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21|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成功的反思》第五章——成功觀(中)

封面圖片-攝影師:Pixabay,連結:Pexels 在上一篇我們提到,桑德爾在本章對才德觀提出了兩個比較正式的反對理由,同時也討論了第一個理由——才德觀可能不公正。另外,桑德爾也提到了另外兩個反對才德觀的代表人物,海耶克跟羅爾斯。

兩位大師也翻船:社會尊嚴失衡

桑德爾反對才德觀的第二個理由是:才德觀社會就算實現了機會平等,也是個社會尊嚴失衡的分裂社會。而他認為海耶克與羅爾斯所提出的自由市場自由主義、以及福利國家自由主義,也會造成一樣的社會氛圍。
桑德爾透過對於這兩個自由主義的檢視,特別是分別從兩者用來反對才德的重要觀念來說明:一個公正的社會,仍然可能不是良善的社會。

海耶克的問題

區分市場價值與才德應得,是海耶克反對才德觀的重要基礎:建構市場社會,讓所得差異取決於市場價值、而與才德應得無關。如果將收入與才德脫鉤,就不會落入將才德差異視為所得差異的標準,讓得勢者傲慢、弱勢者屈辱。

衡量市場價值實際上會變成評判才德
但市場價值與才德應得的區別也許在哲學的探討上很明確,桑德爾卻指出:兩者的區別在實際的心理感受上卻顯得不重要,特別在海耶克主張的市場社會中更是如此。因為市場社會幾乎用錢來衡量一切,因此「衡量價值」或是「衡量收入」時,很容易就會變成評判才德。
因此桑德爾認為,就算在市場社會中明確指出「收入低落」只是「市場不接受」也不太可能挽回窮人的尊嚴;反過來說,也不太可能消除有錢人的自滿。於是,市場社會也同樣會像才德社會造成階級的傲慢與屈辱、使社會尊嚴失衡。

羅爾斯的問題

羅爾斯也反對才德應得,但相較於海耶克強調市場價值,羅爾斯認為經濟分配應該以「規則下正當期望的資格」為準。只要社會制度規則公正、對待所有人一律平等,我們就有資格依照規則而對於收入有正當期望;我們得到的任何好處都是來自於制度、而不是因為我們的才德應得。
他指出「獎勵才德」暗示著規則應該獎勵有德及有才者,而這會讓規則偏袒某一種才能、德性,使其無法中立的對待多元個體對於良善生活的不同看法,因此獎勵才德肯定會使規則不公正。但正當期望的「資格」是依著規定本身而來,並沒有暗示規則如何設定,也就不會沒有偏袒問題。

有資格跟道德應得差不多啦
但桑德爾指出,「有資格感」長期下來同樣會發生社會尊嚴失衡的問題;因為社會尊嚴幾乎總是落在享有經濟與教育優勢的人身上,特別是在公正制度下取得優勢的人,更可能會因為在公平競爭下取得成功而獲得重視。
因此即使社會真的達到羅爾斯期望的分配正義,菁英傲慢與屈辱政治卻不一定會隨著這種自由主義式的分配正義而消失。

殊途同歸的社會尊嚴失衡

海耶克的自由市場主義與羅爾斯的福利國家主義雖然都反對才德觀,但在桑德爾的分析下,他們也都跟獎勵才德的社會一樣,會讓得勢者驕傲、弱勢者屈辱。
而事實上,桑德爾不但是自己指出了上述兩個自由主義的缺點,他還引用了其他批判兩者的更獨到的論述,讓本書更具啟發性。而我將在下一篇加以說明。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Wen Tao Che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