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15|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把作文題目當成親子閒聊的話題,好處超乎你的預期!

看到孩子寫得亂七八糟的作文,你會怎麼辦?相信我,過度的批判並不會讓孩子的寫作能力有所提升,反而容易讓他們產生「反正寫出來也是被罵,那乾脆不要寫」的心態,逐漸喪失寫作熱誠與信心。 不如,放鬆心情,把作文題目當成親子之間交流的話題,彼此敞開心房對談。
最近我出了一個題目,引導學生回憶日常生活中印象深刻的聲音,並且使用文字捕捉下來。因為是線上授課,我請學生家長在孩子完成文章後,拍照回傳給我批改。
有一個高年級男孩描寫晚上睡覺時,樓上傳來的物品掉落聲響,他將這個聲響描述得相當細膩。但因為是課程重點是局部描摹,文章篇幅看起來不長,他媽媽看了兒子的作品有一點緊張,傳訊息問我要不要叫他重寫。
這個孩子其實很聰明,反應很快,但文字表達功力有待加強,他的爸媽非常擔心這一點。不久前,學校老師出了〈最後一個兒童節〉這個題目給學生帶回家寫,他寫了老半天,卻寫得七零八落。爸爸拿起稿紙一看,直接問他:「可以把它撕掉嗎?」
說真的,我們在看到小朋友作品的第一時間,難免會站在上對下的權威角度予以批判。不過, 過度的批判並不會讓孩子的寫作能力有所提升,反而容易讓他們產生「反正寫出來也是被罵,那乾脆不要寫」的心態,逐漸喪失寫作熱誠與信心。
那麼,身為父母,不具備寫作教學的專業素養,難道就不可以對孩子的文章發表意見嗎?我的看法是:
不但可以,而且父母的角色甚至比作文老師更適合引導子女進行回憶與思考,寫出更豐富、更有深度的內容。不過,你必須得先放下你的權威視角、停止批判,然後--放鬆心情,把作文題目當成親子之間交流的話題,彼此敞開心房對談。
我在拙著《我是說在座的各位爸媽--都是作文老師》便不斷強調這個觀念。一旦把作文題目當成閒聊話題,暫時把分數放到一旁,對親子雙方來說,好處多多,以下隨便列出三點:
付費訂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鴻雁從事寫作教學多年下來,研發出許多教材,幫助學生組織與思考。 這些教材不是最好的,還有許多改善空間,所以我將逐一放進典藏室中,供同好瀏覽與指教。 希望此舉可以拋磚引玉,大家一同為讀寫教育激盪出更多創意的火花!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