純,通常只要帶小組討論與偶爾講解一點文章,我已相當熟練。不過,這學期不僅因換課程且老師想要改變課程規劃,外加老師希望我也能幫忙教新助教與
Thumbnail
個體人們,在求學時代通常很容易被發現:他們是班上的那個喜歡讀字典的怪咖、不喜歡溫習功課整天往熱音社跑的學長、或是打開他們的課本發現上面都沒畫重點、卻通通都是插畫的同學。在求學時代,這些個體人同學們的獨特之處往往被學校和同儕所接受,甚至受到熱烈歡迎...
Thumbnail
個體人們,在求學時代通常很容易被發現:他們是班上的那個喜歡讀字典的怪咖、不喜歡溫習功課整天往熱音社跑的學長、或是打開他們的課本發現上面都沒畫重點、卻通通都是插畫的同學。在求學時代,這些個體人同學們的獨特之處往往被學校和同儕所接受,甚至受到熱烈歡迎...
Thumbnail
【 團隊意識 】 晨讀時光後,Lulu老師把孩子們聚在一起討論「若我的樂高課突然換其他老師上,你們能發揮平常的默契嗎?」我相信每個人都有過這樣的經驗,當學生遇到代課老師時,極有可能因為不適應,而換了一種學習態度。
Thumbnail
【 團隊意識 】 晨讀時光後,Lulu老師把孩子們聚在一起討論「若我的樂高課突然換其他老師上,你們能發揮平常的默契嗎?」我相信每個人都有過這樣的經驗,當學生遇到代課老師時,極有可能因為不適應,而換了一種學習態度。
Thumbnail
學校對學生而言是什麼樣的場域?學習的場域?交友的場域?抑或是社會化的場域?我想以上的答案皆正確。學校是孩子初次離家,融入一群陌生人群的地方,這群素未謀面的人要在接下來的幾年間相處並合作,但缺乏合作經驗的他們要怎麼知道如何合作呢?我想身為老師,我們需要利用自己專業,協助孩子從個人好好地進入到團體。
Thumbnail
學校對學生而言是什麼樣的場域?學習的場域?交友的場域?抑或是社會化的場域?我想以上的答案皆正確。學校是孩子初次離家,融入一群陌生人群的地方,這群素未謀面的人要在接下來的幾年間相處並合作,但缺乏合作經驗的他們要怎麼知道如何合作呢?我想身為老師,我們需要利用自己專業,協助孩子從個人好好地進入到團體。
Thumbnail
欸,你要的是別人的人生欸,我可沒有同意一門課就這麼算了歐。
Thumbnail
欸,你要的是別人的人生欸,我可沒有同意一門課就這麼算了歐。
Thumbnail
【免責聲明】 以下做法與言論僅代表個人經驗,本人的做法、想法、情緒與反思僅代表個人行為,不代表學校立場,也不代表全國體育班以及該校體育班,更不代表師資培育機構與實習機構,本人行為僅屬個人做法,本人也已從該校離職,與學生毫無師生關係。
Thumbnail
【免責聲明】 以下做法與言論僅代表個人經驗,本人的做法、想法、情緒與反思僅代表個人行為,不代表學校立場,也不代表全國體育班以及該校體育班,更不代表師資培育機構與實習機構,本人行為僅屬個人做法,本人也已從該校離職,與學生毫無師生關係。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