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你以為創業者的生活是每天開跑車、在咖啡館開會、接受媒體採訪,
那你一定沒看過 Telegram 創辦人 Pavel Durov。這個人拒絕投資人、拒絕廣告、拒絕手機。
每天早上不是滑 IG,
而是做 300 個俯臥撐、300 個深蹲。
他真的不用手機,不是「少用」,是「關機」。
他說:「我不想讓演算法決定我今天該關心什麼。」
聽起來像個數位苦行僧,
但他用這樣的方式,
打造了一個擁有十億用戶的產品。
自由,是他的底線
四歲那年,他從蘇聯搬到義大利。
那是他第一次感受到「有自由」和「沒自由」的差別。
在蘇聯,玩具少、冰淇淋沒口味可選;
在義大利,什麼都能選。
他說:「沒有自由,你連為這些美好做貢獻的機會都沒有。」
從那以後,
他的人生就圍繞著「自由」這兩個字。
即使要對抗政府、被捕入獄,也不妥協。
不喝酒,也能很自在
十一歲那年,他讀了一本叫《天堂的幻象》的書,
裡面寫著酒精會讓大腦變成殭屍。
他合上書後想:「為什麼要為短暫的快感,毀掉我最寶貴的工具?」
從此不喝酒。
很多人問他:「那你怎麼社交?」
他說:「如果你需要酒精才能社交,那問題不是酒,是你。」
這句話不討人喜歡,
但像極了那些看清世界之後,
仍選擇誠實的人。
不用手機,是他的浪漫
他早上不看手機,只讓自己安靜思考。
他說:「一醒來就滑手機,你的一天就被別人設定好了。」
他覺得社群媒體讓人焦慮——
每天都以為在見證歷史,
但 99% 的事, 跟你沒關係。
自律不是苦,是避免更糟的苦
每天 300 個俯臥撐、300 個深蹲。
每週健身房五六次、冰浴、長泳。
他說:「冰浴是短期苦、長期益;酒精是短期爽、長期傷。」
他不吃糖、不吃紅肉,
每天只吃六小時,其餘十八小時禁食。
不是為了減肥,而是讓頭腦更清醒。
他說:「身體狀態會直接影響大腦效率。
強壯和聰明,不是對立的。」
Telegram 的運作邏輯
Telegram 有十億用戶,但核心團隊只有 40 人。
他說:「人多不代表效率高,反而容易浪費時間。」
少人迫使他們追求自動化,
也讓團隊更乾淨、更自由。
對政府,也不妥協
Telegram 的訊息是分散加密的,
就算政府想查,也只能拿到一堆亂碼。
他說:「要加後門?那我寧可退出市場。」
結果他真的被捕。
2024 年在法國,一下飛機就被十幾名警察包圍,
理由是「有用戶在 Telegram 上傳非法內容」。
他被關在沒有窗戶的牢房四天,
出來後,只淡淡地說:「我學到的不是恐懼,而是官僚有多荒謬。」
(我那時剛砸重金買了大把他的平台虛擬貨幣,直接腰斬一半,哭死。)
天才哥哥與叛逆弟弟
Pavel 從小叛逆,常挑老師錯、拒絕無聊作業。
他哥哥 Nikolai 則是數學怪物:
三面奧林匹克金牌、兩次世界程式設計冠軍、雙博士。
一個理想主義,一個理性天才,
他們讓「自由」變成一款 App。
理想主義,不是天真,是清醒
Pavel 說:
「我不接受投資,因為我不想讓股東控制公司。
我不喝酒、不碰手機,因為我不想讓慾望控制我。
我不出賣用戶資料,因為我不想讓政府控制他們。」
他不是在追求完美,
只是清楚知道——什麼不能被妥協。
我的感想
真正的成功,
不是能控制多少人,
而是有多少事,你能勇敢地說「不」。
當你能不被金錢、慾望、恐懼左右,
那一刻,你才真的自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