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職場案例小教室]雜談-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這篇是以工作者的角度來切入思考的,現在許多人仍然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有的人取得很好的平衡,而有的人卻失衡,讓自己的生活、健康和家庭關係失去了圓滿的狀態。
  因此我用三個層次來討論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分別是工作的意義、工作與生活的關係、平衡的藝術之被討厭的勇氣。

工作的意義

  在撇開夢想和成就感這兩大精神動力之餘,我想大多數人對工作都是認為它的存在是為了生活,有了工作才能有價值,而這價值又體現在金錢和社會貢獻上,也就不意外有著賣八小時給公司換薪水的想法出現,以及沒有工作時就像失去了身而為人的資格,不敢出門、不敢社交、罪惡感等等。
  有了工作時,進一步的我們追求成就感,再進一步,則希望工作與夢想連結,但回歸根本,目前的工作意義仍專注在自我價值的認同,甚至可以限縮到以工資和地位認定。

工作與生活的關係

  一般人認為工作與生活是分開的,下班後才是生活,進行著工作除外的事務,包括買菜、吃飯、照顧家人、旅遊、追劇、興趣追求等等,所以像《下班後的黃金八小時》這樣的書曾經是熱門書,我曾閱讀過這本書,這本書講的其實是用下班後的時間摸索自己、檢視自己,甚至重塑工作與生活的關係。
  但是在台灣社會中,仍然有許多工作者是被老舊的工作思想給綁住的,像是公司一大票的人都在加班,自己也只好加班、工作繁複但請不到人,只好能者多勞,進而壓縮到下班的生活時間。
  其實,舊式的工作思想經常是過度奉獻的,現在的年輕人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開始講求權利與義務、份內與份外,這是一種對工作和生活的新的界定,甚至他們認為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因此不應該踰越工作的份際而影響生活。

平衡的藝術之被討厭的勇氣

  在我看來,現在職場的工作者應該具備「被討厭的勇氣」,這種勇氣是勇於在工作份際超越時說「不」的勇氣,但這種說不的勇氣指的不是推工作,而是在自己無能力時拒絕被消耗,畢竟份內的事情還沒做好,份外的工作加上來時,只會讓自己垮掉罷了。
  此外,「被討厭的勇氣」還有個重大的意涵是去認清自己價值觀的先後順序進而選擇,時代改變,價值觀也有很大的變化,我們必須了解自己價值觀所在意的部分,之前看到日本電視節目的片段,主要是一個單親父親要照顧兩個小孩,他選擇放棄擔任主管職,而選擇了可以準時下班煮飯給小孩吃的職位,對他而言他認為升職不是他主要的,他主要的是兼顧家庭,因此做出了這樣的選擇,我也有朋友的朋友表示他非常喜歡追求「人生勝利組」的想法,所以他追求工作的晉升、薪水的增加等等。
  另外,我想再講一下「平衡」這件事,平衡指的不是平和、不是懦弱、不是全盤接受不起爭執,我曾遇過許多職場上的前輩認為平衡就是不要出聲、不要當出頭鳥、不要去爭取,結果我看到的是他們被消耗得更厲害,更多莫名的職務、更多莫名的支援。
  我認為被討厭的勇氣是有助於平衡的,主要是因為這讓我們了解自己的能力與價值觀,在這樣的狀態下,工作與生活之間才會有平衡,進而可以更探索自己,而不是被消耗了一天或一週後,只想待在家裡癱在沙發上,然後鄰近上班時間時又進入焦慮、憂鬱的狀態,也許仍有許多人抱持跟我不同的想法,但或許有的人正處於失衡的狀態,那麼,可以開始思考到底什麼是平衡、如何取得平衡。

