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有個小兒過動症專科 - 過動症小孩在美國教育系統有很好的資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這一個月我在Developmental Pediatrics Medicine作Rotation。
Developmental Pediatrics是一個台灣沒有的次專科,直譯的話是行為發展小兒科學。這個次專科專門處理小孩子的行為發展問題,最常見的兩種疾病是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跟 ASD (自閉症)。

要當上這個次專科的主治需要經過三年小兒科住院醫師再加上三年的fellowship訓練。他跟精神科醫師或心理醫師雖然領域有重疊,但專精的部分不同。

我在過去這兩個禮拜裡學到許多關於ADHD跟ASD的知識,也驚訝於美國教育系統的用心之處。美國的教育資源豐富,對這些需要額外協助的孩子,從聯邦政府到學校,都有計劃性的輔助他們學習。細節等到我結束這個rotation再跟大家分享。
圖片中是我們主治醫師寫給過動兒家長跟老師的指引之一,像是安排座位、使用non verbal cue、使用系統性教學等常見的建議都在裡面。還有其他幾項特別吸引我注意,在這裡跟大家分享。

- 不要給小孩太多功課。沒有證據顯示回家作業有助於孩童學習。針對這點,我上網作了"功課",還真的發現很多"不利於回家作業"的研究。一般而言,孩童回家功課的量應該跟年紀成正比,一年級花10分鐘,二年級20分鐘,以此類推。多作無益。
- 多花時間跟孩子溝通,不要老是等到有問題了才溝通,沒有人喜歡父母一開口總是在嘮叨。
- 孩子作錯時一定要明確的告訴他哪裡做錯。只處罰卻沒有告知原因小孩子永遠學不會。
- 給他們多一點時間完成作業跟考試。
- 如果手寫是個問題,鼓勵他們用打字機或是電腦。
- 避免要求孩子用答案紙。抄寫答案到答案紙上對過動兒來講是困難的。允許孩子直接將答案寫在考卷上。

