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13|閱讀時間 ‧ 約 11 分鐘

閱讀:情緒寄生

作者: 許皓宜 繪者: 蔡杏元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2018/09/27
  這也是MyBook前陣子送的其中一本書。雖然作者在自序裡說明了自己所定義的「情緒寄生」是指什麼,但我看了是有點沒有懂。
  作者說:「我們的關注點很容易放在『為何他要這麼對待我』的執著上,最後讓自己陷入更深的痛苦,或是更無力的關係糾葛中。」這樣的心理機制就是「情緒寄生」。
  嗯……
  以我自己的話來說,也許就是指有關情緒在人與人間的相處時所產生的負面影響吧?而且無論是否彼此討厭或是相愛,都有可能會在相處的交互作用下產生負面影響——
  但就算是如此以自己的話語銓敘,我也不知道到底是對是錯。作者所指的「情緒寄生」跟現今普遍的「情緒勒索」很可能是一脈相承,只是觀察的出發點不太一樣而已。「情緒勒索」比較像是站在受害者的角度、為了自我保護所提出的一個名詞,而「情緒寄生」則是比較強調人與人間的情感與愛所產生的扭曲。
  不過既然都是類似的東西,「情緒勒索」真的是非常言簡意賅;只要明白勒索也是經常來自於愛,即使僅只使用「情緒勒索」這個名詞也沒有任何問題的吧?
  回到本書。書裡共介紹34個與情緒寄生相關(?)的心理效應,每一篇都佐以作者身邊的故事來做說明;但不知道是否是因為我首次使用有聲書的功能,這本書對我的記憶性很低,常常也很難連結作者所陳述的經歷與該篇所提及的心理效應;甚至這些心理效應是否真的與作者提出的「情緒寄生」具有邏輯上的關連,我常常也覺得應該有所保留。
  另一方面,其實仔細看過就會發覺這34個效應經常互相牽扯、講的常是類似或正巧相反的事。只要足夠理解人性,文中的案例其實都足以令人想見,不是什麼稀奇古怪的發展。既然是這麼普遍與多變的現象,提出如此大量的專有名詞來做說明,我認為其實幫助不大——知道了又怎麼樣呢?作者不見得都有提供相對應的解決辦法;相較於我之前看過的《情緒勒索》、以及《被討厭的勇氣》,那種大方向與系統性的歸納,我覺得才真正有用。
  而且如果真的拿作者所列舉的這34個名詞去搜尋,會發現網路上常常找不到相對應的使用方式,因此我推測這些名詞很可能是作者自己歸納出來的,不具有學術上的參考價值。比起了解人性、了解心理學,我認為這本書更像是一本心靈雞湯。
  但我姑且還是把書中所提及的各種效應給整理出來了……只是整裡完了之後,實在是有點疑惑自己為什麼要花這麼長的時間來做這件事情(昏)。
哈哈鏡效應: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面哈哈鏡,內在是快樂的,世界就呈現歡樂,內心不安,則世界也會反射出不安的模樣。
自我中心效應:過度想像自己與災難發生的關聯性,藉此來維護內在自我的重要性。
時間凍結效應:我們會傾向以為造成我們負面情緒的外在人事物不會改變,以免自己因為期待是情好轉而再度失望。   以我自己最近血淋淋活生生的例子來說,雖然我的小老闆最近腦袋和決策都有變靈光的趨勢,但我依然傾向相信他只是一時吃錯藥,以免再次信讓他之後又再次失望。而我也清楚明白這是自我保護的一種措施。
柔焦效應:當我們對現實生活不滿意時,會透過美化過去的人事物來安慰自己。   這就是那個吧?前一輩的人總是會說以前多好多好,現在多差多差;殊不知其實以《真確》裡頭所整理的大數字來說,整個世界的環境一直都是在變好的。
刺蝟效應:人與人間會透過互相傷害,來尋找對彼此而言最適當的距離。   這個比較抽象一點。針對這個效應,章末舉例嬰兒哭鬧、打人是出自於「無情的愛」,它和一般的攻擊行為差別在於「無情的愛」是出自於內心對愛的渴望,但並非真正有意傷害他人。也許「我是為了你好」這種情況,很多時候也是出自於此吧。
餘光效應:一段關係明明已經逐漸崩解,我們卻幻想這些毀壞有一天可能自動恢復原狀,彷彿只要懷抱希望,就不用面對親密關係中不完美的現實,降低可能分離的焦慮,久而久之也讓人失去檢核現實的能力。   總覺得跟柔焦效應有點相對。
添加物效應:忽略自己在關係中的所作所為帶來的結果,且缺乏自覺與責任。   也就是當A詢問「為什麼B會這麼對我?」其實是因為過去A對B做出的某些行為,才導致了B此時的做為,而A卻忽略了這樣的因素。
複製效應:過去他人在自己身上所產生的創傷,自己卻無意識地用同樣的方式對待到第三人身上。   舉例來說,也就是「以前父母管教自己的方式雖然不好,但自己也用同樣的方式來管教子女」。   儘管文內指出強迫式地重複經驗是為了理解創傷,理解創傷則是為了矯正與超越創傷,但要是當事人一直沒有自覺,就只是一代一代將悲劇重演。為什麼我不想要生,也就是因為這樣,就算是已經有自覺了的自己,我依然覺得非常可怕。
分離效應:感受到失去的可能性,才突然想到要開始珍惜,一旦失而復得卻又故態復萌。反反覆覆的過程也因而在人的心裡產生自我矛盾的罪惡感。
