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覺今是而昨非(下)──《歸去來兮:為什麼離教?》大要 2019B3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2.3 離教的主觀理由

離教很少出於單一因素。有時候好像「萬事都互相效力,叫屬神的人離教。」朱克曼歸納受訪者的自白,離教有九大理由:

2.3.1 家長

有許多受訪者,雙親都是教徒;但是大體而言,離教者的父母,常有一方不那麼熱中宗教:從「隨大流」的、不溫不火的到無神論者,都可以撒下不信的種子。
Chuck隨母親上教會,聽完牧師講道,回家再聽無神論父親的反駁。天主教徒Milton反省:父親明明是個好人,只因為對天主教不反對,也不熱中,就要永遠下地獄,該當嗎?公義嗎?Ali的父母是所謂「屬世穆斯林」(secular Muslims),只是依循傳統,並不篤信真主,也不一定視《古蘭經》為神聖。他們認為男女平等,社交場合也會喝點酒。小時候,Ali在學校聽基要派的老師講什麼是穆斯林的壞女人,自忖:「老師在說我媽呢!」除了因為是母親,自己也愛她,母親還是個好人。他心裡掙扎:信仰和母親不可兼得。
母親的影響尤其大。朱克曼引述別人對1980年代美國家庭的研究:父親不信,子女長大後不信的約1/6;母親不信,子女長大後不信的約有一半;父母都不信,子女長大後不信的有85%。
按:分子生物學家梅迪納有個叫人羨慕的母親:『我十四歲時,有一天,我跟母親宣布說我是無神論者,她是非常虔誠的教徒,我以為這個宣告一定對她打擊很深,想不到她只是說:「這很好,親愛的。」好像我剛剛說的是我不再喜歡炸玉米片和起司了。第二天,母親叫我到廚房的桌子旁坐下,她膝上有一個包裹,她很冷靜地說:「我聽說你現在是無神論者了,是嗎?」我點點頭,她微笑地把包裹放到我手上,「這是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的書叫《偶像的黃昏》(Twilight of the Idols),假如你要做一個無神論者,就要做最好的,好好享受這本書!」我呆住了,說不出話來。』(Medina(2014: ch. 12),洪蘭譯。)

2.3.2 教育

大量的研究顯示,不信跟教育程度高有關。大體上,教育程度越低,信仰越篤。高等教育有幾個作用:一、知識增加,尤其科學的。根據研究,念人類學、心理學的人,信教比例比較低,科學家更不用說了。二、大學有不同的人,同儕互動往往叫人開竅。三、上大學意味離開家庭和成長環境的牽絆。
Elizabeth在社區大學上了一門社會學,突然開了竅,基督教的世界觀就鬆動起來。她跟最要好的信徒朋友分享後:
她們看着我說:「你要停掉這種課。不要再去上了,伊麗莎白。這種課會毀掉你的信仰。」我一聽,就知道她們說的是錯的,也知道自己要做的正正就是去上課,去學。
Rita, Nancy都出生在低下勞工階層,父母沒念過大學。她們當初也沒念大學,信仰卻很虔誠。二十出頭才到社區大學進修,大開眼界。Rita形容上世界宗教課,認識佛教、道教、印度教等等不同的觀點,對信仰的衝擊像滾雪球。Nancy上心理學、社會學、歷史。尤其明白宗教的心理基礎,讓她反省:信仰是文化決定的,宗教是社會化的結果。

