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面對不義時,你追求怎樣的正義?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自古以來,人類有多少好人得到惡報、壞人得到善報、沉冤沒有得雪,去到今天都是如此,未來也不會改變。未來還是有人得益甚多,做惡甚多,然後善終,然後也有好人付出甚多,做的事情是對的,還是得到惡報。
人類的社會和正義,就像人類的身體一樣,其實不斷內部是死亡、崩壞、腐爛,只是人類有新陳代謝,修補機制,人體才不至於腐朽,文明整體也一樣。在現世的我們,各種人文社會上的學問和工作,做的全部都是盡可能的為它作出修補。
如果可以的話,我們要清醒的防止不義的發生,盡可能在現在的時間,去執行正義。但這也有極限的,我們沒有這麼多能量和視野,去執行全然的正義。
讀歷史你就會很確定,這單純就是人類達不到的境界。我們追求正義了幾千年,而幾千年來我們還是會有不義,貪圖不義的利益,以及對於別人受害的麻木,是人性的一部分。

三種不同的「正義觀」

蝙蝠俠基本上是基於復仇心才產生的超級英雄
我很相信,就我對臺灣人的理解,臺灣人當深刻感受到不義時,其實心態會很像蝙蝠俠,追求服仇,所以臺灣是個普遍支持死刑的國家。沒辦法彌補受傷害的人,無法平鬱心中不義感,只有讓加害者得到報應。而我深信,臺灣人對於政治上的不義感,也是相同的結構的。
死刑的存廢,影響的並不僅是被判刑者,更是整個社會對於罪惡的態度。當復仇會用於個人之殘忍犯行,則,復仇又怎可能不用在社會性的殘忍犯行?特別是當他的利益,總是能延續到世代之後。
這叫作「應報式正義」。
就像一神教會說的一樣,人的一生總會犯大小各樣的罪。問題在於我們對正義的態度,正義有多種不同的表現方式,應報式正義,就是以人力盡可能達成惡行的報應,這我相信在臺灣是相當受歡迎的。用漫畫來比喻的話,大概就是《烙印戰士》、《蝙蝠俠》。
另一種是「修復式正義」。
這種正義的核心,在於盡可能給予受害者補償,他的核心是怎樣將這些罪惡導致的損壞,減至最低,不論加害者還是受害者。他們需要的是怎樣達致一個雙方盡可能滿意的情況,讓所有人盡可能回復一個正常幸福的生活。用漫畫來比喻的話,大概就是《龍珠》。
  • 除了可召喚神龍修復地球,反派角色變成正義伙伴也是《龍珠》有名的情節,這就類似修復式的正義觀。
第三種是「懺悔式正義」。
這種做法,就是指,他追求的是加害者主動認錯,主動的羞辱自己,將罪的形象不斷的擴大,去令受害者去到覺得自己也走得太過,而主動原諒的方式。比方說,負荊請罪就是這一種行為。

最重要的是,不能多重標準

臺灣人選擇哪一種正義?除了現在,也有歷史上的事情。面對過去的不義,我們再也無法逆轉那些傷害,只剩下犯人,那我們應該怎樣?
有時是矛盾的,一方面人認同的是應報式正義,但當自己或自己的祖先犯錯時,又會恐懼應報式邏輯底下,自己也無路可去。一個死刑犯殺了人,在應報之下,他無論做多少善事,他最後的合理結果,都是死刑。就像《悲慘世界》裡的Javert一樣,你要選擇應報,那你對自己和親人朋友,都必須堅持。
但無論如何,臺灣人需要的,是從中選擇一種,而選擇了哪種,就會有不同的邏輯,並且該執行到底。選擇了哪個,最終就會達致哪個結果,要選擇應報,就要承受應報的代價。因為選擇性的應報,會自相矛盾,違反正義。
利益申報,我個人是「修復式正義」的支持者。這也是因為我是香港人,香港沒有死刑,香港司法也不是為了滿足社會情緒和安撫眾怒,對我而言,這是很合理的選擇。
這些正義觀彼此間,其實也不是「完全」互斥,但如果你想同時用三種標準,還有個前題是「參與者都理解及接受」。不過大部分人的學養水準,只會走向多重標準,而不是真的能掌握。而正義最重要的就是不能多重標準,也就是對別人和對自己,都是用同一套標準,否則不可能正義。
把問題回歸到正義的本質,而且只能選一個,事情才會有解,大部分人就是沒能力把整個論述架構起來,只看到自己有利的部分。那不如把事情簡化至三選一:正義是應報,是修復,還是懺悔?
