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月描述7歲女兒的狀況,說道:「女兒遇到事情,總會覺得會發生最不好的事情,然後自己開始擔心,然後有這想法後,人就會開始焦慮……,可能因為太小,還不會排解焦慮的情緒,所以發脾氣在身邊的人身上。」
我問小月:「『會發生最不好的事情,然後自己開始擔心』,這是孩子的想法嗎?」小月答道:「我觀察女兒的行為所做的結論啦! 例如,暑假剛開始,老師作業中有一項是背『九九乘法』,她一聽到背『九九乘法』,就開始大哭說『我背不起來,這麼難』,如果不理她,她會一直針對這件事哭一、兩個小時。所以我用以下這些語言安慰她說,「試試看,才知道難不難;整個暑假這麼長,有很多時間可以背; 你要相信自己可以辦到;姐姐小時候聽CD多聽幾次就背起來了,媽媽幫妳找CD……但是女兒聽完感覺更生氣,覺得我們又不是她,當然覺得不難。」
小月最後嘆氣:「最後我們自己被氣到,不理她,女兒自己消化後,就自己開始背,幾天後,她從安親班回來,女兒就說她會背多少了。」
梳理孩子的行為模式及設定教養目標
小月的教養困擾是女兒每次面對學校功課,就來這招「先哭鬧,接著大人安慰、孩子生氣,大人也被孩子氣到了,要等到孩子自己沉澱情緒,才肯面對並接受老師交代的功課。」我們大人想想,有誰能夠在哭鬧、生氣當頭,能夠聽進別人的建議呢?爸媽此時的教養目標--培養孩子面對問題,不先以哭鬧、生氣的方式面對挑戰或困難。
分析孩子行為模式背後的心態及個性,爸媽為親子設定「成長型心態」
小月的女兒有可能是求好心切,擔心自己背不起來,也有可能是對自己比較沒有信心,較容易有負面思考傾向,但爸媽透過正向教養,相信孩子有學習能力,成長成有自信且願意面對挑戰的人。
如何教出內心強大的孩子呢?
一、別急著給孩子建議,先接住孩子情緒,爸媽展現同理心
小月急著給女兒建議:「試試看,才知道難不難;整個暑假這麼長,有很多時間可以背……;姐姐小時候聽CD多聽幾次就背起來了,媽媽幫妳找CD……」,多數父母都是直接解決問題,但當我們沒有先接住孩子的感受,直接給建議,或是要孩子「氣什麼氣、不要哭」,還有父母會習慣說「這有什麼困難」等這類的風涼話,這些話語都是在否定孩子的感受,讓孩子覺得爸媽不理解他,難怪小月女兒更生氣,覺得「你又不是我,當然覺得不難。」還有小月把姐姐當女兒的範例,也可能在往後造成手足緊張或競爭之況。
當孩子說:「我背不起來、很困難時」,先接納孩子此刻的擔心、沮喪,甚至憤怒的情緒;大人請想想,如果我們現在是七歲,也可能覺得要背這麼多數字好困難,或是擔心背不起來吧。當我們能同理孩子,就能夠感受並回應他的情緒,如:「你是不是擔心背不起來? 我也覺得『九九乘法』有點難背,因為數字好多。」或「你是不是擔心? 媽媽小時候也被老師抽到八的乘法,因為沒背熟, 被老師罵呢! …」
小月也提到若不理女兒,女兒會哭一、兩個小時,那是孩子的求助訊號,需要父母的陪伴啊!「你很傷心是嗎?媽媽陪你。」接住孩子的情緒:「你覺得背『九九乘法』很困難才哭是嗎?」停頓,等待孩子的回應。接著,爸媽也可以跟孩子分享自己「被烏雲籠罩」的挫折經驗,譬如曾經參加合唱團,但是卻被「退團」、很努力練琴,卻在當天褲子皮帶掉下來,慌亂了手腳……,陪伴孩子具備轉化情緒的能力。
二、提供策略並讓孩子選擇,需不需要大人協助
等孩子發洩完情緒,我們可問問孩子:「那我們去問問姊姊以前怎麼背?還是媽媽跟你一起背?還是你要自己先試一試.....」,若孩子告訴你他要自己背,爸媽可以告訴孩子:「若你需要我幫忙,我在這裡喔!」 (當然爸媽要準備教學策略,如第一天背「一」的乘法、第二天背「二」的乘法…..背到「五」先複習...或解釋「九九乘法」的原理,還可如小月所提的CD輔助,甚至可查網路別人的教學經驗等等。)
三、肯定孩子的進步,加強孩子對自己的自信
爸媽常會忽略「肯定孩子學習的進步」這一步驟,因為傳統教育上,「做得好是應該」,當小月女兒「從安親班回來,女兒就說她會背多少了」,我們多數父母會忽略回應孩子,當孩子跟我們說他會背多少了,孩子除了是分享他的進步外,更是孩子在累積他的學習能力,因此,爸媽可以肯定並對孩子解決問題的方式好奇:「你會背了啊,很有進步耶,你怎麼背的,可以教我嗎?」或是肯定孩子的行為,如「爸爸看到你好認真背「九九乘法」,晚餐飯後都在背誦….. 」。
透過「別急著給孩子建議,先接住孩子情緒、提供策略並讓孩子選擇及肯定孩子的進步」教養三步驟,我們建立孩子「自我調整」的習慣,並讓孩子看到自己的進步;累積一次次解決困難的自信,孩子的內心日益強大,未來碰到問題或困難時,就不會再以哭鬧、生氣的方式去面對。
本文發表於111.10.19 自由時報<家庭plus>
https://art.ltn.com.tw/article/paper/1546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