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團隊的特質取向,在主管的身上就可以窺探大概的樣貌,團隊就等於主管的放大版。GOOGLE後就會有很多人告訴你怎麼挑選主管、怎麼分辨主管的好壞,要怎麼去應對各種不同特質的上司,讓自己在職場過得更舒適一點。 主管的好壞除了極少部分真的遭到透頂之外,大多數都還是有可取之處,畢竟老闆也不是瞎了,搬石頭來砸自己的腳,毀了一個團隊,對自己並沒有甚麼好處。
團隊主管判別好壞的因素,我認為其實來自於員工目前的狀態與屬性,為什麼這樣說? 我們常會這樣認為,主管管太多、控制慾太強,上面都不講清楚、只會出一張嘴巴,這是最常見的幾種狀況,但如果這些狀況配上員工本身的「現況」就會有不一樣的表現。
舉例來說,如果同仁屬於年輕團隊,碰上管太多、控制慾的主管,反而是好事,在經驗還不足夠、技能尚未成熟的階段,如果能將細節的內容與過程傳承,甚至按照SOP有條理的去完成,仿效是學習最快的方式之一,反而能立刻提升員工本身能力與經驗。
如若是成熟的團隊,搭配上只給方向跟結果取向的主管,就有足夠的舞台與操作空間發揮,反而會常出現意想不到的結果,甚至超越原本預期的成效,這種結果在組織成熟期的團隊很常看見,各方面都達到完美的「平衡」。
所以在評估團隊主管的特質,也同時必須了解團隊的現況,對的時間要碰上對的人,否則「管太多、控制型的主管帶領成熟的團隊」,「結果取向的領導者帶領一群經驗不足的同仁」,無論哪一種,都是災難的開始。
沒有不適合的團隊,只是遇上了不同時期的人,跟你我的職場生涯一樣,某些時段需要嚴格鞭策的老師,在特殊時期需要較大的舞台去發揮已成熟的專業能力。當然也是有極少數很特別的主管,沒有標準、沒有原則,就是他們的風格,要說這些不適任嗎? 或許有人很喜歡這樣的族群,也說不定。
回到企業體制來檢視
有能力的主管,團隊不時會冒出優秀的人才,團隊的能量會不斷的提升,在好的體制內會不斷有適合的位置升遷;若在不穩定的企業,則很有可能成為大家的箭靶,太過突出會成為一種錯誤,不斷的被放大檢視,容易造成有能力的人才不斷的異動流失。
以上這種狀況,只要在職場有些時日,肯定都會有類似經驗,在中小企業不斷的會發生。與其想怎麼避免,倒不如換個想法,在這些企業的時間內要達到哪些自我目標,善用環境給予你的資源去提升自己的能力,不要白走一趟。
職場的妖魔鬼怪無處不在,不僅僅是主管,同事也是主因之一,要躲、是躲不掉的,修煉各種能力去應付這種環境才是生存法則,但記得,別在這種環境待太久,容易磨耗掉你的動力,墮落是環境的驅使,而努力是一種習慣。
如果你在這種環境還能出類拔萃,代表你有足夠的實力在外闖蕩,不要浪費自己的才能,想辦法讓大家看見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