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專業不同命,台灣只有半導體能生存,想逼死誰?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進入職場後,我才真正體會到台灣就業市場的畸形。除非你在半導體產業,否則薪資幾乎讓人喘不過氣。

根據主計總處統計,2025年台灣整體薪資中位數約落在 4.3 萬元,而半導體產業的工程師平均月薪動輒 8~10 萬,甚至新鮮人一入職就能破 6 萬。

這樣的差距,讓非數理工學生在選填志願時被逼到牆角,強迫學生在現實與興趣中選擇。


不同專業不同命

現實是:高薪換來的,往往是高壓。

半導體工程師的日常,是被機台綁架、on call 無限輪迴的生活。

而台積電周邊企業,如氣體供應商、無塵室設備廠、擴廠工程公司,也都跟著沒日沒夜。

那些年薪百萬的背後,是錯過無數家人聚會、深夜待命的疲憊,甚至健康亮紅燈的代價。

對比之下,其他專業就顯得弱勢許多。

像我自己在檢驗領域,身邊的朋友,有的在食品廠、藥廠,平均月薪落在 3~4 萬,且升遷有限。

明明同樣是理工背景,卻像活在不同世界。並非個人能力問題,而是整體結構出問題。

台灣就業市場的現實

台灣的就業市場,長期存在「產業集中」現象。

根據人力銀行資料,製造業與科技業占總就業人口近 30%,而服務業雖然人數多、但薪資與穩定度普遍偏低。再加上產業鏈幾乎圍繞在半導體,政府補助、媒體報導也都集中在那一塊,導致其他產業被邊緣化。

舉例來說,文化創意產業、永續農業、生技檢驗、教育科技等領域,其實潛力巨大,但因短期報酬不高,年輕人不敢投入。

於是,我們看到的是:

  • 一邊是高薪、高壓、高離職率的科技產業;
  • 另一邊是低薪、低保障、低流動性的傳統產業。

這樣的結構,讓學生在選科系時變得極度功利——

不是為了「我想成為誰」,而是「我以後能不能活」。


學生該怎麼選科系?

你念大學是為了學歷嗎?讀四年只是為了畢業,而不是為了探索自己?

很多人選了熱門科系,卻在大四或出社會後才發現自己完全不喜歡。

選科系前,應該先問自己三個問題:

1️⃣ 我對什麼議題感興趣?(願意主動花時間鑽研的領域?)

2️⃣ 我能接受怎樣的生活型態?(喜歡穩定?還是挑戰?)

3️⃣ 我希望未來的工作方式是什麼?(在辦公室?戶外?遠端?)

當你搞清楚「理想生活樣貌」後,再反推回來找能培養這些能力的科系。

舉例來說:

  • 喜歡與人互動、創造內容,可結合數位行銷、心理學、設計思考。
  • 對科技有興趣但不想被機台綁架,可轉向 AI 應用、產品企劃、科技教育。
  • 想結合理工背景與創業,可走永續農業、生技品牌、自媒體路線。

學科只是工具,不是枷鎖。

重點不是「你念哪一系」,而是「你能拿這個專業創造什麼價值」。

(想進公部門?看看我的觀察:為什麼台灣公部門流動率高?你適合嗎?)


