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方格精選

Santi Hernandez談Marquez Part1:策略、冒險、從錯誤中學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摩托車賽是團隊運動。即便現在有一位天才,還是需要有人輔佐才能成功,這群人包含技師、技師長以及他們周邊的人們。像是Freddie Spencer有Erv Kanemoto,Mick Doohan 跟Valentino Rossi 有Jeremy Burgess,Casey Stoner有Cristian Gabarrini。現在Marc Márquez 身邊則是Santi Hernandez。

這位西班牙人自從Márquez在2011年升上Moto2後兩人就一起合作。從那時開始,他一直擔任Márquez的技師長,不論是以前Moto2的Monlau Repsol車隊,或現在MotoGP的Repsol Honda車隊。他們在一起合作8年的時光,佔了Márquez職業生涯8個世界冠軍旗中的7座,這也證明了他們的合作是多麼成功。
但Hernandez 不僅僅在Márquez賽車工程方面佔有一席之地而已,他還在這個現任世界冠軍改變賽車面貌的其他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Márquez 跟他的團隊在闈場中以過人的策略聞名。是Márquez率先在排位賽使用進站兩次策略。是Márquez 在2017年賽道漸乾的捷克站率先賭一把換胎,最終拿到12秒的領先優勢。是Márquez 從別的車隊與車手不敢尋找的地方找到優勢。
Santi Hernandez是決策的關鍵。我在奧斯丁跟Marc Márquez坐下來談,談談他們如何選擇新的策略,為什麼他們經得起賭一把,以及出包的時候會發生甚麼事。在第二部分,我們會探討是甚麼讓 Marc Márquez變成這麼特殊的車手,以及他如何在這麼大的壓力下管理自己。
Q:我想跟你談談策略。Marc 是為了不起的車手,但不僅是如此而已。他身邊的人會提出各種不同的方法與策略。你們是第一支在15分鐘的排位賽使用入站兩次換車策略的車隊。你也可以採取不同的策略。我想可能是2013年的澳洲站,你心理的策略跟別人不同,但沒有成功。首先,誰想出策略的?是你嗎?是你跟 Emilio [Alzamora]?是Marc?
Santi Hernandez:基本上就像你說的,如果談到澳洲的進站換車,那是我跟Marc,因為當時車隊就只有我跟Marc,其他的技師之後才加入的。我們從那場比賽中學了很多。對我來說,糟糕的結果是很重要的,因為你會從中學到更多。好成績是種享受,但不好的成績是種學習。那樣能學得更多。有時候這就像人生。得要有人朝著你的臉打下去才能記取教訓,但那是對的。
接著關於策略,我們會考量一切狀況。就像你說的,我們是第一支在排位賽用上兩台車的車隊,第一個使用三條輪胎的車隊,還有很多。但都是因為Marc總是在賽道上付出超過100%的努力。他也改善了他的騎乘風格。我們是個團隊,我們得做一樣的事。當然,我跟Marc還有技師,我們一起構思這一切。
當然,如果我跟你說我是唯一一個能決策的人,因為我是最棒的,我就是制定策略的人,你就會知道我說的不是實話。這樣就像是我不尊重我的團隊,因為我們的團隊每次都會開大型會議,每個人都能說出他們的想法。這是好事。畢竟,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有時候有人會說,我們怎麼不做這個?這很瘋狂。但為什麼這很瘋狂?你會開始思考,或許這不瘋狂,但如果你做這個跟那個...然後我們會說,讓我們想想。你認為呢?有時候我們照我們想到的做。有時候則是相反。Marc 會有瘋狂的想法。「我想這麼做,你怎麼看?」但這關係到團隊。這不是一個人能決定的。如果我說我一個人就能下決定,那我就是錯的。這是團隊活動。
Q:所以這是整個團體,所有工程師,所有技師都有?還是有個決策小組,就只有你、Emilio還有一些技師?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3361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摩托筆記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670會員
328內容數
收錄MotoGP深入報導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摩托筆記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回到了歐陸,最棒的就是在亞洲的觀眾們不需要再熬夜。不變的是比賽一樣精彩可期,一樣出人意表。
在Rins拿下美國站勝利的前三天,我們坐下來與他促膝長談,試著找出他是如何把GSX-RR的潛力發揮出來。
這篇是舊文,如果你是這兩三年加入MotoGP的車迷,可能會錯過這段歷史,關於MotoGP如何節省成本,從原本17位車手增加到現在24位車手。一切都有賴Dorna的政策:CRT規則。當初這個政策一推出,每個人都在嘲笑。來看看這幾年的發展:CRT規則→開放組規則→統規電控
Ducati新的澳洲車手,踏上與Troy Bayliss跟Casey Stoner的腳步。以下是他怎麼騎的,也是之後要第一次上頒獎台的辦法。
MotoGP的空力大戰開始了,Aprilia也用上最新的空力套件,那麼規則下一步要怎麼辦呢?空力套件要保留還是跟除?
