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十年的職涯中,那個最重要的暑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Hi,大家好,我是 Alvin
2022年,是我進入職場的第十年,感覺是個挺值得紀錄的一年(滿滿儀式感),這十年內,我加入過三家截然不同的公司,有台灣本土企業,有全球十大互聯網公司,也有剛到台灣的外商新創公司;雖然加入的公司差異很大,但這十年來我都在數位行銷的產業內做著銷售工作,從一開始銷售數位廣告,銷售過 B2B 外銷平台,目前則銷售 MarTech 的 SaaS 服務。
這一路上肯定不能說很順遂,有很多業績目標沒達成的時候、被老闆辱罵的時候、被同事衝康的時候,以及自我懷疑的時候。
不過總體來說,我認為自己的職涯算是「幸運」的。
而且我相信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幸運」,只是這個「幸運」並不像餡餅一樣會從天下自己掉下來,而是你需要付出努力;
沒錯!我相信越努力的人越幸運;
努力會伴隨著壓力,但我必須告訴自己面對壓力的時候不能逃避,必須要接受它,因為壓力雖然會帶來痛苦,但痛苦是靈感的泉源,而靈感則是使你發揮想像力找到解決方案的助力。

回顧 2012/4
是我踏入職場工作的第一個月,當時在知識科技(股)擔任 Sales,公司是一家 Yahoo! & Google 的代理商,主要銷售 Yahoo!關鍵字廣告 和 Google聯播網(現在知道這些產品的,至少也都 30 歲了吧)還記得當時每天的目標是要約到 2 間可以上門拜訪的公司,然後一個月至少要簽約 25 萬的廣告金額;
為了達成目標,我每天下班時就在 Yahoo!拍賣 跟 Yahoo!超級商城 找商家名單跟電話,一次找個 100 筆;上班的時候就對這 100 筆名單做陌生開發,一天至少要打 40 - 60 通陌生電話做約訪。
就這樣一年過去了,我也談了不少家客戶,但弔詭的是,不過怎麼介紹,客戶就是不願意和我簽約,我記得一年下來,僅簽約了一家幼稚園的客戶,當時簽約的總金額也僅僅是 NT$ 18,000 / 6個月。
再怎麼爛也不至於一年只和一家客戶簽約吧?!我獨自和自己說道,我想自己應該是不適合業務工作吧。
於是我打電話給當時的老闆,我依稀記得電話內容是這樣:
我:「老大(當時我們會這樣稱呼老闆),我好像真的不適合這份工作。」
老大:「你覺得自己大學四年學到了多少東西?」
我:「好像還好,是有學到東西,但也不到很專精。」
老大:「那就對啦,你現在才第一年,是在急什麼?」
是啊,我自己在急什麼呢?
老闆也願意給我機會,那我也再給自己一個機會吧。
於是我又繼續在公司做著業務開發的工作,雖然情況有稍微好轉,但業績表現卻始終稱不上穩定。

2013/7
加入公司一年後的暑假,這個暑假可以說是我十年職涯最重要的一個轉淚點。
這個暑假我們跑了一個「工讀生專案」,當時公司有六位 Sales(包括我)一起加入了這個專案,然後我們找了一共約 40 位工讀生,讓每位 Sales 與 6-7 位工讀生組成一個銷售團隊,目標是在暑假 40 天內,用掃街和電話陌開的方式,銷售 RWD 響應式網站,記得當時老大要的目標是 40 天賣超過 200 套。
等於是每位 Sales 每天至少要賣出一套網站(客單價約每年 NT$ 12,000 - 30,000),當時我根本就覺得不可能,我連賣廣告都有問題了,現在還要在 40 天內賣出 40 套網站!?
