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前的文有提過,大四的我,時常喝酒喝過頭。當時因為酒發生了很多不好的事,之後雖然沒有戒掉,但在法國的半年,雖然身在葡萄酒之國,我還是大量減少了酒精攝取。從以前的一天可以喝掉一半瓶威士忌,到前陣子一週1-2瓶啤酒。
上週,突然心悸得很嚴重,一開始還以為是不是太少運動,怎麼會喘,但心悸到了第二、第三天,睡也睡不好,我就開始覺得奇怪,但去醫院檢查心臟跟肺部都沒有問題,上網查了一些資料後,心悸、容易疲勞等等症狀跟咖啡因攝取還有酒精攝取都有關係,從週四開始決定減少咖啡因的攝取、少喝酒、增加喝水量、早睡早起,也剛好準備上班。不過想要養成的習慣實在太多,我沒有太過苛求自己,到了今天,居然多半也達成了(早睡的定義因人而異我就沒算進去www)
本來上班是一天至少一杯中冰美,比較累的時候就換成大冰美,再更累的時候下午還會喝一杯手搖飲。
【滾雪球】把習慣緊緊的滾在一起
我必須說,一開始我根本沒有會成功的把握,特別是早睡早起這點,但生理上的習慣似乎還有身體無意識的自我幫助,每天大概十一點多睡(原本一兩點甚至三點),堅持一天、兩天,時間差不多了,覺得沒事做也不找事做,直接睡覺。多虧了開始吃安眠藥與戒掉安眠藥的歷程,我的自律神經逐漸穩定,居然就這麼成功養成習慣了,時間到了就會累、會想睡,隔天精神也不錯,精神不錯想喝咖啡和茶的慾望就會降低,不喝這些影響睡眠的因素就又少了一點。
用原子習慣中提到的滾雪球方式(我喜歡這樣稱呼),把一個習慣滾進另一個習慣當中,很快就能有一個習慣鍊。
找到替代品,找多一點動機
關於戒掉咖啡因含量高的飲品和酒精,另外一個讓我這整個禮拜都沒碰這些的原因是找到了替代飲品,最近很喜歡把果醋加氣泡水,在天氣還沒完全轉涼之前,這也是很讚的消暑方法。
至於找多一點動機呢?由於我最近開始第一份正職工作,我的動機就是「省錢」「存錢」。不知道有沒有人有一樣的感覺,最窮的時候不是完全沒有進帳的時候,而是第一份薪水都還沒拿到,家人朋友卻都覺得你有穩定收入的時候。雖然暗自許諾過不給自己太大的金錢壓力,但面臨明明狀態沒有太大改變,卻有更多必須自己繳納的費用等等,難免會有種大石頭又開始往自己身上堆的感覺。
然而就是因為必須省錢,我愛bar hopping的習慣停止了(當然也有疫情的關係),看到新品就忍不住想嚐鮮的慾望也減少了,不過如果沒有必須從這些習慣開始縮減開銷的自覺,或許這個動機就需要更久,甚至永遠不會成立。
最後非常推薦大家閱讀「原子習慣(Atomic Habits)」,雖然很多人分享過了,但未來我還是想要特別寫一篇自己的感想。這本書教會我,也幫助了Self-care challenge進行的一件特別重要的事情就是:
我們總是覺得好習慣要有意識的「培養」,但事實是由整個系統和環境的改變帶動,才有更大的機會和效率養成。人會避免讓自己不舒服的事情,所以讓習慣來找自己,確實是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