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工作中幾個簡單的方式來降低跨部門溝通的門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team work
跨部門溝通做得好,其他部門的同事就是我們的貴人;跨部門溝通不良,感覺全公司都是敵人。
其實跨部門溝通要順利就只有三個重點,我們只要瞭解幾個簡單的觀念,可以有助於我們在進行跨部門協調時,更順利。
歸納為以下幾點:
  1. 打破所謂的部門意識藩籬。
  2. 找出既有的思考框架,突破他。
  3. 資訊分享公開透明。
  4. 運用科技工具。

打破部門意識的藩籬

不要整天龜在自己的部門裡面,平常就要多與其他部門的同仁交流,不要每天工作都只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與其他部門人員交流的機會可能存在走廊上,在茶水間,在工作現場等。我會在公司允許的範圍內,多多走動多與人交談。讓其他部門的人不論老中青都認識我。
這樣的好處就是至少當我提出某些需要其他部門協助的要求時,不會被認為是其他部門來的「指令」或「找碴」,而是「我這個人」的需求。

找出既有的思考框架,突破他。

大部分人是社會化的動物,很容易理所當然的接受周造的體系。大部分的人並不會質疑是否目前接收到的系統或體系是否有更佳的版本。針對這點我會去了解其他部門的運作方式,找出對方的思考邏輯後,順著對方的思考邏輯去陳述事情,然後把他帶出他既有的思考框架。讓他試著用我的角度看事情。
記得要先理解對方的思考框架後,你才有可能打破他的思考框架。如我一昧的想要對方接受我的想法,結果只會是框架的碰撞,不會有交集。
簡單的說要用對方聽得懂的話溝通」。這句話看起來很簡單,真的要施行的好是需要很深的功夫。
簡單的舉例:
  • 我們都知道汽油車是靠引擎驅動的。那為什麼引擎可以讓汽車動起來? 請嘗試說明給你的另一半聽。
  • 大家都知道月亮是地球的衛星,那月亮為何會有陰晴圓缺? 請嘗試說明給五歲的小朋友聽。
當我們學到了一件事情,而我們可以把這件事情講出來給別人聽,而且對方聽得懂,那我們才算真的懂。

資訊分享公開透明

這點很重要。我們很多時候為了想要得到自己要的結果,我們揭露出來的訊息是選擇性的。這樣的方式久而久之依但被其他部門看破,爾後我們提出來的信息都會被質疑。
我們要開誠布公,當然講話的方式要順著對方的思考框架去闡述,對方才聽得懂。一旦我們開誠布公,我們也會得到真正公開的信息,而不是被篩選過的資訊。這樣才能避免某些關鍵信息被隱藏起來,導致公司未能及時針對問題或機會做出適當的反應。
更重要的是這些資訊被反映出來後,大家要有能夠接受公開討論,並且跳脫框架看待不同看法的雅量。
我時常會得到同事這樣的問題:這個你真的要講喔,這個你真的要讓老闆知道? 我的答案很簡單,講啊。我身為第一線人員,若不能忠實反映外面所見所聞,我其實就是沒有盡到我應盡的責任。
赤裸的現實對於公司未來營運的幫助絕對大於篩選過的實話

