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覺得自己總是精神不濟、提不起勁來做事嗎?但親愛的,其實「你不是懶,而是能量低」!
白話點說,重點在質,而不是量!人總是很容易陷入追求量,不求質的陷阱之中。但畢竟人不是機器,不可能總是處於高產出的狀態。當遇到狀態不佳的時候,即使有更多的時間,也無法有效的產出。
《你不是懶,而是能量低》這本書的核心概念,在於精力管理的公式:
精力管理公式=充沛的體力+積極正面的情緒+可掌控的心理狀態+明確的意義感。
精力管理就像是一個金字塔一樣,層層向上疊加。書中就是以這四大維度,分為四章來論述。
1.體能維度
體能的好壞,主要由飲食、睡眠和運動三個構面所組成。
飲食方面,最關鍵的策略就是維持血糖穩定。實際的做法是攝取低 GI食物、提高蛋白質攝取(211餐盤法),以及少量多餐(餐廳吃堅果、水果或沙拉)。除此之外,每天喝足夠的水,也很重要。
擁有足夠的睡眠,能夠提高注意力、專注力、反應速度以及情緒穩定,進而有效提升整體生活品質和工作效率。除了有固定的睡眠時間以外,睡前可以有自己專屬的睡前儀式,讓自己更容易入睡。比如:沐浴、冥想、將煩心事寫下來等。
運動能夠提高身體能量、減輕焦慮、改善睡眠品質、提升記憶力、專注力和自信心。如果跟朋友一起運動的話,更能加強社交聯繫。
2.情緒維度
在精力管理中,健康的身體是最基礎的。在擁有良好的體能狀態之後,還需要靠良好的情緒,來提升能量的品質。當負面情緒來襲的時候,我們首先要做的,是察覺到自己的情緒變化,接下來才能對症下藥。
所有的情緒,都有存在的必要。書中提供了,四個負面情緒的防禦方法,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屬「防護衣法」。就是當你遇到焦慮、或緊張的負面情緒時,在自己正面迎擊困難之前,先將想像的防護衣穿上。當完成挑戰後,再將防護衣脫掉。
面對壓力時,真正的高手,會在壓力爆表之前,找到方法釋放它。作者在書中提供了五個釋放壓力的有效方法,其中,最吸引我注意的,就是「擬定下一步清單」。原來,當下有了專注的行動方向,也能紓壓呀!
3.思維維度
在思維維度中,專注是非常重要的。達到專注的狀態,需要兩種能力。第一種是「快速切換專注狀態」,第二種則是「延長專注力的持續時間」。其中,培養快速切換專注力,有兩種方法,分別是「儀式重啟」以及「清理思維」。
「儀式重啟」是在兩個不同性質的任務之間,安排短暫的過度時間,用來深呼吸、沖杯咖啡、或是預習接下來的任務。「清理思維」則是,記下前一個任務的簡短筆記,能幫我們清空大腦,排除注意力殘留,才能更放心的,面對下一個任務。
專注力很重要,然而,放空也很重要!當我們在工作一段時間後,發現自己逐漸無法集中精力,此時最好的做法,就是停下來做點別的事情,讓大腦改變它的運作方式。比如:動動身體、冥想、聽音樂、交替進行不同類型的工作和活動。
當我們能夠兼顧「專注」與「放空」時,就比較容易讓自己,進入「心流」或「最佳狀態」。如此一來,工作效率自然會提升!
4.精神維度
在提升精神維度方面,我們需要釐清個人的願景、使命和價值觀。只要找到人生的指南針,我們就能獲得意義感和幸福感,提升精力來源。
書中以慈濟的證嚴法師為例,雖然她的身形瘦弱,卻因為「為佛教,為眾生」的使命感,號召了全球信眾,在世界各地進行公益活動和救災工作。做出了超越體能限制,一般人難以企及的功績。
我們若是有願景,就會耐心的,將一件簡單的事,用心做到極致。有了清晰的願景,更會激發內在動力。也可以據此,定期評估自己的進度,進而調整與反思。
💕寫在最後
在閱讀《你不是懶,而是能量低》的過程中,原本想要一口氣讀完,但後來,發現自己開始精神不濟,不知道自己在讀什麼?
在那一刻,想到書中的建議,立馬決定先暫停閱讀,去做點別的事。果然,當我再度回到書桌前時,腦袋已經變得清晰些,也能繼續讀下去了。
《你不是懶,而是能量低》是實操性很強的一本書。透過精力管理的四個維度,讓我們不僅能夠優化生活和工作效率,更能感受到生活的意義和價值。
願大家都能從書中汲取靈感,找到適合自己的提升能量的方法,讓每一天都充滿活力和動力!
#塔妮雅閱讀
#2025年第88本
@時報出版
本文第一次刊登於 Readmoo閱讀最前線
《你不是懶,而是能量低》博客來購書連結:https://igrape.net/3NHBf
塔妮雅的閱讀沙龍:https://vocus.cc/salon/tanja_re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