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職人觀點】用視覺化將訊息植入對方的心智,讓溝通變得更容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視覺化,是為了更精準的傳遞訊息;更進一步,是將訊息植入對方的心智。
有別於藝術創作的視覺化,在傳遞創作者的想法同時,也在創造不同的感受;在商務溝通的視覺化,則是著重在引導一致的理解。
你所理解的,就是我期望你理解的。
但是傳遞的訊息本身是否正確?有無價值?取決於對於資料的解讀,能不能從資料萃取出訊息、歸納出洞見?
從資料、資訊到洞見展現的過程,與商業思維及洞察力有關
如果不去培養這方面的能力,只是停留在將「資料」視覺化的水準;想要透過視覺化來解決商業問題,同時展現你的專業價值,就必須做到讓「洞見」視覺化的水準。
  • 資料視覺化=資料解讀+視覺化
  • 資訊視覺化=資料解讀+訊息萃取+視覺化
  • 洞見視覺化=資料解讀+訊息萃取+洞見歸納+視覺化
始於問題,終於問題。
這樣的過程是從問題的假設出發,然後再蒐集資料來驗證,澄清問題、總結趨勢以及發現問題。
愈是接近洞見視覺化的作品,愈會讓觀看的人覺得理所當然、淺顯易懂,甚至認為平淡無奇。因為太好理解了!但也因此被植入了心智,錨定了資訊的呈現方式。
用視覺化將訊息植入對方的心智
我們的心智包含左、右半腦兩個部分,分別處理語言聲音、視覺圖像。
人的情感產生於右半腦,所以視覺圖像本身就具備情感力量。同樣的訊息,當心智透過文字與圖像這兩種不同的途徑獲取時,產生的效果存在很大的差異。比方說,一個蛋糕的圖像當我們看到的瞬間,就立即被右腦認知;而一個「蛋糕」的文字則是先被右腦認知為文字圖像,然後傳輸到左腦翻譯成語言和聲音被記憶下來,這個過程是需要消耗時間與精力的。
圖像比文字更直覺地被認知與理解
圖像好理解、文字好記憶,這就是資料視覺化的本質,同時吸引人的左、右腦。將一個訊息植入對方心智最好的方式,就是結合文字與視覺化圖像,讓文字更有力量。
視覺能比語言更能產生強大的影響,是因為視覺不需要任何翻譯,就能跨越語言邊界。這讓我們在面對不同國情文化、背景領域的對象溝通時,都更具有優勢。
許多人對於資料視覺化這件事,存在著兩個誤解。
第一個誤解是,將做不好視覺化歸因於沒有天分、缺乏美感,所以放棄學好這件事。事實上,天分與美感的確可以讓你展現出與眾不同的視覺化成果;即使沒有天分、缺乏美感,也能透過一些方法技巧來達到視覺化溝通的目的。
這些人可能沒想到,在放棄視覺化的同時,也放棄了增進對方理解的機會。
第二個誤解是,想要做好視覺化就必須學會美工軟體、四處蒐集視覺模板、學習各種視覺設計的技巧與課程,做出華麗吸睛的視覺化作品。
這些人誤解了資料視覺化的本質,是為了降低理解門檻、提高溝通成效。
進行資料視覺化前的三個思考
想提升視覺化的能力,不妨在閱讀內容後在腦中思考一下:
  • 內容所要傳達的訊息是什麼?
  • 我會如何鋪陳訊息的結構?
  • 我會如何區隔訊息的層次?
  • 在視覺上如何讓對方更好理解?
  • 對方第一眼接收到的會是什麼?
可以的話,試著在紙上畫出來。不需要在意好不好看,關鍵是快速、直觀地呈現出想法。然後,針對內容的視覺化圖像,以相同的方式進行上述問題的拆解,你就會學到更多!累積一定時間與數量的鍛鍊,就會在心智中建立一套模組:
  • 想呈現什麼樣的訊息?為什麼?
  • 希望對方接收後的反應?
  • 如何呈現能讓對方產生期望反應?
  • 具體來說,呈現的結構、層次?
  • 有哪些視覺化方式可以增加理解?