運用科技工具

這邊指的並不是什們神奇的道具,簡單的說就是利用新的軟體,新的APP幫助我們部門之間的交流能夠更順暢,資訊互通更容易。有些時候之所以會造成交流障礙,就是因為交流有門檻,而科技工具就是協助我們降低門檻的一種道具。
最簡單的line group, google行事曆, 共享的server等等。甚至FB, IG都是有助於打破部門藩籬的好工具。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還請按下右邊欄位〔訂閱〕、〔追蹤〕或〔贊助〕。
業務可頌 杭特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B2B業務行銷 筆者是專職於國際B2B業務行銷的工作者,以旅行國家或城市來說,在台灣應該是PR99的等級,數十個國家,數百個城市。在2024年末改任職於一間德國公司,也是擔任國際B2B業務行銷的工作。本專欄主要分享B2B工作中的案例、觀念、經驗,與在德國公司的工作日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經過多年的業務歷練,我能夠理解與接受顧客不一定是對的這件事情。但理解這件事情與如何處理,兩者間有非常大的距離。 我們一定有遇過以下狀況: 客戶進行客訴,我們發現其實錯誤是客戶所造成的,卻要我們負責。 客戶明顯在凹我們 不知道問題點到底是來自於自家產品問題或是錯誤操作所導致,但客戶要我們負責。
我呢,從入職場第一天到現在,我對於在職場工作的觀念沒有太大的變化,比較接近美式觀念:貢獻多的人拿較多的錢是絕對正確的。 我認為理想的薪資結構應該是:員工的薪資隨著員工的「價值」而調漲;而很多公司的薪資結構是:員工的薪資隨著員工的「年資」而調漲。 我在公司做的比較久,本來就應該拿比較多的薪水或獎金。
在我還是中小學時期,當時網路才剛剛興起,還是DOS、倚天中文系統的時代。 爾後BBS論壇興起,接下來出現了windows 3.1作業系統,從那時候起,各式各樣的資訊在很短的時間內開始流向Internet。 標題 第一段 主文 透過以下兩篇範例來說明: 未特意編排的文章 確認需求:工廠會需要彎管機。
在B2B的業界,一間有規模的大公司,通常會有專門的行銷部門或是PM來製作標準版的產品介紹資料,而業務就只能使用這些標準的介紹資料,不能隨意的編修。這樣有個好處,就是我們可以確保全球代理商收到的資訊是一致且正確的。且代理商的目標會與品牌廠的目標一致。 更多時候會是兩個部門間彼此的角力。
前一篇文章有提到我是這樣定義品牌的: 「品牌」所涵蓋的領域,包括商譽、產品、企業文化以及整體營運的管理所展現出來的綜合實力的外在形象,是一間企業所提供的產品或服務在市場上累積起來的聲譽的加總。因此,品牌不是單純的圖形或文字的象徵,而是企業競爭力的總和。 寫在前面: 如何衡量自己的品牌價值? 產品
這篇是閒聊文~ 最近出差日本,去拜訪新客戶與老客戶,順便也看看2022年的JIWS展。 JIWS是金屬加工業界,世界三大展覽之一。 附註:一個攤位那個展是主辦方規定的,每間廠商都只能一個攤位。在北美很多這樣的展覽,屬於區域性的小型展覽。 美國: 顧攤位的人都很認情的招呼路過的人。都會有櫃台。
經過多年的業務歷練,我能夠理解與接受顧客不一定是對的這件事情。但理解這件事情與如何處理,兩者間有非常大的距離。 我們一定有遇過以下狀況: 客戶進行客訴,我們發現其實錯誤是客戶所造成的,卻要我們負責。 客戶明顯在凹我們 不知道問題點到底是來自於自家產品問題或是錯誤操作所導致,但客戶要我們負責。
我呢,從入職場第一天到現在,我對於在職場工作的觀念沒有太大的變化,比較接近美式觀念:貢獻多的人拿較多的錢是絕對正確的。 我認為理想的薪資結構應該是:員工的薪資隨著員工的「價值」而調漲;而很多公司的薪資結構是:員工的薪資隨著員工的「年資」而調漲。 我在公司做的比較久,本來就應該拿比較多的薪水或獎金。
在我還是中小學時期,當時網路才剛剛興起,還是DOS、倚天中文系統的時代。 爾後BBS論壇興起,接下來出現了windows 3.1作業系統,從那時候起,各式各樣的資訊在很短的時間內開始流向Internet。 標題 第一段 主文 透過以下兩篇範例來說明: 未特意編排的文章 確認需求:工廠會需要彎管機。
在B2B的業界,一間有規模的大公司,通常會有專門的行銷部門或是PM來製作標準版的產品介紹資料,而業務就只能使用這些標準的介紹資料,不能隨意的編修。這樣有個好處,就是我們可以確保全球代理商收到的資訊是一致且正確的。且代理商的目標會與品牌廠的目標一致。 更多時候會是兩個部門間彼此的角力。
前一篇文章有提到我是這樣定義品牌的: 「品牌」所涵蓋的領域,包括商譽、產品、企業文化以及整體營運的管理所展現出來的綜合實力的外在形象,是一間企業所提供的產品或服務在市場上累積起來的聲譽的加總。因此,品牌不是單純的圖形或文字的象徵,而是企業競爭力的總和。 寫在前面: 如何衡量自己的品牌價值? 產品
這篇是閒聊文~ 最近出差日本,去拜訪新客戶與老客戶,順便也看看2022年的JIWS展。 JIWS是金屬加工業界,世界三大展覽之一。 附註:一個攤位那個展是主辦方規定的,每間廠商都只能一個攤位。在北美很多這樣的展覽,屬於區域性的小型展覽。 美國: 顧攤位的人都很認情的招呼路過的人。都會有櫃台。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專案經理在專案管理中與不同角色進行溝通和談判的藝術。通過定期會議和主動傾聽建立團隊信任,定期更新和展示同理心管理客戶期望,雙贏思維和充分準備協調三方合作夥伴,以及數據驅動的簡潔匯報獲得高層支持。案例展示靈活應用這些策略,確保專案按時按質完成。
