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心得 | 大腦不老,身體就好|如何照顧你的大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概述

這是一本照顧大腦的書,許多大腦慢性病痛的原因都是源於發炎反應,作者以此為基底,說明發炎反應如何產生,又該如何減少發炎反應及改進大腦健康。本書側重的面向在於飲食,以及多項慢性疾病的發生原因,該攝取那些營養素以進行改善,對於運動及心智活動方面則是稍稍提及,算是一本促進大腦健康蠻全面的書籍。

本書的寫作架構

本書的章節可以大致分為總覽大腦運作分析、各項疾病的成因(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焦慮症、恐慌症、自閉症、失智症、癲癇、偏頭痛…等等)及如何改善、有益於大腦的營養素、如何透過運動及思考增進大腦健康。每個大章節都由許多小章節組成,其中每個小章節間之關聯性並不大,因此讀起來還蠻順暢的。個人認為算是可以較容易吸收知識的書籍。

本書深刻點

作者的論點是許多大腦相關的慢性病痛(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焦慮症、恐慌症、自閉症、失智症、癲癇、偏頭痛…等等)都是源於慢性發炎造成的,這部分算是本書的中心思想以及維護大腦健康的大方向,因此此處以此概念作為分享。

發炎反應如何引起的?

引起大腦的發炎反應主要有三個原因:
  • 碳水化合物
  • 皮質醇(壓力荷爾蒙)
  • 高半胱胺酸堆積
使用碳水化合物產生能量時,會導致更多的自由基生成(相較於使用脂肪產生能量)。自由基與粒線體相遇時,會從粒線體中偷走電子來完滿自身,造成粒線體失能。大腦的神經膠質細胞(免疫系統)發現過多的粒線體失能,則會開始防衛,產生發炎反應。
這一部份我是把它理解成如果大腦是一座城,自由基就是流民,粒線體是合法居民,流民會去搶合法居民的房屋,當巡邏隊(神經膠質細胞)發現怎麼有一堆合法居明沒房子住,就會認為有壞人,開始巡邏警戒,如此就引發了發炎反應。
人的情緒是由大腦的杏仁核負責處理的,在壓力反應下,會分泌大量皮質醇(又稱壓力荷爾蒙),消耗大量能量。為了因應能量的耗損,大腦需要產生更多的能量,此時若是體內碳水化合物過多,則大腦會透過碳水化合物去生成能量,產生大量自由基。(與上述相同,過多的碳水化合物造成慢性發炎)
高半胱胺酸是新陳代謝的產物,它是一種非蛋白胺基酸,需要維生素B6、B12及葉酸幫助其轉化為蛋胺酸(自體解毒元素)及半胱胺酸(穀胱甘肽(身體自產的超強抗氧化劑)原料之一)。若維生素B6、B12及葉酸的量缺乏的話,高半胱胺酸則為無法完成轉化,造成堆積。堆積的高半胱胺酸會破壞血腦屏障(血管的保護層、過濾網),讓有毒物質可以輕易入侵,引發發炎反應。【攝入過多的糖會讓細胞間隙增加,同樣會破壞血腦屏障,讓有毒物質可以入侵大腦。】
發炎反應如何引起?

大腦慢性疾病的成因及如何改善

作者對於大腦慢性疾病的觀點是生活習慣大於遺傳因素,原由在於近年來大腦慢性疾病率急速上升,若是由基因所造成顯然不合理,許多無相關家族病史的人也罹患了大腦慢性疾病,因此作者認為大腦慢性疾病與生活習慣的相關性較大。也許有人會說,父母有罹患某項疾病的,孩子也常常會有相同的疾病,來說明該疾病是遺傳造成的。作者對這種現象的解釋為,一同生活的人,生活習慣往往相距不遠,因此造成一家人有相同疾病的可能性也是有的,不能以此就以遺傳來看待。
以上述發炎反應的成因來看,要改善發炎反應,可以從以下幾個方向著手:
低碳水飲食(一天攝入量小於五十克),當人體內的碳水化合物不足以產生足夠的能量時,此時人體會改由由脂肪產生能量,此種狀態被稱為生酮狀態。(生酮飲食的名稱也是由此狀態而來)此種狀態下,產生的能量更多,且產生的自由基相較之下會較少,較不會引發發炎反應。
減少壓力,可以透過冥想、運動、充足的睡眠來減少皮質醇的產生;另一方面則是補充足夠的維生素B6、B12及葉酸,減少高半胱胺酸的堆積。