具體來說,想要用視覺化將訊息植入對方的心智、發揮溝通成效,在資料視覺化前必須思考三個問題:
  1. 訊息傳達的目的是什麼?期望對方看完後的反應?(Why)
  2. 如何做才能讓對方產生我們期望的反應?(How)
  3. 具體來說,要呈現的內容是什麼?如何呈現?(What)
舉例來說,有一次我到大學演講關於資料視覺化的主題,被問到「PM2.5可以如何視覺化?」這個問題。於是我請在場的同學一起思考這三個問題,最後討論出來的結果如下。
資料視覺化前思考的三個問題
比起蒐集了一大堆關於PM2.5的資料,透過三個問題來思考不僅可以節省不必要的資料蒐集,更可以提高資訊傳達的有效性。我將同學們蒐集來的資料初步整理成以下的呈現方式。
將蒐集資料整合後的結果
看到這樣的內容,你有什麼樣的感覺?我想應該很快就跳過不看了吧!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太多字看起來很枯燥,也看不出重點是什麼。
「怎麼會?這可是我花了很多時間蒐集資料、經過三個問題思考,然後精簡出來的重點耶!」
如果你是整理這份資料的同學,心中應該會這樣大喊吧!但是,這就是問題所在。對於準備資料的人來說,也許是從大量資料中萃取出百分之一的資訊,覺得這已經是精簡後的重點了。
但對於第一次觀看這些資訊的人而言,並不清楚這些資訊是怎麼來的,他看到的就是「全部」的資料,沒有層次之分、也沒有重點突顯,只覺得資訊量太多、沒有興趣看下去。
所以,我們需要透過視覺化來吸引對方的注意、增進理解的速度。舉例來說,我們可以這麼做,用相對比例的大小讓對方更容易理解PM2.5與其他物質之間的差異。
藉由視覺化來增進理解的速度
如此一來,是不是更有記憶點了呢?文字好記憶、圖像好理解,善用視覺化就能將關鍵訊息植入對方的心智中。
在將資料轉化為資訊、洞見的過程中,這些模組自然會以不同方案的形式呈現在大腦中,剩下的只是將它具象化。
你可以自己做,也可以外包;只要你能說得出來。

劉奕酉|知識型自雇者、暢銷書作者、企業培訓顧問
擅長邏輯思考、數據分析、策略規劃、資訊視覺化與商務簡報,擁有高科技產業十多年策略行銷與高階幕僚經歷,為台灣少數具有深厚職場實務背景的商務顧問。同時也是職場生產力作家,多家大型出版社、社群媒體指定邀稿對象。一年閱讀百本書、寫作百篇以上職場文章,以知識萃取、高效產出與全息圖解而廣受好評。
培訓、講座、專欄、顧問服務邀約,或文章轉載授權請私訊聯繫 (easypresentation2016@gmail.com)
不只給你知識,更給你贏得職場賽局的本事。 分享書選閱讀、全息圖解、職人觀點與萃取技術,讓你在知識變現的時代,獲得學習成長與高效產出的養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問題解決的能力如何養成?可以分為三個部分:理解、分解、再構築來討論。除此之外,跨域的綜合能力也是影響問題解決能力的一項重要因素。但是,養成路徑應該是怎麼樣的?在這篇文章中,我給出了兩個建議。
付出與回報或許有關聯性,但沒有充分的證據顯示存在因果性。​很多人覺得,努力與付出,應該與回報成正比。做得越多,就應該得到多一些的回報,就算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沒有苦勞,至少我也付出了疲勞。​ ​ 老實說,沒人在意你的疲勞。​
一直都有閱讀與學習的輸入習慣,到近兩年才開始刻意培養寫作的輸出能力,歸納了我在輸出上的一些觀察與省思,希望對於在輸出上遇到阻礙或是期望持續精進的內容產出者,能有參考與交流的價值。
你有在看TED的習慣嗎? 我有,不過近幾年看得少了。在TED上有不少的經典演說,除了知識內容的學習之外,對於溝通、演說或上台簡報都有相當價值的幫助。有十部相關的TED演說,我建議你可以收錄起來看看。