希望喜歡職場案例小教室的閱讀者可以多多追蹤、訂閱、贊助、參與課程喔~

粉絲團連結,觀迎追蹤與按讚~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講述有關職場的法令議題以及處理方式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分析要點] 一、目前法令明定,加班時數的補休是需要依照勞工意願選擇的,不能由事業單位單方面規定。 二、回推至原本加班事實核算加班費給勞工。 三、國定假日是屬於勞動基準法規範的休假日,若雇主徵得勞工同意於國定假日工作的話,工資應加倍發給。 四、......
[分析要點] 一、以8小時的工作來看,若上午4小時,下午4小時的工作時間,因法令有規範休息時間,則加班起算時間應以下午4小時工作時間且休息30分鐘後,方起算加班時間。 二、事業單位可以規範加班需事先申請,但員工若有加班事實或加班需求,則需以每一個案的狀況判斷。 ......
[分析要點] (一)目前法令有規範聘僱員工需要留有的資料,包括勞工名卡和出勤紀錄,且離職後需要保存5年。 (二)新到職與離職交接經常發生在同一時候,建議找第三人確認,包含跨單位及同辦公室同事或主管,並將文書留存。
一、經驗談 我在職場案例小教室的【專題介紹】中提過專題的起源,主要是跟個人的工作經驗和成為勞動行政人員的角度所看到的。 ......
[分析要點] 一、原則上不違反勞工保險條例的規定,但還是要加入就業保險跟健保。 二、勞工保險條例提及已領老年給付者,不得再參加勞工保險,但建議事業單位若有再聘僱的事實,仍應投保職業災害保險。
[分析要點] 一、目前法令明定,加班時數的補休是需要依照勞工意願選擇的,不能由事業單位單方面規定。 二、回推至原本加班事實核算加班費給勞工。 三、國定假日是屬於勞動基準法規範的休假日,若雇主徵得勞工同意於國定假日工作的話,工資應加倍發給。 四、......
[分析要點] 一、以8小時的工作來看,若上午4小時,下午4小時的工作時間,因法令有規範休息時間,則加班起算時間應以下午4小時工作時間且休息30分鐘後,方起算加班時間。 二、事業單位可以規範加班需事先申請,但員工若有加班事實或加班需求,則需以每一個案的狀況判斷。 ......
[分析要點] (一)目前法令有規範聘僱員工需要留有的資料,包括勞工名卡和出勤紀錄,且離職後需要保存5年。 (二)新到職與離職交接經常發生在同一時候,建議找第三人確認,包含跨單位及同辦公室同事或主管,並將文書留存。
一、經驗談 我在職場案例小教室的【專題介紹】中提過專題的起源,主要是跟個人的工作經驗和成為勞動行政人員的角度所看到的。 ......
[分析要點] 一、原則上不違反勞工保險條例的規定,但還是要加入就業保險跟健保。 二、勞工保險條例提及已領老年給付者,不得再參加勞工保險,但建議事業單位若有再聘僱的事實,仍應投保職業災害保險。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工作即生活」的哲學,分享個人如何從高薪工作,轉向追求更符合自己價值觀的生活方式。雖然放棄了穩定的職位和新加坡的PR資格,但作者認為真正的幸福在於能夠選擇自己的工作內容、合作夥伴和工作地點。透過反思和行動,本文旨在啟發讀者思考如何構建一個更具意義的生活,並實現自我價值。
Thumbnail
這個問題可能要從「自己做得了什麼工作」來討論。
一直以來沒有思考過金錢與自己的關係? 不知道金錢留不住的原因在哪? 你從未檢視過消費習慣,或嘗試思考過卻找不到貓膩? 沒有深入思考過自己與工作的關係,不知如何開始? 你已經很努力賺錢卻永遠靠近不了自己的理想生活? 《跟錢好好相處》,從你的錢怎麼來,到你的錢怎麼去,都有全面性的檢討,他適用任何人。
Thumbnail
只靠工作獲得情緒滋養並不是長久之道,當裁員失業、退休離開職場後,還是得面對人與人之間還是需要有一定程度的依附關係的事實。 雖然工作帶來機會,有可能滿足我們的情感需求,但工作關係主要是交易關係,親密關係則遠遠更為深入,更能包容我們的脆弱,不能全部仰賴工作。
Thumbnail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和工作壓力的增大,「工作與生活平衡」(Work-Life Balance)已成為現代職場文化中的一個熱門話題。瞭解工作與生活平衡對個人、家庭、企業、社會及文化不同層面的益處和實現方法。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在鬧鐘響起的時候懷疑人生?每個人都渴望財富自由,但現實是,我們大多數人都得為了錢而工作。本文將通過詼諧的故事,探索為什麼我們工作,不僅僅是為了錢,還有那一絲絲的夢想和自我實現。
