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第四次十字軍高層決定攻向君士坦丁堡、協助流亡皇子阿列克賽後,一大幫子的十字軍戰士其實並不心服,他們叨念著:基督戰士居然攻擊基督聖城?豈有此理!
於是,在1203年上半葉,隨著十字軍艦隊往南航行,他們的規模也日漸縮減——好多人直接袖手離去,自尋道路前往聖地,不願再跟團打十字軍下去。當十字軍抵達亞得里亞海出口的科孚島時,情況終於激化到全軍要解體的地步:
相當於「半數」的軍力拒絕繼續前進,他們打算停留在島上,等其他地方的船把他們接到近東去。
十字軍大領袖們,法蘭德斯的鮑德溫、蒙費拉特的鮑尼法斯等人,聽此消息,想必駭然失色。
一旦准許,那整批遠征隊將縮水到數千人左右的戰士,在君士坦丁堡的城牆面前,絕無勝望,還不如立刻解散呢!
於是,他們匆匆忙忙地騎上馬來,疾馳到爭論要離開的十字軍團體那裡。而預備叛離的十字軍騎士一見「敵影」,或許也呼哨一聲,跨上馬鞍,準備迎敵……
沒想到鮑尼法斯等人,跟著就滾下馬鞍,施展出大絕招:雙膝一軟,跪了下來,「實在是十分抱歉!!!!!!」
「但是你們不能走哇!」侯爵、伯爵等人說著說著,涕淚縱橫。「你們這樣一走了之,那基督的遠征大業,就無以為繼了哇!」
「如果你們不答應留下的話,我們就這樣跪死在此地了!」
……然後,據說逃兵那邊,也感動肺腑地流出眼淚,「侯爵閣下!」、「伯爵大人!」,一場大規模叛逃,就在十字軍版本的「一哭、二鬧、三上吊」中暫時消弭無形。
——噢,但這只意味著逃兵團願意坐下來跟領袖談條件。他們達成的協議是願意跟團到當年聖誕節。在那之後,無論事情怎麼樣了,十字軍高層都必須提供船隻,讓他們自行前往敘利亞。
而也不是所有人都同意這樣的條件。合理的推測是依然有相當數量的十字軍自行其是,不願前進。
這次「攻打君士坦丁堡」的決策有多不得人心,也就可想而見了:十字軍連自己內部都搞不定呢。
&
圖片來源:
Chat GPT AI
資料來源:
Jonathan Phillips, "The Fourth Crusade and the Sack of Constantinople"
Thomas F. Madden, “Venice: a New Histo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