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閱讀筆記【24小時全為己用】第三章 從小處開始節省工時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作者池田貴將指出能避免浪費的時間有三類:煩惱的時間、找東西的時間、後悔的時間,以下為作者提到的解決提案,與你分享:

1. 煩惱的時間

知識點:所花的時間≠判斷的內涵
判斷需要:恰當的情報與專注思考
(1) 善用時間壓力
工作有時間限制,在期間內完成,促使大腦分泌多巴胺作為報酬,這招對需要進行判斷時也同樣適用,在卻乏情報與專注思考下時,花一分鐘判斷與一小時做決定,結果並無不同,所以,盡可能縮短煩惱和思考時間。

根據史丹佛大學行為科學高等研究中心Stephen主任指出,人在受限的環境中,反而會提升創造力。
(2) 利用獎勵驅使行動
提醒自己完成工作後「能夠得到什麼」,舉例:與其想「10分鐘之後要開會,資料卻還沒有彙整好。」讓大腦陷入恐慌;不如想「只要把資料彙整完、並好好說明,就能夠取得預算。」思考就會變得清晰。
(3) 安排非做不可的預定事項
拉高迫切度,會使我們專注力再提升一點,舉例,作者在寄送物品時,會先預約宅配業者收件時間,因為想到不準時整理好,會給宅配業者添麻煩,處理的速度就會提升。

2. 找東西的時間

(1) 半年沒用到的東西丟掉或數位化
在《從混沌中找出秩序》書中,提到上班族平均每年花150個小時找東西,因此作者提出,半年沒用到的東西丟掉,以後還要用的物品數位化,目標是:書櫃上、抽屜裡,都能夠一眼就看到甚麼東西在哪裡。
(2) 妥善收納,提升效率
視覺資訊是造成分心的一大主因,而每次分心,大腦需要耗費25分鐘才能再度專心,因此,別在眼前放任何與工作無關的東西,看電腦螢幕也是一次看一個,不要打開多個視窗。
(3) 根據使用頻率,決定收納位置
一天會用到好幾次的東西,放在隨時可取用的地方,舉例,手機、眼鏡;一天用不到幾次的東西,收在看不到的地方,舉例,剪刀、吸塵器。
在整理時,也可以先想像怎麼收拾才會整齊,想像理想狀態,舉例,想像一開抽屜就可以看到釘書機,那會自然把釘書機放在最順手地方。

