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工作對你來說是什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韓劇《未生》總是讓人想跳下去的頂樓

依稀記得去年換工作的心情。

多少帶點逃離的心態,想要離開那個沒日沒夜的環境,那時的我真的超級地獄,無敵厭世,滿腦負面思想。

事隔一年半,我又換工作了。

在準備離職的這段期間,發現自己這幾年的工作中,都是在5月跟10月換工作。5月滿好理解的,就是拿到年終後開始找工作。10月就滿特別的,一次是因為被挖腳,而這次則是從4月開始猶豫、懶散、想說再多學點什麼到7月進行半年review後正式覺醒,要卯起來認真找工作。

很多人問我選在10月換工作不就沒有年終了嗎?

這次的覺醒,主要是因為看了韓劇《機智的醫生生活》以及一位中國的up主。

《機智的醫生生活》中的婦產科醫生

《機智的醫生生活》劇中有一名婦產科醫生,他面臨到可以去當公司的董事長或是繼續留在婦產科當醫生的選擇,不管選擇醫生或是董事長,大多數人的考量不外乎,如果想繼承家業跟賺大錢就會選擇當董事長;如果選擇醫生大概就是有骨氣、不想要過得世俗。但這名醫生的思考方式讓我驚醒,當朋友問他為什麼不繼承家業去當董事長時,他說:

「太可惜了!太浪費時間了,我覺得花時間去當董事長太浪費時間了,我想要我的餘生都做我喜歡的事情。我不想花時間在不喜歡的事情上。

(大概的思考邏輯是這樣,但確切的對話我忘了。)

是啊!為什麼要花時間在你沒有那麼感興趣的工作上?為什麼要浪費時間在這些事物上呢?

中國的up主是Zake Zhang,他在三個月前拍了一支影片〈【裸辞后的30天】我为什么在疫情期间辞职?〉,這支影片我至少有看了10次以上。

這支影片中提及,「如果我不做出選擇,還是繼續留在公司的話,就是對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說不。」

當頭棒喝,這成語就是血淋淋的用在這裡。

如果留在現在的公司,就是跟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說不,等同於你拒絕了自己喜歡的事物,也浪費了這段時間。除非,你已經找到你可以做一輩子的工作或是你現在是喜歡你的工作的。

Zake還強調要#不將就不妥協never settle,應該建立一套自己的原則。

裸辭,真的是一個很夢幻的詞。我的人生中沒有一次裸辭,每次都是騎驢找馬,無縫接軌。真的好累,工作這條路一踏上,就是到老死的那一刻吧!

因為來自韓劇與up主的刺激,讓我對於工作覺醒,我去思考自己想要做什麼,喜歡什麼,不要浪費時間在自己沒有那麼喜歡的工作上。


這次找工作的面試讓我印象深刻。雖然面試沒有很多間,不確定是因為職缺需求還是新創公司老闆直接面試的關係,今年這波的面試,我花了比過往更多的時間準備,而且關卡也是歷史新高,甚至面試到第四關才結束。

工作對你來說是什麼?

當下我真的是有被這個問題驚到,我沒仔細想過工作對我來說是什麼,這個問題不太好回答,如果想要回答得漂亮,勢必要做一下準備。

因為面臨到這個問題,也讓我重新思考工作對我來說是什麼?

我把劉揚銘的《上班,辭職,還是撐下去?:一個職場倖存者的48個反向思考》又看了一遍,書中提及,不是要追求work-life balance,而是把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都當作工作,陪伴家人是一份工作、孝順是一份工作、好好生活也是一份工作,當我們把生活每一件事情都當成工作,你就不會那麼痛苦,不用過著倒數的生活,因為賺錢的工作也只是生活的其中一個工作。