地雷效應:無法釐清糾結的情緒,致使表達困難以及產生迴避關係的行為。例如書中舉例令人愛恨交織的母親——一名男子因為無法釐清自己對母親除了愛意之外也存有恨意,因此經常迴避與母親的相處,直到他發覺自己是同時愛恨交加。
鏡映效應:當我們對某些人的行為舉止產生特別強烈的情緒時,往往是因為那人身上有我們討厭、渴望或遺忘的自我。
寄生效應:為自己的不如意尋找一個代罪羔羊,因此便不必面對自我的脆弱,和其他更貼近真實的感受。
稻草效應:過分忍耐使人變成一顆定時炸彈,因為一點小事就情緒大爆發,可能對關係有著毀滅性的影響。
融合效應:對所愛之人的情緒完全感同身受,因而產生焦慮感,希望能為對方多做些什麼。就好比嬰兒式的不成熟心智:無法清楚區分他人與自我的界線,也特別容易進入一種心理融合的狀態。   有的時候我似乎也有這樣的傾向,不過正如作者所說,每個人一生真正承擔得起的,就只有自己的人生而已。
透視鏡效應:胡亂猜想他人的心態,卻誤以為是自己的同理心,其實只是自我投射的假象,因而造成關係裡的誤解。
反向效應:為了隱瞞自己的真實感受,刻意做出相反的情緒反應,為「心理防衛機制」的一種。   好比青少年喜歡捉弄中意的對象,實為一種笨拙的表現。
眼盲效應:選擇性地看見和自己主觀意識相符的現象,來驗證與維持自己已經習慣的情緒狀態。   前面也有提到的《真確》,這本書之所以寫成,其實就是起因於作者想要釐清這個世界上大多數人的眼盲效應。
西瓜效應:維護對自己有利、打擊對自己不利的人事物,以保障自我的生存權利。也就是指西瓜偎大邊。
早熟效應:因為家庭中有某些喪失功能的成員,導致情感尚未真正成熟時,就要被迫當個大人。
逆反效應:藉由叛逆的行為來抒發無法掌控自己生活的苦悶感,想要證明自己對生命仍有一定的主權。如果一開始所產生的「小罪行」沒有換得照顧者或他人的關懷,叛逆的行為就有可能越演越烈。
退化效應:在關係裡退化成早年時期的情緒,例如幼時無法好好處理情緒時的暴躁狀態,目的是要重新建立尚未穩定的心理安全感。   這點跟前面所說的「複製效應」的目的有些相像,根本目的都是在求一個自我療癒的過程;作者認為唯有當退化的時刻情緒被「接住」,我們的內在才有機會長出如實的力量。   另外文中指出本土心理學研究說,對許多老夫老妻而言,「恩情」是比「愛情」更重要的事——心有戚戚焉。
汙點效應:因為無法改變的天生特質,意圖用其他方面的努力來轉移自己與他人的注意力,好假裝這些特質並不存在。   例如為了隱瞞自己是同志,而在事業上拚得出類拔萃的這種行為。
身體化效應:不願接納自己內在脆弱的負面情感,而無意識地轉化為身體上的疾病。
否認效應:面對創傷所造成的罪惡感和焦慮感,採取誇張的反應或是自我毀滅的行為來做掩飾。   例如誤以為自己害死了父母,自此之後行為偏差的少年少女……等等。
恆定效應:為了關係中的平衡,用自我的情緒消沉來阻斷期待改變的希望感。   例如在家庭關係中受迫害的孩子,卻為了維繫家庭的完整性,而持續自我犧牲、不做反抗。
自憐效應:透過自我憐惜來產生向前邁進的動力,其中的機制也包括放大他人的罪惡、以及美化自我的無助感。因為當世界上沒有人可以依靠時,唯一可靠的就只有自己了。
伊底帕斯效應:描述社會氛圍造成女性身上的陽剛力量與男性的陰柔特質常被貶抑。作者以此強調每一種生存的樣貌都有不被批評的權利。
關鍵字效應:這邊直接以我的理解做解釋,大概就是指過去不好的經驗產生某個關鍵字,致使當事人與此刻發生的事件產生連想;關鍵字成為開關,使其想到了不好的記憶,並產生情緒反應。解決的方法乃在於療癒過去的創傷並重建安心感。
懸置效應:對於尚未明確的事物、以及還不知道怎麼解決的問題,只能先放置處理,等到時機成熟,當初的不明事物就有可能成為我們的體悟。   時間會化解一切、很多事情只是時候未到——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悶燒鍋效應:在關係間有事情卻隱忍不說,因而造成煩躁感;為了避免最後對關係造成毀滅性的破壞,作者認為應該要鼓起勇氣表達自己真正的想法。
未完成效應:後悔與遺憾可能會在心裡造成疙瘩,並影響當事人之後的生活,因此應該要適當地辨識出這些事件,並用適當的方法完成它。   不過這跟懸置效應也有點關聯,兩者所強調的解法並不相同,究竟是該動手去解決問題、或是放置,也許適情況要有不同的判斷吧。
浮萍效應:如果放任憂鬱的心情而不理會,意識到危機來臨時可能為時已晚。   說到這個,《雖然痛苦到想死,卻無法辭職的理由》裡面,作者描述因職場痛苦的人經常不懂得適時採取對應措施,而只看得到「一直做下去直到想要尋死」的單一條路徑,想來就是因為浮萍效應吧。
時光機效應:透過成年人的人際關係和童年的家庭關係中,雷同感受的察覺,來強化現在自我與過去自我之間的連結。   這我覺得跟複製效應也有點相像。其實人心的很多問題都是在於察覺,一但能夠說明內心裡那股曖昧渾沌的感受與其原因,很多事情也就迎刃而解了。
漣漪效應:不管是正面或是負面情緒,都會在人群之間感染。   我認為漣漪效應可以跟最一開始提到的哈哈鏡效應一起來看,也就是外在會影響自我,但自我也會影響外在,說明了個體與群體間的關係。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