3. 後悔的時間

想去過去的失敗感到沮喪,心想當時該如何作等等…或因別人惡毒發言感到情緒低落等各種的「後悔」,都會分散大腦注意力,導致工作時間比平常多一倍。
當碰到後悔的情況,可以利用「蔡格尼效應」的原理——「大腦對於尚未完成的事物更感興趣」,想辦法讓事件劃上終點,來擺脫後悔的迴圈。具體三步驟如下:
(1) 把後悔寫在紙上:把後悔的事寫在紙上,空出大腦的空間,也透過書寫,幫助整理情緒和想法。
(2) 發現與學習:寫在紙上後,客觀審視發生的狀況、自己的情緒、失敗的原因,思考反省:究竟哪裡錯了,如果回到過去,要改變哪個行動?會改變情況,把失敗的經驗,當作寶貴的意見回饋。
(3) 下定決心:最後,堅定的告訴自己,如果同樣情況再來一次,自己會採取其他行動,那就到此結束吧。
人們愛當事後諸葛,因為已經知道事件的結果,才會想到其他辦法,實際上,不可能預知當時的情況,不再花時間後悔,也會讓我們更有時間去做更有建設性的事。
#圖卡筆記
#24小時全為己用
#時間可視化
#池田貴將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圖解讀書會後的文字稿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作者第一章讓讀者察覺到自己安排時間的慣性,以及有多少因隨機報酬而引發的被動時間。接著,作者於書中分享 7 個規劃要點,期待讀者可以妥善的安排自己的時間,以增加人生的幸福感。 1. 創造完整的時間區塊 提及人們習慣接受工作被打斷,能夠全心投入工作的時間不到5分鐘,這讓人們無法靜下心思考。
作者池田貴將提到,如果認為自己運用時間的方式很糟糕,是因為我們不知道如何正確的使用時間,以及不清楚哪些行為是浪費的。 因此,作者提出記錄一週行程,以及將記錄的行程貼標籤,將時間可視化以檢視被浪費掉的時間。 1. 找出被浪費的時間 記錄一周行程帶來的好處: (1) 了解自己的使用時間習慣。
近期比較忙碌,想讓自己的時間更加有序,更能夠好好地做好經手的事,所以,選擇《24小時全為己所用》來閱讀。跟以前一樣,會以一章節一篇文+應用型圖卡的型態進行閱讀,也會分享至社群媒體,期待提供需要進行時間管理的人,一些新思路。
【學習心得——斜槓作家出版實戰班】 上週六去參加 職涯實驗室 Career Design Lab 辦的《斜槓作家出版實戰班》 與朋友分享課程心得時,朋友說:『出書也要上課啊?』想想也是,為什麼出書要上課?寫好後,自己找影印店列印、行銷、銷售也是可以的。 我想這取決於:自己出書的目的是什麼?
【圖解文化屬性:知識文藝復興】 日昨、很開心參與速溶內容製造局—王老板首播,恭喜王老板首秀成功~第一次就講了3hrs 、我也聽了3hrs 關於圖解技能優秀點 對我來說,圖解優秀的地方: (1) 全局展開:能夠快速理解整個知識體系,產生經驗效果,更能一目了然看到事物/知識點間的脈絡。
【關於圖解運用的想像—特殊教育領域】 心理學家阿德勒說,一切煩惱都來自於人際關係。 而我認為人際關係的問題,很多是「溝通問題」。 我們常帶著彼此從小到大形塑出來的價值觀在與人互動、溝通,當同個詞彙、動作,解讀有落差,我們就沒辦法彼此理解,進而產生一些期待落差,人們就容易產生痛苦。 #圖解運用
作者第一章讓讀者察覺到自己安排時間的慣性,以及有多少因隨機報酬而引發的被動時間。接著,作者於書中分享 7 個規劃要點,期待讀者可以妥善的安排自己的時間,以增加人生的幸福感。 1. 創造完整的時間區塊 提及人們習慣接受工作被打斷,能夠全心投入工作的時間不到5分鐘,這讓人們無法靜下心思考。
作者池田貴將提到,如果認為自己運用時間的方式很糟糕,是因為我們不知道如何正確的使用時間,以及不清楚哪些行為是浪費的。 因此,作者提出記錄一週行程,以及將記錄的行程貼標籤,將時間可視化以檢視被浪費掉的時間。 1. 找出被浪費的時間 記錄一周行程帶來的好處: (1) 了解自己的使用時間習慣。
近期比較忙碌,想讓自己的時間更加有序,更能夠好好地做好經手的事,所以,選擇《24小時全為己所用》來閱讀。跟以前一樣,會以一章節一篇文+應用型圖卡的型態進行閱讀,也會分享至社群媒體,期待提供需要進行時間管理的人,一些新思路。
【學習心得——斜槓作家出版實戰班】 上週六去參加 職涯實驗室 Career Design Lab 辦的《斜槓作家出版實戰班》 與朋友分享課程心得時,朋友說:『出書也要上課啊?』想想也是,為什麼出書要上課?寫好後,自己找影印店列印、行銷、銷售也是可以的。 我想這取決於:自己出書的目的是什麼?
【圖解文化屬性:知識文藝復興】 日昨、很開心參與速溶內容製造局—王老板首播,恭喜王老板首秀成功~第一次就講了3hrs 、我也聽了3hrs 關於圖解技能優秀點 對我來說,圖解優秀的地方: (1) 全局展開:能夠快速理解整個知識體系,產生經驗效果,更能一目了然看到事物/知識點間的脈絡。
【關於圖解運用的想像—特殊教育領域】 心理學家阿德勒說,一切煩惱都來自於人際關係。 而我認為人際關係的問題,很多是「溝通問題」。 我們常帶著彼此從小到大形塑出來的價值觀在與人互動、溝通,當同個詞彙、動作,解讀有落差,我們就沒辦法彼此理解,進而產生一些期待落差,人們就容易產生痛苦。 #圖解運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我最近思考的是幾乎有些相反的面向,關於那些瑣碎的、不值一提的事情。我想知道那些被記錄下來會覺得「剛才實在浪費時間」的事情,它們的價值為何?我們在「不要這些」的時候,流失掉了什麼?我意識到,這種紀錄表某種意義上揭示著一種深刻影響現代人的「生產力成癮/焦慮」、一種對於「有意義的時間運用」的過份執迷。