2.3.3 不幸

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但是信徒的感受有時格外難過。
Penny九歲時,心愛的貓不見了,她懇切禱告,滿以為貓兒一定回來,就算死了,耶穌也能叫牠像拉撒路一樣復活。雖然是芝蔴綠豆的小事,卻足以叫一個小女孩覺悟:祈禱是沒有用的。這就敲了一道信仰小裂縫了。許多信徒祈禱無效,一面為上帝開脫,一面也撒下了疑惑的種子,有些人終於離教。耶和華見證人David在信仰上循規蹈矩,婚姻、事業卻不如意,神為什麼不保佑他呢?
親友橫死,打擊就大了。朱克曼有個從小信神的女學生,弟弟18歲,就要上大學了,卻被酒駕撞死。她想不出這有什麼道理、意義,只斷定世上沒有神。Beatrice才16歲,母親乳癌死了, 她既困惑又憤怒,
我跟神說,「我做錯了什麼?」……可是,我想那時候我不是質疑祂的存在,我只是在質疑,我一直做得那麼好,為什麼叫我這樣?
母親驟逝,也是穆斯林Haneefa離教的關鍵。
她剛走,我就不斷禱告,跟大家一樣。……禱告了一個禮拜,有一天晚上祈禱,希望她在天堂安好。然後,很突然──不曉得為什麼──可是我只覺得,我什麼都感覺不到。我感覺不到她去了哪裡。我覺得禱告是沒有用的──我只是在浪費時間。……因為我什麼都感覺不到,我不相信她去了什麼地方。我想,相信永生是宗教的關鍵,既然我感覺不到,也不相信。所以我不信了。

2.3.4 不同的文化、宗教

移民、搬家、上課等等,都可以讓人認識不同的文化、宗教。
Nathan是虔誠的五旬節派基督徒,在基督教學院遇到很多陌生的加爾文派同學,大受刺激:如果他們所信的不可靠,自己所信的呢?Jayme認為在大學課上認識世界上的不同宗教,是日後離教的轉捩點,而甘地的事迹尤其令她心折:
他不是基督徒,可你看他為世界做的好事,他的價值觀,他怎麼待人……
Lily是個美國的女孩子,從西方宗教最盛的民主國家,到愛沙尼亞去留學,發覺當地人很少信教,連Jesus都不會念。刺激的源頭不是當地人信別的宗教,而是他們不信宗教。又結識了一個不信宗教的芬蘭女孩子,回國後漸漸離教。Mercedes在天主教盛行的墨西哥中部長大,到了美國,認識不同的文化、宗教,後離教。
語言學教授Daniel Everett到亞馬遜雨林,給土著傳教愈30年。土著覺得他傳的基督教是迷信,他最後反而成了無神論者。
Caleb的例子很特別。他是摩門教徒,因擅長樂器,常被不同教會雇用,聽到不同教派的講道,例如:密蘇里路德會、基督復臨派、耶和華見證人會等等。每個宗教或教派都有自己的一套守則,都斷定自己人上天堂,別的宗教或教派通通下地獄。他疑惑:摩門教的一套才對嗎?還是通通都不對?

2.3.5 朋友、同事、情人

Ed和質疑教義的信徒朋友討論神的全知、演化論等等。Rita離婚後交的男友,為人不錯,男友不信,叫她意外,也叫她對信仰起疑。
Henry一家都是虔誠的愛爾蘭天主教徒。他20歲出來工作,老闆的學識、為人都叫他欣賞,卻是他第一次碰到的無神論者。老闆質疑他的信仰,質疑苦難問題,指出《聖經》記載卻沒有人教過他的神的暴行等等。他從來沒有這樣辯論過。回家後翻查《聖經》,發覺老闆講的都對,開了竅:
我當時很掙扎,身為信徒,我當時在想:「這不好。」「我不應該懷疑,不然要下地獄,要得罪神。」結果一邊破解信仰,一邊又想避免掙扎……名副其實,腦子裡天人交戰。
這番生動的自白,叫人知道信仰怎樣箝制理性,多麼纏人。Henry離教後,花了八年,母親也成了無神論者。
Nancy是基督徒,卻輟學,吸毒,犯案,進出監獄。二十幾歲改過後,漸漸從深信上帝變成無神論者,多少受了不信宗教的老闆影響。老闆聰明博學,明知Nancy的前科,不但願意雇用她,而且尊重她,信任她,反過來博得Nancy的尊重和信任。
類似的親友交往,等於個人層次上的文化接觸。

2.3.6 政治

在美國,除了非裔美籍之外,信仰越強,政治上越保守、越偏右;政治上越保守、越偏右,信仰越強。信徒往往支持死刑、伊拉克戰爭、刑求等等。如果你是篤信宗教的左派,多少格格不入。摩門教徒Cecilia就受不了「共和黨是上帝的政黨」。