心態轉換:職涯不是直線,而是多線併行

我們這世代幸運的是,賺錢方式已經多元化。

除了當別人的員工,我們可以經營副業、自媒體、電商、擺攤,結合興趣創造個人品牌。

你不一定要放棄穩定工作,但可以慢慢培養「第二收入」,去試著讓自己從被動變主動。

最重要的是,不要讓社會定義你的成功。

在半導體圈之外,依然有無數條可以走的路。 也許起薪不高,但你能換到更多時間、自由與成就感。

最終,職涯不是一場比薪水的競賽,而是一段學習「如何活得像自己」的旅程。


如何應對生存

如果你現在正在選擇科系、轉職、或對未來感到迷惘,我會建議你多方嘗試,不管是社團、額外的活動,多認識人、多與人交流,會幫助你更加了解自己。

了解自己與趨勢,才能讓你在這裡有一席之地。

(一起探索職涯100天找回熱情計畫(上):重新點燃內心的火光

世界需要的不只是工程師,也需要能連結人心、創造價值、帶來療癒的人。

與其被半導體定義,不如重新定義「生存」的意義。

願所有人,都能更加了解自己、並找到專屬的舞台。

新鮮人系列,延伸閱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鳳享樂 Fongenjoy|成長 × 療癒 × 生活議題
4會員
70內容數
這不是完美的專業講堂,而是一個溫柔、真實的生活角落。 在這裡,我分享: 🌿 職涯與人生的選擇 💡 女性與自我成長 💰 理財與正向思維 🥗 健康飲食與療癒日常 邀請你一起加入我們——在迷惘裡找到步調,在平凡中享受日常。 鳳享樂,享受生活的每一刻。
2025/11/03
Monday Blue,來談談這個現實的問題-薪資。 相信看過我文章的人都知道,我在公家單位當約用人員,領3萬多,一做就是5年。同事裡,有人甚至做了8年,才終於考上公職。 3萬多對於生科畢業的我來說,這份薪水在剛出社會時也很吸引人,誰不想先求穩定?
Thumbnail
2025/11/03
Monday Blue,來談談這個現實的問題-薪資。 相信看過我文章的人都知道,我在公家單位當約用人員,領3萬多,一做就是5年。同事裡,有人甚至做了8年,才終於考上公職。 3萬多對於生科畢業的我來說,這份薪水在剛出社會時也很吸引人,誰不想先求穩定?
Thumbnail
2025/10/30
泛黃的字條,象徵著輝煌的過去,陪我熬過那段艱難的時光。 開始上班後,不得不說,許多靈感都消之於無形間,知覺都被蒙蔽了。 現實就像一盆一盆的冷水,徹底澆濕我內心的木柴。 任憑生活中有感觸之事情何其多,但每一把火,卻始終無法將我燃燒起來。
Thumbnail
2025/10/30
泛黃的字條,象徵著輝煌的過去,陪我熬過那段艱難的時光。 開始上班後,不得不說,許多靈感都消之於無形間,知覺都被蒙蔽了。 現實就像一盆一盆的冷水,徹底澆濕我內心的木柴。 任憑生活中有感觸之事情何其多,但每一把火,卻始終無法將我燃燒起來。
Thumbnail
2025/10/29
其實,離職這件事,我早就想了很久。 只是,一直沒有行動。 當我發現自己在現有的工作中,再也找不到熱情時,「是不是該離開?」這個念頭就在我腦海裡住下了,還深根了至少有1年以上。 但工作總是不停湧進來,我忙到無暇顧及自己,「想換工作」這件事就被我丟在一邊。 好不容易帶起一個新人能幫我分擔,沒多久
Thumbnail
2025/10/29
其實,離職這件事,我早就想了很久。 只是,一直沒有行動。 當我發現自己在現有的工作中,再也找不到熱情時,「是不是該離開?」這個念頭就在我腦海裡住下了,還深根了至少有1年以上。 但工作總是不停湧進來,我忙到無暇顧及自己,「想換工作」這件事就被我丟在一邊。 好不容易帶起一個新人能幫我分擔,沒多久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結婚是一個重大的決定,而辦婚禮更是一件耗時間耗心力又得花大錢的事。但這可是小豬和小蝸一生一次的重大決定,就算沒有太多錢,也不想失去該有的質感怎麼辦? 今天就來開箱小豬和小蝸的婚禮,和大家分享我們怎麼用少少的錢買到那些不可或缺的東西。當然是靠蝦皮購物啊!!!
