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14|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學習筆記:為何搭建個人知識體系】

為何搭建個人知識體系
搭建個人知識體系,是我參加卡片營的主因。
古典老師問:為什麽想搭建個人知識體系?想要先有框架在學習,是學生的學習方法,先有問題去找答案,是成人的學習方法。除了大學教授外,有些人未必需要知識體系、像喬布斯沒有搭建知識體系,也做出APPLE手機。
聽到古典老師提到先有框架在學習,是學生的學習方法,我猛然一驚。
好像在現實生活當中,最原始的框架是人為實作搭建出來的,就像當年我搭建海外地產銷售工具,是在過程中不斷解決問題,逐漸產生所謂的結構化框架(體系)。
看起來好像不用搭建框架也可以,反正在實作中,框架會自然產生。
但細想,會發現作為知識工作者,仍有必要去搭建個人知識體系,除了能夠運用前人實務智慧外,更因現今問題往往是複合性存在,無法靠單點解決,需要系統化思考,去找到整體最優解。
比如,要減重,可調整的要素包含:飲食、運動、作息、習慣、環境等等,若瘦身諮詢師只看的到單點,要求用戶每周運動卻不控制飲食、作息,可能運動排滿滿、卻無法有效減重。
反之,碰到要減重的用戶,先用儀器測量用戶身體素質數據,並詢問減重原因、生活習慣等,確認可行方案,再開始安排減重計畫,會更有效的減重。
或許能這麼說,個人知識體系能透過結構化框架,去顯化知識工作者所掌握知識與實作經驗,使其能有效的協助用戶評估問題、解決問題、預測問題,並透過框架節點去檢核執行效果與優化流程。
雖然本來就要去搭建知識體系,但十分感謝古典老師的提問,讓學生持續反問自己,為何而做。這不僅是以終為始的目標設定,更能強化內在動機,而「動機」始終是持續作的能量源頭。

圖卡重點摘要
1. 搭建個人知識體系是先從問題出發,用好問題換好答案,越清晰的問題能換到越好的答案。
2. 答案很少在一個人或一本書上,別期待從一本書獲得所有答案,可以做聯機式學習,建立顧問群,碰到問題,想想誰最有可能知道答案。
3. 可以透過前、因、後、果、反、對、邊、界八個維度提問,加深自己對知識理解的深度與廣度。
提醒:上述資料已經轉述過,若需要原始資料,請自行參加卡片營。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大吉嶺|閱讀行動派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