他也提出日本的職人,就是做一件事情做到終老,而且職人一點也不覺得自己在工作。

但我覺得要這樣思考不簡單,我到現在還沒辦法這樣去執行。

除了最基本的金錢獲取,我想工作對我來說就是要快樂與成長。我還沒辦法像劉揚銘提出的將所有生活都想成是工作,我只能在這8小時中獲得我想要的快樂與成長。快樂,來自於我想要做我感興趣的事情、讓我興奮的事情;成長,來自於從工作中獲得學習與成長的養分,累積自己的實力,不輕易被淘汰。

雖然看了書,也透過這次的面試重新思考工作對於我來說是什麼,但,我還是很迷惘。

就像開頭我寫說我依稀記得去年離職時的狀態與心情,我覺得我「從未停止迷惘過,但每一次都要付諸行動。」人生很長,每一步的選擇,每一次換工作,甚至連同寫作到生活的每一件事情,我都沒有停止迷惘過,思考自己想要什麼,了解自己,接受自己以及喜歡自己是一門人生的必修課,我總在想賞自己巴掌的同時又摸摸自己的頭勉勵自己的努力。

矛盾。

你看過英劇《Flack Season 1》嗎?中文片名翻譯是《公關》,裡面有一個畫面我超級喜歡,把一個人的瀕臨崩潰的「矛盾」表現得淋漓盡致。

女主角Robyn在廁所把電動牙刷握著槌壞。豆瓣討論區有人問為什麼Robyn要這麼做,有一個豆友做了很棒的解釋:「男友期待在她排卵期抓緊機會與她造人,她以清洗為藉口躲進洗手間,為了吃事後避孕藥,處理白天與客戶啪啪的後果,兩者形成強烈矛盾衝突,情緒激化失控。」

對!這就是我上面提及的想呼自己巴掌又想為自己的努力摸摸頭的矛盾、受不了自己又告訴自己要喜歡自己的矛盾。

《Flack Season 1》中瀕臨崩貴的女主Robyn (找不到完整畫面的劇照,只好用這張)

對於工作、未來、寫作,還有一切的一切,我告訴自己:

不要被年齡綁架。
不要焦慮。
不試不會知道。
要自省而不要自卑。
不必畏懼,一生只有一次。
日劇《問題餐廳》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3會員
85內容數
印地安人有句話說:「不要害怕你會變成什麼樣的人。」然而我們通常害怕,怕得要死。我們不斷用種種聖賢的恐嚇來規範自己和下一代,不要隨心所欲,變成自己和這個社會都無法想像的人。《月亮與六便士》毛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不正田心 的其他內容
斷捨離不只是物品,包含人生及人際關係。 斷捨離只是整理自己人生的一個方式,透過這個方式,找回自己,成為更好的自己!
建築硬體的必然生命週期,以及當整個區域因邊緣化而沒落,往往在硬體聚落成為廢墟前,其中活性網絡關係在沒有來得及開始就在不可見的狀態中成為另一種廢墟,這是「穿孔」最容易被檢驗的接近於敗壞的第一個意涵。
如果可以回到過去 我會去找你 我會死兩次 一次是靈魂離開 再次是從你的記憶中消失─王鼎曄《勇為》
你常被說情緒化嗎?你有想過自己的情緒為什麼總是起伏那麼大嗎?
你今天過得好嗎? 我昨天過得很不好,但我希望你今天過得好。
分裂的國家沒有重量,團結的台灣才有份量,不論選舉結果如何,他們依然是我們的親人、朋友,我們依然要張開雙手擁抱他們。
斷捨離不只是物品,包含人生及人際關係。 斷捨離只是整理自己人生的一個方式,透過這個方式,找回自己,成為更好的自己!
建築硬體的必然生命週期,以及當整個區域因邊緣化而沒落,往往在硬體聚落成為廢墟前,其中活性網絡關係在沒有來得及開始就在不可見的狀態中成為另一種廢墟,這是「穿孔」最容易被檢驗的接近於敗壞的第一個意涵。
如果可以回到過去 我會去找你 我會死兩次 一次是靈魂離開 再次是從你的記憶中消失─王鼎曄《勇為》
你常被說情緒化嗎?你有想過自己的情緒為什麼總是起伏那麼大嗎?
你今天過得好嗎? 我昨天過得很不好,但我希望你今天過得好。
分裂的國家沒有重量,團結的台灣才有份量,不論選舉結果如何,他們依然是我們的親人、朋友,我們依然要張開雙手擁抱他們。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一件銷售案的成功,50%取決於業務員態度的積極與否,其次才是言辭和書面溝通技巧,也就是說,只要你擁有主動積極的熱情,就等於成功了一半。 也因此,不論個性多麼害羞內向、商品多麼平庸難賣、客戶的脾氣有多麼難以操控,主動積極的業務員都不會選擇受制於人,他們會主動出擊,透過改變自己、
績效管理系統是一個 4 步驟的循環,「設定績效目標」,可確保主管與員工期望一致;「績效溝通與改善」,讓雙方在過程中能不斷溝通、修正、改進績效;並在「績效考核與面談」時驗收成果;「獎懲與訓練發展」則可以為提升來年績效做預備。
「人是互相的,如果我們對觀眾感興趣,那麼,觀眾也會對我們感興趣。」——戴爾.卡內基(Dale Carnegie) 《TED Talk:十八分鐘的祕密》一書指出,演講開始的前 10~20 秒是觀眾注意力的高峰,因此一定要把握開場的黃金 20 秒,讓他們覺得不專心聆聽是很大的損失。 「為了吸引觀眾的注意
談起會議,如果你的腦海裡浮現的還是那個千篇一律的畫面——會議室、人、輪流報告和冗長討論,那你可能還稱不上真的懂開會。 依據會議目的、規模的不同,每種會議預期獲得的產出也不同。舉例來說,藉由召開「決策執行」類會議,人們得以傳達企業策略、推動業務,並了解團隊進度;但是,當企業計畫推出新商品時
沒有什麼比政治人物、社會運動者的演說更能彰顯說服的威力,無論是爭取平權、凝聚國族向心力,或是發人深省的道德批判,一席演說,可以展現講者的精神、感動群眾,進而激發各種行動。以下介紹著名演說中鏗鏘有力的5種句型,並提供5種回話練習,鍛鍊你的說服技術。
在網路還未發達的時代裡,口耳相傳是品牌能獲得消費者認同的關鍵。到了網路時代,口碑對顧客的影響力更是增強。 行銷學之父菲利浦‧科特勒(Philip Kotler)表示,顧客的購買行為通常會受到自我、他人和外在3種影響力的交互作用。
