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0/31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諮商小說】:諮商室裡的愛情移情

「老師,我…喜歡你。」她害羞地說。在諮商室裡,案主喜歡上心理師怎麼辦?是愛情,是迷戀,還是什麼?
現實世界很多這樣的關係:「在愛情裡找答案」。會來到諮商室談感情的,通常是在現實裡跌撞太多次了。
不過諮商不是跟心理師談戀愛,而是跟心理師談談「情」為何物。對心理師的移情/迷戀是好的素材,「移情」是治療的關鍵,治療要以此關係為中心進行,形成動力,持續探索。
圖/pakutaso
圖/pakutaso

諮商室裡的愛情移情
「老師,我…喜歡你。」她害羞地說。
我早已注意到這件事,這幾次她刻意打扮,常熱切眼神望著我。本來就打算要談,剛好她先說了。「謝謝你,這幾次我也有感受到。」我不疾不徐。
「那…」她等著回答。
「那你喜歡老師哪些地方呢?」不直接回答,我繼續發問。有些迷戀是講不出原因的,純粹只是感覺。
她想了想,「嗯…這個嘛,聰明、幽默、溫文、善解人意…喜歡聽你說話,喜歡來這裡學東西,喜歡跟老師的互動。」
「呵呵,也包含吐嘈你的部份嗎?」我調皮一下。她是了解喜歡的理由的。
「唉唷~老師~」她語調上揚。
「好的,我正經一點,剛剛你喜歡的這些,聽起來像是被照顧的感覺。」我將感覺澄清。
「嗯,」她說「是啊,因為很少人可以這樣理解我又關心我。」
「你說的對,被理解與被關心很重要,這也是我們諮商尋求改變的動力之一。不過,被照顧跟愛情是兩回事喔。愛情是需要互相照顧的。」我說。
「我知道啊,所以才要請老師也多說說自己的事,你不說我怎麼知道,怎麼關心?」她說。
「謝謝你想要關心我,可是,你有辦法照顧我嗎?」不回應她對關係的期待,我繼續提出問題。
「什麼意思?」她不解地問。
「我是指,在心理成熟及情緒覺察上,你很多地方還待學習,這也是諮商歷程之一,因此才由我協助你。那麼,你要如何照顧一個這部份比你強的人呢?」我帶入現實因素。
「老師,請你教我啊。」她仍不死心。
「這正是我們在做的事。」順著剛剛說法「你需要有被照顧的體驗,然後從中學習照顧自己和別人。在學習過程中,情感依附是重要的,想想過去我們曾走過的,從一開始的懷疑到現在的信任…我想或許你需要的是安全感與依賴,而不是情愛。」我詮釋諮商中所經歷的不是情愛。
「老師,我還是想知道你喜不喜歡我?」她緊抓不放。
「喜歡啊,我也常期待你來與我分享,不過那不是愛情,那表示我們關係很親近。」她需要回應,我也就回應了。
「喔。」她有些失望。
「聽起來你有些失望呢,此刻我想到跟你過去經驗雷同之處,是不是這樣的親密只來自和異性間的曖昧、情愛,或許還有某些交換。」我說。
她想想,「好像也是…」確實愛情在她生命裡是很被重視的一塊,似乎「愛」只能存在愛情裡。
「『男朋友』的標籤可以確保愛情存在、減少被拋棄的可能,好似不是愛情的話就不會被接受。需要關心及情愛混淆在一起,或許也有害怕,你覺得呢?」我說。
「嗯…」她有些思考。
「被照顧的感覺被連結到愛情,剛剛你也透露了,真正的渴望是『想被理解及關心』。不需要轉換形式,老師會持續關心你與理解你,而且我們會繼續討論這些議題的。」我看著她說。
圖/pakutaso

迷戀的詮釋
過去經驗(需要被照顧)被喚起,喚起後因防衛系統保護(怕被拒絕)不會進入意識,而流於潛意識行為的替代,這需求最容易轉移(transference,或稱移情)在感情關係上,被歸因為情愛,於是案主努力追求愛情。這也是迷戀,有時候你並不是喜歡那個人,只是被某種感覺吸引,這種感覺是孩童需求(需要被關注的愛)與成人性慾(情愛、性愛)的混淆。
以「愛情」歸因很方便,一方面愛情有交換照顧及承諾的含義,比較確保不會被拋棄,另一方面也是次級作用,案主不需面對關係議題,只要「找個人陪就好,所有問題都會解決」。這也表示案主對於關係、情感等議題的覺察度低,特別會發生在孤獨、無支持系統的案主身上。現實世界很多這樣的關係:「在愛情裡找答案」,也沒什麼不可行,會來到諮商室談感情的,通常是在現實裡跌撞太多次了,想問為什麼行不通。
諮商不會只討論愛情,也會回到案主故事或其他被照顧的經驗,不會停在告白的關係裡,而是把此事當成一個施力點,繼續探索。案主的移情可以自在討論,不是困擾,就不會阻礙其他議題的出現,過程雖會反反覆覆,卻也是建立信任的累積。在諮商的結案階段,我和她一起回顧了諮商關係的變化,從起初的愛情移情,到後期有時候像父親,有時候像兄長的互動關係,當她回到信任裡時,過去不為人知的秘密也就自動想起、想說了,創傷/焦慮議題不再獨守,就有心理空間及能動性規劃不同的未來。
案主喜歡上心理師怎麼辦?很好,不過不是跟心理師談戀愛,而是跟心理師談談「情」為何物,而對心理師的移情/迷戀是好的素材。「移情」,是類似親子關係的再現,案主將生命早期的孩童需求與成人情愛性慾混淆,但心理師可以辨識。「移情」是治療的關鍵,治療要以此關係為中心進行,形成動力,持續探索。
PS:有關「移情」的進一步說明,請參閱【諮商信念】:我對移情的想法

參考資料:
Basch, M.F.(1980/1996),《心理治療實戰錄》。呂紹文、劉慧卿譯。台北,張老師文化出版。

【創作聲明】
故事主要彰顯某個人性、心理主題及關係情境。分為兩個形式,〈諮商小說〉人物、背景、情節皆為杜撰,強調某些類型、族群及心理機制的議題而編;〈諮商故事〉則以心理師自身經驗為省思。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5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