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時看到有同學每天拿著啞鈴練二頭,高中則看到好多人拼命練伏地挺身,看著他們確實的成果,建立了一種訓練肌肉是「追求個體強大」的初步印象;直到出社會,我才開始碰觸健身,起初只是做著玩,那時候運動公園的跑道旁就是一間便宜的公營健身房,我學著跑步的同時,也對裡面的跑步機好奇起來,宜蘭多雨,不得不有室內運動的選擇;進了健身房,也就開始對健身器材動手動腳,甚至被櫃檯阿姨痛斥:「不要亂做,小心受傷。」
我做重訓健身至今,算一算有三年多,到現在已經習慣每週上健身房最少四次,並且有自己的計畫,知道持續進步的要領,也知道怎麼樣應對下一階段的挑戰。
廣泛而言的科學化「學習」方法,也就是人生中任何學習的投入,都有個「刻意練習」的框架,這個框架清楚指引著:「不要待在舒適圈只重複做自己擅長的事,你總是要挑戰再外圍一點、再難一點、再進步一點的東西,站在熟悉的基礎往上墊高大概15%左右,但也不要好高騖遠。」
老掉牙的例子,就像學英文:「比起鑽研讀一篇80%都看不懂,或者反過來一篇只有5%看不懂的文章,15%~30%看不懂的更適合你。」
重量訓練也是一樣的,重量或組數提升「一些」、挑戰自己的承受度上限,就會慢慢進步。不只單純的重量或數量,在技術學習上,也是在各種訓練動作中,總能再進一步學到「更細微」的肌肉控制,來提升效果、讓目標肌肉感受度更好。這樣一個慣常進步法則,先不論實踐習慣與否,至少在健身知識上,掌握了學習要領,你知道如何克服停滯不前。
健身的目的:減肥行不行?
投入重量訓練的目的是什麼?這個問題至關重要,我知道很多人是為了減肥,在當初我開始做著玩的時候,也是正處於嘗試透過跑步減肥的階段,在那時候的認知很簡單:「運動就是耗能、消耗卡路里,任何的運動,都有助於減肥。」所以跑步以外,我也試著去玩健身房的健身器材。我大學後期到出社會,有好長一段時間體重落在90至115公斤之間,對絕大多數胖子來說,減肥都是一個焦慮與欲望,它影響著社交與健康,很難完全不在乎而將其趕出人生舞台。
說真的,運動不是一個減肥的良方,尤其你真為自己超標的BMI指數困擾時;如果你是BMI落在綠色區間,但體脂率過高或自我意識覺得胖,那運動或許有幫助;但真正的紅字肥胖,我認為你只需要,重複一次,你只需要,考慮飲食調整就好。
健身教練會告訴你減脂要靠增肌減脂、運動與飲食要互相搭配;事實上,如果是我前述說的超標肥胖,運動的效果可能只佔一成,不是沒用,但遠不如飲食控制,但教練會說得像是一半一半,然後把你調控飲食的減肥成果偷渡到運動成效,好讓你繼續上健身房買訓練課程。
你必須擔心另一種可能是,當你在運動上持續挫折,你付出了巨大努力(對正常人來說,我說正常人:運動非常難熬,並不是一種享受),卻感覺不到成長、也沒有明顯的減肥效果時,你會非常挫敗;這時候,運動對你的減肥成效不但一成不到,反而還會是負面影響,讓你放棄、讓你因為壓力而吃得更多體重又上升。
我在那陣子跑步與初期出入健身房的日子,運動帶給我的減肥效果微乎其微,甚至因為體重太重的關係,常常弄得腳腫腳傷,後來終究放棄。直至我開始斷食(飲食控制的一種)成功減重,才又再度投入運動,並且形成習慣甚至享受運動。
重量訓練這種無氧運動對我來說,是用來身體雕塑、凸的凸凹的凹成為更好的衣架子、自己看了開心;自行車、跑步、登山等有氧運動,是鍛鍊心肺與心血管功能,是一種生理機能的提升,對長期身心健康有基礎性的幫助。這兩大類運動,都不是為了減肥。它可以有減肥的部分效果,但就是一兩成的附加價值,能提升「一點」代謝、消耗「一點」卡路里,並不是它的核心價值。
建立這樣的基本觀念後,你才來想,是不是該去健身房運動;以及,你去健身房是不是真的能實現你想要的東西。
能享受才能持續:痠痛快感、進步量化看得到、求知知道自己不足之處
享受運動,這對正常人來說何其鬼扯?若真的有人享受,那肯定是個變態噁心的傢伙。任何不熟練的東西,我們在學習時一定都會感到痛苦,運動也是一樣,你感到痛苦而且還沒有感受到報酬,正是因為你的身體還沒有對這樣的行為與強度熟稔、得以駕馭,包含了你可以感受到腦內啡(內啡肽)噴灑帶來的愉悅。
我在重量訓練的不同過程,會有三種不同的感受:
- 有時候因為睡眠不佳或者可能肝醣不足時,會覺得沒氣力,這時候是一種倦怠感、無力感,就像討厭運動的人在運動時會有的生理情緒,你不是真的動不了,而是沒有獲得某種期待鼓舞著你前進,但這不是習慣運動的人會有的常態,它是失常,通常會知道原因,稍加調整過幾天就會好。
- 當我狀態很好時,重量訓練會讓我目標肌肉的感受度提升,愈練愈起勁;肌肉操到尾聲的時候,會有灼熱與腫脹感,這種感覺跟前述的無力感不同,反而是「向上」的,它是收穫的感覺,我知道自己有了成果,腦內啡會在這時候出現。
- 休息的時候,身體會有痠痛,它不舒服,但隨著鍛鍊習慣後,它可以很好忍受,甚至說不上忍受,就是習以為常、忘了它的存在,反而若哪天全身都不痠痛,倒覺得怪怪的;對熱愛重量訓練的人而言,日常生活時大多數時間,都是全身到處痠痛,而隨著動作舒展與拉伸,就會感覺到非常舒服。
上述2跟3的感受,會推著你繼續往前,會讓你追求它們、享受它們。它跟吃美食、躺在床上一直滑手機那種「獎勵機制」的多巴胺快感不同,多巴胺是短暫的,而且事後通常會讓你懊悔;腦內啡是「補償機制」,在你持續努力、感受痛苦之後,大腦噴些腦內啡安慰你、給你補償,甚至能讓你進入非常專注的心流狀態,變得更能持續(長跑者常見的型態)。
除了腦內啡帶來的美好感覺,你能「看見」進步,也是非常重要的動力來源;所以健身一定要測量,要用數據判斷,看你的肌肉增長幅度與外觀尺寸,是不是符合你追求的體態。並且,透過測量之後,若不盡人意,你的知識可以幫助你調整提升,最起碼你也知道怎麼去找問題的答案。
至於佛系健身可能嗎?我倒認為那是停滯想待在舒適圈、或者有更重要的事所以先維持現狀而應付的藉口,事實上你沒有理由佛系健身,「光是維持習慣」聽起來不是一個持續上健身房的理由,維持習慣可以是結果,但不該是原因。
健身需要領路人
我正式踏入健身,是剛好同事有在練,被抓著去學了幾招。雖然健身房的器材都有說明書,或者你看著別人做、學著做,甚至看網路的教學影片也很多,但這些都比不上有懂的人看著你、指引你調整動作。
健身的難題在於,所有動作都有其或多或少的特定要求。我們身體肌肉,一個位置可能就有好幾條功能不同的肌群,你要鍛鍊某個肌群,往往無法光指定它收縮,總會被身體一連串聯動的非目標肌肉一起作動;換句話說,做動作時很容易「用錯力」,明明是練三頭肌,姿勢不正確反而練到肩膀或胸肌,因為某些鍛鍊的姿勢讓它們很容易一起動;知道「怎麼動作」是一個部分,而另一個部分是,就算你知道了,你也看不到自己到底有沒有做對,有太多動作都要三維去觀察,面前有塊鏡子效果仍然有限。
這種情況,熟練者會用「肌肉感受度」去感覺動作的正確性,但感受度需要練習,也需要各個肌肉都有足夠刺激的經驗,很多肌肉沒練起來時,根本缺乏感受度。新手的一個常見障礙是,帶練的教練常常指著某塊肌肉問你有沒有「感覺到」它出力?他要藉以判斷你有沒有用對肌群,但你那塊肌肉就是太弱,就算讓它用盡吃奶力氣,你當下還真感覺不到它的存在,只能等過幾天它才開始哀號。
所以自學可能嗎?通常我們認為仰臥起坐跟伏地挺身好像很簡單,但其實都有眉角,沒有做好,練到的都不是胸肌跟腹肌;若有人帶給你基礎、掌握全身各部位重訓的基礎觀念,那接下來自學的機會很高。雖然從我自身的經驗來看,我仍覺得無論哪個階段,有比你厲害的教練帶絕對是事半功倍,甚至強到時常去參加健美比賽的人,很多也都是有教練指導。教練的功能,必須是真的教你東西,而不是發揮維持你訓練頻率的功用,後者實在太浪費錢,也是互相浪費時間。
投注金錢是否值得?
一對一健身課不便宜(市價都是上千元),建議從一對多的團課去找;學到了一個動作要領,務必課後留下來自己重複再熟練,你沒力了,就用輕重量即可,重要的是把動作做對、把它學到腦袋裡,甚至筆記起來;你要知道,動作很容易忘記,忘記了就是白花錢。
嘗試入門重量訓練,要不是有朋友帶,就是從團課入手,然後自己去找可以單次消費的健身房適應,多配時間、好好練滿不要滑手機,看看是不是能得到東西,再來評估長期健身房會員與一對一教練的需求。
我不敢說投資健身教練課一定是值得的,那要看你後來能不能將重量訓練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如果成了,那可能就會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