2.3.7 性事

人類的性行為多姿多采,各大宗教的觀念卻相當單調,大都認為「性」不是好東西,就算不禁,也有種種戒律。簡單說:丈夫、妻子以外都不行;所以婚前不行,同性不行,如此類推。性事促成離教,有三個因素:慾望、罪疚感、同性戀。
有些人為了婚前守貞而天人交戰,最後為「性事」離教,例如Geraldine。
Robert是虔誠的基要派基督徒,答應父母婚前守貞,還到教會行禮、「簽約」,戴處男戒指(Promise Ring)1。Robert不認為同性戀是什麼滔天大罪,也有好友是同性戀,念神學院時,卻受命要寫反同文章,良心不安,沒有寫完。他的離教是個漫長的過程,教會對性的態度無疑是重要的因素。而他也連帶影響了弟弟Ed。Ed和朋友還公開褻瀆聖靈,實行「堅不信禮」。
信徒破了戒,少數還算心安,大多數卻負疚,Jayme像很多女信徒一樣,罪咎感延續到婚後與丈夫的性生活,多年後才擺脫。負疚本身不一定叫人離教,卻是重要的催化劑,當事人多少連帶擺脫了信仰的束縛,甚至有人破戒就同時離教,像Ed, Brian。
朱克曼訪問的這類個案,大多乾脆放棄信仰,而不是轉到別的容得下他們的宗教或教會;好比葷的吃不下,就直接改吃素,而不再找別的可口的葷食。
離教很少出於單一因素,而那個單一因素,往往是同性戀。也有研究顯示,同性戀或雙性戀持無神論、不可知論的比例,是異性戀的3倍。第4章介紹了兩個人,都曾是虔誠的摩門教徒。Andrew只因為身為同性戀者而離教。Cecilia不是同性戀,卻不滿教會對衣著、政治、守貞的立場,尤其教會為了反同婚,下死勁支持加州8號提案的態度,叫她反感,是離教的關鍵。
Frank是同性戀,父親是受人敬重的教會執事,重金聘請了一位高級妓女,陪兒子到夏威夷度假,幫他「改邪歸正」。兩人沒有那個,倒一起上酒吧,泡男人,好玩得很。

2.3.8 撒旦、地獄

恐懼是驅使人類的利器,傳統宗教為了叫人就範,自然大加利用。
惟有膽怯的、不信的、可憎的、殺人的、淫亂的、行邪術的、拜偶像的,和一切說謊話的,他們的分就在燒著硫磺的火湖裡;這是第二次的死。(啟21: 8)
不同的人對恐嚇有不同的感受,但無論如何,對許多信徒來說,魔鬼和地獄是揮之不去的夢魘,難以心安,到頭來就有人釜底抽薪:離教。
Robert一家都是虔誠的基要派基督徒,母親是家庭主婦兼忙碌的驅魔人。Robert小時候常常夢到魔鬼帶着小鬼闖進家裡,把他撕成碎片。驚醒了,母親不會安慰他說是做夢,反而說是真的。他因而終日惶恐,怕末日來臨,怕下地獄。
按:天上的大鬍子老爸的確讓許多人心裡安穩,但是有些教義卻叫人害怕。哲學家安東妮小時候也吃過苦頭(Antony(ed)(2007: ch. 4))。

2.3.9 宗教人士的惡行

信徒的壞榜樣不勝枚舉。《洛杉磯時報》宗教專欄記者William Lobdell因教會性侵等醜聞觸發,重新檢驗基督教,後來離教。一群暫居帳篷的印弟安人遇水災,Juan請神父、教會收容一晚;不肯,因為地下室新鋪了紅毯。Juan大受刺激,後離教。
Rachel是個特別的例子,作惡的是雙親。父母都是耶和華見證人信徒,卻經常打架,有一回父親毒打母親,Rachel只得報警。她失去對父母的敬意,質疑父母的道德觀,更質疑支持這種道德觀的信仰。而弟弟因父母不准輸血而幾乎送命,更促成了她的離教。
信徒失德跟境遇不幸不同,不論在個人或社會層次,都叫離教的人增加。