如何促進大腦健康

可以透過「神經新生」(產生新的腦細胞)及產生新的神經細胞連結來促進大腦健康。該如何做呢?有以下幾個方式:
  • 身體運動
  • 思考運動
  • 學習新知識、改變日常習慣
身體運動的部分作者建議【高強度+新動作】效果好於【規律+短時間】類型的運動。
思考運動的部分可以去練習否定自己的第一直覺(由大腦系統一所運作,是不帶入思考的決策方式),改由加強意識,思考的方式去做決策(由大腦系統二所運作,帶有理性及思考參與)
改變日常的習慣也是一個很棒的鍛鍊方式,例如駝背走路改為抬頭挺胸,不僅對身體姿態有好處還可以促進大腦健康。作者在書中舉例的方式為練習走路時使用腳尖著地,個人是練習寫字時修正為拿筆的正確姿勢。
除了上述提及的概念之外,本書對於各種營養素對於大腦的影響也有相當詳盡的說明,非常建議有興趣的讀者來觀看這本書!

心得

從這本書大推的低碳水飲食法可以看出來,作者應該是位生酮飲食的推廣者,因為碳水化合物帶來的壞處實在是太多了。(自由基的產生、血腦屏障的破壞、破壞血清素的正常分泌等等)
其實以健康的角度來看,飲食流派有很多,且各有各的道理。本書可以提供一個健康飲食的大方向:高蛋白質、高Omega3脂肪酸、低碳水化合物。【作者建議從蔬菜攝入碳水化合物即可】個人的想法是不需要太極端,只要稍微注意就好,其實讀了這本書後,個人也有去修改一下飲食習慣,將碳水化合物的攝入改為一半左右。對我來說,完全不攝入碳水化合物應該會相當痛苦也難以達成的事情,因此個人在可接受範圍儘量去減少對身體的傷害就好,太極端的飲食法反而無法持久,且無法確認此種飲食方式是否全然是對身體好而完全沒有其他隱患的。
除了飲食大方向,這本書我認為幫助很大的部分在於作者對於各種營養素的說明(維生素、礦物質、各類胺基酸、Omega脂肪酸),以前都是從搜尋網頁去察看個別營養素的功用,這本書算是有一個較為完整的大統整,我認為除了一般基礎知識外,本書也是一本相當棒的健康營養工具書,非常推薦!

