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10|閱讀時間 ‧ 約 7 分鐘

生活雜記、書海浮沉

生活雜記

健康
亞健康應該是修行最佳的狀態,一個健康的人往往易耽於享樂,而重病者也無心力於修行,亞健康有時吃這個過敏、吃那個胃痛、心悸、耳鳴反而更利於思維三苦、無常與死亡。

金錢
金錢是安全感的來源之一,但時間、金錢、心力是互相牽制的,追逐財富自由後還有時間與心力來修行嗎?但身為在家眾,金錢還是必不可少的,感謝疫情讓金錢的需求感降低、花錢的慾望減少了,也是安全感的來源之一,加上疫苗的不確定性,得以投入時間與心力在思維與修行上。

書海浮沉

好段時間沒寫文章了,原本想依照格魯派學制,宗義、地道、八事七十義等往上學,但傳統上須經過十幾年顯教學習才會學密,為了確定方向,所以也找了其他派的書籍來讀,讀到《直指明光心《大手印指導教本:明現本來性》釋論》豁感熟悉,與以前禪修、內觀、靜心、覺察可互相參照,雖然格魯派以研閱經論觀修較重要,止修是共內外道,但外道修止最高只能達非想非非想處定,而佛法能脫離輪迴,雖然究竟輪涅不二,反正目前對密教還是一團漿糊,雖有《密乘地道建立》但連顯乘地道都還沒上,可是在這渾沌一團狀態往往也是思惟能相互激盪的時候。
目前打算經論學習與止修同時進行,前一階段是覺得止修停滯了而學習經論,記得以前劇場訓練有一種是覺知自己每日如何入睡與如何醒來,在密乘的睡夢瑜伽講得似乎又更詳細,而許多密法也是共內外道,差別在於見地,也就是菩提心與空正見,總之,就像海綿吸滿水時,需透過整理收乾水分,再泡回書海裡吸收。
年前跟朋友聊聊想開個線上共讀討論,但還想不到好的進行方式,下面幾個是想進行的主題,略略寫寫,如果真有人想研討再說。

一、意識
人是否有意識?意識只是副現象嗎?身心的獨立的嗎?狗、蚊子、草履蟲、病毒有意識嗎?意識可以複製嗎?大數據越來越能預測每個人的選擇,那人的選擇真的是有意識的嗎?
這主題可能是最重要,也最不重要的,意識是以什麼樣的方式存在,或意識只是種錯覺,如果無法分辨線上客服是真人還是程式,那程式是有意識嗎?意識是錯覺的話輪迴成立嗎?
意識的研究不斷進行,了解意識可以破除一些觀點(主題二)的基石,但「了解又如何」,就像每天看太陽升起,實際上是站在地球向太陽下沉,就算破除地平說,我們還是會認為太陽從地平線升起。
  • 《我們真的有自由意志嗎?認知神經科學之父葛詹尼加對意志的大哉問》
  • 《行動改造大腦:行為如何形塑我們的思考》
  • 《意識究竟從何而來?——從神經科學看人類心智與自我的演化》
  • 《思考不過是一場即興演出,用行為心理學揭開深層心智的迷思》
  • 《感與知:讓「心」有意識——神經科學大師剖析感受、心智與意識之間關係的科學證據》
  • 《章魚,心智,演化:探尋大海及意識的起源》
  • 《事物的奇怪順序:神經科學大師剖析生命源起、感覺與文化對人類心智發展的影響》
  • 《智慧的科學:智慧是什麼?如何產生?怎樣量化?我們可以變得更有智慧嗎?》
  • 《大腦解密手冊:誰在做決策、現實是什麼、為何沒有人是孤島、科技將如何改變大腦的未來》
  • 《我是个怪圈》
  • 《夢.意識.佛法:達賴喇嘛與科學家對話》
  • 《意識航行之道:內在旅程的百科全書》