2.3.10 其他理由

其他理由千奇百怪:有一位女士只因為想避孕而離教。另一位女士用實驗法:先信兩年,祈禱,讀經,上教會;再離教一年。發覺不信比較好,從此成了無神論者。有個男的到兒童醫院去,看見一個個垂死的癌童,難過得不久就離教。有位女士讀了道金斯的《神的錯覺》,就把信仰「一了百了」。有人發現《聖經》跟從小學到的恐龍知識「兜不攏」,就對信仰起疑。有一位異性戀者,念基督教學院,看見校園牆上寫了「上帝憎恨男同志」,叫他開了眼界,開始看見基督教的壞處。
1 請台灣的家長、老師參看高穎超(2016)〈讓研究證據說話─為什麼貞潔教育無效又有害 〉。

引用文獻

高穎超. 2016. 讓研究證據說話─為什麼貞潔教育無效又有害. 《性別平等教育季刊》No. 74.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2會員
55內容數
讀書記精選國外探討宗教的優秀著作,尤其雅俗共賞而還沒有中譯的,加以評介。作者大都學有專精,包括哲學家、生物學家、社會學家、精神科醫生等等,各從自己的專業來看宗教信仰。讀者不論信不信,都能得到啟發。讀書記先分篇撮述大要,然後是讀後記,包括局外人的評論、補充、相關著作、電影、網站的介紹。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局外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介紹社會學家朱克曼的《歸去來兮:為什麼離教?》。朱克曼以離教或不信宗教的尋常人的尋常生活,介紹有正面意義的真正的世俗人生觀。鼓勵形形色色不信宗教的人,也給他們一些指引。糾正一般人錯誤的刻板觀念。事實證明,不信宗教的人生一樣可以有意義,有道德;不信的社會可以一樣和諧,甚至更和諧。
一座山沒有目的,只有我們有。我們有就夠了。宇宙沒有愛,只有我們有。我們有就夠了。快樂縱然有盡,仍然是真實的快樂;思想和愛也不因為不能恆久而失去價值。人與人的關係才是幸福快樂的關鍵。關懷他人,生命才有活力。
萬物沒有目的,沒有意義,意義是人賦予的。宇宙不關懷人,但是人可以互關懷。我們真正着緊的是人,我們只有彼此。
死亡是生命繁富在演化上的代價,人如果不死,只能是細菌般的簡單生物。「生命的權利」不是「生存的責任」。我們應該坦然面對死亡,甚至協助自殺。親友蒙難,你最少可以同感,還有人擴小愛為大愛。每一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漣漪效應。
道德是湧現的現象──道德基於本能、情感,受理性的形塑,是演化的產物,而演化由歷時而變的環境所塑造。時空變了,生物所重視的東西也變了。文化上的演化往往走在前頭,跟生物上的演化矛盾。
心智活動基於生理上的神經系統,並不妨礙我們有意識地斟酌,理性地思考。自由意志是個程度問題。生物的演化讓人類有追求目的、意義的行為,也有道德;文化的演化讓目的、意義更遠大,讓道德更崇高。複雜的生物有複雜的本能,情感驅動種種動機,賦予不同事物、行為不同的價值、重要性,引導生物做「該」做的事。
介紹社會學家朱克曼的《歸去來兮:為什麼離教?》。朱克曼以離教或不信宗教的尋常人的尋常生活,介紹有正面意義的真正的世俗人生觀。鼓勵形形色色不信宗教的人,也給他們一些指引。糾正一般人錯誤的刻板觀念。事實證明,不信宗教的人生一樣可以有意義,有道德;不信的社會可以一樣和諧,甚至更和諧。
一座山沒有目的,只有我們有。我們有就夠了。宇宙沒有愛,只有我們有。我們有就夠了。快樂縱然有盡,仍然是真實的快樂;思想和愛也不因為不能恆久而失去價值。人與人的關係才是幸福快樂的關鍵。關懷他人,生命才有活力。
萬物沒有目的,沒有意義,意義是人賦予的。宇宙不關懷人,但是人可以互關懷。我們真正着緊的是人,我們只有彼此。
