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的我到處翻資料、試著抓準方向,卻花了很多時間在摸索。希望這系列的文章能讓之後的考生少走一些彎路,也知道「原來不是只有我會這麼焦慮」。
聲明again:
*本系列文章僅適用因論文身心俱疲,但想考過心理師考試的考生,不適用衝排名的高手、學霸們*
在整理前人的經驗以後,歸納出我的「備考三原則」:
(一)八二法則:八成的考題會從兩成的課本內容中出題。
(二)五年內的選擇考題很可能會變成今年的申論考題。
(三)舊的考題很可能會再考一次。
我大約在五月初正式畢業離校。再加上前一篇文章的查閱資料以及拖延以後,正式開始準備考試大約剩下兩個月。
最後根據重點,給自己訂下了以下的方向:
(一)只寫考題,不從頭讀課本。
(二)從考題整理常考但我不會的概念,而且要從頭到尾弄懂、寫成筆記。
並且將考試前兩個月分成以下三個階段:了解程度、衝刺與筆記整理、維持作息與複習。
一、挑兩份五年內的考古題裸考,了解自己的程度
- 裸考結果:基礎心理學、諮商理論、衡鑑、變態急需加強
我選擇了110年以及109-2年的考古題,發現自己團體諮商、諮商倫理這兩科的錯題都在10題左右,在安全範圍內,但基礎心理學、諮商理論、衡鑑、變態的錯題平均超過15題!!🫠
寫完心都涼一半,但秉持著遺忘曲線的原理,這正是大腦在為新知識騰出空間。而我的任務就是有計畫地幫它喚回記憶。只要這段時間有計劃性地接觸,這些知識會回到腦袋的!
- 快速重點式複習+課本標記
一邊訂正裸考的考古題,一邊就會發現自己忘記的知識集中在該科的哪個部分。例如我對於理論的現實學派、家族學派;衡鑑的魏氏智力測驗、MMPI以及心理衡鑑特別不熟。因此我先用指示標籤在課本上貼出錯誤的位置,並且快速地瀏覽過一次內容。
我給自己大約兩週的時間完成第一階段,這種時候錯題會很多是正常的!是正常的!非常正常!!因為還不熟悉出題方向以及範圍,大腦容易在寫題目的時候提取不了記憶。但因為考試內容有一固定比例,隨著考古題越寫越多,還有筆記愈加完善,是可以看見自己錯的題目穩定變少的。這個階段是讓自己可以有目標前進,知道自己要加強哪裡、哪個部分比較放心~
二、每週寫一到兩份考古題+觀念訂正+筆記整理
- 寫考古題:預估寫題時間
【選擇題時間分配】
- 建議控制在 25 分鐘以內(含檢查)完成。
- 為了保險起見,可以在平常練習時設定為 18 分鐘內完成,讓申論題有更多時間。
- 實際考試因為緊張、來回確認,通常會花到 23 分鐘左右。
每一科考試時間皆為2小時,考題分為申論題與選擇題,自己習慣先寫選擇再寫申論。寫完申論題以後大約只會剩下10分鐘檢查題目,因此寫選擇題時善用電腦介面中的標記功能(題目可以標記紅色方塊、藍色方塊、藍色圓圈),讓自己可以重點檢查是重要的。
【考題隨機性】
由於實際考試當下,選擇題並不會依照寫考古一樣有理論、基礎心理學發展順序一樣的排序,而是隨機打亂題目以及選項(所以每個人的電腦題目不會是一樣的順序哦!),中間運用計算紙記錄重點可以幫助自己在後面寫申論題時比較快速切入重點。
以114年考試為例:基礎心理學考社會交換理論,選擇題就有直接提示該理論的核心概念;諮商理論申論題考阿德勒,選擇有提到阿德勒學派的理論概念以及技術可以隨手記錄。
- 筆記整理:整理重複錯的題目,把握必考分數
大約寫四份考古以後,發現自己有不斷重複錯的題目。我猜測出題老師們除了根據當年度入闈教授的專長出題以外,仍然需要有考題內容的分配,或是從過往考古找出錯誤比例高的納入題庫選題。因此比起繼續寫題目、繼續錯,把概念明確弄懂的意義更大一些。
我根據不同科目分別整理了自己常錯題目的筆記,並且在考前一週、考試當天都主要讀筆記為主。的確幫助自己猜到許多考試的題目,尤其在整理筆記、查資料時查到了更久以前的考古題,在今年直接原封不動地考了一模一樣的。所以訂正錯題真的很重要呢~
110年諮商理論第9題

114年諮商理論第9題

也是在此時發現有許多觀念是原先學校不會教,但必考或常考的考題。因此決定將自己整理過往考古以及解析的筆記,加上概念的解釋放在後續的文章中。就像是前篇文章提到的戰友,希望我的文章可以幫助未來的考生們像是有可以一起討論題目的戰友,更有效率地整理考古題目!
如果有興趣的人們,可以加入會員,等待我的文章發布~
三、最後一週:按照國考作息考試、體力培養、複習
- 調整作息
考試比的是體力戰,一天考三科,每科兩小時的轟炸是很耗精氣神的,因此熟悉作息也相當重要。偷懶仔如我最後一週才在調作息,因為考場離住處比較遠,算上交通時間,我調整到每天6:50起床,然後8:30準時考試。此時加入申論題一起練習,並且在完成以後丟給Chatgpt跟Gemini分別評分。其實作用對我不太大,因為感覺他們給分都高得不合理,不過可以給自己一點安慰跟鼓勵。
- 體力培養
呈第一點,體力在考試時是非常重要的,常常寫考古到一半就想睡覺。加上考試的座位比較窄,每次兩個小時固定姿勢窩在電腦前真的會頭昏腦脹。因此我大約考前一個月每天跳繩1000下(不用曬太陽也不用出門),維持有氧運動,同時也是讀書讀到很心累的心情轉換。當然如果有其他更好的方式,運動也不一定是唯一選擇!
四、考前一天、當天
這時已經很難再讀進新的知識了~建議大家這時候就放過自己,好好吃飯、好好休息。前一天只先去看了考場、確認路線,並且讀一次隔天考試科目的筆記。
也在睡前確認隔天應該攜帶的證件、筆記、考試通知書,還有訂好鬧鐘~
系列最後一篇會分享申論題的準備方式,接下來會更新會員專屬的筆記整理與考古解析。
如果你正在備考,請別忘記:這段過程不是孤單的。希望這篇文章能幫你省下摸索的時間,把力氣用在真正能得分的地方。
加油!成為心理師的最後一里路,證照就在不遠處等著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