面對不義時,在講正義之前,先確定自己追求的是哪種正義。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8K會員
209內容數
我並不介意觸及一些可能你們覺得很敏感的問題,例如臺灣為何不是獨立國家呢?如何穩固中港臺的人的基本人權?要如何面對中國那不可定的未來,會帶來經濟、政治和主權上的種種疑問?</p>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鄭立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人類不是第一次走向全球化,蒙古帝國也好、大英帝國也好,都是一種全球化,但結果都是陷入戰亂。因為並不是每人都有資格參與全球化的。國族主義的興起,就是解決這個問題。
如果毛澤東生在美國,或美國出了一個像毛澤東的人,能夠當到總統嗎?還會是一個狂人或魔王嗎?這個美國版毛澤東會發動文化大革命、大躍進嗎?
中華思想跟基督教,穆斯林等廣域宗教同類。基督教產生了基督徒,伊斯蘭教產生了穆斯林,中華思想產生了中國人或「華人」。所有華人都受到了中華思想深淺的影響,只是程度可以有很大的分別。
東亞有所謂「漢化」,而歐洲發生的是「羅馬化」與「基督化」,跟漢化其實是同一類事情。
中國人本質上是一種宗教。跟基督教、穆斯林,沒有分別,擁有這種宗教思想者,你可以叫他為中國人,這也是為何馬來華人、海外華僑,明明他們的國籍早已不是中國,都還是自稱中國人。你可以把他理解為「英國穆斯林」,「英籍華人」其實也是同一種東西。
中國有文字獄、腐敗、豆腐渣工程等問題,中共許多高官在美國置產、讓親人移居國外,為何中國人還是相當一致的對外,迫臺灣人、香港人也做中國人?就連英國邀請香港人參加的研討會,央視記者都要去罵人是漢奸?
人類不是第一次走向全球化,蒙古帝國也好、大英帝國也好,都是一種全球化,但結果都是陷入戰亂。因為並不是每人都有資格參與全球化的。國族主義的興起,就是解決這個問題。
如果毛澤東生在美國,或美國出了一個像毛澤東的人,能夠當到總統嗎?還會是一個狂人或魔王嗎?這個美國版毛澤東會發動文化大革命、大躍進嗎?
中華思想跟基督教,穆斯林等廣域宗教同類。基督教產生了基督徒,伊斯蘭教產生了穆斯林,中華思想產生了中國人或「華人」。所有華人都受到了中華思想深淺的影響,只是程度可以有很大的分別。
東亞有所謂「漢化」,而歐洲發生的是「羅馬化」與「基督化」,跟漢化其實是同一類事情。
中國人本質上是一種宗教。跟基督教、穆斯林,沒有分別,擁有這種宗教思想者,你可以叫他為中國人,這也是為何馬來華人、海外華僑,明明他們的國籍早已不是中國,都還是自稱中國人。你可以把他理解為「英國穆斯林」,「英籍華人」其實也是同一種東西。
中國有文字獄、腐敗、豆腐渣工程等問題,中共許多高官在美國置產、讓親人移居國外,為何中國人還是相當一致的對外,迫臺灣人、香港人也做中國人?就連英國邀請香港人參加的研討會,央視記者都要去罵人是漢奸?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道德的最低底線,就是不管這人適不適合留待社會都一率給我活著,這樣嗎。
Thumbnail
擇善固執,是我一直執著想要實踐的價值觀 - 但其實我所謂的「善」是否只是我的一廂情願?我一直相信#人性本惡 , 所以認為行善是需要努力的事。 而#人慈 的作者則透過不同的數據、歷史、人類進化、科學實驗論證:人類其實比我們想像的善良。
Thumbnail
萬物無本質善惡。 但在人類世界裡,大多數人想共同活下去,因此制定出秩序。 世界裡的關係: 人與人、人與非人。在這裡人有了不同的想法,大致可分為兩類 1. 人與萬物的本質無優劣之別、「尊敬萬事萬物」、互為主體、同理心與共感。 2.人本質上有優劣之分:人類優於動物,白人優於黑人,男人優於女人,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善事與惡行之間的關係,以及人們在做善事時可能走向錯誤的方向,並提出了對於宗教法會的反思。作者引用了佛教概念,探討了善惡的交錯與對社會的影響。
