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一直擱著沒做的事,可能是因為陷入「信念固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年假過去了,大家都還好嗎?
每年趁著年假休息的空檔,我都會撥出時間核對去年想做的事情,經過了一年,實際做到哪些?沒做到的又是哪些?核對之後發現,有個沒能打勾的項目並不陌生,而這個項目是我覺得很重要、也很想執行的內容,但卻始終沒有去做,那就是:運動。
「明明是想做的事情,但卻不斷地拖延,究竟是發生什麼事?」
幾天後,我下樓遇到揹著瑜珈墊剛運動完的鄰居,我向她投以羨慕的眼光並讚嘆:「妳剛剛去做瑜珈喔?好好喔!」然後鄰居就撥著柔順的頭髮說:「呵呵呵,妳小孩還太小,等他們大一點妳就自由了。」
簡單的對話,又讓我陷入思考:
「哦?所以是因為照顧小孩才沒時間去運動嗎?」
「對我而言怎麼樣才叫做運動?」
這一問才發現我對運動有著一套充分且必要的條件:
運動應該持續一段時間
運動應該要爆汗
運動應該要找專業
運動應該要有一定的強度
而這些「應該」就像層層的枷鎖限制著我的行動,每當我有想運動的感覺時,就會被這一連串「應該」轟炸:
你有時間嗎?
你運動的方式可以爆汗嗎?
你有找老師嗎?
你的方法可以鍛鍊到肌肉嗎?
所以拖延會發生不是因為不想去做,而是當自身條件沒有呼應到內心的那些應該時,就會讓人覺得不能去做。也就是說:
內在的信念,那些「應該」,限制了我們的行為
心理學上有個概念稱「信念固著」(belief perseverance)。這是指當我們對某議題形成想法,即便有證據否定它,想法也不會因此而改變。這種知道是不合理的信念,但還是義無反顧地相信到底是為什麼呢?因為,當我們針對某個議題想出一個說得通的理由時,那些理由自然會生存下來,研究也證實,一旦想法形成,只要考慮那個議題,就會強化原本的想法(Tesser, 1978)
看到這裡不用太灰心,因為信念固著所產生的效應是有方法去減少或消除的。想法的形成需要先被相信,也就是人需要經歷被說服的過程,感到合理之後,想法才有可能被接納,因此,如果要降低舊有信念的影響,我們需要創造一個新的被說服的空間:
  1. 辨識背後的想法
注意生活中那些「一定要」、「絕對不能」、「應該」,你就會發現那些遲遲無法執行的事情背後,其實有一套自己的規則或標準,而遵循那些規則跟標準可能讓我們會感到失敗或罪惡,還容易對別人生氣。所以,試著把你的規定或標準寫下來,你會從寫下來的內容中得到一些啟發。
2. 調整信念並大膽嘗試
將寫下來的規定做調整,這個調整是指:將信念變得更有人味,更適用於自己的生活。
當我覺察運動規定所帶來的限制後,重新評估目前的生活狀態並以新的信念告訴自己:「運動,其實可以不拘泥於任何形式」。當新的想法產生,才開始看見運動型態的多元,原本的那些「應該」也被鬆綁了,而在那之後我也有屬於自己很不錯的運動經驗。
所以,why so serious?
每一個嘗試都代表了一層的冒險跟一個新的學習,而我們可以選擇過一個更貼近自己的生活。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陳維均諮商心理師的 Premiu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年末將至,看到不少人開始在回顧今年的點滴,不難注意到的是,會願意公布出來的大多是會令人感到羨慕的那種,比如說:在某某領域有了突破、得了獎、出了書、創立了自己的品牌、找到相愛的人結婚、生了孩子… 滑著手機看著別人分享進步的喜悅,但看著看著怎麼就惆悵了起來?因為這些經驗綜合起來會讓人有一種感覺:不同的人
我相信不少認真過日子的人,可能同時是許多人心中的靠山,但在成為別人安全感來源的同時,內心也渴望能有個安心託付的對象,只是這個渴望被藏得很深,深到即便出現合適的人,對方也感受不到。如果你對建立一段親密的關係感到渴望(這裡的親密關係可以是愛情、親情或友情),但卻不知道可以如何著手,文章內有一些思考方向
人長大之後,很多事開始為了追求效率變得有壓力,就連展現關心也不例外。我看過身邊不少人因為關心他人而感到挫折,因為.......
農曆七月是個令人充滿敬畏的月份,閩南、臺灣一帶將之稱為鬼月,在這個月不辦各種喜慶之事,惟恐將孤魂野鬼引進門。為了避免招來好兄弟,不少人在這個月份可以說是戰戰兢兢,盡本分的做好每件事,該普渡就普渡,不該晚上曬衣服就不要曬,因為:看不見的最讓人感到害怕..