二、觀點(哲學、心理學、體系、宗義)
這主題就是各觀點學說,哲學、宗教、心理學、新時代等等。
不究竟但有用」,有時常常學者會比較、批評不同學派,但對於將溺水之人,有漂流木可抓管它是沉香木還是夾層板,所以有用才是重點。
難以證偽」,例如佛法認為有輪迴、基督教認為有神、科學認為外境真實存在、賽斯認為信念創造實相等等,其實如果仔細思考各體系幾乎都有難以證偽的根基,偏偏這些又是他們立基的重點,甚至有些立於詭辯,就像「只要努力就能成功,不成功就是不夠努力。」
  • 這部分書單各體系都有一疊:佛法、第四道、賽斯、神智學、行為治療、存在心理治療等等。

三、菩提心(利他、同理心)
這主題深入探討菩提心,例如「一人的死是悲劇,一百萬人的死是數據」,觀想一切有情也有這種情形。同理心需感受他人痛苦嗎?等等問題。
  • 《恐懼的力量:因為恐懼而無所畏懼,無私、利他,在於同理他人恐懼!一位心理學家探索大腦、神經和行為科學,實證揭露人性善惡真相之旅》
  • 《同理心的力量:放開自己,理解他人,用天生的能力,撫慰受傷的靈魂》
  • 《失控的同理心︰道德判斷的偏誤與理性思考的價值》
  • 《站在邊緣之境:利他、同理心、誠正、尊重、敬業,回歸五種心理狀態本質,在恐懼與勇氣交會處找到自在》
  • 《行為:暴力、競爭、利他,人類行為背後的生物學》

四、止修(覺察、靜心、冥想、禪修、經驗)
這主題探討將止修的訓練於下坐融入生活,於上坐更加深入,現在許多以前密傳法門都逐漸公開,像奧修就公開許多不同門派修行方式,有時想想以前求法好像是有錢有閒才能做的事,就像看劇場好像是有閒錢的人做的事,但現在選擇多了只能公開在街頭賣藝,以前要買票才能知道值不值得,現在是先看再決定要不要贊助一下,對想學法者而言是很幸運的。
  • 《正念療癒力:八週找回平靜、自信與智慧的自己》
  • 《找回內心的寧靜:憂鬱症的正念認知療法》
  • 《就要傻冒樂天派,缺憾人生才完美:讓糾結出走,善待自己的排解壓力6大妙方》
  • 《Learning ACT》
  • 《DBT®技巧訓練手冊》
  • 《橘皮書》
  • 《靜心觀照》
  • 《生命的真相:第四道大師葛吉夫的教導》
  • 《清醒夢療法:鍛鍊意識力、創造力,學習自我覺察、克服恐懼、釋放壓力》
  • 《當蒲團遇到沙發:拯救你名存實亡的禪修》
  • 《佛教禪定學》
  • 《正念的四個練習》
  • 《諸佛共同的聖劍:最完整四念處禪修講解,最直接斷除煩惱的力量》
  • 《禪觀修學指引:漢傳禪修次第表解》
  • 《直指明光心《大手印指導教本:明現本來性》釋論》
  • 《除無明闇》

五、社會權謀(談判、行銷、操控)
這主題探討社會上勾動人心、操控行為的技巧,這些技巧是貪嗔癡的催化劑,研究進而破解,在世俗靜心的品質才能穩定。這部分就屬有閒暇或調劑時閱讀,雖然有時反而是最實用的。
  • 《鉤引行銷:在訊息爆炸的時代運用鉤引點,只要3秒鐘就能突圍而出》
  • 《操控與反操控:德國法律人都在使用的日常修辭邏輯與謬誤偵知法》
  • 《FBI談判協商術:首席談判專家教你在日常生活裡如何活用他的絕招》
  • 《情緒操控:揭開最惡質的煤氣燈效應,拯救自己並重建正常關係的療癒7步驟,脫離欺騙、貶低、洗腦的有毒關係》

以上書單是想到就寫的,並不是很完整,有些讀完、有些未讀,如果共讀討論有機會成行,再細分各主題的次主題與書單。
另外共讀討論並不是領讀模式,目的也非專精某項目,畢竟想學佛法去找法師,想學心理治療去上諮商研究所就好,共讀討論在於跨領域研究同一主題,對上述幾個主題有興趣的再一起討論吧。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一個在監獄中的人,無論何時,如果有逃離的機會,首先他就必須明白他是在監獄中,只要他不明白這點,只要他認為他是自由的,他就沒有任何機會。《探索奇蹟》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