死亡是生命繁富在演化上的代價,人如果不死,只能是細菌般的簡單生物。「生命的權利」不是「生存的責任」。我們應該坦然面對死亡,甚至協助自殺。親友蒙難,你最少可以同感,還有人擴小愛為大愛。每一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漣漪效應。
道德是湧現的現象──道德基於本能、情感,受理性的形塑,是演化的產物,而演化由歷時而變的環境所塑造。時空變了,生物所重視的東西也變了。文化上的演化往往走在前頭,跟生物上的演化矛盾。
心智活動基於生理上的神經系統,並不妨礙我們有意識地斟酌,理性地思考。自由意志是個程度問題。生物的演化讓人類有追求目的、意義的行為,也有道德;文化的演化讓目的、意義更遠大,讓道德更崇高。複雜的生物有複雜的本能,情感驅動種種動機,賦予不同事物、行為不同的價值、重要性,引導生物做「該」做的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莉亞自幼生活在一個破碎的家庭中。父母在她年幼時離婚,從那時起,她便在父母之間被當作負擔推來推去。每當她渴望父母的關心時,母親總會說:「你去你爸爸那吧,我這裡很忙。」而父親則冷漠地回應:「我現在有了新的家,你還是去找你媽吧。」這樣的推卸讓莉亞心中充滿了孤獨感,無法體驗到真正的愛和家庭的歸屬感。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在婆婆聽到孫子開始上主日學後,整個人坐不住了。直接撂下「反正他是長孫就得學拜拜!」我想這就是生而為人最失敗的教育吧,不尊重他人的意志、認為自己相信的就是對的,然後逼迫別人必須無條件的遵從。 對我而言,信仰是每個人的自由,我很愛我的小孩,當然希望他可以跟我一樣成為基督徒,現在的他僅僅算是個慕道友。
‘’心頭抓乎定‘’ ,是我南部阿公常轉述給我媽,並且交代她的話。 她沒有任何宗教信仰,可是自小到大無止盡的外靈干擾,讓她不得不尋找各類宗教的救贖。她反而不能有任何宗教信仰的,不管是東方的,還是西方的,不能接近任何這類磁場領域,可是她不聽話,常常跑去那種地方,尋找她所謂的平靜,佛、道、基督各種都去接
Thumbnail
邁入中年的時光,回首人生的際遇,隨然沒有繼續升學,很早出社會工作,但是感謝我的母親用愛與智慧的包容,帶領我成為基督徒° 小時候,母親曾帶我和妹妹去兒童主日學聽主日學女老師講聖經的故事,然後才第一次聽到了主耶穌基督的事° 然後,父母離婚,我們三個孩子,都是母親用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信仰、家庭和婚姻的文章,講述了作者與妻子在教會信仰上的矛盾與糾結,懷疑教會對家庭關係的負面影響。作者描述了自己對婚姻、信仰的態度和思考,並表達了對家庭和婚姻的渴望。文章意在探討婚姻信仰問題的思考與困境,期待透過理解尋求解答。
一位信了主耶穌不久的教會姊妹,因為主耶穌無條件的愛和救恩,很樂意為主去改變自己的習慣及為祂作好見證,很快便決定從此不再打麻雀了,誰知道她剛成年的兒子知道後便大發雷霆,並對基督教十分反感,聽到這樣的事情大惑不解,怎麼會有一位年輕的家人寧願自己的母親繼續打麻雀,不是應該歡喜母親不再參與那樣的賭博行為嗎?
Thumbnail
有個好友引述某個在佛光山當義工,陪伴國際背包客的善信,提到這些來自世界各國的青年,在各自的國家,不是從沒接觸過基督、天主、伊斯蘭和其他信仰,但為何他們却選擇佛教?得到的回覆是:好奇、不滿社會現狀、尋求一個心靈停靠的港灣。 父母、親友原是他們最先停靠的港灣,而後擴及社會、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的尋找和回歸之路。從童年時對教會的記憶,到後來對信仰的疑問和迷惘,最後透過一位牧師的引導重新認識了基督,找到真正的信仰。文章中深刻訴說了作者的內心轉變和重生,是一篇充滿感動和啟發的見證故事。
