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2/11/10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為國文課畫一張地圖:高中國文課程地圖的規畫

新課綱的國文課一周只有四節,如果學生願意,勉強會有第五節輔導課,然而,因為輔導課是市場機制,學生自由選擇,因此,不能將其納入上正課來考量,而是要以開設選修的角度來設計課程,即便如此,或許也可以與正課相互搭配,以達更好的教學效果。
對此,我常在思索,國文課堂要處理的內容相當多,究竟該如何設計才能使教師更省力,學生的學習也更有目標及效率?
又或者,很多人或許會擔心,新課綱後的國文課如果只是上一些主題性的內容,基本功的培養又該怎麼辦呢?
由此,或許可以先理解一件事,就是國文教學到底包含哪些部份?
國文教學的三大重點
根據之前在國教院社群的共備討論,國文教學可分為學科知識、學科能力及學科素養三大重點。「學科知識」如字音字形字義、成語、國學常識、文學史、作者背景、文章內容等基本功,我所設定的教學比例大約占15%。
「學科能力」則包含閱讀能力、思辨能力、感發能力、寫作能力,在教學上約占75%,為國文教學的主要部分。
而「學科素養」則是將所學到的「學科知識」及「學科能力」應用於生活情境中,約占10%,三個向度相互影響、彼此相關,因此我認為每個環節都很重要。
另外,在教學的材料上,必修課程仍然有各家版本的課本,因此,老師在教學上,若能從「課本範文」出發,結合相關議題及素材,並試著以「主題閱讀教學」角度進行備課、教學、命題,或許更能扣合教學的新趨勢,如此一來,老師的教學方能提升效率,而當學生的學習方向更加明確時,也較不會疲於奔命。
但是,從高二接一屆新的班開始,到學測會經過三學期,這三學期至少有三十幾課課文,那每一課該怎麼上,才能達成目標?
或許,這時就需要課程地圖來幫助自己定位。
國文課教什麼?從發展自己的課程地圖出發
什麼是課程地圖?
課程地圖(Curriculum Mapping)是以圖像組織的方式,透過活潑且實用的視覺化工具,在圖中呈現重要的觀點和資訊,不僅有助於知識的蒐集與統整,也能關照到事物發展與脈絡間的系統性。
以「高二上」到「高三上」三學期國文課為課程地圖規畫的範圍,首先,我會先思索國文教學的核心為何?
對我來說,參考上圖,我大致把國文教學分成「主題內容」的學習及「能力方法」的培養兩大部分。在「主題內容」方面,我希望學生透過各類文本的閱讀,了解、覺察自我的狀態,進而思索「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最後能對於「人與社會」的議題有所省思。
而在「能力方法」部分,主要希望學生能夠透過各類文本閱讀,掌握閱讀、思辨、感發及表達的能力。
進一步發想:反思國文課的意義
有了此第一層的發想及定位後,接下來,就要進行更細部的思考及規畫。
我試著用心智圖的方式,將「主題內容」及「能力方法」分別開展。
一、主題內容的發想
主題內容方面,首先,在談到「自我」主題時,期待學生能從自我出發,先理解「人如何成為現在的樣子」,接著,試著理解「面對自我困境時,可以有那些選擇及調適之方」,最後,可以在面對許多社會上的價值衝突時,內心很踏實、明確的做出自己的抉擇。
第二,在談到「人與人」的主題時,可以引導學生理解「人與人衝突的來源及處理」、「人與人互動及情感」,最重要的是,希望學生能有同理心,能更溫暖的對待別人。
第三,在談到「人與社會」的主題時,期待能分別從「空間」及「時間」的角度來理解這個社會帶給人的種種影響。
從「空間」角度切入,可以引導學理解地景與空間書寫的特點,從中找到自己的地方感,進而能思索自己對於美好生活的願景為何,最後,再擴大尺度,立足台灣,放眼國際,思索國與國之間政治外交所帶給人的影響。
