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與食物的關係,從自我覺察開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人是為了活著而吃,還是為了吃而活著?
減肥瘦身是歷久不衰的議題,加上近年健身風氣大興,各種飲食方法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像是生酮飲食、間歇性斷食、無麩質飲食、減糖飲食等等,我在出社會開始工作後,發覺長時間久坐的工作型態讓我的身材往橫向發展,決定在鏡中的自己還沒變形太多之前,研究該怎麼樣能夠開心吃又不會胖的方法!
我陸續追蹤了許多營養師、健身教練、部落客的社群媒體,也找了相關的書籍或食譜來閱讀,許多飲食方法都會強調應該吃什麼、不應該吃什麼,什麼時間該吃、什麼時間不該吃,好身材需要強大的自制力,嚴格的飲食控制才能達到理想的身材,但是身為崇尚自由、愛好美食的人,我認為學習營養相關的知識,是要幫助我了解什麼食物適合我的身體以及我可以如何在繁忙的生活中有效率的選擇食物,採取節制性的飲食心態,反而因此降低生活、社交的體驗。

以下分享幾個我從正念飲食》一書中學習到可以幫助自己覺察飲食習慣的好方法:

1.記錄生活作息以及飲食內容

想要瞭解自己的飲食狀態第一步就是做記錄,很多時候,我們根本想不起來昨天晚餐吃什麼,甚至連上一餐吃什麼都要想很久,現在有很多紀錄飲食的app,像是 MyFitnessPal、FatSecret等,食物照不再只有打卡炫耀的功能,還能計算熱量維持身材。如果擔心沒有毅力記錄每一餐,書中有提到一個比較概略的練習方法,首先拿一張白紙畫一個圓分成10等份,代表一天清醒的時間花費在吃東西、體重以及身體上的心思比例,例如計畫餐點、購買食材、烹煮、進食等等,將腦中想到的數值寫在圈圈上,接著在圈圈外寫下生活中其他重要的事情,例如工作、家庭、興趣等等事項需要花費的時間。
這個練習讓我發現,每天思考三餐要吃什麼是過去從來沒有注意到的「暗時間」,許多工作繁忙的成功人士會將生活中繁瑣的小事盡量自動化、固定化,把腦力放在思考重要的問題上,減少選擇的機會。除此之外,最近很流行的極簡生活像是《才不是魯蛇》作者大原扁理就是採用固定菜單、自己料理的方式,將食材器具固定,自己煮就會很快也很省錢!
我的飲食紀錄~~

2.覺察個人飢餓及滿足程度

在吃飯前練習用1-10分覺察自己的飢餓程度,1分代表完全不餓,10分代表極度飢餓,感受自己身體上的反應,例如肚子咕嚕叫、頭暈等,開始吃時將意念專注在品嘗食物的當下,感受每一口食物帶給自己的滿足感,這樣就不會因為分心而吃進過多的量,例如一邊看電影一邊吃爆米花,可能在不知不覺中整桶爆米花就從眼前消失,而我們對於吃進去的東西一點印象都沒有!
餓與飽不是非黑即白的選擇題,生活中很容易陷入2擇1的選擇題,練習從生活中練習多給自己一些選擇,幫助自己擺脫焦慮感~

3. 記錄情緒反應與飲食模式

情緒就像海浪,你可以讓他干擾你並將妳沖走,你也可以選擇單純與他同在、隨著他漂浮,一直到海浪漫漫平靜下來,從中聆聽情緒和渴望所要傳遞的訊息,讓自己保有回應的選擇權而不是被動的作出回應。

破除飲食迷失

  1. 到吃到飽或自助式餐廳一定要吃到很撐才會回本!
心理學曾做過研究,當食物的選擇較少時,由於「特定感覺的滿足」會吃得比較少,相反的,當我們有較多的選擇時,就會吃得多。
事實上,吃到飽餐廳不管吃多少付的錢都一樣,那麼為什麼要多吃幾百大卡身體不需要的熱量,不僅讓自己吃到很撐還換來更多的脂肪? 與其思考要吃夠本,不如把它當作少量品嘗多種食物的機會,讓我們有機會找出自己真正喜愛或不喜歡的食物。
2.買食物還要看營養標示好麻煩
營養標示中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等數值就像線上遊戲不同角色的能量值,瞭解各個數據才能夠讓自己順利破關!另一方面,不曉得自己吃的食物能量,就像一個嘴上說要存錢的人,買東西時卻不看價格。
3.把盤子內的食物通通吃光才是美德
在生活貧困的時代,食物獲取不易,有東西吃是非常奢侈的事情,因此一定要把餐桌上的食物一掃而空,另一方面也有人會覺得,把食物吃光光是對於廚師的讚美,代表食物非常美味。我贊同不要浪費食物的觀點,但是吃太多造成身體慢性的傷害才是真正的浪費,與其強迫自己把食物吃光,不如有意識地挑選讓我們舒服的食物以及份量,如果真的吃不完,也可以打包回家~
民以食為天、吃飯皇帝大是老祖宗的智慧名言,我認為吃是為了好好活著,但是東西好不好吃也很重要,邀請你與我一起破除迷失,吃得更健康、更開心!