Thumbnail
結婚是一個重大的決定,而辦婚禮更是一件耗時間耗心力又得花大錢的事。但這可是小豬和小蝸一生一次的重大決定,就算沒有太多錢,也不想失去該有的質感怎麼辦? 今天就來開箱小豬和小蝸的婚禮,和大家分享我們怎麼用少少的錢買到那些不可或缺的東西。當然是靠蝦皮購物啊!!!
Thumbnail
分享新家入住與佈置的蝦皮購物好物,包含入厝儀式用品、玄關收納、衣櫥整理等。同時介紹蝦皮「分潤計畫」,教學如何操作並分享聯盟行銷優點,以及雙11購物優惠資訊,鼓勵讀者一同加入賺取額外收入。
Thumbnail
分享新家入住與佈置的蝦皮購物好物,包含入厝儀式用品、玄關收納、衣櫥整理等。同時介紹蝦皮「分潤計畫」,教學如何操作並分享聯盟行銷優點,以及雙11購物優惠資訊,鼓勵讀者一同加入賺取額外收入。
Thumbnail
臺灣工程師面臨薪資調高的挑戰,但隨著永續發展和高科技領域的發展,將有更多就業機會和更好的薪酬待遇出現。臺灣工程師的角色也將在全球工程市場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Thumbnail
臺灣工程師面臨薪資調高的挑戰,但隨著永續發展和高科技領域的發展,將有更多就業機會和更好的薪酬待遇出現。臺灣工程師的角色也將在全球工程市場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台灣的經濟狀況和職場現象,指出科技、金融、醫療等少數產業賺錢多數流向老闆,文組工作者薪資較低。文章建議文組人應考慮轉職至科技業,並非只能當工程師,而是應該探索科技業內的行銷、人資、營運等職位,利用可轉換技能,從而提升薪酬和職涯發展機會。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台灣的經濟狀況和職場現象,指出科技、金融、醫療等少數產業賺錢多數流向老闆,文組工作者薪資較低。文章建議文組人應考慮轉職至科技業,並非只能當工程師,而是應該探索科技業內的行銷、人資、營運等職位,利用可轉換技能,從而提升薪酬和職涯發展機會。
Thumbnail
台灣電子產業是全球科技領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影響力和競爭力遍及世界各地。憑藉卓越的技術創新、高效的生產能力以及完善的供應鏈,台灣在半導體、電腦及週邊設備、電子零組件和光電產品等多個領域中佔據了領先地位。 這些產業不僅推動了台灣經濟的快速增長,也在全球科技市場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從全球
Thumbnail
台灣電子產業是全球科技領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影響力和競爭力遍及世界各地。憑藉卓越的技術創新、高效的生產能力以及完善的供應鏈,台灣在半導體、電腦及週邊設備、電子零組件和光電產品等多個領域中佔據了領先地位。 這些產業不僅推動了台灣經濟的快速增長,也在全球科技市場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從全球
Thumbnail
隨著全球化的進程,臺灣的外籍勞工人數已經超過70萬人,其中東南亞移工佔了絕大多數。然而,這些移工面臨著歧視和不公待遇的挑戰。本文將著重探討東南亞移工在臺灣面臨的問題,以及相關的NGO組織。閱讀本文可以讓你更瞭解臺灣重要的勞動市場。
Thumbnail
隨著全球化的進程,臺灣的外籍勞工人數已經超過70萬人,其中東南亞移工佔了絕大多數。然而,這些移工面臨著歧視和不公待遇的挑戰。本文將著重探討東南亞移工在臺灣面臨的問題,以及相關的NGO組織。閱讀本文可以讓你更瞭解臺灣重要的勞動市場。
Thumbnail