Thumbnail
在職場平心靜氣、修身養性,遠比過度爭權奪利、心機暗算,更能夠獲得內在的滿足和長期的幸福感。不合理的要求、不抱善念的人,我們人生中都沒少遇過,雖然煩人,但培養能平靜看待的心境、最低限度完成避不開的交集任務,也是一種成長。
Thumbnail
探討業務同仁「領多少薪水,做多少事」思維,文章指出這種觀念可能忽略工作的內在價值,僅以薪水衡量。薪水是否等同於工作價值,以及這種思維對未來的影響成為討論焦點。提倡超越薪水思維,挑戰傳統觀念,注重工作的滿足感和成就。勇敢探索個人工作價值,使工作不僅是換取薪水的交易,而成為實現夢想和發揮所長的平台。
Thumbnail
年節期間看到很有感覺的一句話: 工作的目標不是謀生,而是讓你的人生有價值。 大學之道中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其中並沒有立業或事業,而工作的意義從我認同的觀點來看,其實是用來藉由幫助他人、提供價值藉以提升自身靈魂深度與高度的。
Thumbnail
打工者必須釐清打工不是打雜,而是培養職場競爭力的過程。對工作的態度決定生活質量和人生的層次,隧道視野效應理論描述視野越小,能力提升越受限。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工作即生活」的哲學,分享個人如何從高薪工作,轉向追求更符合自己價值觀的生活方式。雖然放棄了穩定的職位和新加坡的PR資格,但作者認為真正的幸福在於能夠選擇自己的工作內容、合作夥伴和工作地點。透過反思和行動,本文旨在啟發讀者思考如何構建一個更具意義的生活,並實現自我價值。
Thumbnail
這個問題可能要從「自己做得了什麼工作」來討論。
一直以來沒有思考過金錢與自己的關係? 不知道金錢留不住的原因在哪? 你從未檢視過消費習慣,或嘗試思考過卻找不到貓膩? 沒有深入思考過自己與工作的關係,不知如何開始? 你已經很努力賺錢卻永遠靠近不了自己的理想生活? 《跟錢好好相處》,從你的錢怎麼來,到你的錢怎麼去,都有全面性的檢討,他適用任何人。
Thumbnail
只靠工作獲得情緒滋養並不是長久之道,當裁員失業、退休離開職場後,還是得面對人與人之間還是需要有一定程度的依附關係的事實。 雖然工作帶來機會,有可能滿足我們的情感需求,但工作關係主要是交易關係,親密關係則遠遠更為深入,更能包容我們的脆弱,不能全部仰賴工作。
Thumbnail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和工作壓力的增大,「工作與生活平衡」(Work-Life Balance)已成為現代職場文化中的一個熱門話題。瞭解工作與生活平衡對個人、家庭、企業、社會及文化不同層面的益處和實現方法。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在鬧鐘響起的時候懷疑人生?每個人都渴望財富自由,但現實是,我們大多數人都得為了錢而工作。本文將通過詼諧的故事,探索為什麼我們工作,不僅僅是為了錢,還有那一絲絲的夢想和自我實現。
Thumbnail
在職場平心靜氣、修身養性,遠比過度爭權奪利、心機暗算,更能夠獲得內在的滿足和長期的幸福感。不合理的要求、不抱善念的人,我們人生中都沒少遇過,雖然煩人,但培養能平靜看待的心境、最低限度完成避不開的交集任務,也是一種成長。
Thumbnail
探討業務同仁「領多少薪水,做多少事」思維,文章指出這種觀念可能忽略工作的內在價值,僅以薪水衡量。薪水是否等同於工作價值,以及這種思維對未來的影響成為討論焦點。提倡超越薪水思維,挑戰傳統觀念,注重工作的滿足感和成就。勇敢探索個人工作價值,使工作不僅是換取薪水的交易,而成為實現夢想和發揮所長的平台。
Thumbnail
年節期間看到很有感覺的一句話: 工作的目標不是謀生,而是讓你的人生有價值。 大學之道中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其中並沒有立業或事業,而工作的意義從我認同的觀點來看,其實是用來藉由幫助他人、提供價值藉以提升自身靈魂深度與高度的。
Thumbnail
打工者必須釐清打工不是打雜,而是培養職場競爭力的過程。對工作的態度決定生活質量和人生的層次,隧道視野效應理論描述視野越小,能力提升越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