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髂脛束症候群?
髂脛束是闊筋膜張肌、臀中肌與臀大肌向下延伸的筋膜結構,位於股外側肌表層,並附著於脛骨外側。當膝蓋彎曲角度小於 30 度時,髂脛束具有伸直膝蓋的功能,超過 30 度後則轉為彎曲膝蓋的功能。
然而,針對髂脛束症候群,目前成因仍沒有定論,普遍認為是多重因素造成。其中一種理論認為,膝蓋反覆的彎曲-伸直運動,會讓髂脛束與股骨外側的骨頭來回反覆摩擦,導致發炎產生。

在診間診察時,有部分患者膝蓋外側可見少量液體分布在髂脛束與股骨之間,可作為診斷的證據之一。(有時須與膝關節內積液做鑑別診斷)
💡怎們治療呢?
1.休息或調整活動強度
調整活動強度之外,也建議在運動後適度拉筋伸展。
2.消炎止痛藥物
改善發炎及疼痛。
3.物理儀器治療
改善腫脹及疼痛感,輔助自身組織的修復。
4.注射治療:類固醇注射、玻尿酸注射、解套注射
減少組織摩擦、發炎,進而改善疼痛。
5.震波治療
改善疼痛,促進受傷組織再生。
6.運動治療
急性期以後,可以適度伸展髂脛束、髖部屈肌和臀大肌。之後可以逐步加入肌力訓練,如髖部外展肌肉群 (如臀中肌、闊筋膜張肌) 和臀大肌。
延伸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