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2/05/02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戰或逃,轉職交換的是生活還是人生?

    最近剛好碰到幾個想轉職的朋友,除了工作之外,也一起討論了可能的發展。每當碰到這樣的時刻,除了建議客觀的評量方式先做一輪選項排序,如把產業、企業品牌、工作內容、團隊組成、管理風格、工作環境與文化、工時、薪水與福利、通勤距離分別評分,並按照自己看重程度給予適當權重去計算總分外,也會詢問一下考慮轉職的朋友,針對之前離開或已經離開的工作,或是未來即將選擇的工作,是否有什麼一定不能接受的項目,或希望能夠增加比例的期待事項?無論是彈性的工時、充分授權的管理方式或是付出會有實質收穫的薪資或獎金。
    當我們問自己要或不要什麼,很多時候就是在做自己的人生重要事項的盤點。在一天只有24小時的時間餐盤上,工作至少佔了8-10小時,相當於一道主菜,而這道主菜的美味與營養程度,也會決定我們每天進食時的滿意度。
    很多時候,看著手上如小型自助餐排列出來的選項,名氣大且薪水高的企業工時長而且沒有彈性工時、名氣稍小薪水也少的公司不用打卡上下班,我們都想要有預知能力去看見未來,無論是產業前景、發展性或是自己能否做出表現。不過,就像是在流水線般的自助餐台上選餐,當我們正在考慮要吃什麼時,可能就會有人從我們面前把本來想吃的東西夾走,而也有可能原本以為十拿九穩的職缺,雇主最後卻給了別人。
    在做了客觀排序的評分與權重後,通常更應該問問自己的問題是:我想要從接下來的工作去實踐什麼樣的價值?或許是自主性、生活方式、工作內容變化性、友善的同事關係、領導他人的經驗等,就像是幫自己排列飲食金字塔一樣,從最底層最在意、最必要也是佔比最大的安全感、穩定性或是良好合作關係,一直往上到可能銜接下一段職涯的內外部轉職機會。
    選擇必然面對的是捨棄,而面對空間有限的時間餐盤,我們更應該想的是如何使餐盤裡的組合盡量多元而均衡,而最醒目也最影響生活體驗的主菜(工作),我們可以怎麼挑選,才能打造與自己適配而非是他人都說好的飲食體驗。
    與其說轉職選的是下一個工作,或許更是選擇與下一個階段自己更為適配的生活方式,而這個選擇也不該是全有或全無的賭博,在下好離手後,其實有更多思考得放在如何因應新的工作也去調配餐盤上其他的菜色組合(家庭生活、休閒娛樂、自我進修)。由此,讓轉職不會是一次又一次的陣痛期重複循環,而是每一次都能捨棄過時、不適用的慣性思考或工作習慣,而針對理想的生活方式再次對焦期待與努力方向。
    當工作可以是實踐理想生活方式的路徑後,或許我們也更能確保,由一段段不同生命經驗堆疊出來的人生,每一次的轉換都是往更理想的生活方式邁進,而不是被動地防禦或逃離。最終,我們可以坦然地回顧自己人生而不帶著太多早知道與遺憾。
    在一天只有24小時的時間餐盤上,工作至少佔了8-10小時,相當於一道主菜,而這道主菜的美味與營養程度,也會決定我們每天進食時的滿意度。
    在一天只有24小時的時間餐盤上,工作至少佔了8-10小時,相當於一道主菜,而這道主菜的美味與營養程度,也會決定我們每天進食時的滿意度。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公關人生相談室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