本書資訊

大腦不老,身體就好
書名:大腦不老,身體就好
作者: 烏里西‧史特倫茲
原文作者: Dr. med. Ulrich Strunz
譯者: 黃淑欣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21/05/06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0會員
67內容數
這個專欄主要是紀錄佩姬個人的學習歷程及觀點分享,學習及分享的素材主要來自於與兒子共讀的童書、經由彭蒙惠英語學習時得到的新知、過去閱讀過的書籍在現實生活中的感悟以及新閱讀的書籍筆記。內容可能會有些過於雜亂,但可以確保的是隨著每次發布文章我都會有所成長,也希望這些內容可以幫助到閱讀此專題的你。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佩姬觀點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如同書名所述,本書是一本教導讀者如何撰寫真實故事的書籍。從「創意非虛構寫作」的定義開始(就是真實故事),到各種相關注意事項。本書在第一部分說明了要撰寫真實故事的注意要點,第二部分則從如何閱讀開始說明,了解如何去閱讀別人的小說,你就會知道如何去撰寫屬於你的真實故事。
本書以是一本探討創意的書籍。從創意的定義開始討論,闡述作者認為創意是什麼以及世人認為的創意又是什麼,並以作者定義的創意開始說明如何激發創意,並導入作者推廣的RIGHT程序來幫助點子誕生、最後探討現今的公司如何讓員工的創意湮滅,公司又該如何行事才能讓員工能夠保持各自的獨特創意。
本書以大腦的角度來說明為何人們會有某些行為以及如何透過大腦的特性來處理問題以及讓自己成長。從大腦的組成以及神經元間的活動開始,進一步說明這些活動如何影響我們的日常行為,又要如何減少壞的影響以及增強好的影響。只要真的有想要改變的動機及熱情,就能真正改變自己!
本書是一本關於溝通的書,從作者認定的溝通定義開始,溝通不是要控制或是討好對方,而是要了解對方。除了常見的溝通行為釐清,作者也提供了以對方情緒或是以對方人格特質為基礎的溝通方式。使用對方樂於接受的方式進行溝通,更能達到雙贏的效果。
本書是一本親子教養書,主要是針對兒子的教養,以養出媽媽都會喜愛的男人為目標(依本書作者觀點就是體貼型的男人)。作者從「男性腦」開始說明,為何男孩會有某些女性無法理解的行為,順著「男性腦」的特點去進行教導,將兒子養成連作者都會欣賞的男人。
本書是一本較適合團隊領導人閱讀的書籍,本書側重的點在於如何幫助團隊成員打造安全的工作環境,減少工作焦慮的產生。從一般職場可能出現工作焦慮的境況開始剖析,接著帶入解決這些境況的情境及方法,縱使不是作為團隊領導人的角色也能從本書中獲得一些啟發。
如同書名所述,本書是一本教導讀者如何撰寫真實故事的書籍。從「創意非虛構寫作」的定義開始(就是真實故事),到各種相關注意事項。本書在第一部分說明了要撰寫真實故事的注意要點,第二部分則從如何閱讀開始說明,了解如何去閱讀別人的小說,你就會知道如何去撰寫屬於你的真實故事。
本書以是一本探討創意的書籍。從創意的定義開始討論,闡述作者認為創意是什麼以及世人認為的創意又是什麼,並以作者定義的創意開始說明如何激發創意,並導入作者推廣的RIGHT程序來幫助點子誕生、最後探討現今的公司如何讓員工的創意湮滅,公司又該如何行事才能讓員工能夠保持各自的獨特創意。
本書以大腦的角度來說明為何人們會有某些行為以及如何透過大腦的特性來處理問題以及讓自己成長。從大腦的組成以及神經元間的活動開始,進一步說明這些活動如何影響我們的日常行為,又要如何減少壞的影響以及增強好的影響。只要真的有想要改變的動機及熱情,就能真正改變自己!
本書是一本關於溝通的書,從作者認定的溝通定義開始,溝通不是要控制或是討好對方,而是要了解對方。除了常見的溝通行為釐清,作者也提供了以對方情緒或是以對方人格特質為基礎的溝通方式。使用對方樂於接受的方式進行溝通,更能達到雙贏的效果。