Thumbnail
我從很小就進入到宗教中,或許是我想逃避當時困難的處境吧! 很多宗教都以家庭當包裝,缺少家庭溫暖、自信、肯定和支持的人就會被吸引,然後進入宗教過一個全新的生活,只要他一直沒有發現表裡不一的地方。 只要有名氣功勞,一定全是宗教的栽培功勞,一旦有了一些失敗失形象的事,那就一定是信徒個人的問題,而為了讓
Thumbnail
莉亞自幼生活在一個破碎的家庭中。父母在她年幼時離婚,從那時起,她便在父母之間被當作負擔推來推去。每當她渴望父母的關心時,母親總會說:「你去你爸爸那吧,我這裡很忙。」而父親則冷漠地回應:「我現在有了新的家,你還是去找你媽吧。」這樣的推卸讓莉亞心中充滿了孤獨感,無法體驗到真正的愛和家庭的歸屬感。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在婆婆聽到孫子開始上主日學後,整個人坐不住了。直接撂下「反正他是長孫就得學拜拜!」我想這就是生而為人最失敗的教育吧,不尊重他人的意志、認為自己相信的就是對的,然後逼迫別人必須無條件的遵從。 對我而言,信仰是每個人的自由,我很愛我的小孩,當然希望他可以跟我一樣成為基督徒,現在的他僅僅算是個慕道友。
‘’心頭抓乎定‘’ ,是我南部阿公常轉述給我媽,並且交代她的話。 她沒有任何宗教信仰,可是自小到大無止盡的外靈干擾,讓她不得不尋找各類宗教的救贖。她反而不能有任何宗教信仰的,不管是東方的,還是西方的,不能接近任何這類磁場領域,可是她不聽話,常常跑去那種地方,尋找她所謂的平靜,佛、道、基督各種都去接
Thumbnail
邁入中年的時光,回首人生的際遇,隨然沒有繼續升學,很早出社會工作,但是感謝我的母親用愛與智慧的包容,帶領我成為基督徒° 小時候,母親曾帶我和妹妹去兒童主日學聽主日學女老師講聖經的故事,然後才第一次聽到了主耶穌基督的事° 然後,父母離婚,我們三個孩子,都是母親用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信仰、家庭和婚姻的文章,講述了作者與妻子在教會信仰上的矛盾與糾結,懷疑教會對家庭關係的負面影響。作者描述了自己對婚姻、信仰的態度和思考,並表達了對家庭和婚姻的渴望。文章意在探討婚姻信仰問題的思考與困境,期待透過理解尋求解答。
一位信了主耶穌不久的教會姊妹,因為主耶穌無條件的愛和救恩,很樂意為主去改變自己的習慣及為祂作好見證,很快便決定從此不再打麻雀了,誰知道她剛成年的兒子知道後便大發雷霆,並對基督教十分反感,聽到這樣的事情大惑不解,怎麼會有一位年輕的家人寧願自己的母親繼續打麻雀,不是應該歡喜母親不再參與那樣的賭博行為嗎?
Thumbnail
有個好友引述某個在佛光山當義工,陪伴國際背包客的善信,提到這些來自世界各國的青年,在各自的國家,不是從沒接觸過基督、天主、伊斯蘭和其他信仰,但為何他們却選擇佛教?得到的回覆是:好奇、不滿社會現狀、尋求一個心靈停靠的港灣。 父母、親友原是他們最先停靠的港灣,而後擴及社會、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的尋找和回歸之路。從童年時對教會的記憶,到後來對信仰的疑問和迷惘,最後透過一位牧師的引導重新認識了基督,找到真正的信仰。文章中深刻訴說了作者的內心轉變和重生,是一篇充滿感動和啟發的見證故事。
Thumbnail
我從很小就進入到宗教中,或許是我想逃避當時困難的處境吧! 很多宗教都以家庭當包裝,缺少家庭溫暖、自信、肯定和支持的人就會被吸引,然後進入宗教過一個全新的生活,只要他一直沒有發現表裡不一的地方。 只要有名氣功勞,一定全是宗教的栽培功勞,一旦有了一些失敗失形象的事,那就一定是信徒個人的問題,而為了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