Thumbnail
在這充斥罪惡的世界,不管是職場、家庭生活,還是遭遇巨變,人們會追求自我。然而,臺灣罪惡的氛圍持續中,詐騙事件頻傳,造成社會不安與不信任。人們應該思考如何減少罪惡,而不只是追求自我的快樂。救世主的嚮往是人類對美好、正義的渴望,但重要的是人們自身的努力,而不只是等待救世主的到來。
Thumbnail
你覺得我們現在處於怎樣的世界呢? 是大家互相幫忙或是狗咬狗的世界呢? 也許我們從小就被教育「防人之心不可無」,但這本書想告訴大家,人性沒有你想的這麼壞,歷史上各種好事壞事,其實都能用「人性本善」來解釋,看過這本書或許你會對於人性會有不同的看法。
Thumbnail
為什麼我支持私刑正義,你正義不還給我們一公道當然才會出現私刑正義猖狂的現象 (壞人都不會死,死都是好人在死)司法公平不會有私刑正義,司法不公私刑正義就會出現
美國漫畫人物蝙蝠俠,他用自己的能力保護葛咸城,隱身於漆黑之中將一個又一個壞人打至落花流水。照道理說他應該大受葛咸城市民歡迎,但偏偏蝙蝠俠是個被警察追捕,被葛咸城市民恐懼的角色。80年代之後不同導演拍攝蝙蝠俠,都會很強調蝙蝠俠的左右不是人。
這「義」,是自己的“義”。
Thumbnail
道德的最低底線,就是不管這人適不適合留待社會都一率給我活著,這樣嗎。
Thumbnail
擇善固執,是我一直執著想要實踐的價值觀 - 但其實我所謂的「善」是否只是我的一廂情願?我一直相信#人性本惡 , 所以認為行善是需要努力的事。 而#人慈 的作者則透過不同的數據、歷史、人類進化、科學實驗論證:人類其實比我們想像的善良。
Thumbnail
萬物無本質善惡。 但在人類世界裡,大多數人想共同活下去,因此制定出秩序。 世界裡的關係: 人與人、人與非人。在這裡人有了不同的想法,大致可分為兩類 1. 人與萬物的本質無優劣之別、「尊敬萬事萬物」、互為主體、同理心與共感。 2.人本質上有優劣之分:人類優於動物,白人優於黑人,男人優於女人,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善事與惡行之間的關係,以及人們在做善事時可能走向錯誤的方向,並提出了對於宗教法會的反思。作者引用了佛教概念,探討了善惡的交錯與對社會的影響。
Thumbnail
在這充斥罪惡的世界,不管是職場、家庭生活,還是遭遇巨變,人們會追求自我。然而,臺灣罪惡的氛圍持續中,詐騙事件頻傳,造成社會不安與不信任。人們應該思考如何減少罪惡,而不只是追求自我的快樂。救世主的嚮往是人類對美好、正義的渴望,但重要的是人們自身的努力,而不只是等待救世主的到來。
Thumbnail
你覺得我們現在處於怎樣的世界呢? 是大家互相幫忙或是狗咬狗的世界呢? 也許我們從小就被教育「防人之心不可無」,但這本書想告訴大家,人性沒有你想的這麼壞,歷史上各種好事壞事,其實都能用「人性本善」來解釋,看過這本書或許你會對於人性會有不同的看法。
Thumbnail
為什麼我支持私刑正義,你正義不還給我們一公道當然才會出現私刑正義猖狂的現象 (壞人都不會死,死都是好人在死)司法公平不會有私刑正義,司法不公私刑正義就會出現
美國漫畫人物蝙蝠俠,他用自己的能力保護葛咸城,隱身於漆黑之中將一個又一個壞人打至落花流水。照道理說他應該大受葛咸城市民歡迎,但偏偏蝙蝠俠是個被警察追捕,被葛咸城市民恐懼的角色。80年代之後不同導演拍攝蝙蝠俠,都會很強調蝙蝠俠的左右不是人。
這「義」,是自己的“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