一件銷售案的成功,50%取決於業務員態度的積極與否,其次才是言辭和書面溝通技巧,也就是說,只要你擁有主動積極的熱情,就等於成功了一半。 也因此,不論個性多麼害羞內向、商品多麼平庸難賣、客戶的脾氣有多麼難以操控,主動積極的業務員都不會選擇受制於人,他們會主動出擊,透過改變自己、
績效管理系統是一個 4 步驟的循環,「設定績效目標」,可確保主管與員工期望一致;「績效溝通與改善」,讓雙方在過程中能不斷溝通、修正、改進績效;並在「績效考核與面談」時驗收成果;「獎懲與訓練發展」則可以為提升來年績效做預備。
「人是互相的,如果我們對觀眾感興趣,那麼,觀眾也會對我們感興趣。」——戴爾.卡內基(Dale Carnegie) 《TED Talk:十八分鐘的祕密》一書指出,演講開始的前 10~20 秒是觀眾注意力的高峰,因此一定要把握開場的黃金 20 秒,讓他們覺得不專心聆聽是很大的損失。 「為了吸引觀眾的注意
談起會議,如果你的腦海裡浮現的還是那個千篇一律的畫面——會議室、人、輪流報告和冗長討論,那你可能還稱不上真的懂開會。 依據會議目的、規模的不同,每種會議預期獲得的產出也不同。舉例來說,藉由召開「決策執行」類會議,人們得以傳達企業策略、推動業務,並了解團隊進度;但是,當企業計畫推出新商品時
沒有什麼比政治人物、社會運動者的演說更能彰顯說服的威力,無論是爭取平權、凝聚國族向心力,或是發人深省的道德批判,一席演說,可以展現講者的精神、感動群眾,進而激發各種行動。以下介紹著名演說中鏗鏘有力的5種句型,並提供5種回話練習,鍛鍊你的說服技術。
在網路還未發達的時代裡,口耳相傳是品牌能獲得消費者認同的關鍵。到了網路時代,口碑對顧客的影響力更是增強。 行銷學之父菲利浦‧科特勒(Philip Kotler)表示,顧客的購買行為通常會受到自我、他人和外在3種影響力的交互作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我的職務是工程人員,在我前期的工程人員是直接現場處理,後來門市數量快速增加,公司人力無法負荷,改委託外部協力廠商第一線處理,工程人員作驗收管理的工作。我是在這個轉換期間人事異動時進來的,進公司第一天到25年後退休的最後一天,原則上我算是做同一職務沒有變過,也沒升遷、輪調過,可見工作能力之不佳^=^。
Thumbnail
在職場的第一週總是充滿挑戰和疑惑。對於工作及同事的期望與現實之間的落差,讓人感到困惑。透過這段經歷,作者反思了自己在職場遇到的問題,並最終做出了放下這份工作而尋找更適合自己的道路的決定。
工作盡管有各式各樣,我依舊把它分成行商座賈兩類。這跟工作內容無關,只是方式問題。一樣的仲介,有人喜歡到處跑,有人喜歡在固定的地方接待不同的案件!就好像工廠的生產工人,有人是某個廠的編制內,有人喜歡去人力派遣公司。 從十八歲就工讀到正式工作,我的年代沒有勞基法,而勞保不是根本,是員工福利!這不是要談
Thumbnail
大學畢業後的故事,挑選一份非常規的工作。從正式員工到年度簽約工作,挑戰自己的穩定性觀念。不確定未來,卻也見到另一種平衡和可能。焦慮不安,卻又充滿期待與挑戰。
Thumbnail
在職涯諮詢的經驗中,當碰到需要轉職的求職者,我習慣先聆聽他們一路走來的路徑跟選擇,藉以了解在每個選擇背後,那些推動職場轉換的主觀、客觀的驅動力,無論是薪酬、福利、通勤時間、彈性的工作條件、管理風格,或是內部升遷與學習的管道。這些條件都合理,也很平常。但不平常的是,如果問一百個人,這些答案都不太一樣。
Thumbnail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工作除了是為了養活自己,剩下的理由居然有些空白...,然後日復一日,開始想逃離這樣的自己與環境。...............工作時常讓人迷惘,難免會遇到倦怠和低落,但要想清楚自己要走下去的理由。每段路程都需要一個目標或理由,這樣才能更清楚方向。
Thumbnail
年過完了 很多人開始思考我到底要不要換工作 換工作只有去104上找找看有什麼能做的嗎? 我想我們可以好好談談看 你其實有四種選擇 以及各自的理由 幫助你好好思考 究竟哪一條職涯道路最適合現在的你   第一條路:不轉職 很多人在考慮轉職的同時 其實往往忘了不轉職可以是一種
Thumbnail