推薦書籍

作者:珍‧克里斯特勒, 艾莉莎‧鮑曼
avatar-img
50會員
60內容數
紀錄來地球玩耍的心得 學習如何照顧身體、情緒和心靈 從書籍和戲劇中蒐集其他人類過生活的靈感 也從音樂和藝術中看見生活之美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今天這本書不只是2019年必讀,我覺得它根本應該納入人生必讀。無論你的起點在哪裡,想要改變什麼,增進健康、金錢、人際關係等等...這本書給的四大法則都能完整解惑,倘若你真的這輩子只能讀一本對自己有幫助的書,就是它了《原子習慣》。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固定讓幾種食物輪番上陣,並不是一種自虐的行為。好像沒吃到各種美食就是過得不好,一樣可以安排去吃美食,只不過平日就試照自己安排的去吃。這樣的一天四餐吃法可說是為自己量身定制的,自然不必與其他人相同。也有人採取168斷食法,直接跳過一餐不吃,一樣是可行的。既然自己有自己的作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靈性感知的啟動與飲食的關聯:個人健康與能量感知的轉變 近期我做了一個斷食計畫,為甚麼會做斷食計畫? 這也是我發現自己身體警號開始,一來我發現年紀大了,身體的反應變了,以前晚餐我總能吃上一碗麵,但如今晚上的麵都吃不完,這是我發現自己身體的一個反應。二來我發現我在做療癒能量的時候,我的能感變鈍了。做
Thumbnail
讀著這本書,想著我的歷年減重歷程, 國小就胖到六十四公斤、高中胖到八十九公斤, 我從小到大先後減重七次, 減重時會認真運動, 試過爬樓梯、游泳、跳繩、跑步、健身、節食、騎腳踏車、吃藥、斷食等, (二月完成首次冬季斷食,紀錄為六十八小時) 一旦當我瘦下來,我又會狂吃一番,紓解壓力。 就這
Thumbnail
   最近仍持續在關注心想事成的資訊,也慢慢的體會到情緒反彈會帶來什麼樣的結果。一樣先從維持體重的點開始說起。要維持體重,當然是控制飲食和運動,而實際上,月光給自己準備的解饞食物也不算少。但即使整套流程跑完,還是會感到飢餓。當然,感到飢餓並不是件壞事,也不代表這是在虐待自己,不給自己吃東西。可以改善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像之前月光也經歷過莫名就很想吃串燒的時候,也經歷過晚餐後還想要喝點飲料的衝動。這原因到底是身體真正想去吃喝,還是心裡感到疲乏想要來點刺激?總之,就是有可能會忽然特別想要來點不一樣的。經歷過這段時期後,心理上也就更能接受這樣的飲食方式。每個人都可以嘗試尋找適合自己的斷食法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月光清楚的記得,當改變早餐的內容之後,體重就從先前的瓶頸,慢慢往下降了兩公斤左右。在一樣持續運動的前提下,僅是改變早餐,就可以有成果出現,代表控制吃的食物,會比加強運動還要有效。當然,在那段時期,也經歷過在等中餐前餓到不行的感覺。等到習慣早餐少吃一點後,再來是晚餐的飯量
我非常喜歡吃美食,所以假日就揪著我媽到處去品嚐新的餐廳,但很神奇的是,幾乎像樣一點的餐廳,都有低消的要求,這是困擾我很多年的一件事,就好比胖子,一輩子都在減重的經驗相同,我好像一直不斷地在思考,我要如何才能不落痕跡的點餐,不用麻煩服務人員打包,就能吃得完。 胖子減重,大家都會同情他,感同身受,但在
Thumbnail
自從加入瘦身行列,目前默默地來到第29天。有些問題是可以讓自己思索的,比如 如何讓自己正常吃? 如何讓自己簡單吃? 如何讓自己有效吃?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而發現自己在吃了晚餐之後,仍然感到飢餓時,也先別感到氣餒,如果這是偶發的,那就安排照清單上的食物補充一下。如果是天天都想要在晚餐後再吃點什麼,那就要檢討看看,自己是不是過度把注意力集中在食物上了,導致每天在晚餐後還想吃東西。會這樣想的原因在於,已經有正常吃過晚餐,照理說