你是不是也曾經出現過想休息卻不能休息的感覺? 面對這樣的感覺,是不是常告訴自己:再撐一下,事情做完就可以休息了? 可是,日常生活中有個奇妙的定律:總是有源源不絕、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的事情等著我們處理,所以,隨著待辦清單不斷增加,好好休息這件事彷彿遙不可及,尤其在忙到焦頭爛額的情況下,休息更是天方夜譚
為什麼曾經受過的傷會不斷地出現在我們的經驗當中呢? 都已經是過去的事情,為什麼時間沒有沖淡它呢? 因為實務工作,讓我有機會聽見不同人的故事,也因此發現創傷其實存在不少人的生命經驗裡。從災難事件、家暴、性侵/性騷到童年忽視、關係霸凌、失戀等,可以說是無所不在...
年末將至,看到不少人開始在回顧今年的點滴,不難注意到的是,會願意公布出來的大多是會令人感到羨慕的那種,比如說:在某某領域有了突破、得了獎、出了書、創立了自己的品牌、找到相愛的人結婚、生了孩子… 滑著手機看著別人分享進步的喜悅,但看著看著怎麼就惆悵了起來?因為這些經驗綜合起來會讓人有一種感覺:不同的人
我相信不少認真過日子的人,可能同時是許多人心中的靠山,但在成為別人安全感來源的同時,內心也渴望能有個安心託付的對象,只是這個渴望被藏得很深,深到即便出現合適的人,對方也感受不到。如果你對建立一段親密的關係感到渴望(這裡的親密關係可以是愛情、親情或友情),但卻不知道可以如何著手,文章內有一些思考方向
人長大之後,很多事開始為了追求效率變得有壓力,就連展現關心也不例外。我看過身邊不少人因為關心他人而感到挫折,因為.......
農曆七月是個令人充滿敬畏的月份,閩南、臺灣一帶將之稱為鬼月,在這個月不辦各種喜慶之事,惟恐將孤魂野鬼引進門。為了避免招來好兄弟,不少人在這個月份可以說是戰戰兢兢,盡本分的做好每件事,該普渡就普渡,不該晚上曬衣服就不要曬,因為:看不見的最讓人感到害怕..
你是不是也曾經出現過想休息卻不能休息的感覺? 面對這樣的感覺,是不是常告訴自己:再撐一下,事情做完就可以休息了? 可是,日常生活中有個奇妙的定律:總是有源源不絕、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的事情等著我們處理,所以,隨著待辦清單不斷增加,好好休息這件事彷彿遙不可及,尤其在忙到焦頭爛額的情況下,休息更是天方夜譚
為什麼曾經受過的傷會不斷地出現在我們的經驗當中呢? 都已經是過去的事情,為什麼時間沒有沖淡它呢? 因為實務工作,讓我有機會聽見不同人的故事,也因此發現創傷其實存在不少人的生命經驗裡。從災難事件、家暴、性侵/性騷到童年忽視、關係霸凌、失戀等,可以說是無所不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最近有 #運動 嗎? 「#寫下來」更有執行的行動力, 就好像跟自己打契約, 承諾自己、然後去執行。 完成後獲得反饋的自信, 自信自己可以辦得到, 就這樣完成習慣迴圈。 #行動力 是, 不要給自己過多的理由就不會拖延, 告訴自己,這一秒我要穿上跑鞋, 帶上水壺、鑰匙、手機、戴上
Thumbnail
微小的運動習慣比沒有運動習慣好 在2023年1月時,除了斷捨離以外我同步開啟了養成運動習慣的計畫。但比起丟垃圾計畫,這個運動習慣計畫反而一直不太順利。 我自己本身有在練習合氣道和劍道,也喜歡去山中野林散步,所以本來一周就至少會有兩三天去運動。但隨著年紀增長和平常要上班,我會覺得每次練習的強度都會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其實值得做的事,應該是運動或是寫作這種沒人叫自己做,卻願意去做的事情上。換言之,在本能的驅使下,諸如運動和寫作這一些事自然敵不過本能,即使自己知道這兩件事其實對自己比較有益,也沒有用。必須要是自己主動去嘗試了,去體會其中的好處,才有可能持續下去。反倒是,那些出自於本能的
Thumbnail
      你有過想做的事卻中途放棄的事嗎?像是減肥、戒菸、上課之類的事,那最後有完成的嗎?這些事情的共通點就是無法短時間完成,必須長時間持之以恆,所以許多人最後都失敗。
信念指的是一種確信的觀點或觀念。 相信很多人都一定聽過信念,但相信這件事情和我們的信念是否真的會影響到一個人的言行舉止呢? 今天我們要來聊聊信念所帶來的效力。 在運動場域裡,相信的信念是否真的會影響我們的運動表現呢? (圖片出處:https://www.dreamstime.com/
Thumbnail
從學生時期開始,我並沒有規律的運動習慣。 因此,在沒有體育課的存在後,發現自己的體能節節下滑。直到三年前,同事揪團去上瑜伽課,我才正式養成每週運動的習慣。但事情其實沒這麼簡單,不然我也不會有此反思,並且紀錄下來這曲折的過程。
Thumbnail
人人都知道要養成好習慣,問題就在養成習慣太難了,所謂的好習慣就比如說, 為了健康每天去跑步5公里、早睡早起有良好的作息、想要財富自由,開始去記帳等等。 問題是養成習慣太難了,三不五時就半途而廢! 有沒有什麼簡單的方法,不需要意志力,無腦能輕鬆持之以恆呢?