如何創造價值?如何讓價值被人看見? ​無論是職場工作者、還是自雇者,都必須面對的問題。沒有解決這些問題,就想著變現價值,不是不可能,只不過那叫詐騙。​有個「無有優廉跑」的概念雖然老掉牙、但充滿智慧,端看你如何理解與運用它。​ 這篇文章中,我會告訴你如何用商業思維,重新理解這個無有優廉跑的概念。
你是否覺得與人溝通是一件痛苦的事?每一次簡報都苦惱到底該說什麼?花了大把時間準備、蒐集了大量的資料,自信滿滿的上台去報告,卻總是叫好不叫座,看著台下面無表情、反應平平,只得到一句「辛苦了!」 或許你該重新思考一下你的溝通方式了。
問題解決的能力如何養成?可以分為三個部分:理解、分解、再構築來討論。除此之外,跨域的綜合能力也是影響問題解決能力的一項重要因素。但是,養成路徑應該是怎麼樣的?在這篇文章中,我給出了兩個建議。
付出與回報或許有關聯性,但沒有充分的證據顯示存在因果性。​很多人覺得,努力與付出,應該與回報成正比。做得越多,就應該得到多一些的回報,就算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沒有苦勞,至少我也付出了疲勞。​ ​ 老實說,沒人在意你的疲勞。​
一直都有閱讀與學習的輸入習慣,到近兩年才開始刻意培養寫作的輸出能力,歸納了我在輸出上的一些觀察與省思,希望對於在輸出上遇到阻礙或是期望持續精進的內容產出者,能有參考與交流的價值。
你有在看TED的習慣嗎? 我有,不過近幾年看得少了。在TED上有不少的經典演說,除了知識內容的學習之外,對於溝通、演說或上台簡報都有相當價值的幫助。有十部相關的TED演說,我建議你可以收錄起來看看。
如何創造價值?如何讓價值被人看見? ​無論是職場工作者、還是自雇者,都必須面對的問題。沒有解決這些問題,就想著變現價值,不是不可能,只不過那叫詐騙。​有個「無有優廉跑」的概念雖然老掉牙、但充滿智慧,端看你如何理解與運用它。​ 這篇文章中,我會告訴你如何用商業思維,重新理解這個無有優廉跑的概念。
你是否覺得與人溝通是一件痛苦的事?每一次簡報都苦惱到底該說什麼?花了大把時間準備、蒐集了大量的資料,自信滿滿的上台去報告,卻總是叫好不叫座,看著台下面無表情、反應平平,只得到一句「辛苦了!」 或許你該重新思考一下你的溝通方式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各位伙伴早安,上回分享如何圖解具體資訊 今天來談談抽象的概念、理論等訊息要如何圖解吧~ 這也是我覺得是視覺筆記最有價值且可以發揮的地方   相比具體資訊,抽象資訊不但沒有標準答案(就算有,也不代表每個人的理解相同),因此具像化的難度與意義就更高了,而用畫圖表達抽象概念有三個主要目的,依據目的
Thumbnail
本文探索了視覺的特性,分享如何解讀非語言訊號(微表情)並提供相關小練習,最後提出了突破視覺侷限的方法,以及成為更好的觀察者的實際行動。
Thumbnail
視覺層級並不侷限於平面設計,在用戶體驗及介面上更是一個重要的核心之一。視覺層級除了讓畫面的視覺編排更加精緻好看,更重要的功能是能讓畫面有效地被組織,讓觀者更容易理解。
Thumbnail
說到視覺筆記,最常聽到大家會有以下的疑問 『視覺筆記跟心智圖有什麼不一樣?』 『視覺筆記是資訊圖解嗎?跟插圖的差別?』 『視覺筆記就是心智圖嗎?』   首先要感謝心智圖界的許多前輩老師們努力的推廣 在許多校園師生,甚至是家長都普遍認識並開始運用心智圖來幫助學習 而我與心智圖的緣分,是從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以溫和、輕鬆的方式專注於目標的重要性,並提到如何透過觀想和視覺化使目標成為現實。文章中還包含了一些心靈提升的作者獨特見解和經驗分享。在文章的末尾,作者還提到了自己的社交媒體資訊,並呼籲讀者點讚和追蹤。
Thumbnail
當我們用文字在跟其他人溝通時,最基本就是要暢通,不然語意不通之外,還有可能造成誤解,如果沒有加強文字的功力,沒有好好把意思完整的表達出來,對於自己的形象也是一種傷害吧?