老大很聰明,他跟每位工讀生說,只要工讀生約的案件有成功簽約,簽約超過 10 件,就會有特別獎金,超過 20 件,就有更多的特別獎金,以此類推(我還記得當時第一名的工讀生是拿到刻著自己名字的 iPad);所以為了讓工讀生能拿到獎金,簽下案子的壓力就落在了每位 Sales,也就是組長的身上了。
而且當時我們所有人都會加到一個 LINE 群組,只要有工讀生約到案件,就會丟在群組裡分享;只要有組長簽約,也會丟到群組裡被 HighLight,你光想就知道那兩個月會有多可怕,我也是在當時才體會到什麼叫忙到沒時間吃飯。
依稀記得當時我至少每天會跑 4-5 間客戶,然後什麼類型的客戶都談,像是美甲美睫、日租套房、餐飲業、服飾店、寵物店、飲料店、鎖匠、機車行、淨水器、雜貨店等等 ... 每次談完,工讀生們都會很興奮地來問我說「客戶有對標嗎?」「客戶怎麼說?」「有機會簽約嗎?」
一雙雙眼睛彷彿都等著我帶獵物回家一樣,一方面我很希望讓工讀生能拿到更多獎金,一方面我也必須讓工讀生在約件上可以更有信心,所以讓客戶成功簽約是我必須也是唯一要做的事情。
為了回應這些期待,我每天都在跟壓力拔河,每天都在思考該如何做客戶才會願意簽約;這些壓力使我產生行動,行動產生方法,方法帶來數字,最後,量變帶來了質變。
我開始練習說客戶聽得懂的話、練習條列式陳述、主動了解每個行業的成本與利潤、中性引導、理性分析、感性訴求,在這 40 天內,我談了約 200 個客戶,做了至少 200 次的實際演練。
經過這些日子累積,終於讓我在 40 天的暑假之中,成功賣出了 40 套的網站。
這個暑假,我成功回應了工讀生的期待、也回應了公司的期待; 現在回頭來看,其實當時的我也回應了自己的期待,讓我知道自己還是適合做銷售工作的。
能參與暑假的工讀生專案,我很幸運;為了回應工讀生的期待,我很努力。
而這也是為什麼,我會相信越努力的人會越幸運。

感謝你的閱讀,雖然這篇文章的內容已經是十年前的事情了,但我對當時的事物依舊記憶猶新,我現在閉上眼都還能看見當時的場景,對我來說,2013年的這個暑假真的真的太重要了。
所以我想說,不要害怕面對任何一個你看起來熬不可及的目標,這些看似遙不可及的目的地,都可能藏著你的職涯轉淚點。
-
如果你想和我交流,可以透過 Facebook ,也歡迎從 Linkedin 聯繫我。 非常感謝你們花時間讀這篇文章,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寫的不錯、有幫助到你,希望你能「留言」鼓勵我,
或是 追蹤我的專題 → 新創BD都在搞什麼?
我會更加油寫出更多內容的!我們下次見囉。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最真實的BD(商業開發)分享,從個人業務拓展到開發團隊管理,從規劃、改善、進而完善的經驗過程,滿滿實戰性的做法與心得,希望能給同樣是在Sales & BD打拚的朋友一道實際的指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大約是從去年的 11 月開始吧,公司為了在 2022 年獲得更大幅度的成長,我在公司內被賦予了一個全新的任務,就是建立起一個全新的 Enterprise BD Team(企業型客戶)。 全通路客服整合與自動化再行銷協助 EC 客戶提升轉換率與營收。 又經歷了一次從 0 開始建立團隊的過程
今天下午,我傳出一則 LINE 訊息: 「Hello, Sean 最近考慮的如何?門市的銷售狀況依舊不錯嗎?」 過了一小時,Sean 來電
【Enterprise 企業型客戶進攻策略】 這是我從去年 11 月開始需要了解的新課題,也是工作上需要面對的新挑戰。 仔細回想過去 10 年以來,我在數位媒體業雖然已拜訪超過 1,500 家客戶,但所面對的客戶類型大多是老闆一人當家做主的中小企業;
【做自己的太陽,你就能當別人的光】 大概是在去年底吧,第一次到台北小巨蛋看魏如萱(娃娃)的演唱會,也是第一次在現場聽到這首令人非常陶醉的歌,陪著你 Be There for You。 :「當時為什麼會想寫文章?」 但你知道嗎? 面對工作,你更需要抱持【做自己的太陽,你就能當別人的光】這樣的價值觀。
