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2/06/21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16.心碎了,孩子合法接觸毒品,名醫揭真相……

信仰小叮嚀:宗教生活有可能讓人上癮嗎?
社科小常識:醫師梅傑(Gerald May)認為,對於吃止痛藥上癮的人,對於追星、上網上癮的人而言,成癮很可能是個心理問題。
應用小撇步:可見的社群媒體使用,會影響不可見的心理健康
無毒品的毒品
社群媒體等資訊科技怎樣侵蝕我們的自由?這裡所講的自由是指我們做選擇的能力。我會回到IG的例子。之前我提到心理師巴蒂博士的觀察。她指出過度使用資訊科技產品(technology overload),例如滑IG看照片、影片,會讓腦部釋放大量多巴胺,使身體處於亢奮狀態。長期下來,身體會習慣這種多巴胺刺激之下的亢奮,甚至有類似成癮(addiction)的症狀。只要手機、電腦不見了,或者不能瀏覽社群媒體,就會感到煩躁不安,心思被掏空一樣。
上癮專家╳靈修大師
精神科醫師梅傑(Gerald May)生於美國,是一位虔誠基督徒,醫學院畢業後行醫二十多年,助人解決成癮問題。之後來到人生下半場,他把醫學心得、助人經驗,與基督教靈修傳統整合,後來更在一個基督教機構全職服事,擔任屬靈導師。梅傑在二零零五年離世,美國主要報章《華盛頓郵報》的訃聞編輯,花了不少筆墨描述他在成癮者治療和屬靈指導方面的貢獻,由此可見他的影響力。
上癮不止嗑藥
一九六零年代末,梅傑跟隨美國空軍到越南戰地,治療受精神創傷的美軍。服役完畢之後,他回國到一所醫院任職,主管藥物成癮治療部門。隨著治療經驗和心得累積,加上個人的信仰反思,他漸漸建立一套有關成癮問題的心理、靈性論述。梅傑把成癮定義為「依附某種行為、物件、人物,並沉溺其中,被所依附對象宰制」。作為藥物成癮問題專家,他指出許多常見的藥物,例如止痛藥,從藥理和生理而言應該不會讓人上癮的。可是,一些來向他求助的病患就是對這些看似無害的藥物上癮,越服越多,產生依賴,沒有服用的話會發抖、頭痛、心情煩躁。由此可見,成癮不一定是身體攝取了某些物質(例如服用或注射藥物)所造成的。
有種「心癮」
我通勤的時候放眼車廂眾生,就不難發現各種讓人上癮的東西,包括征服萬千粉絲的韓國藝人、社群媒體上被點讚的數字、讓人心情坐雲霄飛車的股票市場。這些非透過攝取物質而造成的癮頭,不會帶來發抖、頭疼等嗑藥、酗酒者才會有戒斷症狀(withdrawal symptoms),但是癮頭還是會日漸加深(例如韓團影片越看越多);得不到滿足的時候,成癮者同樣會感到煩躁低落(一天不看韓團影片,覺得旁人面目可憎)。這樣看來,對於吃止痛藥上癮的人而言,對於追星、上網、投資上癮的人而言,成癮很可能是個心理問題。
IG讓你不自由
梅傑指出,成癮作為一個心理問題,會使人把生活精力虛耗在強迫行為(compulsions)上,再沒有餘裕來經營人際關係、追求人生目標。這種強迫行為的傾向,影響人的自由,讓他們難以選擇做其他事情。每天上下班在捷運上,都會看到莊敬高職的學生在滑IG。我心裡面想,如果他們戒掉IG等社群媒體的癮頭,重奪自由來照顧自己身心、經營自己的人生,他們的未來會如何不一樣。
必看的Netflix紀錄片
Netflix有一套紀錄片Social Dilemma,探討社群媒體的影響。片中引用研究,表示自從社群媒體興起之後,少女憂鬱、自殘的現象有上升的趨勢。研究人員解釋,這很可能是因為少女用戶在社群媒體所看到的,都是經過濾鏡、燈光、「美圖」處理的美女圖片或影片,比較之下造成自卑心態,覺得自己不夠瘦、不夠美、化妝不夠利害。想到在捷運上滑IG的表演組學生,如果他們放棄被動的比較、「酸葡萄」式的自憐,反而善用通勤時間學個韓文、看個舞蹈大師的影片,也許他們演藝夢會變得更實在。負面的比較促使他們越發在意IG上對於美、帥、酷、潮的標準,越發不滿意自己在照片、影片上的形象,然而他們卻不能自已,繼續在IG上消磨時間和意志,未能選擇做其他讓自己變得更能幹、更自信的事。
我們都是媒體收割的韭菜
法律兼媒體歷史專家吳修銘在《注意力商人》指出,大眾媒體經營的目的從來不是單純為了傳達信息,而是為了挪用受眾的注意力來獲利。例如網路上很多新聞都是免費瀏覽的,那麼新聞提供者、網站製作人怎樣獲利?透過廣告商付費登廣告。新聞資訊不過是手段,煽色腥的內容、「吸睛」的標題是用來吸引我們的注意力,使我們停駐在頁面,接受廣告資訊,進而被慫恿消費。這樣的話,我們自以為輕鬆瀏覽免費新聞,可是代價就是我們的注意力(時間、精力)和受廣告影響的不必要消費(金錢),新聞網站老闆和下廣告的商家就大賺一筆。下回繼續。
**KK傳道貼地聖經錄音室**(粵語)Podcast已經上架,收聽可以到以下連結~
Google Podcast版(直接google就有)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