Thumbnail
今天這本書不只是2019年必讀,我覺得它根本應該納入人生必讀。無論你的起點在哪裡,想要改變什麼,增進健康、金錢、人際關係等等...這本書給的四大法則都能完整解惑,倘若你真的這輩子只能讀一本對自己有幫助的書,就是它了《原子習慣》。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固定讓幾種食物輪番上陣,並不是一種自虐的行為。好像沒吃到各種美食就是過得不好,一樣可以安排去吃美食,只不過平日就試照自己安排的去吃。這樣的一天四餐吃法可說是為自己量身定制的,自然不必與其他人相同。也有人採取168斷食法,直接跳過一餐不吃,一樣是可行的。既然自己有自己的作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靈性感知的啟動與飲食的關聯:個人健康與能量感知的轉變 近期我做了一個斷食計畫,為甚麼會做斷食計畫? 這也是我發現自己身體警號開始,一來我發現年紀大了,身體的反應變了,以前晚餐我總能吃上一碗麵,但如今晚上的麵都吃不完,這是我發現自己身體的一個反應。二來我發現我在做療癒能量的時候,我的能感變鈍了。做
Thumbnail
讀著這本書,想著我的歷年減重歷程, 國小就胖到六十四公斤、高中胖到八十九公斤, 我從小到大先後減重七次, 減重時會認真運動, 試過爬樓梯、游泳、跳繩、跑步、健身、節食、騎腳踏車、吃藥、斷食等, (二月完成首次冬季斷食,紀錄為六十八小時) 一旦當我瘦下來,我又會狂吃一番,紓解壓力。 就這
Thumbnail
   最近仍持續在關注心想事成的資訊,也慢慢的體會到情緒反彈會帶來什麼樣的結果。一樣先從維持體重的點開始說起。要維持體重,當然是控制飲食和運動,而實際上,月光給自己準備的解饞食物也不算少。但即使整套流程跑完,還是會感到飢餓。當然,感到飢餓並不是件壞事,也不代表這是在虐待自己,不給自己吃東西。可以改善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像之前月光也經歷過莫名就很想吃串燒的時候,也經歷過晚餐後還想要喝點飲料的衝動。這原因到底是身體真正想去吃喝,還是心裡感到疲乏想要來點刺激?總之,就是有可能會忽然特別想要來點不一樣的。經歷過這段時期後,心理上也就更能接受這樣的飲食方式。每個人都可以嘗試尋找適合自己的斷食法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月光清楚的記得,當改變早餐的內容之後,體重就從先前的瓶頸,慢慢往下降了兩公斤左右。在一樣持續運動的前提下,僅是改變早餐,就可以有成果出現,代表控制吃的食物,會比加強運動還要有效。當然,在那段時期,也經歷過在等中餐前餓到不行的感覺。等到習慣早餐少吃一點後,再來是晚餐的飯量
我非常喜歡吃美食,所以假日就揪著我媽到處去品嚐新的餐廳,但很神奇的是,幾乎像樣一點的餐廳,都有低消的要求,這是困擾我很多年的一件事,就好比胖子,一輩子都在減重的經驗相同,我好像一直不斷地在思考,我要如何才能不落痕跡的點餐,不用麻煩服務人員打包,就能吃得完。 胖子減重,大家都會同情他,感同身受,但在
Thumbnail
自從加入瘦身行列,目前默默地來到第29天。有些問題是可以讓自己思索的,比如 如何讓自己正常吃? 如何讓自己簡單吃? 如何讓自己有效吃?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而發現自己在吃了晚餐之後,仍然感到飢餓時,也先別感到氣餒,如果這是偶發的,那就安排照清單上的食物補充一下。如果是天天都想要在晚餐後再吃點什麼,那就要檢討看看,自己是不是過度把注意力集中在食物上了,導致每天在晚餐後還想吃東西。會這樣想的原因在於,已經有正常吃過晚餐,照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