Thumbnail
上個禮拜,我們部門開了跨級溝通會。 跨級溝通會是非主管級員工和+2級主管直接溝通的場合, 所有+1級主管皆不可參加。 問題是會議前匿名蒐集的,讓我們有足夠的時間思考, 用文字表達也能好好地斟酌用詞和潤飾口氣, 更重要的是匿名提問,保護所有勇敢提問的人,挺好的。 不過,這次我沒
Thumbnail
業務與研發之間的溝通是職場一大挑戰,常因認知差異產生誤解,影響工作氣氛與專案進度。 透過本文提出的三點提醒,設定對應方案來打破專業壁壘,就能建立起有效的跨部門合作關係。
Thumbnail
溝通是職場成功的重要關鍵,但並非只有說出自己的想法。要建立有效的溝通技巧,我們需要學會理解他人的需求以及他們如何接受信息。這篇文章帶來了一個項目經理的案例,通過他的自我學習和實踐,讓我們看到了有效溝通的重要性。建議大家努力提升溝通能力,學會說、是聽、學會理解,這樣我們就能在職場上達到真正的有效溝通。
Thumbnail
在現今職場環境中,溝通技巧被視為職業成功的關鍵。無論是團隊協作、項目管理,還是客戶溝通,有效的溝通都能夠顯著提升工作效率,並建立穩固的人際關係。然而,許多人在職場溝通中遇到挑戰,如誤解、衝突,甚至是合作障礙。因此,掌握職場溝通的技巧變得尤為重要。本文將深入探討有效溝通的5大秘訣,
Thumbnail
擁有豐富的團隊溝通與協作經驗的矽谷阿雅,分享了如何識別和解決合作中的常見障礙,以及建立有效溝通流程的具體方法。在本次專訪中,矽谷阿雅探討了跨部門合作時的挑戰,如何提高溝通效率,以及如何優化團隊溝通與協作。
Thumbnail
隨著疫情的變化,運用科技的連結,管理者能一目瞭然各員工的職責,團隊文化與人際關係的重要性大於辦公室位置距離,書中有團隊架構和文化的設計,三C模型可以指明實現團隊和文化目標所需的發展方向,打造理想的工作團隊需要學會設定團隊期望值並進行溝通。
Thumbnail
認知落差可能會對公司產生非常重大的負面影響。如果下屬無法理解領導者的指示或期望,將會影響工作的進展和結果。此外,這種誤解還可能導致情緒上的衝突和不滿,進而影響團隊的凝聚力和合作。因此,解決這種溝通問題是至關重要的。
Thumbnail
上週我在商業思維學院分享30分鐘講座,主題為「職場晉升攻略:跨部門高效溝通術」,會後收到許多朋友來信詢問他面臨的跨部門溝通議題,這讓我回想起自己在職場上遇到情境,當時怎麼想?內心上演哪些小劇場?後來如何突破找到解方?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專案經理在專案管理中與不同角色進行溝通和談判的藝術。通過定期會議和主動傾聽建立團隊信任,定期更新和展示同理心管理客戶期望,雙贏思維和充分準備協調三方合作夥伴,以及數據驅動的簡潔匯報獲得高層支持。案例展示靈活應用這些策略,確保專案按時按質完成。
Thumbnail
上個禮拜,我們部門開了跨級溝通會。 跨級溝通會是非主管級員工和+2級主管直接溝通的場合, 所有+1級主管皆不可參加。 問題是會議前匿名蒐集的,讓我們有足夠的時間思考, 用文字表達也能好好地斟酌用詞和潤飾口氣, 更重要的是匿名提問,保護所有勇敢提問的人,挺好的。 不過,這次我沒
Thumbnail
業務與研發之間的溝通是職場一大挑戰,常因認知差異產生誤解,影響工作氣氛與專案進度。 透過本文提出的三點提醒,設定對應方案來打破專業壁壘,就能建立起有效的跨部門合作關係。
Thumbnail
溝通是職場成功的重要關鍵,但並非只有說出自己的想法。要建立有效的溝通技巧,我們需要學會理解他人的需求以及他們如何接受信息。這篇文章帶來了一個項目經理的案例,通過他的自我學習和實踐,讓我們看到了有效溝通的重要性。建議大家努力提升溝通能力,學會說、是聽、學會理解,這樣我們就能在職場上達到真正的有效溝通。
Thumbnail
在現今職場環境中,溝通技巧被視為職業成功的關鍵。無論是團隊協作、項目管理,還是客戶溝通,有效的溝通都能夠顯著提升工作效率,並建立穩固的人際關係。然而,許多人在職場溝通中遇到挑戰,如誤解、衝突,甚至是合作障礙。因此,掌握職場溝通的技巧變得尤為重要。本文將深入探討有效溝通的5大秘訣,
Thumbnail
擁有豐富的團隊溝通與協作經驗的矽谷阿雅,分享了如何識別和解決合作中的常見障礙,以及建立有效溝通流程的具體方法。在本次專訪中,矽谷阿雅探討了跨部門合作時的挑戰,如何提高溝通效率,以及如何優化團隊溝通與協作。
Thumbnail
隨著疫情的變化,運用科技的連結,管理者能一目瞭然各員工的職責,團隊文化與人際關係的重要性大於辦公室位置距離,書中有團隊架構和文化的設計,三C模型可以指明實現團隊和文化目標所需的發展方向,打造理想的工作團隊需要學會設定團隊期望值並進行溝通。
Thumbnail
認知落差可能會對公司產生非常重大的負面影響。如果下屬無法理解領導者的指示或期望,將會影響工作的進展和結果。此外,這種誤解還可能導致情緒上的衝突和不滿,進而影響團隊的凝聚力和合作。因此,解決這種溝通問題是至關重要的。
Thumbnail
上週我在商業思維學院分享30分鐘講座,主題為「職場晉升攻略:跨部門高效溝通術」,會後收到許多朋友來信詢問他面臨的跨部門溝通議題,這讓我回想起自己在職場上遇到情境,當時怎麼想?內心上演哪些小劇場?後來如何突破找到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