根據多家媒體的報導,台灣主計總處近日公布了2024年1月至4月全體受僱員工的薪資數據,引發了社會廣泛討論和關注。
Thumbnail
根據多家媒體的報導,台灣主計總處近日公布了2024年1月至4月全體受僱員工的薪資數據,引發了社會廣泛討論和關注。
Thumbnail
這禮拜一時間好像沒想到甚麼主題,倒是在日常工作以及協助履歷健診的過程之中,不難發現有一種模糊的產業困境,簡單來說目前的科技半導體的發展非常蓬勃,也確實走在很領先的階段,這類產業工作勢必就能夠支撐比較好的薪酬,不過前提也是這些產業自身的毛利率相當具競爭力。 同樣的,這種產業的人力需求也確實會
Thumbnail
這禮拜一時間好像沒想到甚麼主題,倒是在日常工作以及協助履歷健診的過程之中,不難發現有一種模糊的產業困境,簡單來說目前的科技半導體的發展非常蓬勃,也確實走在很領先的階段,這類產業工作勢必就能夠支撐比較好的薪酬,不過前提也是這些產業自身的毛利率相當具競爭力。 同樣的,這種產業的人力需求也確實會
Thumbnail
近年來,台灣的GDP年年創新高,這似乎是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然而,與此同時,許多人卻感到困惑:為什麼儘管經濟持續增長,但實質薪資卻未見提升?年輕人對此感到失望,甚至選擇躺平,這背後到底隱藏了什麼樣的真相?
Thumbnail
近年來,台灣的GDP年年創新高,這似乎是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然而,與此同時,許多人卻感到困惑:為什麼儘管經濟持續增長,但實質薪資卻未見提升?年輕人對此感到失望,甚至選擇躺平,這背後到底隱藏了什麼樣的真相?
Thumbnail
最新台灣房價所得比(去年-2023)第3季全國來到9.86倍 相當於要近10年不吃不喝才買的起房,而房價爆貴的台北市房價所得比 更是高達15.67倍 台灣人才流失,加上少子化嚴重,2021年已經開始進入「大缺工時代」 高薪職位只集中在科技業和少數製造業 閱讀完以上的資訊我只能說「每一個世代
Thumbnail
最新台灣房價所得比(去年-2023)第3季全國來到9.86倍 相當於要近10年不吃不喝才買的起房,而房價爆貴的台北市房價所得比 更是高達15.67倍 台灣人才流失,加上少子化嚴重,2021年已經開始進入「大缺工時代」 高薪職位只集中在科技業和少數製造業 閱讀完以上的資訊我只能說「每一個世代
Thumbnail
在民生製造業幾乎崩掉的現在,談重啟製造業似乎很蠢,但筆者的看法是,全球化開始逆轉的今天,與其想辦法把工廠從中國搬到東南亞,再一路搬去非洲,還不如直接回台。現狀台灣的勞工薪資已經夠低,而義務教育訓練出的程度,高於同等級國家的其他勞工,這哪裡不是競爭優勢?
Thumbnail
在民生製造業幾乎崩掉的現在,談重啟製造業似乎很蠢,但筆者的看法是,全球化開始逆轉的今天,與其想辦法把工廠從中國搬到東南亞,再一路搬去非洲,還不如直接回台。現狀台灣的勞工薪資已經夠低,而義務教育訓練出的程度,高於同等級國家的其他勞工,這哪裡不是競爭優勢?
Thumbnail
證交所公布去年(2022)上市公司非主管職員工平均薪資,前十名依序為: 聯發科(486.7萬)、瑞鼎(486.6萬)、長榮(457.5萬)、聯詠(395.9萬)、瑞昱(383.9萬)、矽創(364.1萬)、台積電(316.7萬)、天鈺(295.8萬)、陽明(295.7萬)、晶相光(277.7萬)。
Thumbnail
證交所公布去年(2022)上市公司非主管職員工平均薪資,前十名依序為: 聯發科(486.7萬)、瑞鼎(486.6萬)、長榮(457.5萬)、聯詠(395.9萬)、瑞昱(383.9萬)、矽創(364.1萬)、台積電(316.7萬)、天鈺(295.8萬)、陽明(295.7萬)、晶相光(277.7萬)。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