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23|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家有幼兒,「共存」談何容易

最近心情經歷很大的轉折。
在出現國內幼兒染疫過世的案例之前,不論是國外的數據或國內的宣導,都讓我在面對自己或身邊的家人,做好可能隨時會確診的準備。
因為即便確診了,好像症狀不會太嚴重。
可是,就在邁出共存步伐之際,幼兒重症過世的新聞,震撼了同樣身為幼兒家長的我,這時候才發現,我很難接受國內真的有孩子因爲新冠肺炎離世,而更深的情緒是:
「我很害怕」
害怕,是每一個人都會有的基本情緒,它的出現提醒著我們有威脅靠近,必須有所反應,不然會陷入危險⚠️
害怕,讓我發現當自己連「共存」為何物都不清楚的時候,很難在一片「共存」聲浪中帶著孩子安在的過生活,於是,我整理了近期對疫情的體悟,定錨了目前面對共存生活的態度:
面對疫情還是需要害怕,但不需要將害怕無限上綱
在有孩子的情況下,共存,不是敞開胸襟擁抱新冠病毒,而是,對確診依舊存在必然的害怕,因爲這個害怕可以幫助我在防疫上持續維持自律,保護我以及身邊的人。
但為了繼續生活,也不能讓害怕無限上綱,因爲:
適度的害怕能為生活帶來保護,但過多的害怕則會僵化生活。
分享一本我最近很愛帶著孩子讀的繪本:「因爲寶寶笑了」
繪本描述著一對母子在經歷日本311地震後,心境出現很大的差異,媽媽生活陷入憂慮,但孩子仍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與希望,其中有一段孩子的吶喊很觸動人心:
「不要說,這個才開始的世界很糟糕!」
「不要說,我們很弱小。」
「我們想活著,我們想愛。
我們想觸摸,我們想感覺。
不管往上爬,或往下衝,我們都想大玩特玩!」
是啊!現在的世界讓大人很擔心,但也別忘了同樣的世界對孩子來說,卻處處是驚奇,充滿吸引力呢!
如果有孩子的你,正因為疫情造成的變動感到筋疲力盡,請別灰心,因爲這代表我們很在意也很努力的面對生活,所以先謝謝自己,然後再看看孩子,你會發現除了疫情之外,有更多有趣的事也在發生喔!
最近有發現孩子出現哪些令人會心一笑的舉動呢?
歡迎留言跟我分享👇👇👇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