Thumbnail
你是不是也曾經想要開始運動,但總是找不到時間,或者覺得看不見成果,就放棄了? 別擔心,如果你真的想把運動融入生活中,建立一個可持續的運動習慣,以下幾點或許能夠幫助你。
Thumbnail
為何好習慣那麼難以養成?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結果滯後」,也就是我們的行為與結果之間缺乏即時的反應。例如,我們設下一個目標減重3公斤,並告訴自己要養成每天晨跑30分鐘的習慣。於是我們在第二天早上興沖沖的穿上慢跑鞋,順利完成30分鐘的跑步,然後是第三天、第四天⋯。一週後,站上體重計,卻發現體重沒有變化,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最近有 #運動 嗎? 「#寫下來」更有執行的行動力, 就好像跟自己打契約, 承諾自己、然後去執行。 完成後獲得反饋的自信, 自信自己可以辦得到, 就這樣完成習慣迴圈。 #行動力 是, 不要給自己過多的理由就不會拖延, 告訴自己,這一秒我要穿上跑鞋, 帶上水壺、鑰匙、手機、戴上
Thumbnail
微小的運動習慣比沒有運動習慣好 在2023年1月時,除了斷捨離以外我同步開啟了養成運動習慣的計畫。但比起丟垃圾計畫,這個運動習慣計畫反而一直不太順利。 我自己本身有在練習合氣道和劍道,也喜歡去山中野林散步,所以本來一周就至少會有兩三天去運動。但隨著年紀增長和平常要上班,我會覺得每次練習的強度都會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其實值得做的事,應該是運動或是寫作這種沒人叫自己做,卻願意去做的事情上。換言之,在本能的驅使下,諸如運動和寫作這一些事自然敵不過本能,即使自己知道這兩件事其實對自己比較有益,也沒有用。必須要是自己主動去嘗試了,去體會其中的好處,才有可能持續下去。反倒是,那些出自於本能的
Thumbnail
      你有過想做的事卻中途放棄的事嗎?像是減肥、戒菸、上課之類的事,那最後有完成的嗎?這些事情的共通點就是無法短時間完成,必須長時間持之以恆,所以許多人最後都失敗。
信念指的是一種確信的觀點或觀念。 相信很多人都一定聽過信念,但相信這件事情和我們的信念是否真的會影響到一個人的言行舉止呢? 今天我們要來聊聊信念所帶來的效力。 在運動場域裡,相信的信念是否真的會影響我們的運動表現呢? (圖片出處:https://www.dreamstime.com/
Thumbnail
從學生時期開始,我並沒有規律的運動習慣。 因此,在沒有體育課的存在後,發現自己的體能節節下滑。直到三年前,同事揪團去上瑜伽課,我才正式養成每週運動的習慣。但事情其實沒這麼簡單,不然我也不會有此反思,並且紀錄下來這曲折的過程。
Thumbnail
人人都知道要養成好習慣,問題就在養成習慣太難了,所謂的好習慣就比如說, 為了健康每天去跑步5公里、早睡早起有良好的作息、想要財富自由,開始去記帳等等。 問題是養成習慣太難了,三不五時就半途而廢! 有沒有什麼簡單的方法,不需要意志力,無腦能輕鬆持之以恆呢?
Thumbnail
你是不是也曾經想要開始運動,但總是找不到時間,或者覺得看不見成果,就放棄了? 別擔心,如果你真的想把運動融入生活中,建立一個可持續的運動習慣,以下幾點或許能夠幫助你。
Thumbnail
為何好習慣那麼難以養成?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結果滯後」,也就是我們的行為與結果之間缺乏即時的反應。例如,我們設下一個目標減重3公斤,並告訴自己要養成每天晨跑30分鐘的習慣。於是我們在第二天早上興沖沖的穿上慢跑鞋,順利完成30分鐘的跑步,然後是第三天、第四天⋯。一週後,站上體重計,卻發現體重沒有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