Thumbnail
六、圖像式思考、圖像式演說很好用 跟提筆寫作一樣,演說前要立大綱,只是,這大綱是用文字敘述還是以圖像呈現? 對於我們一般人而言,一幅圖像能記得的內容,絕對比一篇文字多。把要講述的大綱用一幅幅圖像記在腦海裡,還可以在心理圖像中配上關鍵詞,就能讓人侃侃而談。依照心理圖像的放大縮小、自動生成遠、中、近
Thumbnail
用邏輯來理解事情的人,你用精確的數字,可靠的數據來源,有邏輯的分析,通常會表示理解,但有一類人不吃這套,你需要比喻,甚至展示那個情境給對方看,對方才能容易理解你說的。 比如:「你看那個人說話,就是這個語調、音量,然後他會等對方有回應才繼續說...」是用情境畫面來理解事情。 邏輯和情境是我們解
Thumbnail
一:聽懂是什麼事情,不清楚內容與影響,二:聽懂大致步驟與可能結果,能做決定,三:可以完全復述你說的,甚至能照著做,四:親自做過你說的,可對理解提出見解。 精準的表達就像是一盒工具箱,其中之一的作用,在於辨識理解者的理解層次,隨時調整表達的內容。 每個人理解事情的方式和深度大不相同,就像透過不
Thumbnail
草圖不只是紙上畫畫,它可以運用各種媒材和活動來展現概念,目的是快速獲得證據,證明設計概念的可行性,推進設計的演進。我們先快速展現設計概念,驗證它的可行性,才能避免後續花費太多成本在旁技末節上。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各位伙伴早安,上回分享如何圖解具體資訊 今天來談談抽象的概念、理論等訊息要如何圖解吧~ 這也是我覺得是視覺筆記最有價值且可以發揮的地方   相比具體資訊,抽象資訊不但沒有標準答案(就算有,也不代表每個人的理解相同),因此具像化的難度與意義就更高了,而用畫圖表達抽象概念有三個主要目的,依據目的
Thumbnail
本文探索了視覺的特性,分享如何解讀非語言訊號(微表情)並提供相關小練習,最後提出了突破視覺侷限的方法,以及成為更好的觀察者的實際行動。
Thumbnail
視覺層級並不侷限於平面設計,在用戶體驗及介面上更是一個重要的核心之一。視覺層級除了讓畫面的視覺編排更加精緻好看,更重要的功能是能讓畫面有效地被組織,讓觀者更容易理解。
Thumbnail
說到視覺筆記,最常聽到大家會有以下的疑問 『視覺筆記跟心智圖有什麼不一樣?』 『視覺筆記是資訊圖解嗎?跟插圖的差別?』 『視覺筆記就是心智圖嗎?』   首先要感謝心智圖界的許多前輩老師們努力的推廣 在許多校園師生,甚至是家長都普遍認識並開始運用心智圖來幫助學習 而我與心智圖的緣分,是從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以溫和、輕鬆的方式專注於目標的重要性,並提到如何透過觀想和視覺化使目標成為現實。文章中還包含了一些心靈提升的作者獨特見解和經驗分享。在文章的末尾,作者還提到了自己的社交媒體資訊,並呼籲讀者點讚和追蹤。
Thumbnail
當我們用文字在跟其他人溝通時,最基本就是要暢通,不然語意不通之外,還有可能造成誤解,如果沒有加強文字的功力,沒有好好把意思完整的表達出來,對於自己的形象也是一種傷害吧?
Thumbnail
六、圖像式思考、圖像式演說很好用 跟提筆寫作一樣,演說前要立大綱,只是,這大綱是用文字敘述還是以圖像呈現? 對於我們一般人而言,一幅圖像能記得的內容,絕對比一篇文字多。把要講述的大綱用一幅幅圖像記在腦海裡,還可以在心理圖像中配上關鍵詞,就能讓人侃侃而談。依照心理圖像的放大縮小、自動生成遠、中、近
Thumbnail
用邏輯來理解事情的人,你用精確的數字,可靠的數據來源,有邏輯的分析,通常會表示理解,但有一類人不吃這套,你需要比喻,甚至展示那個情境給對方看,對方才能容易理解你說的。 比如:「你看那個人說話,就是這個語調、音量,然後他會等對方有回應才繼續說...」是用情境畫面來理解事情。 邏輯和情境是我們解
Thumbnail
一:聽懂是什麼事情,不清楚內容與影響,二:聽懂大致步驟與可能結果,能做決定,三:可以完全復述你說的,甚至能照著做,四:親自做過你說的,可對理解提出見解。 精準的表達就像是一盒工具箱,其中之一的作用,在於辨識理解者的理解層次,隨時調整表達的內容。 每個人理解事情的方式和深度大不相同,就像透過不
Thumbnail
草圖不只是紙上畫畫,它可以運用各種媒材和活動來展現概念,目的是快速獲得證據,證明設計概念的可行性,推進設計的演進。我們先快速展現設計概念,驗證它的可行性,才能避免後續花費太多成本在旁技末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