Thumbnail
以下文章包含: (1)為什麼我們總是分心? (2)如何建立深度工作力的能力? (3)透過「生產力冥想」的練習找回專注力!
Thumbnail
我們花錢時都非常謹慎,但我們卻時常在浪費時間。明明生活中有很多事要忙,我們有帳單要付,家裡要整理,孩子要照顧,當然還有工作要在期限內完成。太多事情想要面面俱到,反而讓我們沒有把有意義的時間留給自己,也沒有多少時間來培養與他人的有意義的關係。 事實上,當我們說我們 “時間不夠” 時,我們真正的意思是
Thumbnail
拖延並非個性或能力的缺陷,而是一種情緒調節的策略。 了解原因並使用本文的三個策略,即可有效地管理時間並完成目標。
Thumbnail
如果在一片平地上放上一塊木板,請你走在木板上到另一邊,我想你應該會用不屑的眼神看著我,然後跟我說:小意思。但如果今天是同一片木板,把場景換成兩棟大樓之間,這個時候你可能不會這麼篤定了吧?明明是同一片木板,行走能力也沒有變化的情況下,為什麼答案有了變化呢?
課程講到幾種行爲心理學的技巧可以來降低拖延症,而此篇介紹遊戲化工作流程來掌控及時行樂猴,相對於理性決策者,及時行樂猴容易在我們大腦中獲勝,畢竟誰不喜歡立即性的滿足跟享樂。利用遊戲化Gamification來滿足及時行樂猴,使用電玩的一些上癮特性來套用到工作流程,一步一步引導大家完成工作。
Thumbnail
你會不會覺得每天都被事情追的跑呢?《生時間》一書告訴我們時間管理其實很簡單, 就是專注在我們覺得有價值的事物上。方法很簡單,只要三個步驟: 「精華」「雷射」「反省」,人人都可以上手,讓你可以「每天生時間做一件有價值的事」。
Thumbnail
為什麼我們每天都那麼忙碌,卻覺得什麼事都沒有完成呢? 在全職媽媽的生活中,時間管理是一項極具挑戰性的任務。我們總是陷入各種事物的繁忙中,卻常常發現一整天過去了,自己似乎一直在瞎忙。所以,今天我想探討在全職媽媽的生活中最常見的時間小偷,並提供一些實際的解決方法和行動,讓我們能夠更好地管理時間,把時間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培養健康生活習慣的過程中的感悟和改變。文章中融入了一些有關時間管理和意識形態的內容,讓人對習慣養成產生共鳴。
  我最近思考的是幾乎有些相反的面向,關於那些瑣碎的、不值一提的事情。我想知道那些被記錄下來會覺得「剛才實在浪費時間」的事情,它們的價值為何?我們在「不要這些」的時候,流失掉了什麼?我意識到,這種紀錄表某種意義上揭示著一種深刻影響現代人的「生產力成癮/焦慮」、一種對於「有意義的時間運用」的過份執迷。
Thumbnail
以下文章包含: (1)為什麼我們總是分心? (2)如何建立深度工作力的能力? (3)透過「生產力冥想」的練習找回專注力!
Thumbnail
我們花錢時都非常謹慎,但我們卻時常在浪費時間。明明生活中有很多事要忙,我們有帳單要付,家裡要整理,孩子要照顧,當然還有工作要在期限內完成。太多事情想要面面俱到,反而讓我們沒有把有意義的時間留給自己,也沒有多少時間來培養與他人的有意義的關係。 事實上,當我們說我們 “時間不夠” 時,我們真正的意思是
Thumbnail
拖延並非個性或能力的缺陷,而是一種情緒調節的策略。 了解原因並使用本文的三個策略,即可有效地管理時間並完成目標。
Thumbnail
如果在一片平地上放上一塊木板,請你走在木板上到另一邊,我想你應該會用不屑的眼神看著我,然後跟我說:小意思。但如果今天是同一片木板,把場景換成兩棟大樓之間,這個時候你可能不會這麼篤定了吧?明明是同一片木板,行走能力也沒有變化的情況下,為什麼答案有了變化呢?
課程講到幾種行爲心理學的技巧可以來降低拖延症,而此篇介紹遊戲化工作流程來掌控及時行樂猴,相對於理性決策者,及時行樂猴容易在我們大腦中獲勝,畢竟誰不喜歡立即性的滿足跟享樂。利用遊戲化Gamification來滿足及時行樂猴,使用電玩的一些上癮特性來套用到工作流程,一步一步引導大家完成工作。
Thumbnail
你會不會覺得每天都被事情追的跑呢?《生時間》一書告訴我們時間管理其實很簡單, 就是專注在我們覺得有價值的事物上。方法很簡單,只要三個步驟: 「精華」「雷射」「反省」,人人都可以上手,讓你可以「每天生時間做一件有價值的事」。
Thumbnail
為什麼我們每天都那麼忙碌,卻覺得什麼事都沒有完成呢? 在全職媽媽的生活中,時間管理是一項極具挑戰性的任務。我們總是陷入各種事物的繁忙中,卻常常發現一整天過去了,自己似乎一直在瞎忙。所以,今天我想探討在全職媽媽的生活中最常見的時間小偷,並提供一些實際的解決方法和行動,讓我們能夠更好地管理時間,把時間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培養健康生活習慣的過程中的感悟和改變。文章中融入了一些有關時間管理和意識形態的內容,讓人對習慣養成產生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