本書是一本親子教養書,主要是針對兒子的教養,以養出媽媽都會喜愛的男人為目標(依本書作者觀點就是體貼型的男人)。作者從「男性腦」開始說明,為何男孩會有某些女性無法理解的行為,順著「男性腦」的特點去進行教導,將兒子養成連作者都會欣賞的男人。
本書是一本較適合團隊領導人閱讀的書籍,本書側重的點在於如何幫助團隊成員打造安全的工作環境,減少工作焦慮的產生。從一般職場可能出現工作焦慮的境況開始剖析,接著帶入解決這些境況的情境及方法,縱使不是作為團隊領導人的角色也能從本書中獲得一些啟發。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探討大腦的訊息傳遞機制,包括神經元之間的電化學信號如何影響情緒與反應。此外,文章還分析了大腦的不同區域功能,從額葉到杏仁核的作用,並強調飲食對大腦健康的重要性。特別是Omega-3脂肪酸、蔬菜水果、堅果及維生素B等食物對維持認知能力的影響。瞭解這些知識有助於我們改善飲食,支持大腦功能,提升生活品質。
Thumbnail
全球肥胖流行的爆發對健康體系構成了威脅,引發了許多嚴重疾病的風險,包括認知功能障礙。研究表明,體育活動有助於減輕跨越壽命的肥胖相關認知缺陷的不良影響。鑒於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DNF)的強大神經保護作用,以及運動訓練作為其水平調節劑的已知角色......
Thumbnail
看了《大腦喜歡這樣學》後,突然對大腦產生興趣,因緣際會找到《大腦簡史》這本書,作者是臺灣認知精神科學/腦科學家謝伯讓,這本書探討的議題,主要是人腦重量只占體重的2%,但是卻需要全身20%的血氧和25%的葡萄糖,這樣「掠奪」資源的能力從何而來? 從這本書的章節「序 章:植黨營私的大腦」、「第一章
大腦的靈活和活力,重點在神經突觸的數量和品質,不是神經細胞越多越好。就像城市一樣,大腦要活起來,就是要多學新東西、多運動,還有保持好奇心和開放心態。這些習慣能幫助神經突觸長出來,不但讓記性更好、學得更快,還能延緩老化。說白了,只要多做這些小事,生活就會更有趣、更有無限可能。
你知道嗎?大腦跟肌肉一樣,放著不用會越來越遲鈍!其實,只要多學些新東西,像學拉花、看書,或者跟朋友聊聊天,加上規律運動和保持好奇心,腦袋就會更靈活,記憶力變好,創意也更多。所以,別讓大腦偷懶,多動腦、多挑戰,讓生活更有趣吧!
現代人常常覺得腦袋卡卡的,工作沒效率、生活也累累的,這其實就是大腦太疲勞。像是注意力變差、記性不好,常常東西放哪都忘記。其實,該休息就休息,試試深呼吸或冥想,還有運動不用很激烈,散步就很棒。別人要你幫忙,不行的話就婉拒,別硬撐!照顧好大腦真的很重要,調整生活習慣,慢慢就會發現自己更有精神、也更開心。
Thumbnail
換季不要蝦忙 換季可能會皮膚過敏,身體過敏、情緒過敏,都這麼不舒服了,請放過自己~ 精神分裂症為何要正名「思覺失調症」?有辦法治療嗎? 超級護手霜:蛋黃1、麥盧卡蜂蜜1、橄欖油2,after 20mins wash,如果你也是壓力大、換季就會手腳乾裂嚴重的人很推薦這個秘方
Thumbnail
今年1月17日發表在《細胞幹細胞》(Cell Stem Cell)的研究指出,當新冠病毒感染大腦中分泌多巴胺的神經元,將會引發神經元衰老,停止工作並發出引起炎症的化學信號。研究人員認為,這一新發現可能會揭開與長新冠相關的神經系統症狀,如腦霧、嗜睡和抑鬱... ­­ 來自威爾康奈爾醫學院
Thumbnail
之前我以為鍛鍊心智,終結玻璃心便能實踐目標抵達成功。 這半年我開始接觸腦神經科學, 認識到身體健康是一切的根本,而大腦又是身體健康的基石, 了解到認識大腦、鍛鍊大腦的可塑性brain resiliency,關鍵至極。 這一本醫學科普書的作者--古普塔醫生(Sanjay Gupta
Thumbnail