一開始,我們先來認識這一群 Z 世代的朋友,所謂 Z 世代指的是「1990年後期出生的人」,大約是指 2000 年左右出生的這群年輕朋友。尤其是從 2022 年開始,許多 Z 世代的年輕人將初次踏入職場,開始為了生活與願景而努力生存,過不了不久,這群 Z 世代也會逐漸成為消費市場上的一大主力。
Hi,大家好,我是 Alvin 最近幾個月,公司加入了許多的新夥伴,但大多都不是加入我負責的BD部門;然而在幾次閒聊的過程中意外發現到,這些新夥伴即使不是應徵BD或業務的職位,卻也都曾在網路上看過我撰寫的文章。這一點另我感到相當意外,所以我自己嘗試用 Chrome 的無痕模式搜尋了公司面試的相關關
大約是從去年的 11 月開始吧,公司為了在 2022 年獲得更大幅度的成長,我在公司內被賦予了一個全新的任務,就是建立起一個全新的 Enterprise BD Team(企業型客戶)。 全通路客服整合與自動化再行銷協助 EC 客戶提升轉換率與營收。 又經歷了一次從 0 開始建立團隊的過程
今天下午,我傳出一則 LINE 訊息: 「Hello, Sean 最近考慮的如何?門市的銷售狀況依舊不錯嗎?」 過了一小時,Sean 來電
【Enterprise 企業型客戶進攻策略】 這是我從去年 11 月開始需要了解的新課題,也是工作上需要面對的新挑戰。 仔細回想過去 10 年以來,我在數位媒體業雖然已拜訪超過 1,500 家客戶,但所面對的客戶類型大多是老闆一人當家做主的中小企業;
【做自己的太陽,你就能當別人的光】 大概是在去年底吧,第一次到台北小巨蛋看魏如萱(娃娃)的演唱會,也是第一次在現場聽到這首令人非常陶醉的歌,陪著你 Be There for You。 :「當時為什麼會想寫文章?」 但你知道嗎? 面對工作,你更需要抱持【做自己的太陽,你就能當別人的光】這樣的價值觀。
一開始,我們先來認識這一群 Z 世代的朋友,所謂 Z 世代指的是「1990年後期出生的人」,大約是指 2000 年左右出生的這群年輕朋友。尤其是從 2022 年開始,許多 Z 世代的年輕人將初次踏入職場,開始為了生活與願景而努力生存,過不了不久,這群 Z 世代也會逐漸成為消費市場上的一大主力。
Hi,大家好,我是 Alvin 最近幾個月,公司加入了許多的新夥伴,但大多都不是加入我負責的BD部門;然而在幾次閒聊的過程中意外發現到,這些新夥伴即使不是應徵BD或業務的職位,卻也都曾在網路上看過我撰寫的文章。這一點另我感到相當意外,所以我自己嘗試用 Chrome 的無痕模式搜尋了公司面試的相關關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的職務是工程人員,在我前期的工程人員是直接現場處理,後來門市數量快速增加,公司人力無法負荷,改委託外部協力廠商第一線處理,工程人員作驗收管理的工作。我是在這個轉換期間人事異動時進來的,進公司第一天到25年後退休的最後一天,原則上我算是做同一職務沒有變過,也沒升遷、輪調過,可見工作能力之不佳^=^。
Thumbnail
十八歲初次來台求學,在成大中文系和府城的滋養下對台灣好像開始有一點了解。以台南為家的我決定在南部尋覓第一份工作後, 開始踏上了人生第一次的求職之旅。
Thumbnail
在電商行銷部三年,薪水漲幅無感、加班沒加班費,讓我心灰意冷。正當打算離職時,工程部主管邀我轉職工程部。憑藉GA追蹤和處理bug的經驗,我順利轉職。從模仿文件開始,學習資料架構和SQL,不用寫程式但薪水和成長性更高。這次轉職讓我看到更多可能性,工作生活變得更有趣了!
Thumbnail
在一個繁華的城市裡,銷售員阿強通過積極參加培訓,學習市場分析和銷售策略,逐漸提升業績,並被提拔為銷售經理。幾年後,他創辦自己的電子產品公司,利用所學知識和技能成功擴大業務。這個故事展示了通過提升知識和技能來實現職業和財富增長的重要性。
Thumbnail
有了摩托車之後,不再有地區性的設限。而工作的選擇性也多廣泛了點。 雖只有國中畢業學歷的我,但感恩父母給了我算聰慧的頭腦,感恩自己不想因學歷緣故,而鞭策自己精進求知、改變自己素質、提升能力的心態。 於是我的求職路線延伸到離家20到30分鐘的路程。 自從家鄉員林到台中跟著媽媽住約有半年吧!台中我也大致熟
Thumbnail
大學畢業後的故事,挑選一份非常規的工作。從正式員工到年度簽約工作,挑戰自己的穩定性觀念。不確定未來,卻也見到另一種平衡和可能。焦慮不安,卻又充滿期待與挑戰。
Thumbnail