從「時間」的角度切入,期待引導學生面對隨著時代變遷,對於過去與現在的價值差異、傳統文化的傳承與使命等,提出自己的看法,並從中看見意義,此外,也試著引導學生關注現世,對生活中的社會議題進行理解與批判。
二、能力方法的規畫
能力方法方面,在「閱讀」部分,希望能從帶學生掌握各類文本閱讀技巧,並養成分段、寫摘要的習慣,最後,希望學生能熟練撰寫閱讀筆記的方法。
在「感發」部分,我試著將感發的歷程拆成三個階段,以利學生掌握,首先為「感受抒發」,此階段要以學生能具體說出自己的感受為目標。接著,要能連結到個人經驗,試著理解這些感受來自於什麼事件,並能完整說出事件發生的經過。最後,則是希望學生能從文本中理解作者在字裡行間所傳遞的某些價值,並對此做出個人的詮釋與理解。
在「思辨」部分,除了讓學生掌握思辨技巧外,接著要能針對觀點進行批判,到了較高年段時,可試著在課程中結合學術文本,刺激學生在觀點上的延伸思考。
在「表達」部分,則分成口語表達及知性、情意寫作。
建構課程地圖,用哪個版本就都不是問題
有了這樣的課程地圖,其實用各家出版社的書上課就都不是問題,此外,也因為目標明確,在選擇與課文對讀的其他文本時,如電影、流行歌曲、其他文章等,就會更明確自己選材的連結點為何,教學目標為何,想要透過這一課培養學生什麼樣的能力,向學生傳達什麼樣的價值。
所以,我就會在開學前,把自己這一冊要上的課文,依照學生的學習進度及課程地圖的安排,將其「定位」,並在接下來的日子,沿著地圖走,並適當給學生方向感,不只學生安心,老師也會因為清楚而放心。
課次為按照自己目前授課進度挑選其中幾課大致擺放,大家可以依照各家版本選文進行規劃。課次後面標示的(2-2-1),第一個數字是年級、第二個數字是學期、第三個數字是段考別)
記得曾有學生在上〈蘭亭集序〉的時候,當我講到「生命短暫」等關鍵詞時,他突然冒出一句:「王羲之不就是洞簫客嗎?」
可能因為當週的複習進度複習了〈赤壁賦〉使其有所連結,接著,就又出現一句:「國文課本一堆貶官,跟覺得生命短暫,到底是……」
此時,我就反問學生:「大家可能覺得王羲之的感受跟洞簫客可能很像,對於生命短暫及渺小都感到焦慮及悲傷,但你覺得這兩篇文章哪裡不一樣?」
大家安靜了一下,我就說,你們有沒有覺得蘇軾被貶官寫〈赤壁賦〉,處理的是「自己面對困境,且試圖突破」的問題,但王羲之寫〈蘭亭集序〉面對的是一個「時代」的問題?
蘇軾的無力感來自於自我的處境、遭遇,過程有起有伏,面對得失,其試圖換個角度看待。但魏晉是一個多麼迷樣、特別的時代,活在生死不定、動盪不安的世界,面對時代問題所產生對於生命短暫的思索,那種情懷是不一樣的,由此,也可以看見不同時代風景對人的影響。
因此,我在定位這兩課時,〈赤壁賦〉我會放在「自我」,並以「面對自我困境的處理」作為切入的核心角度,〈蘭亭集序〉我就會放在「自我與社會」,所處理的重點是人如何面對大時代對人產生的影響,如此一來,兩篇文章雖然都提到生命短暫的問題,但教學目標及脈絡會有所差異,也能讓學生看見,不同時代的作者,同樣都感知「生命短暫」的背後,有什麼樣的差異。
在國文課有限的授課時間中,我們無法每一課都仔細而詳盡的把所有相關內容從頭到尾地毯式的上完,因此,「剪裁」就變得重要,至於如何剪裁,這似乎就需要借助自己規畫的課程地圖來幫忙,如此方能呈現更完整、更有系統的課堂風景。
而課文閱讀文本的補充,也應該有更精確的目標設定,我常在想,如果教〈第九味〉就單純給學生讀其他篇飲食文學的文章,這樣是不是只有讓學生知道「噢!原來這些都是飲食文學!」而沒有針對文本所欲傳達的涵義有更深入的思索呢?而這也需要借助課程地圖來幫忙,有了清楚的目標,在尋找材料上也會更有效率,所選的補充材料也會更深刻打動學生的心。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