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金慶老師「雲端哲人」課程第三週的課程提到了約翰伯格,以及其著作《觀看的方式》。對我來說約翰伯格的理念是滿具啟發性的,他不從影像紙本去解析,而是從視覺出發(畢竟視覺也是一幕幕的影像),說明攝影潛在的革命性質,並且呼應到前兩週班雅明與宋塔格的論述。
你看到的是一棵樹,還是一棵綠油油的東西?
紀老師首先拋出了這個大哉問,其實也是約翰伯格與海德格兩者間的思辨:究竟是海德格的語言(規範、知識)先於觀看,還是約翰伯格的觀看(直覺)先於語言?
繪畫與攝影的觀看
當我們看到一幅油畫,也許並不是很能理解畫的意涵,直覺上就是——一個女人交互扶著手在微笑,然而卻有一群藝術評論家會告訴你:這幅畫展現了女主角的氣質、不凡與富貴。藝術評論家們建構了關於藝術評論的知識、標準與規範,似乎是平民難以觸及。
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以「人本位」為核心理念,開啟了透視法的繪畫技巧,紀老師說這背後的思維是:世界只有一個客觀標準,也就是透視法;它是中心視角。相比東方,比較常見的則是如《清明上河圖》那般長幅的畫作,因為在東方的政治架構中並不鼓勵人本。
回到原本的語言與觀看誰先誰後的問題。依照上述與今天的生活來看,怎麼想應該都是語言先於觀看,不過約翰伯格強調應該是觀看先於語言才對,因為: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觀點與視角,這體現在了攝影作品上,亦即:一個事件是有多元視角的,不該恪遵某個標準。
這就是約翰伯格認為攝影可以帶來的革命性,因為每個人有不同的觀看方式,且可以藉由攝影去表達,所以應該推翻某個神秘、權威式的標準。
與班雅明的對話:靈光消逝,還是四射?
第一週提到,班雅明認為機械攝影的可復制性讓過去繪畫的靈光(aura),而逐漸消散,但是約翰伯格卻認為,攝影應該是讓靈光四射才對,因為大家都可以藉由攝影表達自己的想法,而
每個人的想法都是獨一無二,所以也都附有靈光。
在這裏,紀老師提到班雅明的「星叢哲學」。星叢哲學意旨我們觀看星空的時候,並不會馬上發現什麼星座,除非我們對於星座知識具有極強的理解;正如同觀看星空的狀況,我們不應該受限於知識框架,而是放開心胸去請聽自己的感受。
約翰伯格認為,自己房間的角落,或許比博物館來得更有價值。
因為那個角落是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也許擺滿了個人的收藏、貼上了一些海報等等,而博物館的陳列則是大眾知識——或者說外界的客觀知識。
與宋塔格的對話:革命,成功了嗎?
攝影帶來的革命成功了嗎?約翰伯格直言:失敗了。因為攝影仍舊服膺於過去的繪畫標準。
宋塔格說,我們認識一個陌生人,更多地是靠他的相片,他去過哪裡、做過什麼事、在照片裡是什麼樣子,所以我們為了獲得別人的認同,在攝影的時候都會迎合大眾的標準,因此攝影正在抹殺所謂的個性。約翰伯格的論點與宋塔格相近,他認爲攝影過度服務於商業與資本,導致影像裡的個人與過去繪畫中那般炫富的姿態無異。
究竟該如何革命?約翰伯格勸誡:
找出自己的鏡頭語言吧!你應該表達自己。
我認為約翰伯格的論點,套用到 IG 上面再適合不過。或許可以另外再寫一篇吧,試著討論我對於 IG 上觀察到的一些現象,以及 「P 圖」的一些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