2019阿根廷:起跑失誤;肉搏戰;賽車的原始感動(III)
回到了歐陸,最棒的就是在亞洲的觀眾們不需要再熬夜。不變的是比賽一樣精彩可期,一樣出人意表。
在Rins拿下美國站勝利的前三天,我們坐下來與他促膝長談,試著找出他是如何把GSX-RR的潛力發揮出來。
這篇是舊文,如果你是這兩三年加入MotoGP的車迷,可能會錯過這段歷史,關於MotoGP如何節省成本,從原本17位車手增加到現在24位車手。一切都有賴Dorna的政策:CRT規則。當初這個政策一推出,每個人都在嘲笑。來看看這幾年的發展:CRT規則→開放組規則→統規電控
Ducati新的澳洲車手,踏上與Troy Bayliss跟Casey Stoner的腳步。以下是他怎麼騎的,也是之後要第一次上頒獎台的辦法。
MotoGP的空力大戰開始了,Aprilia也用上最新的空力套件,那麼規則下一步要怎麼辦呢?空力套件要保留還是跟除?
2019阿根廷:起跑失誤;肉搏戰;賽車的原始感動(III)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 Tadej Pogačar 獲得環法自行車賽冠軍之後,對曲柄長度未來可能帶來的影響。 另外也聊到自行車併購、荷蘭查扣中國製胖胎車的消息。
Thumbnail
豐田章男不僅是豐田的領袖,更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汽車狂熱者。在高性能車輛開發和測試方面,他一直親力親為,這次駕駛GR Yaris的事故再次體現了他的實踐精神。這場事故發生在豐田技術中心下山的賽道上,這是一條專為研發和測試高性能車輛而設計的賽道
Thumbnail
我們每天的工作與他人互動都是交換信任的考驗,而每一次工作的成果是否可以經過第三方檢核,則是對於誠信的檢視。在以前的工作經歷中,中大型公司都會有法遵、稽核等相關人員,負責控管企業對外交易的風險與程序是否得當。
做好一件事並不是需要完美無瑕的做完一件事,只要有盡力去做,任何人都可以做好一件事。 之前參加學校運動會的大隊接力,五年級因為有人在搶跑道時不慎跌倒,讓我們班錯失了冠軍。六年級大隊接力我本來沒有要上場,但是,有一位正是選手那天請了假,讓我原本在一旁心情輕鬆的我頓時緊張起來,因為身為候補第
Thumbnail
飛盤協會比賽在一旁外行地觀賞,心裏出現兩個疑問:1.飛盤那麼輕為什麼選手投擲前總是要投不投的是在《集氣》嗎? 2.不規則的場地如何判斷OB(出界)?一貫抱持有疑問一定要得到解答的個性,在下等到選手賽程暫歇時提問了,熱情的選手們答覆如下⋯⋯
Thumbnail
這場比賽應該讓不少車迷重拾觀賽的興趣,畢竟Red Bull的Max Verstappen因為煞車問題不得不在第4圈進站並退賽,沒有火星人跟火星車,場上難得回到地球組之間的戰爭:傳說中的Ferrari大戰Mclaren。
Thumbnail
記得在去年, Hank分享台灣大賽車(TSF)耐久賽的心得時就提到, 賽車是一個牽涉到相當多複雜因素的運動, 要完成一場賽事, 是需要賽道, 賽事主辦者, 車隊, 車手, 贊助商, 媒體, 觀眾等眾多因素匯集而成, 而對於參賽者來說, 除了你要把比賽車輛準備好之外,負責後勤的車隊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Thumbnail
『教練!在球場上,常會出現的快攻(Fast Break),該如何打會比較順暢呢?像是以多打少,若是不能好好把握,是比較可惜的一點。但如果狀況一來,球員光是在走位就會顯得慌張無措,這該如何避免呢?』球隊的控球後衛張勁松提出了這樣的問題。
Thumbnail
暢銷書《原子習慣》中有提及一個令我印象深刻的真實故事,這個故事講述了英國自行車隊從1908年後就沒有拿到過奧運獎牌,在各大自行車比賽中也沒有獲獎,就是一個很爛的隊伍,爛到自行車製造商不願意將自己的自行車給英國隊使用,擔心大家會因為英國隊的表現不佳而認為自行車品質不良。2003年,正如同大多數運動電影