在工作中感到迷惘,應該是許多成年人都會遇到的困境。 「我真的適合這份工作嗎?」、「我有辦法做這份工作到老嗎?」、「找不到工作的價值」、「我是否有其他的可能?」 工作倦怠到後期,幾乎每小時甚至每幾分鐘,這些疑問又會重新浮上腦海。 「是不是該辭職啊?」、「可是辭職後有辦法找到更好的工作嗎?」 在
Thumbnail
在我轉職的這一年,很常被問到,我是怎麼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的?我試著整理當初離職前問自己的三個問題,希望對正在猶豫的朋友有些幫助。⁣ ⁣
Thumbnail
這些認定答案已在某處等我的想法,來自人們從小到大常被問或聽過的話,像是發揮自己的天賦、找到靈魂伴侶等,但這種要早早確立自我、實現目標的思維,也常引發人們反向焦慮,增添不必要也可能純屬先入為主的幻想追尋之路……
Thumbnail
我的職務是工程人員,在我前期的工程人員是直接現場處理,後來門市數量快速增加,公司人力無法負荷,改委託外部協力廠商第一線處理,工程人員作驗收管理的工作。我是在這個轉換期間人事異動時進來的,進公司第一天到25年後退休的最後一天,原則上我算是做同一職務沒有變過,也沒升遷、輪調過,可見工作能力之不佳^=^。
Thumbnail
在職場的第一週總是充滿挑戰和疑惑。對於工作及同事的期望與現實之間的落差,讓人感到困惑。透過這段經歷,作者反思了自己在職場遇到的問題,並最終做出了放下這份工作而尋找更適合自己的道路的決定。
工作盡管有各式各樣,我依舊把它分成行商座賈兩類。這跟工作內容無關,只是方式問題。一樣的仲介,有人喜歡到處跑,有人喜歡在固定的地方接待不同的案件!就好像工廠的生產工人,有人是某個廠的編制內,有人喜歡去人力派遣公司。 從十八歲就工讀到正式工作,我的年代沒有勞基法,而勞保不是根本,是員工福利!這不是要談
Thumbnail
大學畢業後的故事,挑選一份非常規的工作。從正式員工到年度簽約工作,挑戰自己的穩定性觀念。不確定未來,卻也見到另一種平衡和可能。焦慮不安,卻又充滿期待與挑戰。
Thumbnail
在職涯諮詢的經驗中,當碰到需要轉職的求職者,我習慣先聆聽他們一路走來的路徑跟選擇,藉以了解在每個選擇背後,那些推動職場轉換的主觀、客觀的驅動力,無論是薪酬、福利、通勤時間、彈性的工作條件、管理風格,或是內部升遷與學習的管道。這些條件都合理,也很平常。但不平常的是,如果問一百個人,這些答案都不太一樣。
Thumbnail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工作除了是為了養活自己,剩下的理由居然有些空白...,然後日復一日,開始想逃離這樣的自己與環境。...............工作時常讓人迷惘,難免會遇到倦怠和低落,但要想清楚自己要走下去的理由。每段路程都需要一個目標或理由,這樣才能更清楚方向。
Thumbnail
年過完了 很多人開始思考我到底要不要換工作 換工作只有去104上找找看有什麼能做的嗎? 我想我們可以好好談談看 你其實有四種選擇 以及各自的理由 幫助你好好思考 究竟哪一條職涯道路最適合現在的你   第一條路:不轉職 很多人在考慮轉職的同時 其實往往忘了不轉職可以是一種
Thumbnail
在工作中感到迷惘,應該是許多成年人都會遇到的困境。 「我真的適合這份工作嗎?」、「我有辦法做這份工作到老嗎?」、「找不到工作的價值」、「我是否有其他的可能?」 工作倦怠到後期,幾乎每小時甚至每幾分鐘,這些疑問又會重新浮上腦海。 「是不是該辭職啊?」、「可是辭職後有辦法找到更好的工作嗎?」 在
Thumbnail
在我轉職的這一年,很常被問到,我是怎麼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的?我試著整理當初離職前問自己的三個問題,希望對正在猶豫的朋友有些幫助。⁣ ⁣
Thumbnail
這些認定答案已在某處等我的想法,來自人們從小到大常被問或聽過的話,像是發揮自己的天賦、找到靈魂伴侶等,但這種要早早確立自我、實現目標的思維,也常引發人們反向焦慮,增添不必要也可能純屬先入為主的幻想追尋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