1.降低不快樂 想減緩壓力 當我們感到壓力,而產生壓力荷爾蒙,長期會把我們變成精神衰弱的廢人。 (死亡荷爾蒙 - 皮質醇,杏仁核 - 壓力的觸發點,壓力催生壓力,壓力讓大腦萎縮。) 好體格抗壓性更強,肌肉是壓力處理工廠,重訓有助於抗壓。 想減緩壓力,20分鐘有氧運動比重訓更有效。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探討大腦的訊息傳遞機制,包括神經元之間的電化學信號如何影響情緒與反應。此外,文章還分析了大腦的不同區域功能,從額葉到杏仁核的作用,並強調飲食對大腦健康的重要性。特別是Omega-3脂肪酸、蔬菜水果、堅果及維生素B等食物對維持認知能力的影響。瞭解這些知識有助於我們改善飲食,支持大腦功能,提升生活品質。
Thumbnail
全球肥胖流行的爆發對健康體系構成了威脅,引發了許多嚴重疾病的風險,包括認知功能障礙。研究表明,體育活動有助於減輕跨越壽命的肥胖相關認知缺陷的不良影響。鑒於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DNF)的強大神經保護作用,以及運動訓練作為其水平調節劑的已知角色......
Thumbnail
看了《大腦喜歡這樣學》後,突然對大腦產生興趣,因緣際會找到《大腦簡史》這本書,作者是臺灣認知精神科學/腦科學家謝伯讓,這本書探討的議題,主要是人腦重量只占體重的2%,但是卻需要全身20%的血氧和25%的葡萄糖,這樣「掠奪」資源的能力從何而來? 從這本書的章節「序 章:植黨營私的大腦」、「第一章
大腦的靈活和活力,重點在神經突觸的數量和品質,不是神經細胞越多越好。就像城市一樣,大腦要活起來,就是要多學新東西、多運動,還有保持好奇心和開放心態。這些習慣能幫助神經突觸長出來,不但讓記性更好、學得更快,還能延緩老化。說白了,只要多做這些小事,生活就會更有趣、更有無限可能。
你知道嗎?大腦跟肌肉一樣,放著不用會越來越遲鈍!其實,只要多學些新東西,像學拉花、看書,或者跟朋友聊聊天,加上規律運動和保持好奇心,腦袋就會更靈活,記憶力變好,創意也更多。所以,別讓大腦偷懶,多動腦、多挑戰,讓生活更有趣吧!
現代人常常覺得腦袋卡卡的,工作沒效率、生活也累累的,這其實就是大腦太疲勞。像是注意力變差、記性不好,常常東西放哪都忘記。其實,該休息就休息,試試深呼吸或冥想,還有運動不用很激烈,散步就很棒。別人要你幫忙,不行的話就婉拒,別硬撐!照顧好大腦真的很重要,調整生活習慣,慢慢就會發現自己更有精神、也更開心。
Thumbnail
換季不要蝦忙 換季可能會皮膚過敏,身體過敏、情緒過敏,都這麼不舒服了,請放過自己~ 精神分裂症為何要正名「思覺失調症」?有辦法治療嗎? 超級護手霜:蛋黃1、麥盧卡蜂蜜1、橄欖油2,after 20mins wash,如果你也是壓力大、換季就會手腳乾裂嚴重的人很推薦這個秘方
Thumbnail
今年1月17日發表在《細胞幹細胞》(Cell Stem Cell)的研究指出,當新冠病毒感染大腦中分泌多巴胺的神經元,將會引發神經元衰老,停止工作並發出引起炎症的化學信號。研究人員認為,這一新發現可能會揭開與長新冠相關的神經系統症狀,如腦霧、嗜睡和抑鬱... ­­ 來自威爾康奈爾醫學院
Thumbnail
之前我以為鍛鍊心智,終結玻璃心便能實踐目標抵達成功。 這半年我開始接觸腦神經科學, 認識到身體健康是一切的根本,而大腦又是身體健康的基石, 了解到認識大腦、鍛鍊大腦的可塑性brain resiliency,關鍵至極。 這一本醫學科普書的作者--古普塔醫生(Sanjay Gupta
Thumbnail
1.降低不快樂 想減緩壓力 當我們感到壓力,而產生壓力荷爾蒙,長期會把我們變成精神衰弱的廢人。 (死亡荷爾蒙 - 皮質醇,杏仁核 - 壓力的觸發點,壓力催生壓力,壓力讓大腦萎縮。) 好體格抗壓性更強,肌肉是壓力處理工廠,重訓有助於抗壓。 想減緩壓力,20分鐘有氧運動比重訓更有效。