Thumbnail
近幾年不論是車行、賽車手、賽車團隊、個人指導者,甚至駕訓班、安駕教練、賽道日協力者或品牌商主辦的教學課程五花八門。 為了避免引起爭議,懶蟲寫一段短註,有緣來到方格子沙龍或RideRace騎車賽車漫畫網站的各位朋友、如果你對上賽道遊玩或對成為賽車手懷抱夢想,請務必看完,謝謝。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 Tadej Pogačar 獲得環法自行車賽冠軍之後,對曲柄長度未來可能帶來的影響。 另外也聊到自行車併購、荷蘭查扣中國製胖胎車的消息。
Thumbnail
豐田章男不僅是豐田的領袖,更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汽車狂熱者。在高性能車輛開發和測試方面,他一直親力親為,這次駕駛GR Yaris的事故再次體現了他的實踐精神。這場事故發生在豐田技術中心下山的賽道上,這是一條專為研發和測試高性能車輛而設計的賽道
Thumbnail
我們每天的工作與他人互動都是交換信任的考驗,而每一次工作的成果是否可以經過第三方檢核,則是對於誠信的檢視。在以前的工作經歷中,中大型公司都會有法遵、稽核等相關人員,負責控管企業對外交易的風險與程序是否得當。
做好一件事並不是需要完美無瑕的做完一件事,只要有盡力去做,任何人都可以做好一件事。 之前參加學校運動會的大隊接力,五年級因為有人在搶跑道時不慎跌倒,讓我們班錯失了冠軍。六年級大隊接力我本來沒有要上場,但是,有一位正是選手那天請了假,讓我原本在一旁心情輕鬆的我頓時緊張起來,因為身為候補第
Thumbnail
飛盤協會比賽在一旁外行地觀賞,心裏出現兩個疑問:1.飛盤那麼輕為什麼選手投擲前總是要投不投的是在《集氣》嗎? 2.不規則的場地如何判斷OB(出界)?一貫抱持有疑問一定要得到解答的個性,在下等到選手賽程暫歇時提問了,熱情的選手們答覆如下⋯⋯
Thumbnail
這場比賽應該讓不少車迷重拾觀賽的興趣,畢竟Red Bull的Max Verstappen因為煞車問題不得不在第4圈進站並退賽,沒有火星人跟火星車,場上難得回到地球組之間的戰爭:傳說中的Ferrari大戰Mclaren。
Thumbnail
記得在去年, Hank分享台灣大賽車(TSF)耐久賽的心得時就提到, 賽車是一個牽涉到相當多複雜因素的運動, 要完成一場賽事, 是需要賽道, 賽事主辦者, 車隊, 車手, 贊助商, 媒體, 觀眾等眾多因素匯集而成, 而對於參賽者來說, 除了你要把比賽車輛準備好之外,負責後勤的車隊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Thumbnail
『教練!在球場上,常會出現的快攻(Fast Break),該如何打會比較順暢呢?像是以多打少,若是不能好好把握,是比較可惜的一點。但如果狀況一來,球員光是在走位就會顯得慌張無措,這該如何避免呢?』球隊的控球後衛張勁松提出了這樣的問題。
Thumbnail
暢銷書《原子習慣》中有提及一個令我印象深刻的真實故事,這個故事講述了英國自行車隊從1908年後就沒有拿到過奧運獎牌,在各大自行車比賽中也沒有獲獎,就是一個很爛的隊伍,爛到自行車製造商不願意將自己的自行車給英國隊使用,擔心大家會因為英國隊的表現不佳而認為自行車品質不良。2003年,正如同大多數運動電影
Thumbnail
近幾年不論是車行、賽車手、賽車團隊、個人指導者,甚至駕訓班、安駕教練、賽道日協力者或品牌商主辦的教學課程五花八門。 為了避免引起爭議,懶蟲寫一段短註,有緣來到方格子沙龍或RideRace騎車賽車漫畫網站的各位朋友、如果你對上賽道遊玩或對成為賽車手懷抱夢想,請務必看完,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