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在大學輔導發現,越來越多有亞斯特質的學生浮上來
不過這也可能是我專門研究這個,能敏感到的學生就比較多
這些年的觀察,亞斯大學生的困難也一樣多是「社會溝通困難」
#常見困難:
1.主動加入某一組的困難
2.分組後分工的理解歧異,認為自己多委屈在遵守命令或不被重視
3.在小團體裡被漠視,而且一直搞不清原因。後期會改認定是被惡意針對,壓抑出憂鬱或對抗兩極端。
4.有的會捍衛自己權益,屢次訴諸法律及申訴,結果更被排擠
5.認為老師太兇或不公平。前者會認為老師在針對他,拒絕入班,後者會跟老師衝突。
6.太過投入人際活動,如過度參與社團或學會,鞠躬盡瘁,卻因為過於僵化反而疏遠。當他努力不被看見、不被認同時,會耗竭成憂鬱。
7.曖昧及戀愛時搞不清楚互動劇本而吃虧,事後悔恨。
8.以上都有,但無法表達其中困難,回家後還被家長誤解,更悶了。
。
「社會溝通困難」加上亞斯特質(情盲),會產生「情緒障礙」而困住自己。
因「缺乏溝通概念」,特質會往兩個極端去,直接認定「都他人害的」或是「自己太弱」。
加上也沒有求助概念,總是自己重複試破頭。有的是有求助,但因表達不清,助人者也沒發現亞斯特質,導致求助結果不佳,下次他就不求助了。
最終會休學或轉學。
#亞斯沒有覺醒
我覺得多數還是卡在「對亞斯特質不夠認識」,只是以為特質只會「社會溝通困難」及「固著行為」,而非全盤瞭解特質所帶來的「認知差異」+「情緒盲點」等。結果一方問不出真正問題,助人者一方的回應也搔不到癢處。
在學校輔導端,大概會以「順利畢業」為目標,人際平安順遂就好。
其實這對亞斯大學生而言,尤其特教生,都不算是學習,我覺得到了職場,卡住的問題就會更大,到時候更現實的利益,也無人體諒及協助,覺得挫敗會更大。
先寫到這,下次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