我將指引放在圖片裡,英文的部分不難。家裡或是教室裡有過動兒的人可以參考。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今天在(美國的)小兒科醫師社團看到有人發文: "我正在考慮要不要為了高薪去加入一個一天(八小時)要看35-40個病人的基層診所。大家覺得一天看這麼多病人有可能嗎?" 以下留言: "太多了啦,不行" 一半以上回答這個 "絕不,除非他們給你配個scribe(醫療打字員。醫生問診時在旁邊幫忙打病歷的)加上
今年台灣人在美國MATCH榜單真是一個比一個厲害! 除了有少見的外科、麻醉科,在傳統IMG(外國醫學畢業生)較多的內科也有亮眼的成績。不僅有神人上了連AMG(美國畢業生)也很難進的牛B名校,大部分的人也都上了不錯的醫院。台灣來的醫師雖然不多(今年反常的多,大概20人。以往都不到10人。我match的
轉眼間,又到了這個時刻:對參加美國住院醫師申請的人來說,3 月 12 日和 3 月 16 日(註:每年的日期不盡相同,但大都是落在這個時間附近),
我很喜歡我們醫院給住院醫師的curriculum跟schedule,這也是當初我將它排在第一志願的原因之一。開始工作快一年了後更可以感受到醫院對住院醫師的照顧跟對教學的用心。我們在三年住院醫師的訓練中總共有10個月的electives(選修),讓我們自由選擇去有興趣的次專科學習。而其中有兩個elec
前陣子看到一則台灣急診醫護關係緊張的新聞,誰對誰錯我們外人霧裡看花不便評論,但我第一時間的感想是【大家都累了…】記得我在台灣當intern時,也常常有生不如死想要爆炸的感覺。尤其是在內科病房,一個月值10班。值班是早上八點到隔天五點連續工作33個小時,要cover 80床,手機響個不停。好不容易從A
異位性皮膚炎(濕疹)是許多家長的痛,看到可愛的小baby無助地抓得全身是傷真的很心疼。類固醇是治療濕疹的主要藥物。現在雖然有越來越多的非類困醇藥物像是Crisaborole(FDA approved for children older than 2 years old) 能夠治療小兒濕疹,但這些新
今天在(美國的)小兒科醫師社團看到有人發文: "我正在考慮要不要為了高薪去加入一個一天(八小時)要看35-40個病人的基層診所。大家覺得一天看這麼多病人有可能嗎?" 以下留言: "太多了啦,不行" 一半以上回答這個 "絕不,除非他們給你配個scribe(醫療打字員。醫生問診時在旁邊幫忙打病歷的)加上
今年台灣人在美國MATCH榜單真是一個比一個厲害! 除了有少見的外科、麻醉科,在傳統IMG(外國醫學畢業生)較多的內科也有亮眼的成績。不僅有神人上了連AMG(美國畢業生)也很難進的牛B名校,大部分的人也都上了不錯的醫院。台灣來的醫師雖然不多(今年反常的多,大概20人。以往都不到10人。我match的
轉眼間,又到了這個時刻:對參加美國住院醫師申請的人來說,3 月 12 日和 3 月 16 日(註:每年的日期不盡相同,但大都是落在這個時間附近),
我很喜歡我們醫院給住院醫師的curriculum跟schedule,這也是當初我將它排在第一志願的原因之一。開始工作快一年了後更可以感受到醫院對住院醫師的照顧跟對教學的用心。我們在三年住院醫師的訓練中總共有10個月的electives(選修),讓我們自由選擇去有興趣的次專科學習。而其中有兩個elec
前陣子看到一則台灣急診醫護關係緊張的新聞,誰對誰錯我們外人霧裡看花不便評論,但我第一時間的感想是【大家都累了…】記得我在台灣當intern時,也常常有生不如死想要爆炸的感覺。尤其是在內科病房,一個月值10班。值班是早上八點到隔天五點連續工作33個小時,要cover 80床,手機響個不停。好不容易從A
異位性皮膚炎(濕疹)是許多家長的痛,看到可愛的小baby無助地抓得全身是傷真的很心疼。類固醇是治療濕疹的主要藥物。現在雖然有越來越多的非類困醇藥物像是Crisaborole(FDA approved for children older than 2 years old) 能夠治療小兒濕疹,但這些新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深入探討了特殊需求兒童小達的情緒波動、自我調節、注意力缺陷及衝動行為等症狀。通過個案故事描述了小達在家庭和學校中所面臨的挑戰,提出了家庭、學校和社會應針對這類兒童的需求,提供多方面的支持和幹預,協助他們融入社會,實現潛能。
Thumbnail
文章闡述過動症的障礙與特質、ADHD兒童在動態狀態下的學習表現優勢。長期關注過動議題的台灣家庭醫學科醫生李佳燕醫師講座內容分享,她的講座筆記涵蓋ADHD的獨特特質、社會對疾病的負面態度、過動症醫療與生活方法等內容,充滿實用性並以個人故事作為例證。
Thumbnail
這是一篇描述母親面對兒子診斷ADHD後的成長故事。從接納到尋求專業協助,與學校合作,家庭支持到媽媽的自我成長,分享她們的成長故事。希望成為其他ADHD家庭的鼓舞和幫助。
Thumbnail
注意力不足 - 過動症 (英語: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縮寫為ADHD),是神經發展障礙的精神疾患。 它的特性是難以專注、過度活躍、做事不考慮後果等等。 除此之外,還有不合年紀的行為,有注意力缺失的個體也可能表現出情緒調節困難或執行功能
光田神經內科 大甲分院/尤世杰 醫師 “小孩過度活潑,不是難解之疾病,而是要找對方法改善!” ADHD治療及迷思
Thumbnail
2024年年初美語補習班的小學生一週每日行程貼文, 在社會引起了輿論。大多數的評論圍繞在兒童、睡眠時間和學習成就等議題,專家們的評論呈現不同觀點,探討家長的安排對孩子的影響。本文探討了小孩在教育體制內外的體驗,以及良好的休息和創意培養在教養過程中的重要性。
Thumbnail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孩童的成長路徑中,他們經歷的辛苦與無奈是許多人難以體會的;擾動混亂的生活節奏非他們所願,卻很難被旁人諒解。讓家長感到挑戰和艱辛的,是如何理解ADHD孩童行為背後的原因、如何協助孩子適應,同時還能照顧自己的情緒。
Thumbnail
「老師說他上課都沒辦法專心,但是他在家裡可以一個人拼積木拼很久耶...」媽媽電話中,拋出這個疑惑,想問問我的看法。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深入探討了特殊需求兒童小達的情緒波動、自我調節、注意力缺陷及衝動行為等症狀。通過個案故事描述了小達在家庭和學校中所面臨的挑戰,提出了家庭、學校和社會應針對這類兒童的需求,提供多方面的支持和幹預,協助他們融入社會,實現潛能。
Thumbnail
文章闡述過動症的障礙與特質、ADHD兒童在動態狀態下的學習表現優勢。長期關注過動議題的台灣家庭醫學科醫生李佳燕醫師講座內容分享,她的講座筆記涵蓋ADHD的獨特特質、社會對疾病的負面態度、過動症醫療與生活方法等內容,充滿實用性並以個人故事作為例證。
Thumbnail
這是一篇描述母親面對兒子診斷ADHD後的成長故事。從接納到尋求專業協助,與學校合作,家庭支持到媽媽的自我成長,分享她們的成長故事。希望成為其他ADHD家庭的鼓舞和幫助。
Thumbnail
注意力不足 - 過動症 (英語: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縮寫為ADHD),是神經發展障礙的精神疾患。 它的特性是難以專注、過度活躍、做事不考慮後果等等。 除此之外,還有不合年紀的行為,有注意力缺失的個體也可能表現出情緒調節困難或執行功能
光田神經內科 大甲分院/尤世杰 醫師 “小孩過度活潑,不是難解之疾病,而是要找對方法改善!” ADHD治療及迷思
Thumbnail
2024年年初美語補習班的小學生一週每日行程貼文, 在社會引起了輿論。大多數的評論圍繞在兒童、睡眠時間和學習成就等議題,專家們的評論呈現不同觀點,探討家長的安排對孩子的影響。本文探討了小孩在教育體制內外的體驗,以及良好的休息和創意培養在教養過程中的重要性。
Thumbnail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孩童的成長路徑中,他們經歷的辛苦與無奈是許多人難以體會的;擾動混亂的生活節奏非他們所願,卻很難被旁人諒解。讓家長感到挑戰和艱辛的,是如何理解ADHD孩童行為背後的原因、如何協助孩子適應,同時還能照顧自己的情緒。
Thumbnail
「老師說他上課都沒辦法專心,但是他在家裡可以一個人拼積木拼很久耶...」媽媽電話中,拋出這個疑惑,想問問我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