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26|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學習是為了自己,所以別為了學習而抹煞興趣與定義自我的機會

喜歡上家教課的學生

之前教過一位家教學生,每次來上課時總是笑著走進教室。
我問他:「你為什麼上課都這麼開心?」
他總說:「我也不知道。」聳聳肩並且笑一笑的回著我
不只是開心來上課,在整整兩小時的課程中,也總是一邊學習一邊在歡笑中渡過。
時常連坐在教室外的人都聽到笑聲,好奇詢問我們到底在笑什麼。
說真的我也不知道,只知道上課很有趣,學生也很開心。

放鬆但有規矩的上課氛圍

簡單推測應該是我講話的方式剛好和這位學生很合拍。
例如:除了我本身講話直爽以外,也加上喜歡和學生當朋友,所以有時候會叫學生「大哥」;學生題目寫錯時會用開玩笑的方式提醒他;偶爾規定他在要時間內算完一回數學,時間快到時我就會在旁邊哼旋律,而且隨著時間越近哼歌速度會越快。
這位學生似乎挺喜歡這樣的上課方式。
因為和他已經有一定的默契,所以並不會影響到秩序與進度。
雖然對有些人來說,邊玩樂邊上課的方式可能不夠嚴謹,但因為在學生態度不佳時還是會嚴肅起來教育他,所以整體來看,放鬆的教學方式反而達到良好的效果。
況且學生的成績還是有持續在進步,所以家長多半也不會說什麼。

學習本身該是有趣的

對我而言,歡樂的上課方式,是一種童年時對於教育的憧憬。
小時候對於學習總有一種想像,認為學習本身應該是趣味的,為什麼自己卻上的這麼痛苦?
平時喜歡看課外書,學習各式各樣的才藝,參加大大小小的活動,認真投入其中時,都讓我覺得相當開心。但是,一旦扯上競爭,就變成痛苦的事情。
只要打開課本,就只有想到成績、考試、訂正,這應該不是學習的本質吧?
至少我自己是這麼認為。

比起不學習更擔心抹煞興趣

以前入班上課時,每當看到部分學生有如身在地獄,總是很想告訴他們:「你要不要乾脆把時間花在其他更願意投入的事情上呢?」
但我不能這樣說,畢竟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因為比起不學習,我更擔心學生會從此抹滅對此的興趣,像是:因為小時候唱歌被說難聽,從此就再也不唱歌;小時候數學考不好,從此痛恨數學;小時候說英文不標準被嘲笑,就覺得自己不擅長英文。
假如是這樣,那我寧可他們都不要學。
也不要學習之後,反而討厭這件事情。

抗拒學習就失去重新定義自己的機會

因為很多時候,是當下的情境或教育方式讓我們產生厭惡,而不是內容本身的問題,假如因而對此敬而遠之,且一輩子再也沒有機會改觀,就等於失去重新定義自己的機會,實在有些可惜。
若當下不強迫自己,而不至於如此討厭該項目,或許等過一陣子調適心情、培養技能、或轉換成其他教育方式等因素改變後,就可能願意再度踏上學習的旅程。
舉個例子:國中時的我,因為當時生物老師散漫的教育方式,而不太喜歡生物,但高中遇到一位教學超級認真的老師以後,才發現原來生物可以這麼有趣,又讓我重新定義這門學科。
但假如國中時的我,因為覺得自己不擅長就產生排斥心態,再也不接觸其他相關的知識,那豈不是與學習的本質本末倒置?
因此在自己擔任教職的這幾年歲月裡,我一直秉持著這個概念在教書。遇見風格合不來或者真的不愛學習的孩子時,寧願他將時間花在其他項目上,也不要再此浪費時間。

找到適合的方式再重新開始

學習如此痛苦的話,就先暫緩吧!找到適合的學習方式再重新開始!
因為學習本身不是用來比拚高低,而是享受吸收知識與成長茁壯的過程。
所以應該要趣味大於痛苦。
並不是說學習過程都不會碰到挫折和挑戰,而是因為過程本身就具有趣味性。樂趣可能來自於教學方式、共同學習的人,或因為自己的進步而感到滿足,這才是學習最大的特性。
當我們看著自己不斷成長、不斷進步、不斷克服遇到的挑戰,並往下一個階級邁進,那樣的過程怎麼能不有趣呢?

學習與工作並不相同

況且學習和工作不一樣,工作是為了換取等價的薪水、利益,理應拿出自己最擅長的優勢,去和他人來場文明的比武大會。
但學習的本質是自己,因為好奇、喜歡、想了解,所以我們去學習,那才是來自於自我的內在動機。
透過內在動機而學習的快樂,是再多外在成就都比不上的。
因為沉浸在心流裡,所以感覺時間過的快速、內心平靜、彷彿世界的塵埃都與自己無關,那是一種人生享受。
又或者是因此結交志同道合的朋友、看見自己與過去相比越來越茁壯,更可能只是享受當下的氛圍,所以樂於投入學習。
但無論是什麼原因,都是學習所帶給我們的快樂。
假如學校是以這樣的觀點在上課,那相信學生們會快樂很多。
我的童年學習經驗也會快樂許多。
因為學習對我而言,本質就是一件趣味的事情。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