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臉皮的學徒與溫暖的督導
教師節這個假期,沒能跟著弟弟去花蓮救災,而是參加了一場心理諮商督導的培訓,這三天我滿滿感動,也明確我接下來二十年想要走的方向。
這次借一個教會的場地上課,所以室內燈光微暖,舞台後方高掛著十字架,參加的學員大多是資深心理諮商師,我應該是沒有資格參加這門課的,沒考照、沒時數,課程明明要求心理師執業三年以上且有一年的督導經驗,我只是帶著企管顧問的身份、厚著臉皮向老師請求,一顆不安卻炙熱的心,渴望學習,渴望靠近專業教育的現場,想看看這群從業二十多年的同學,為何從那麼遠的地方跑來,跟他們的老師,已經從大學心理系主任退休多年賴念華教授學習。賴念華老師,最後同意讓我這個「跨界學徒」“旁聽”,她是我的教師典範,不僅專業紮實、研究深度,還始終堅持在教學第一線,用理論與實務啟發學生新視野,她希望我用企管顧問與教練的結構來統整課程,讓心輔師領域有機會碰撞出不同火花,她的開放與鼓勵,讓我深受感動,也激勵我反思:即使在專業之外,也能定義屬於自己的教育使命。
課堂場景深刻在腦海:
老師從沒有居高臨下的講授,而是走下講台、坐在十字架光芒下,與學生面對面,四周椅子、披肩與色彩布料,像每個學員不同的生命故事,這不僅是一場督導,更是一場生命同行與專業守護。

心輔師督導有四大角色——教師、顧問、催化者、評估者。
老師示範如何以系統思考、實務支持、原則把關、適時鼓勵帶領學生,這正是心理師領域守門員般的安全網,保障來訪者,也守護專業者的成長。
回頭看教學現場,我時常反思:如果教師也能擁有這般守護與支持,是不是在專業獨行外又多了一層溫暖與安全?教師不只需自我檢核,更需要有機制協力前行,要有行政的幫助、與學校建立信任尊重的關係、還有督導這角色的互相監督與成就。
在督導訓練裡,賴老師最讓我敬佩的,是她堅持專業原,。遇到違背諮商倫理或規範時,她總是嚴肅明確指出問題,但絕不責罵或羞辱學生,學生表現不佳時,她能讓學生清楚自己需要改進,同時感受到被尊重與在乎。
這份溫暖與堅定,是我理想中教師的典範:
——不用打罵,以同理理解;
——當學生迷惘,不只指出錯誤,更以鼓勵與肯定給予養分;
——守住底線,也守護專業的溫度。
這份榜樣,讓我嚮往自己未來也能成為那樣的老師。
六十七歲依然精神健朗、第一線經歷豐盛、始終謙卑自省;教學不是為了學生而已,更是為了推動整個專業領域成長。
坐在課堂一隅,望著老師的身影和學員互動,我心裡總浮現一個畫面:教師,是願意走下講台、與學生一起做榮神益人的事,讓教學現場成為溫暖、守護、啟發生命的舞台。
感謝每一位願意接納、守護、啟發的老師。
教師節快樂,獻給所有堅持原則、擁抱溫度的教育者,也願我持續厚臉皮進步,有一天能成為像賴念華老師那樣,用生命感染與陪伴每一個學生的人。
——黃同慶(教師節心念 · 2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