聽完阿政的面試經過後,尼克好奇地問起當時的工作狀況與市場氣氛,阿政的腦海中不禁浮現出他第一天踏入公司的情景。阿政第一天上班就收到一個紅包,那是因為指數創新高,沒過幾天又有紅包,這次是因為成交量創新高,又過不久,阿政竟然單獨拿到一個紅包,阿政好奇的問說‘’難道是我表現太優異了嗎?‘’主管南西說:‘’你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職場上的心路歷程,從一開始相信努力工作就會有好報酬,到面對職場亂流後的改變。在工作的第二個十年裡,作者遭遇到了許多挑戰,包括勾心鬥角、顛倒黑白等,最後導致了安靜離職的決定。
Thumbnail
有些朋友喜歡聽我講一些科技公司業界的暗黑面,其實我個人不大喜歡討論這些事,總覺得太負能量了,對年輕人來說,太早知道這當中的八卦事,也沒甚麼太大的幫助。離開了業界也一年了,真的深深感受到,當時再大的事,回頭來看都不算是件事了。   把時間回撥到2022年的年底,在我所屬的前公司,在更早之前,就持續
回顧這第一份工作,帶給我的不僅是紮實行銷經驗的啟蒙,更在職涯規劃上提供了相當的養分,即使已經離開多年,至今仍感謝不已 ……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的職務是工程人員,在我前期的工程人員是直接現場處理,後來門市數量快速增加,公司人力無法負荷,改委託外部協力廠商第一線處理,工程人員作驗收管理的工作。我是在這個轉換期間人事異動時進來的,進公司第一天到25年後退休的最後一天,原則上我算是做同一職務沒有變過,也沒升遷、輪調過,可見工作能力之不佳^=^。
Thumbnail
十八歲初次來台求學,在成大中文系和府城的滋養下對台灣好像開始有一點了解。以台南為家的我決定在南部尋覓第一份工作後, 開始踏上了人生第一次的求職之旅。
Thumbnail
在電商行銷部三年,薪水漲幅無感、加班沒加班費,讓我心灰意冷。正當打算離職時,工程部主管邀我轉職工程部。憑藉GA追蹤和處理bug的經驗,我順利轉職。從模仿文件開始,學習資料架構和SQL,不用寫程式但薪水和成長性更高。這次轉職讓我看到更多可能性,工作生活變得更有趣了!
Thumbnail
在一個繁華的城市裡,銷售員阿強通過積極參加培訓,學習市場分析和銷售策略,逐漸提升業績,並被提拔為銷售經理。幾年後,他創辦自己的電子產品公司,利用所學知識和技能成功擴大業務。這個故事展示了通過提升知識和技能來實現職業和財富增長的重要性。
Thumbnail
有了摩托車之後,不再有地區性的設限。而工作的選擇性也多廣泛了點。 雖只有國中畢業學歷的我,但感恩父母給了我算聰慧的頭腦,感恩自己不想因學歷緣故,而鞭策自己精進求知、改變自己素質、提升能力的心態。 於是我的求職路線延伸到離家20到30分鐘的路程。 自從家鄉員林到台中跟著媽媽住約有半年吧!台中我也大致熟
Thumbnail
大學畢業後的故事,挑選一份非常規的工作。從正式員工到年度簽約工作,挑戰自己的穩定性觀念。不確定未來,卻也見到另一種平衡和可能。焦慮不安,卻又充滿期待與挑戰。
Thumbnail
聽完阿政的面試經過後,尼克好奇地問起當時的工作狀況與市場氣氛,阿政的腦海中不禁浮現出他第一天踏入公司的情景。阿政第一天上班就收到一個紅包,那是因為指數創新高,沒過幾天又有紅包,這次是因為成交量創新高,又過不久,阿政竟然單獨拿到一個紅包,阿政好奇的問說‘’難道是我表現太優異了嗎?‘’主管南西說:‘’你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職場上的心路歷程,從一開始相信努力工作就會有好報酬,到面對職場亂流後的改變。在工作的第二個十年裡,作者遭遇到了許多挑戰,包括勾心鬥角、顛倒黑白等,最後導致了安靜離職的決定。
Thumbnail
有些朋友喜歡聽我講一些科技公司業界的暗黑面,其實我個人不大喜歡討論這些事,總覺得太負能量了,對年輕人來說,太早知道這當中的八卦事,也沒甚麼太大的幫助。離開了業界也一年了,真的深深感受到,當時再大的事,回頭來看都不算是件事了。   把時間回撥到2022年的年底,在我所屬的前公司,在更早之前,就持續
回顧這第一份工作,帶給我的不僅是紮實行銷經驗的啟蒙,更在職涯規劃上提供了相當的養分,即使已經離開多年,至今仍感謝不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